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高二语文《中庸》课件3.ppt_第1页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高二语文《中庸》课件3.ppt_第2页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高二语文《中庸》课件3.ppt_第3页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高二语文《中庸》课件3.ppt_第4页
四川省邻水县坛同中学高二语文《中庸》课件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 选读之14 中庸之道 检查预习 民鲜 久矣必也狂狷 乎乡原 德之贼也恶 称人之恶 者讪 徼 讦 xi n ju n yu n w ji 1 正音 sh n ji o 第1章 中庸之 为德也 其至 矣乎 民鲜 久矣 治大国若烹小鲜 鲜 芳草鲜美 好犯上者 鲜矣 葬鲜者自西门 鲜鱼 活鱼 鲜艳 少 夭折 早死 结构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达到极点 少 一 何谓中庸 释义 第2章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 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11 16 过犹不及 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 中者 天下之正道 庸者 天下之定理 第8章子曰 乡原 德之贼也 17 13 不讲是非 的好好先生 第7章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13 24 或曰 以德报怨 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p39 14 34 译文 有人说 用恩德来报答怨恨 怎么样 孔子说 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 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爱憎分明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4 3 联系课内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 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 一得阁 落成 广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 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 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 当接到那卷地毯时 狡猾的秦桧想到 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的尺寸 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 没过多久 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 过犹不及 第3章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4 10 第5章有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1 12 义 礼 二 中庸如何 原则 以第9章为例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恶勇而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者 曰 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以为知者 恶不孙以为勇者 恶讦以为直者 17 24 子曰 天下国家可均也 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 译文 孔子说 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公正的 官爵俸禄是可以推辞不受的 雪白的锋刃也是可以踩踏闯过的 但中庸之道是很难做到的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经常是 知者过之 愚者不及也 贤者过之 不肖者不及也 聪明人容易过头 愚蠢者往往不足 好人容易过头 不肖者容易不足 第4章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13 21 第6章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13 23 结合第4 6章 中庸的道德修为 联系实际 分析 如何中庸 三 如何中庸 内涵 联系实际 分析 如何中庸 中国人的学习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我注 六经 另外一种是 六经 注我 我注 六经 的方式读得很苦 需要皓首而穷经呢 把头发都读白了 把所有的书读完了 可以去批注了 但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叫做 六经 注我 就是真正好的学习是融会了所有的典籍以后 用它来诠释自己的生命 于丹 论语心得 2002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阐述了 和而不同 的思想 他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 不同以相辅相成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2003年12月10日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题为 把目光投向中国 的演讲中 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时说 和而不同 是其中一个伟大思想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 不同以相辅相成 他认为 用 和而不同 的观点观察 处理问题 不仅有利善待友邦 也有利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小结 何谓中庸 释义 中庸如何 原则 如何中庸 内涵 第一题 中庸 和 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 考虑问题全面 不走极端 对人宽容大度 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 有利于社会安定 把它看成 折中主义 是不妥当的 因为 全面看 论语 中关于 中庸 和 的论述 可知孔子还提倡 和而不同 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 反对 同而不和 表面上强求统一 反对无 是非 原则的 乡原 等 第二题 这样的例子很多 如 季氏将伐颛臾章 中 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 攻打 主张以 德 礼 来达到 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的稳定 又如 阳货见孔子章 孔子与阳货主张不同 讨厌其为人 就采取回避 应付 而不与之矛盾激化 又如 侍坐章 对待不同主张的学生 他也能以恰当评价 等 第四题 国语 鲁语下 仲尼在陈 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 楉矢贯之 石砮 其长尺有咫 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 仲尼曰 隼之来也远矣 此肃慎氏之矢也 昔武王克商 通道于九夷百蛮 使各以其方贿来贡 使无忘职业 于是肃慎氏贡楉矢石砮 其长尺有咫 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 以示后人 使永监焉 故铭其括曰 肃慎氏之贡矢 以分大姬配虞胡公 而封诸陈 古者分同姓以珍玉 展亲也 分异姓远方之职贡 使无忘服也 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 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 其可得也 使求 得之金椟 如之 译文 孔子游说到了陈国 住在一个叫贞子的人的家里 这时有一只隼坠死在陈国宫庭中 隼的身上贯着一只很长的箭 陈愍公派人求教于孔子 孔子博学 他辨认说 这只隼来的很远 因为这只箭是肃慎人的 当年武王克商 申令九夷百蛮纳贡 肃慎贡了这样的箭 这种箭楛木为身 石砮为镞 先王为了昭示肃慎进贡的美德 将这些箭分给了大姬 并将大姬许配给了陈国的虞胡公 这只箭现应在陈国的府库中 使者回去禀报 陈愍公派人到府库寻找 果然找到了这样的箭 第四题参考答案 1 陈的始祖是舜后虞遏父的儿子胡满 周武王将大女儿嫁胡满 封于陈 所以胡满是舜的后代 周武王的女婿 2 陈在旧府的 金椟 镶金的柜子 中找到肃慎氏之矢 这种矢是当年周朝平定肃慎 肃慎进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