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9).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9).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9).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9).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9)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_。学问犹如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我们要获得学问的甜果,就要学习和_古人勤学苦读的精神。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_而下定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A . 热忱 发挥 怀疑B . 热情 发扬 迟疑C . 热忱 发扬 迟疑D . 热情 发挥 怀疑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 .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C .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 .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默写。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暗含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 (4)在朱自清春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指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安排,这句话是:“_”,比喻意是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hng tu(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fn li f q(_)地睡不了觉。 (3)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科qu zo(_)只有一些野草。 (4)回想此前和此后ji rn b tng(_)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根据下面内容,完成语言应用题。2017 CCTV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火了!著名主持人董卿再度成为屏霸。与此同步,该节目的一支外景摄录组也来到了有着“学习型城市”美誉的杭州。配备了专业录音设备和摄像头的“朗读亭”摆在了杭州大剧院前的广场上,吸引了不少喜爱阅读朗诵的市民闻讯赶来。这个“朗读亭”在杭州将以每天换一个地方的方式,漂流到图书馆和学校等地。(1)请你在主持人董卿的个人微博上做一句话留言,祝贺董卿在该节目中华丽转身。(2)假使本周五下午1:00-3:00“朗读亭”将漂流到你所在的学校广场,请你以校学生会主席的身份拟一则广播通知,告知爱好朗读的同学们把握机会,好好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不超过80字)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尊君在不_相委而去_入门不顾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 .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作者是蒲松龄。C . 本文记述了七岁的元方据理责备父友“无信、无礼”,表现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及聪颖机智、正直不阿的性格。D . “尊君”和“家君”,前者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六、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 , 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日:“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日:“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日:“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注】黔敖:人名。袂(mi):袖子。屦(j):麻鞋。(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以待饿者而食之_从而谢焉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黔敖左拳食,右执饮。(3)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懂得尊重,才有温度李洪兴最近,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为了便于和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交谈,在3分钟内跪蹲3次。这种采访的姿态,被网友们称赞。不少人说“这一跪,跪出了素养”。素养何在?正在“尊重”。尊重,这一应成为常识的文明素质,值得不断重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半夜时分电话响个不停、未打招呼就被人找上门,甚至是朋友在公共场合与你“勾肩搭背”。有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有些可能是朋友间的“情不自禁”,但难免也会让人有一些被打扰的不适,一些不被尊重的不快。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何为尊重,如何尊重,却还需细细思量。一部纪录片中,家长和孩子的争执,也让人反思尊重的问题:儿子算错了数学题,一旁辅导的爸爸就会大声吼,孩子被吓得错误不断。很多人会认为,“子敬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但其实父子交流,同样也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对待晚辈如能平视、对等,遇到问题才能有效沟通,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只是家长,很多人或许都需要补上“尊重的教育”这一课,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岂不是更可贵?的确,尊重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未必见于行动。而在公共领域,有些言行已经不仅不是尊重,更可说是轻慢了。前不久有段视频,很多人排队去摸“霍去病”石碑,据说每天都有上千人,因为相信摸一下真的可以“去病”。摸碑效果的真假显然不难判断,暂且放下基本认知能力不说,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仅是把手伸向石碑的一瞬间,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就消失殆尽了。呼唤类似的尊重,或许还需要长久的拉锯。以文物为例,“请勿触摸”“请勿拍照”早成规矩,可是一旦兴致来了,手就不听使唤。而实际上,尊重文物不妨让它“静静地美”。如果还有更深层尊重的话,那就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是给文物以“尊严”。这不仅是最大可能地修复文物、展示文物,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一样,而且是在创意与服务中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物、感受文化。不管是具体的人、细微的事还是陈列的物,给彼此一个舒适的空间、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距离,才是真正的尊重。很多时候,之所以尊敬少了、轻佻多了,或许只是少了点同理之心。看不到他人的辛劳,才会打“连环夺命call”;不顾及朋友的感受,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始终认为“你的就是我的”;而视代代传承的文脉为玩物,才只会把书画当纸张、把碑刻当石头。无论是“敬”还是“重”,都是诉诸人类情感并培养情操的过程,敬人者会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懂尊重的“人设”才能立得住。单个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个体黏合在一起。而互相之间的尊重,正是“人类黏合剂”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一位教育哲学家曾说过,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我与你”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这就是说,对他人不要抱着一种“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面对面的温度。尤需记住,彼此弯腰致敬时头不会相撞,才是合适的距离,也才有真正的尊重。(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以董卿跪访嘉宾的事例引出话题,逐层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人与人的交往要保持合适的距离才有真正的尊重。B . 作者认为“子敬父”不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父子交流,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两者应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C . 文章第4段以摸霍去病石碑为例,从正面论证了如何尊重文物;第5段则以纪录片为例,从反面论证如何给文物以“尊严”。D . 文章告诉我们,尊重他人,应怀有同理心,对待他人,不要抱着“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的温度。(2)下面不能证明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B .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招待印度客人,餐后印度客人把端上来的洗手水喝了,女王面不改色也将其喝了。C . 为了测量石碑,文物普查员选取不同角度测量、拍照,既保证数据精确、拍摄清晰,又不对碑文产生任何细小破坏。D . 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发展经济,推倒古村落、古建筑群乃至古祠堂,开发建设楼堂馆所、生活小区等。(3)题目“懂得尊重,才有温度”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真正的尊重”? 9. (20分)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小题。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周国平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摘自中国教育报)(1)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母语是教育的起点。B .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母语在心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C . 作者坚定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D . 作者号召我们要秉承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2)如何理解第小节画线处“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 (3)书写和键盘打字各有优势。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一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请找寻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中心明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美观。达到此项要求可奖13分。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名著阅读相对于中心人物而言,文学作品中还活跃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颇具特色的次要人物,他们或衬托主要人物,或推动情节的发展。请你从下列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这样的人物完成下列表格。骆驼祥子 海底两万里 红岩 创业史 西游记作品名称作者朝代/国籍人物名称性格特点相关情节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