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2主 备 人:王绪华备课时间:2007年3月5日教学目标:1、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2、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4、照样子改写句子。5、照样子修改病句。6、熟记8个成语。7、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8、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1、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2、写出意思相近的词。3、熟记8个成语。教学难点:1、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2、照样子修改病句。3、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字典、多媒体。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题第三题课时目标:1、按笔顺规则,把“施”、“剩”、“缘”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2、学会用数比画查字法查字典。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2、指导(1)出示卡片,齐读“施”、“剩”、“缘”3个字。(2)从笔顺规则来看,它们的规则是什么?(3)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4)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范写。3、练习按笔顺规则,书空这三个字的笔顺。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2、指导(!)出示卡片:“专”指名读。(2)从字形结构上看,“专”是什么结构的字?你能说出这个字的部首吗?(3)师生按笔顺数笔画。(4)学生把字典翻到“难检字笔画索引”,按笔画找到该字。再按后面所标注的页码,翻到字典正文部分,找到该字。3、练习学生根据以上方法,自行完成书上的填空。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2、指导(1)学生自行填写。(2)学生汇报所填。(3)集体讨论,确定一个意思相近的词。编号:2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四题第六题课时目标:1、照样子改写句子。2、指导学生学会修改病句的方法。3、熟记成语并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进程:一、教学第四题1、审题2、指导(1)齐读例句。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2)有什么不同呢?(3)教师小结:在文章中,有些句子如果改变词序,则意思会随之改变,而有些句子即使改变词序,基本意思也不会改变。3、练习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其余同学在书上填写。4、反馈及时纠正黑板上的错误。二、教学第五题1、审题2、指导(1)齐读例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2)指名读第一句,讨论:李明是我们学习的什么?(3)指名读第二句,讨论:谁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了?(4)指名读第三句,讨论:这个句子有什么问题吗?3、练习请三个同学到黑板上修改病句,其余同学自行在书上修改。4、反馈教师巡视,有错误及时纠正。全班同学反复练读修改好的句子。三、教学第六题1、审题2、指导(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3、练习。(1)学生自由练读。(2)同座位练习背诵。4、反馈(1)集体齐背。(2)指名背。编号:22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关于春游建议”的口语交际练习。2、要求学生能正确、合理地提出建议。教学进程:一、教学第七题1、课前准备:(1)把教室桌椅如书上插图拼成八个小组,学生按小组围坐。(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写有:这次春游去哪儿?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审题(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3、指导(1)启发谈话:这个星期六,我们班将组织一次春游,大家高不高兴?你们想去哪儿?可以安排哪些活动?春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提出要求: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参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课后,每人写一份关于春游的建议。4、练习。(1)每人在小组里练讲。(2)代表发言。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主 备 人:王绪华备课时间:2007年3月7日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安排了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还有练习三。这四篇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扬了古代少年王勃非凡的才华;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高超武义;还有的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的感人形象。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习个性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2、学会本单元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人物高贵品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5、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2、学会本单元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教学难点:1、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中人物高贵品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词语卡、小黑板。课时安排:7、菩萨兵2课时8、李广射虎2课时9、少年王勃3课时10、大作家的小老师1课时练习33课时实践活动三1课时 编号:237菩 萨 兵主 备 人:王绪华备课时间:2007年3月12日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1、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朗读内容,了解大意。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 1、 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 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生字词。 (1)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2) 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 齐读词语。 (4) 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 3、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 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 2、 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 指名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 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四、指导写字。 编号:24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进程:一、听写生字词 二、读讲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8、9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3、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板书设计:7 菩 萨 兵 朱德: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躲 跑 返回 流泪 编号:258李 广 射 虎主 备 人:王绪华备课时间:2007年3月12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1、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教学方法:自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内涵。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朦胧:月光不明亮。白羽箭:古代兵器,杆末端有白色羽毛。疾风:猛烈的风。石棱:石头的棱角,是石头最坚硬的地方。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5、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6、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编号:26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精读理解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教学进程:一、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二、总结全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拉射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编号:279、少年王勃主 备 人:王绪华备课时间:2007年3月14日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1、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陶冶法、自主讨论法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指导,认识生字。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事情的起因。 教学进程: 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指导。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指读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 诵:读平舌音。 4、指导读长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师范写,生细观。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编号:28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理解诗句。课时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进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1、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2、教学第3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A. 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 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 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3、教学第4自然段。 (1)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自读第4自然段。 (3)齐读诗句。 (4)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4、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板书设计:9、少年王勃胸有成竹少年王勃 文思如泉 拍案叫绝笔走如飞千古传诵编号:2910、大作家的小老师 主 备 人:王绪华备课时间:2007年3月15日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话,感悟肖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情境教学法教具准备:搜集一些有关肖伯纳的资料及他的作品以及关于谦虚方的格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进程:一、揭示课题。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二、自学课文。导语: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学?第一步做什么?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朗读情况。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4、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二、探索新知(一)学习第二部分(情境采访)1、思考、答问:(1)临别时,你(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2)你(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想法?得意。自以为了不起,有点瞧不起别人,希望别人崇敬他。(3)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句子,指导朗读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4)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是怎样的反应?她是怎么说的? 出示句子出乎意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讨论回答:A、“出乎意料”是什么意思?B、出于谁的意料之外?C、萧伯纳意料之中应该是什么样的?D、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E、小姑娘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好在什么地方?F、小姑娘的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思想?为什么?G、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5)你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A、“震”是什么意思?“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B、意识到了什么?小结:正因为这件事情是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才会意识到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师。(三)抓住“感触”,明白由来。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2、思考、讨论:(1)“感触”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触”呢?(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3)萧伯纳“感触”中最后一点“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 除了给上文所写的事情作总结外,在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点题)四、总结全文。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收获、感想)?布置作业:1、把你搜集到的格言讲给别人听。2、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肖伯纳的作品。板书设计:10、大作家的小老师不能自夸平等相待永远谦虚编号:30练习3主 备 人:王绪华备课时间:2007年3月15日教学目标:1、按笔顺规则,把“区、臣、医”写正确、写端正。2、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3、熟记8条成语,背诵小诗时间。4、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商量。教学重点:熟记8条成语,背诵小诗时间。教学难点: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学会与人商量事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仪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完成处处留心的学习。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复习查字典,认识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教学进程:一、学习处处留心部分。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学生认真听歌曲。2、师生交流: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这是一首表达边防战士对故乡的依赖和热爱,以及不怕一切艰难险阻驻守祖国边疆的坚定决心的歌曲。同学们想唱这首歌吗?3、教师出示歌词。(1)生自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2)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4、指名读。5、“荡漾”一般是指什么,在这首歌里又是什么意思?6、“荡漾”一般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这是它的本义,即原来的意思。在这首诗中“荡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旧混凝土回收合同范本
- 魄罗皮肤管理项目介绍
- 雕塑保护方案模板范本
- 防爆柜使用规范
- 塑胶场地施工方案及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注射用氨苄西林舒巴坦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西安工商学院《商务谈判与销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草原鹰巢安装施工方案
- 《经理的职责》课件
- 兰州钢结构阁楼施工方案
-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
- 第三章 液压机ppt
- 眼科护理中的病人安全与风险管理
- 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
- GB/T 14713-2023旋切机通用技术条件
- 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电缆敷设培训课件
- 植被恢复安全施工方案
- 2024年员工考勤表(通用版)
- 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新闻素材积累与运用
- 《公共装置艺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