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9《日知录》三则 课件(共27页).ppt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9《日知录》三则 课件(共27页).ppt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9《日知录》三则 课件(共27页).ppt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9《日知录》三则 课件(共27页).ppt_第4页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9《日知录》三则 课件(共27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第9课 日知录 三则 词句积淀 一 字音辨识无稽 剿袭 谀佞 诸子 舛漏 潢潦 襟裾 名誉 摭华 答案 j ch on n zh chu nhu n j y zh 二 熟语积累1 自成一家 指在某种学问上或技艺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 能自成体系 2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 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述 也泛指一个学派或个人的理论 说法 3 华而不实 指花开得好看 但不结果实 比喻外表好看 内容空虚 火眼金睛 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正误 1 苏轼擅长书法 他取法颜真卿 但能自成一家 与蔡襄 黄庭坚 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2 父亲代表我们全家在家族会上发表了看法 并强调说 这是我们一家经过讨论后决定的一家之言 3 做工作要扎扎实实 讲求实效 不要华而不实 夸夸其谈 答案 1 2 望文生义3 三 名句默写1 曰明道也 纪政事也 察民隐也 乐道人之善也 2 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 而后为之 庶乎其传也与 3 谓文章止于润身 答案 1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2 后世之所不可无3 政事可以及物 文言归类 一 一词多义1 传答案 动词 流传 动词 传递 动词 传授 名词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庶乎其传也与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 2 通答案 动词 通晓 动词 通行 通过 副词 普遍 量词 遍 固有不识经术 不通古今 初极狭 才通人 桃花源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孔雀东南飞并序 3 识答案 名词 见识 动词 认识 动词 识别 辨认 动词 记住 士当以器识为先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并序 独其为文犹可识 曰 花山 游褒禅山记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论语 述而 4 观答案 动词 观看 动词 观察 审察 动词 观赏 名词 景象 无足观矣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 5 止答案 动词 停留 动词 停住 中断进程 动词 挽留 谓文章止于润身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狼 蔺相如固止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6 望答案 动词 希望 动词 观察 名词 希望 名词 声望 况望多名誉 吾令人望其气 鸿门宴 则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 二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 名词活用 1 人不通古今 马牛而襟裾 2 然则以文人名于世 3 摭我华而不实我实 4 朝满夕已除 答案 1 名词作动词穿衣服 2 名词作动词出名 3 名词作动词汲取 4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2 动词活用察民隐也 3 形容词活用曰明道也 4 其他活用一号为文人 答案 2 1 动词作名词隐情3 形容词作动词阐明4 数词作副词一旦 三 古今异义1 一号为文人古义 今义 表示次序第一或等级第一位2 空同大以为不平矣古义 今义 不公平 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答案 1 两个词 一 为 一旦 号 为 称 称为 2 不以为然 3 欧阳永叔与学者言古义 今义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答案 求学的人 四 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 人不通古今 马牛而襟裾 翻译 2 若此者 有损于己 无益于人 翻译 答案 1 判断句 定语后置句 语意判断句 定语 襟裾 置于中心语 马牛 后 人不通晓古今 就像是穿衣服的马牛 2 状语后置句 状语 于己 于人 置于中心词 有损 无益 后 像这类文章 于己有害 于人无益 3 行身陷不义 翻译 4 庶乎其传也与 翻译 答案 3 省略句 陷 后省略介词 于 自身行为陷 于 不义之中 4 固定句式 庶乎 与 表示猜测 相当于 大概 或许 吧 或许才能流传下来吧 语句品评 1 若此者 有益于天下 有益于将来 句意品读 能阐明事理 记述政事 体察民情 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的书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知行启迪 一本好书 不应仅仅为读者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更应该引领读者走进作者所呈现的世界 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 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情景中去 用心聆听作者的心灵感悟 一本好书 应该让读者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发现藏匿在身边的每一个小幸福 勇敢鞭挞生活中的不公与邪恶 写出一本好书是件 功德 2 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 后世之所不可无 而后为之 庶乎其传也与 句意品读 好的文学作品不是拼凑而成的 而是需要作家的深思熟虑 苦思冥想 在自身深厚的知识修养的基础上找到独特的视角 然后厚积薄发 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独特的见解 具有长期效应 知行启迪 创新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 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 道德价值 审美价值等 因此 知识经验的量的多少并不足以决定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以及知识经验的组织方式对创造性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需要具备创造能力 3 人不通古今 马牛而襟裾 句意品读 人活在世上 如果仅仅满足于自身的物质要求 就与动物没有实际上的区别 人应当在精神层面上有所追求 应师从先贤哲人 在修养身心上有所成就和追求 知行启迪 参考示例 人是会思想的动物 人活在世上就应该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懂得人活在社会上的权利和责任 懂得社会道德伦理 懂得自己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又是假恶丑 懂得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 懂得付出与收获的关系等等 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 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 成为真正的人 我们应该学习做人的道理 积极进取 修养自己的品德 提高自身素质 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精要研习 1 简述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 的四个理由 明确 明治乱之理 纪政治得失 察民间隐情 彰美德善行 明治乱 是阐明为政理论 纪政事 是记录为政事迹 察民隐 是体察民心 乐道人善 是体悟人情 2 著书之难 与 文人之多 两则在立论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明确 著书之难 与 文人之多 两则的立论有异有同 1 不同之处 著书之难 以著书为话题 从正面立论 说 难 是高标准严要求 是为了与 后人之书 的 易 做对比 文人之多 是以人为话题 从反面立论 说假 文人 多 正是要揭示真 文人 少 2 相同之处 著书之难 与 文人之多 所强调的主旨具有一致性 借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3 怎样评价顾炎武 经世致用 的思想 明确 1 顾炎武以 经世致用 为其信念 文须有益于天下 强调文以载道 文以纪事 文以揭示民间疾苦 称扬善行 从正面立论 从反面申述 旗帜鲜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2 著书之难 析古剖今 提出 必古人之所未及就 后世之所不可无 的著述标准 主张独创 反对急功近利 实际上还是在提倡治学不为空言 要切合实际 期于有用 3 文人之多 主张 识经术 通古今 去华就实 从养器识的角度强调修身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 唐宋以后 著作泛滥 文人之多 文风浮华 都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 所以首先要端正创作态度 探究平台 顾炎武所提出的 文须有益于天下 在今天有什么现实积极意义 我的观点 参考示例 现今社会下 文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