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镇江实验学校片区六年级语文教学案6 最后的姿势【教材分析】课文是根据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动人故事。全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表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课文不仅通过描写谭老师在地震中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正面刻画了人物形象,而且通过环境和场景描写层层推进、烘托人物,并借助救援人员、获救学生、一位老师三个人物的话语侧面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尤其注意“凹”的写法,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结合生活经验、课本插图等理解“废墟、坍塌、震撼、诠释、生死攸关”等词语的意思。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2、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尤其注意“凹”的写法,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结合生活经验、课本插图等理解“废墟、坍塌、塌陷”等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读文本,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把生字写正确,完成课本第33页钢笔描红,尤其注意“凹”字书写时要按正确的笔顺。“凹”字为独体字,笔顺为: ,部首检字法查 部。2、根据拼音写词语。 tn qin qi2008年5月12日下午,( )老师在教室上课,忽然,楼房摇晃起来,地震! fi x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里,人们 zhn hn shn o ( )了:他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 )下去,血肉模糊,身下的学 qun sh生都还活着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用自己的生命( )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3、读熟课文,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提示】写人的文章抓住主要事件: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结果怎样? 二、课堂助学(一)反馈预习,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好,完成了学案的预习导学,下面我们来反馈一下:2、出示预习导学:学生读题,师引导关注“凹”字的写法,学生板书。3、反馈预习导学:出示学生答题,纠正。4、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图片,师: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顿时,大地震颤、山河破碎、一座座楼房被撕扯着,摇摇欲坠,顷刻间,美丽的家园变成废墟,满目苍夷短短十几秒,学校的教学楼裂开了,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瓦砾堆里到处散落着孩子们的书包、红领巾,惨不忍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孩子们被埋压在塌陷的教室里,他们甚至还来不及丢下手中的笔在这场灾难中,有一位老师名叫谭千秋,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姿势(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1、出示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学习方法步骤】浏览全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默读全文,圈划出表示叙述顺序的关键词。根据叙述顺序分段,想想每段写了什么?同桌交流,相互讨论,能正确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读后交流:课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预设:第三段(第8-10自然段)和第四段(第11-12自然段)分段有些困难,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合在一段,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另分一段。3、教师小结:给课文分段时,我们首先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巧妙借助表示叙述顺序的词语给课文分段,当遇到困难时,多读一读,仔细辨别相近的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就不难分了。(三)再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1、师:这是篇写人的课文,为何不用“谭千秋”命名,而用“最后的姿势”为题?2、出示学习任务二:再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方法步骤】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文中三处描写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语句。细读三句话,圈出最让你感动的词语,写一写你的想法。有感情地朗读句子。3、学生自读后交流出示三句话: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出示交流句式:我从 这个词中感受到谭老师 预设:从“张开双臂”“护住”“最后的姿势”等词中感受到谭老师关爱学生、舍己为人;从“深凹下去”“血肉模糊”“死死地”感到对学生无私大爱、恪尽职守。从“拉、撑、护”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谭老师撑起钢铁般的脊梁,誓死护卫身下学生。那张开的双臂是坚定的责任,是无声的大爱。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品读课文,体会27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1、出示学习任务三:品读课文 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方法步骤】自读课文27自然段,画出描写地震场景的句子。细读品味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2、出示第2自然段,师:这段只有一句话,可以删去吗?为什么?学生交流3、师:47自然段中还有许多环境及场景描写,我们来找找。出示课件:(1)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指导朗读:情况十分危急该怎么读?要地震了,多危险呀!读得急促、有力。看,这儿有三个感叹号,引读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谭千秋老师的行为。(2)第五自然段(情况越来越危急了!)你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情况很危急的?(提示:“刺耳的吱吱声,尘埃腾空而起”说明了什么?)引读(3)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这三段话都描写了地震来临时地动山摇、房倒屋塌的恐怖情景,将这三段话连起来读读,你有什么更深的感受?说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生交流)预设:尽管课文用了三段文字描写地震时的情景,但事实上这一切只经过了短短几秒钟。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唯一想到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学生。作者不仅抓住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正面描写,展现了谭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而且通过对环境场景的描述,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谭老师的临危不惧、恪尽职守。让我们拿起书,一起重回那危急的一幕。(引读47自然段。)三、当堂训练:1.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废墟 坍塌 2、文中47自然段对地震过程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四、巩固练习 摘录文中三处描写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语句,请你选择两个关键词谈谈自己的理解。1、 2、 3、 理解: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老师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2能够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温故预习:1、选择正确读音:洗漱(s sh) 吱吱(z zh)声 坍(dn tn)塌 着(zho zhu)想 深凹 (o o) 地震(zhn zhng)攸(yu yu) 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下面的词语: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二、课堂助学(一)回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谭老师在地震发生时动人的一幕,但这是作者根据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一位老师的话推想出来的,这节课我们来读读他们说的话。(二)细读810自然段,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1、出示学习任务一:细读810自然段,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学习方法步骤】读出不同的人对自己看到场景的描述。选择一个人物看到的或感受到的那一幕细细品味,圈画出让你最有感触的词句。2、交流预设(1)出示: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场的人都被?(震撼)理解震撼的词意:内心受到强烈冲击。(2)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震撼?请自由读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从谭老师的动作看,第二处和第一处姿势有什么不同?)想象:砖块掉下来了,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但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疼痛难忍,但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相机板书:恪尽职守、舍己救人、大爱无私)(指导朗读)(3)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呢?获救的学生、一位老师。引读:“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出示:“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注意:飞身)引读: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理解“诠释、生死攸关”:谭老师为什么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舍生取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呢?(诠释:说明,解释;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造句运用:例句1:洪水肆虐,抗洪战士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个个全然不顾,奋力跳入江中,筑成人墙守住大堤。例句2:面对火灾,消防员叔叔不怕牺牲,他们在生死攸关之刻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救人。(4)英雄不是偶然诞生的,谭老师平时的言行就暗含英雄的特质。伟大源于平凡,平凡孕育伟大。平时谭老师总是在课堂上这样教育学生,齐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就是谭老师的人生格言。谭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言行一致、言传身教,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毅然选择了舍己救人。(5)小结:作者引用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一位老师的话,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了谭老师的光辉形象,让我们更深刻地了体会到谭老师的舍生取义是对学生们无私大爱的体现,让我们深深地震撼。(三)引读1112自然段,深情赞颂谭老师精神品质1、师:谭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除了是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他还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再读课文1112自然段,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引读第11自然段: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出示:这是一个_的姿势,_。(学生交流)2、教师小结:谭老师走了,他走得那么匆忙,又是那么从容。在生死攸关的一刻,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什么是师爱,师爱就是危险面前的义无反顾;什么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是灾难面前的毫不犹豫。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用51岁的宝贵生命引读。谭老师牺牲了,但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载史册。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出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三、当堂训练:(一) 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二) “我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数知识点总结
- 玉溪螺旋换热器施工方案
- 建筑楼顶拆除方案范本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大学《西方翻译流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财经大学《版面设计与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学内容和数据流程》课件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中国建筑史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基础食品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精粹课件资源库》课件
-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成人鼾症》ppt课件
- SAP-BASIS-常维护手册
- 配电线路巡视记录单
- 乙炔气柜施工方案
- 狼和兔子的凄美爱情故事,前世今生的约定,看哭了很多人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四章 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
- 儿童故事小壁虎借尾巴ppt课件
- 公路路基土建工程项目拌合站建设方案详细
- 雅马哈电子琴中英文音色对照表
- 埋石混凝土施工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