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科常见三种疾病中医护理常规 1 一 痹病的辩证施护二 项痹病的辩证施护三 骨蚀的辩证施护 2 痹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3 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疾患 西医的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椎和脊髓疾病等均可出现腰痛 主要因椎间盘变性 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 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 证治准绳 中指出 腰痛之病 有风 有寒 有湿 有热 有挫闪 有淤血 有滞气皆标也 肾虚其本也 4 正常腰椎锥体结构 5 腰椎间盘突出图片 6 根据病因病机分为 血瘀气滞型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肝肾亏虚型 一 辨证分型 7 8 二 护理措施 9 1 一般护理 1 病室应温暖 向阳 避风 干燥 2 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 不宜卧软床 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一致 切忌扭转或屈曲 症状缓解1 3周后可戴腰围下地活动 10 1 一般护理 3 慢性腰痛病人 宜适当进行腰部活动 使筋络舒展 气血畅通 4 中药塌渍理疗每日2次 每次30分钟 注意温度适宜 防烫伤 5 指导患者掌握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 循序渐进 11 2 手术治疗按骨科术前 术后护理常规进行 3 给药护理 寒湿腰痛者中药宜热服或温服 湿热腰痛者中药宜温服或凉服 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 燥结便秘时遵医嘱给予益气润肠中药口服 12 4 饮食护理 饮食营养丰富 忌生冷 辛辣 滋腻之品 寒湿腰痛者宜食温性利湿之品 湿热腰痛者宜食清热疏利之品 肾虚腰痛者宜食补肾活血散瘀之品 如冬瓜 扁豆 羊肝 猪肾等 5 情志护理 做好思想疏导 树立信心 积极配和治疗护理 13 三健康指导 1 注意腰部保暖 天气变化加强防护 避风寒湿邪入侵 2 肾虚者应节制劳欲 以使肾气进快恢复 14 三健康指导 3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做突然转动腰部的强迫性动作 4 腰部不可过度负重 取物时避免大幅度弯腰和旋转 15 三健康指导 5 急性发作严格卧硬板床 症状缓解后 用弹力腰围保护固定腰部起床活动 腰围大小要合体 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过度的前屈 后伸动作 无症状即应解除弹力腰围 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16 三健康指导 6 恢复期进行动静结合的功能活动 加强腰背肌锻炼 行 五点支撑法 三点支撑法 飞燕点水法 等方法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早晚各1次 每次10 15分钟 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腰部过度负重 勿久坐及过于用力弯腰 不得挑重物 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 咳嗽 大便时要使用弹力腰围 以防因胸腹腔压力增高 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17 四 临证 症 施护 1 血瘀气滞型护理措施 1 腰痛急性期绝对卧床3周 观察疼痛的部位 时间 性质和程度等 2 局部保暖 防止风寒湿邪入侵 3 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中药汤剂宜温服 4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18 四临证 症 施护 2 寒湿痹阻型护理要点 1 选择朝阳 温暖的病室 避免阴冷潮湿 防止风寒湿邪入侵 忌卧水泥地 湿地 夏季避免受凉 注意腰部保暖 鼓励患者多晒太阳 2 饮食宜营养丰富 多食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 防止便秘 忌生冷黏腻食物 3 中药汤剂宜偏热服 4 局部可行中药塌渍治疗 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19 四临证 症 施护 3 湿热痹阻型护理要点 1 选择向阳明亮的病室 保持室内清新舒爽 2 饮食宜清淡 忌肥甘厚腻以免化湿生痰 忌生冷以免寒湿凝滞 忌辛辣 烟酒及热性食物 3 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4 湿热腰痛者局部忌用温热疗法 20 四临证 症 施护 4 肝肾亏虚型护理要点 1 应选择温暖向阳的病室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注意保暖 可行中药塌渍治疗 3 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 可选猪肉 狗肉 鳝鱼 贝类 蟹类 以滋补肝肾 4 中药汤剂宜热服或温服 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5 肾虚者避劳累 节制房事 加强锻炼 以增强体质 21 项痹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22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 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 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头痛 睡眠欠佳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心悸 胸闷 心律失常 眼胀 干涩或多泪 视力变化 视物不清 耳鸣 耳堵 听力下降 咽部异物感 口干 声带疲劳等 味觉改变 恶心呕吐 腹胀腹泻 消化不良 23 24 根据病因病机分为 风寒痹阻型血瘀气滞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 一 辩证分型 25 26 1 一般护理 1 保持病房整洁 安静 空气清新 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2 正确睡姿 轴线翻身 枕头不宜太高 以1拳头为度 二 护理措施 27 1 一般护理 3 卧床过久者下床活动防止因眩晕跌伤 下床时佩戴颈托固定 保持颈椎稳定性 4 中药塌渍理疗每日2次 每次30分钟 注意温度适宜 防烫伤 5 指导患者掌握颈部保健操 循序渐进 二 护理措施 28 2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 3 饮食指导 饮食营养丰富滋补肝肾 忌生冷 辛辣 滋腻之品 忌烟酒 肝阳上亢者 多食苹果 香蕉亦可 气血亏者 可多食红枣糯米粥 亦可多食补气血类食品 如猪肺 猪肝 黄豆 鸡蛋和黑木耳等 痰湿中阻者 忌食油腻 辛辣之品 4 情志护理 调节情志 保持乐观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二 护理措施 29 1 保持颈部良好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伏案书或低头看书 2 天气变化加强防护 避风寒湿邪邪入侵 3 勿用颈部扛抬重物 直接压力最易发生颈椎骨质增生 正确睡姿 枕头高度适宜 4 指导患者掌握颈部保健操 三 健康指导 30 1 风寒痹阻型护理措施 1 手法 点按凤池 肩井 外关外穴 揉颈部及肩背部 2 患者恶寒喜暖 得热则舒 应住在温暖向阳避风干燥的房间 平时注意局部保暖 切忌风吹受寒雨淋受湿 夏季勿使用空调 避免游泳 赤臂露腿外宿 3 睡觉位置以侧卧为佳 忌用高枕头 四临症 证 施护 31 2 血瘀气滞型护理措施 1 点按风池 合谷 夹脊穴 捻揉颈项肩背 2 解除患者思想负担 使患者保持精神愉快 忌长时间低头看书 3 嘱患者起坐下床要缓慢 注意卧床休息闭目养神 避免头部转动 切勿摇动床架 并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 程度 性质及血压脉象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四临症 证 施护 32 3 痰湿阻络型护理措施 1 手法 用点按太阳穴 百会 肺俞穴 揉按颈项及肩背部 2 加强精神护理 消除紧张恐惧 痰湿中阻者 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痰不易咳出者 可扣背部以助排痰 四临症 证 施护 33 4 肝肾不足型护理措施 1 应住在安静温暖避风房间 光线宜暗 避免噪音 特别是突发的强音刺激 2 失眠患者每晚睡前热水泡脚 饮服热牛奶 入睡困难时可给予耳穴埋豆取交感 心 神门区等 四临症 证 施护 34 四临症 证 施护 5 气血亏虚型护理措施 1 要避免过度疲劳 耗伤气血 注意气候变化 随时增减衣服 2 注意颈肩部保暖 防止头颈负重物 防止过度疲倦 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急闪伤害颈部 3 多食大枣 山药 胡桃 黑芝麻等 具有补气血 益肾髓之功 35 骨蚀 股骨头坏死 36 股骨头坏死 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 亦称 骨蚀 骨痹 髋关节疼痛 以腹股沟和臀部 大腿为主 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且内旋时疼痛加重 有髋部外伤史 应用皮质类固醇史或酗酒史等 37 38 39 一 辩证分型 按病因病机可分为气滞血瘀型 肾虚血瘀型 痰瘀蕴结型 气滞血瘀型 以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为主 肾虚血瘀型 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为主 痰瘀蕴结型 以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为主 40 41 1 一般护理 1 病室宜安静 温湿度适宜 空气流通 光线充足 避免对流风 2 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者 宜卧床休息 病情稳定后适当下床活动 二 护理措施 42 1 一般护理 3 疼痛缓解后 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以免肌肉萎缩 4 恶寒发热者 保持衣被干燥 出汗多时及时擦干 更换衣单 二 护理措施 43 1 一般护理 5 注意气候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随气候变化酌情增减衣被 6 被动运动患肢关节 配合按摩 拔火罐 针灸及中药塌渍等疗法 缓解症状 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 二 护理措施 44 2 给药护理 血瘀气滞型 痰瘀蕴结型中药汤剂宜热服 肝肾亏虚型中药汤剂宜温服 服药后注意观察效果反应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 饮食护理 饮食宜高钙 高维生素 清淡可口 易于消化 忌食肥甘厚腻之品 戒酒忌食生冷 肝肾亏虚型者宜食滋补肝肾壮筋骨之品 如茯苓 枸杞子 百合 龟甲 忌辛辣之品 二 护理措施 45 4 情志护理 病程缠绵 行动不便 患者常心情抑郁 要多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 减轻患者的痛苦 嘱患者家属给其家庭温暖和生活照顾 使其无后顾之忧心情舒畅 能积极配合的治疗护理 二 护理措施 46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以清淡饮食为主 尽量不饮酒 少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 2 适当进行运动 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避免剧烈活动 久站 3 保证足够的休息 减少髋关节负重 三 健康指导 47 1 腹胀便秘 按摩腹部 每日在右下腹顺着结肠向上 向左 向下按摩 时间为20 30分钟 每日三次 可预防腹胀便秘 四 并发症的护理 48 2 尿闭 由于部分患者不习惯卧位排尿 常造成小便困难 甚至尿潴留 在排除神经功能神经功能损害性尿潴留的情况下 可用流水诱导排尿 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配合按摩太冲 三阴交穴1000下左右 或艾灸神阙穴 耳穴埋豆取膀胱 肾 皮质下区压迫3 7天 四 并发症的护理 49 五 健康指导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以清淡饮食为主 尽量勿饮酒 少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 2 保证足够的休息 减少髋关节负重 3 适当进行运动 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避免剧烈活动 久站 4 坚持功能锻炼 因为正确的运动有利于促进股骨头坏死的再生和修复 增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50 1 血瘀气滞型 护理措施 内经 曰 善诊者必先医其心 而后医其身 患者因惊吓精神紧张极为恐惧 心烦意乱不能安卧 中医认为 恐则伤肾 忧则伤脾 怒则伤肝 做好心理护理 调节情志 劝其戒躁戒怒使体内阳气宣泄 安心养病 六 临证施护 51 2 肾虚血瘀型 护理措施 1 患者疼痛部位时轻时重 应配合按摩 拔火罐以治疗肌肉萎缩 2 并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