安全培训记录(电焊工)_第1页
安全培训记录(电焊工)_第2页
安全培训记录(电焊工)_第3页
安全培训记录(电焊工)_第4页
安全培训记录(电焊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培训记录时间:2015年 月 日主讲单位(部门)主讲人受教育单位(人员)项目部电焊操作人员人数选用教材进入施工现场安全须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项目部对电焊操作人员要求具体教育内容:(一)进入施工现场安全须知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要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2、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及其它易滑带钉的鞋及赤膊操作。3、严禁带小孩及其它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4、严禁酒后操作,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5、现场材料必须按种类整齐堆放规范,根据要求设置各种标识牌,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现场闲置的各种材料进行清理做到工完场清。6、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要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并设置防护设施,必要时要设专人进行警戒,守护。7、现场临时用电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作业,做到一机一阐一保护,电线架设符合要求,严禁乱拉乱接,配电房有可靠的防水、防雷、防潮和绝缘措施。8、各种机械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严禁违规冒险作业,一旦发现机械人员违规操作,现场管理人员及所属施工队负责人有权令其停止作业,并视情况进行处罚。9、施工现场应符合防火、防洪要求,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行繁忙的路段应设专人指挥。10、如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备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1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3、建筑业所说的“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没调查清楚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紧”是指袖口紧、下摆紧、裤脚紧。14、根据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业。其中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起重和机械伤害等五种为建筑业常发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称为“五大伤害”事故。 15、国家标准规定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红色表示禁止、停止;蓝色表示指令;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绿色表示提示安全通行。16、高处作业指2米以上含2米的作业。17、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和其它工种作业人员以及对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电气焊、起重机械操作工、架子工、信号指挥等。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取得上岗作业证书,方可上岗作业。18、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对未成年工不得安排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及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禁止安排加班加点和夜班工作。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20、在从事电气操作时,为避免发生触电、烧伤、坠落等事故,必须合理使用以下安全用具;绝缘夹钳、绝缘手套、万用表、测电笔、钳型卡流表、梯子、安全带和脚扣等,以及临时接地线,遮挡和各种警告、指示牌等。21、在导电设备、线路上工作,无论高、低压,必须停电作业;严禁约时送电,特殊情况需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技术安全措施,并在电源开关手柄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示牌;除负责挂牌人员外,任命人不准随意摘牌或合闸送电。22、严禁带电作业。倒闸操作应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工地临时动力线和照明线必须用绝缘导线,不许系在铁架上和大树上,非电工一律不准乱安,凡带电设备和外壳都必须可靠接地,严禁使用一线一地制。开关、插销、灯口必须完整,损坏时要及时更换,严禁用胶布包扎继续使用,严禁漏电、马尾巴线、空接线等。23、所有进场施工机械在公路上行驶时,应遵守道路交通规则。24、非机动人员禁止操作各种机械设备,机动人员无特种设备操作证不得进行特种设备操作,有特种设备操作证不得操作与所持证件不相符的特种设备。否则发生事故一切责任自付。25、施工现场发生六级以上强风和大雨、大雪、大雾天气必须停止露天所有作业。在雨、雪后和冬季,露天作业时必须先清除水、雪、霜、冰,并采取防滑措施;由专职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26、施工现场作业工人不得操作与自己所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不符的特种作业,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禁止操作特种作业。27、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险人身安全的,必须停止作业。施工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人工具袋;作业中的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随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备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保用品的权利;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有获得及时抢救和医疗救治并获得工伤保险赔付的权利等。义务: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3、工伤的认定: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指定的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进行技术改进的;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利益的活动的;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以下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犯罪或违法;自杀或自残;斗殴;酗酒;蓄意违章;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三)安全作业操作规程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地接地,接线柱是否裸漏。接地线要牢靠安全,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机床等作接地线。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环境,在操作场地10米内,不应储存油类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有易燃易爆气体管线);现场焊接时,周围的易燃物品必须清理干净,不能清理的应做好防护工作,并应备有消防器材。焊接现场周围有辊类、导轨、电器等精密物品时,应做好防护工作,防止焊渣飞溅和电弧灼烧,确保安全方可开始工作。 3、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带。敲焊渣、磨砂轮戴好平光眼镜。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防火帽。4、焊接切割密封容器、管子时应先开好放气孔。修补已装过油的容器,应清洗干净,打开人孔盖或放气孔,经安全员检查确认后才能进行焊接或切割。5、在容器内焊接时,外面必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电应采取低于36V电源。禁止在已做油漆或喷涂过塑料的容器内焊接。 6、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它导电物件上。敲渣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7、焊接时,要根据所焊接的材料选取适当的焊条和焊接电流,强度要求较高或用在经常震动部位的部件要先开坡口再焊接。每焊接一层都要用专用工具敲干净焊渣。焊接结束后必须将焊渣和焊瘤清理干净。上纸机的焊接件焊接结束后必须用磨光机将焊缝清理干净。对于先切割再焊接的管道、钢板等,必须先将切割时留下的焊瘤毛刺清理干净,然后才可以焊接。管道焊接时不得在管道内壁产生焊瘤。8、在设备上施焊时,必须做好贵重物品的防护工作。并做好焊接飞溅物和敲下的焊渣的收集工作。焊接结束取下防护物时,要注意不要让焊渣等杂物掉落在设备内。9、工作完毕,必须关闭电焊机,断开电源,检查清理现场,灭绝火种,然后才可以离开。在设备上施焊时,离开前必须将所有的焊渣、焊条头收集起来带离设备。(四)项目部对电焊工要求:1、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电焊作业人员必须执有国家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电焊类),方可进行电焊作业,并将特种作业操作证交回项目部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