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第一章第一章 充电系充电系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1 汽车电气设备的共同特点是 两个电源 汽车电气设备的共同特点是 两个电源 低压直流 低压直流 并联单线 并联单线 负极搭铁 负极搭铁 2 2 汽车采用单线制后 电源或用电设备的一端与金属机体相连 这样的 汽车采用单线制后 电源或用电设备的一端与金属机体相连 这样的 连接称为 负极搭铁 连接称为 负极搭铁 3 3 蓄电池是一种 储存电能 的装置 蓄电池是一种 储存电能 的装置 当它与用电负载连接时 便进行当它与用电负载连接时 便进行 放电 过程 把所储存的 化学能 转变为 电能 放电 过程 把所储存的 化学能 转变为 电能 当它与充电设备 当它与充电设备 连接时 又可把 电能 转变为 化学能 储存起来 连接时 又可把 电能 转变为 化学能 储存起来 4 4 蓄电池主要由 极板 蓄电池主要由 极板 隔板 隔板 电解液 电解液 外壳 外壳 接线柱 接线柱 链条 链条 和池盖及加液孔盖等部分组成 和池盖及加液孔盖等部分组成 5 5 蓄电池的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 其中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 二 蓄电池的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 其中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 二 氧化铅 氧化铅 呈 棕 色 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 海绵状纯铅 呈 棕 色 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 海绵状纯铅 呈 深灰 呈 深灰 色 色 6 6 蓄电池将极板做成极板组的目的是 提高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将极板做成极板组的目的是 提高蓄电池容量 7 7 在进行电化学反应时 正 极板的电化学反应剧烈 为防止极板拱曲 在进行电化学反应时 正 极板的电化学反应剧烈 为防止极板拱曲 和活性物质脱落 在一个单格电池中 和活性物质脱落 在一个单格电池中 负 极板的片数总比 正 极板负 极板的片数总比 正 极板 的片数多一片 从而使所有 正 极板都处在 负 极板中间 延长使用的片数多一片 从而使所有 正 极板都处在 负 极板中间 延长使用 寿命 寿命 8 8 加液孔盖上设有通气孔 正常工作时小孔应保持 畅通 加液孔盖上设有通气孔 正常工作时小孔应保持 畅通 以方便 气 以方便 气 体 逸出 防止蓄电池损坏 体 逸出 防止蓄电池损坏 9 9 蓄电池常规的充电方法有 定流充电 和 定压充电 两种 蓄电池常规的充电方法有 定流充电 和 定压充电 两种 1010 蓄电池在使用中 如果起动机 无力 蓄电池在使用中 如果起动机 无力 灯光 暗淡 灯光 暗淡 冬季放电超过 冬季放电超过 50 50 夏季放电超过 夏季放电超过 25 25 都应该进行补充充电 都应该进行补充充电 1111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总体上是由一台 交流发电机 和一套 整流器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总体上是由一台 交流发电机 和一套 整流器 组成 组成 1212 转子总成的作用是 产生磁场 转子总成的作用是 产生磁场 1313 交流发电机定子的作用是 产生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定子的作用是 产生交流电 其三相绕组有两种连接方 其三相绕组有两种连接方 式 即 星形连接 和 三角形连接 式 即 星形连接 和 三角形连接 现代汽车发电机多为 星形连接 现代汽车发电机多为 星形连接 连接 连接 1414 整流器的作用是将定子绕组产生的 交流 电变为 直流电 整流器的作用是将定子绕组产生的 交流 电变为 直流电 由 由 6 6 只 整流二极管 组成 三相桥式整流 电路 只 整流二极管 组成 三相桥式整流 电路 1515 交流发电机的接地形式有 内搭铁式 和 外搭铁式 之分 交流发电机的接地形式有 内搭铁式 和 外搭铁式 之分 1616 硅整流器主要由 硅整流器主要由 6 6 只硅二极管组成 它们与定子的三相绕组连接成只硅二极管组成 它们与定子的三相绕组连接成 三相全波整流 电路 其中 三相全波整流 电路 其中 3 3 个二极管叫 正二极管 管 安装在与后个二极管叫 正二极管 管 安装在与后 端盖绝缘的元件板上 另外端盖绝缘的元件板上 另外 3 3 个为 负二极管 管 安装在与后端盖搭铁个为 负二极管 管 安装在与后端盖搭铁 的元件板上 的元件板上 1717 交流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 当转子旋转时 磁感线与定子绕组之间产 交流发电机的基本原理是 当转子旋转时 磁感线与定子绕组之间产 生相对运动 在定子绕组中产生交流电动势 生相对运动 在定子绕组中产生交流电动势 1818 交流发电机中每相绕组的电动势有效值的大小与 发电机转速 成正 交流发电机中每相绕组的电动势有效值的大小与 发电机转速 成正 比 与 磁通 成正比 还与发电机本身结构有关 比 与 磁通 成正比 还与发电机本身结构有关 1919 汽车发电机在起动和发电时采取的两种励磁方式为 自励 和 他励 汽车发电机在起动和发电时采取的两种励磁方式为 自励 和 他励 2020 电子式电压调节器有 内搭铁 式和 外搭铁式 两种 它以 电子式电压调节器有 内搭铁 式和 外搭铁式 两种 它以 为感受元件 在发电机端电压变化时 控制晶体三极管的 导通 与 为感受元件 在发电机端电压变化时 控制晶体三极管的 导通 与 截止 截止 自动调节发电机的 电流 自动调节发电机的 电流 从而使发电机的端电压保持稳定 从而使发电机的端电压保持稳定 2121 充电指示灯亮表示蓄电池正在 放电 充电指示灯亮表示蓄电池正在 放电 发电机处于 不工作 状态 发电机处于 不工作 状态 充电指示灯由亮转灭 表明蓄电池正在 充电 充电指示灯由亮转灭 表明蓄电池正在 充电 发电机处于 正常工作 发电机处于 正常工作 状态 状态 二 判断题二 判断题 1 1 汽车蓄电池在充电时 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汽车蓄电池在充电时 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Y Y 2 2 汽车上的蓄电池与发电机并联 必要时两者同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汽车上的蓄电池与发电机并联 必要时两者同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Y Y 3 3 单格蓄电池的所有单格通过顶部的联条相互并联 单格蓄电池的所有单格通过顶部的联条相互并联 N N 4 4 蓄电池在进行电化学反应时 正极板的电化反应要比负极板据烈 蓄电池在进行电化学反应时 正极板的电化反应要比负极板据烈 Y Y 5 5 在一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 在一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 Y Y 6 6 传统蓄电池壳体底部设置凸起筋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蓄电池内盛 传统蓄电池壳体底部设置凸起筋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蓄电池内盛 放电解液的空间 放电解液的空间 N N 7 7 采用袋式隔板 就能够保证极板活性物质不脱落 采用袋式隔板 就能够保证极板活性物质不脱落 N N 8 8 在栅架中加锑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蓄电池的自放电 在栅架中加锑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蓄电池的自放电 Y Y 9 9 同一单格电池中负极板一般比正极板稍厚 同一单格电池中负极板一般比正极板稍厚 N N 1010 在安装表面带沟槽隔板时 沟槽应与外壳底部垂直 且沟槽对着正极 在安装表面带沟槽隔板时 沟槽应与外壳底部垂直 且沟槽对着正极 板 板 Y Y 1111 隔板的形状与极板的形状应相同 面积应相等 隔板的形状与极板的形状应相同 面积应相等 N N 1212 蓄电池放电时电解液消耗水生成硫酸 电解液密度逐渐上升 蓄电池放电时电解液消耗水生成硫酸 电解液密度逐渐上升 N N 1313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Y Y 1414 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生成的物质不能通过充电的方法转化回去 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生成的物质不能通过充电的方法转化回去 N N 1515 使用纯度不好的电解液 不仅影响蓄电池寿命 还影响蓄电池的容量 使用纯度不好的电解液 不仅影响蓄电池寿命 还影响蓄电池的容量 N N 1616 蓄电池电解液是由工业用硫酸与蒸馏水配制而成 蓄电池电解液是由工业用硫酸与蒸馏水配制而成 N N 1717 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到蒸馏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进行 配制电解液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到蒸馏水中 并用玻璃棒不断进行 搅拌 搅拌 N N 1818 对蓄电池进行初充电时 必须用定电流充电法 对蓄电池进行初充电时 必须用定电流充电法 Y Y 1919 冬季对蓄电池添加蒸馏水时 应在充电后进行 冬季对蓄电池添加蒸馏水时 应在充电后进行 N N 2020 充电设备应与被充电蓄电池放在同一房间内 且两者的距离越近越好 充电设备应与被充电蓄电池放在同一房间内 且两者的距离越近越好 N N 2121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最终输出的是交流电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最终输出的是交流电 N N 2222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是用于产生三相交流电的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是用于产生三相交流电的 N N 2323 发电机三相定子绕组中所感应出的电动势是直流电 可以直接向汽车 发电机三相定子绕组中所感应出的电动势是直流电 可以直接向汽车 供电 供电 N N 2424 交流发电机风扇的作用是在工作时进行强制抽风冷却 交流发电机风扇的作用是在工作时进行强制抽风冷却 Y Y 2525 为方便检修汽车上交流发电机的电刷组件多为内装式 为方便检修汽车上交流发电机的电刷组件多为内装式 Y Y 2626 交流发电机开始发电时采取自励发电的方式 交流发电机开始发电时采取自励发电的方式 N N 2727 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流随转速的升高不断升高 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流随转速的升高不断升高 Y Y 2828 外搭铁式电压调节器可以与内搭铁式发电机配套使用 外搭铁式电压调节器可以与内搭铁式发电机配套使用 N N 2929 集成电路调节器可装于发电机内部 构成整体式交流发电机 集成电路调节器可装于发电机内部 构成整体式交流发电机 Y Y 3030 检查交流发电机是否发电时 通常采用划火法 检查交流发电机是否发电时 通常采用划火法 N N 3131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 充电指示灯亮 说明充电系出现故障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 充电指示灯亮 说明充电系出现故障 Y Y 3232 发电机两根 发电机两根 V V 形皮带当中有一根损坏 只需更换损坏的那根就可以 形皮带当中有一根损坏 只需更换损坏的那根就可以 N N 3333 交流发电机在解体过程中不需要在任何位置做记号 交流发电机在解体过程中不需要在任何位置做记号 N N 三 选择题三 选择题 1 1 汽车正常行驶时 各用电设备所需电能主要由 汽车正常行驶时 各用电设备所需电能主要由 B B 提供 提供 A A 蓄电池蓄电池 B B 发电机发电机 C C 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 2 2 蓄电池在轿车上的安装位置一般在 蓄电池在轿车上的安装位置一般在 A A A A 车架一侧 车架一侧 B B 发动机罩盖下发动机罩盖下 C C 驾驶员座椅下驾驶员座椅下 3 3 汽车蓄电池最大供电电流是在 汽车蓄电池最大供电电流是在 A A A A 发动机起动时发动机起动时 B B 汽车高速行汽车高速行 驶时驶时 C C 夜间行车时夜间行车时 4 4 蓄电池各单格间的联接关系是 蓄电池各单格间的联接关系是 B B A A 并联并联 B B 串联串联 C C 混混 联联 5 5 单格电池中的极板片数总和为 单格电池中的极板片数总和为 A A A A 奇数奇数 B B 偶数偶数 C C 奇数偶数都可能奇数偶数都可能 6 6 6 QA 8OG6 QA 8OG 型蓄电池是 型蓄电池是 C C A A 低温起动性能好的蓄电池 低温起动性能好的蓄电池 B B 干荷电式蓄电池 干荷电式蓄电池 C C 塑 塑 料壳体蓄电池料壳体蓄电池 7 7 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 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生成情况是 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 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生成情况是 A A A A 正负极板都生成硫酸铅 正负极板都生成硫酸铅 B B 正极板硫酸铅 负极板二氧化铅 正极板硫酸铅 负极板二氧化铅 C C 正极板二氧化铅 负极板纯铅 正极板二氧化铅 负极板纯铅 8 8 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应 蓄电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应 A A A A 冬季比夏季高 冬季比夏季高 B B 冬季比夏季低 冬季比夏季低 C C 冬季应尽可 冬季应尽可 能采用高密度能采用高密度 9 9 蓄电池将多个单格电池串联起来 其目的是 蓄电池将多个单格电池串联起来 其目的是 B B A A 提高蓄电池的电压提高蓄电池的电压 B B 增大容量增大容量 C C 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1010 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应高出防护片 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应高出防护片 A A A 10 15mmA 10 15mm B 20 30mmB 20 30mm C 1 5mmC 1 5mm 1111 定电压充电要求各并联支路应满足的条件是 定电压充电要求各并联支路应满足的条件是 A A A A 蓄电池电压总和相等 型号相同 蓄电池电压总和相等 型号相同 B B 蓄电池电压总和相等 蓄电池电压总和相等 容量 放电程度可以不一致容量 放电程度可以不一致C C 蓄电池型号相同 放电程度一致 蓄电池型号相同 放电程度一致 12 12 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正常降低后 需补充的液体是 蓄电池电解液的液面高度正常降低后 需补充的液体是 C C A A 浓硫酸 浓硫酸 B B 与电池内密度相同的电解液 与电池内密度相同的电解液 C C 蒸馏水 蒸馏水 1313 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 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 A A 内进行充电 内进行充电 A A 一昼夜 一昼夜 B B 三天 三天 C C 一星期 一星期 1414 高率放电计测得单格电压高率放电计测得单格电压的情况是低于的情况是低于1 5V1 5V且迅速下降 说明蓄电池且迅速下降 说明蓄电池 A A A A 严重亏电 严重亏电 B B 性能良好 需充电 性能良好 需充电 C C 有故障有故障 1515 铅蓄电池充电时 电解液的变化情况是 铅蓄电池充电时 电解液的变化情况是 B B A A 密度下降密度下降 B B 密度升高密度升高 C C 硫酸和水同量增多硫酸和水同量增多 1616 蓄电池用 蓄电池用 20h20h 放电率进行放电时 单格电池的终止电压为 放电率进行放电时 单格电池的终止电压为 A 1 75VA 1 75V B 1 6VB 1 6V C 1 5VC 1 5V 1717 补充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电流为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的 补充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电流为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的 A A A 1 2A 1 2 B 1 3B 1 3 C 1 4C 1 4 1919 交流发动机整流器中 中心引线为负极 管壳为正极的二极管是 交流发动机整流器中 中心引线为负极 管壳为正极的二极管是 A A 正极二极管正极二极管 B B 励磁二极管励磁二极管 C C 负极二极管负极二极管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2020 1111 管 管 8 8 管交流发电机的共同点是 管交流发电机的共同点是 A A 都有三只励磁二极管都有三只励磁二极管 B B 都有两只中性点二极管都有两只中性点二极管 C C 都是整体式都是整体式 发电机发电机 2121 交流发电机中产生磁场的装置是 交流发电机中产生磁场的装置是 B B A A 定子定子 B B 转子转子 C C 电枢电枢 2222 三相绕组中性点电压等于发电机直流输出电压的 三相绕组中性点电压等于发电机直流输出电压的 A 1 2A 1 2 B 1 3B 1 3 C 2C 2 倍倍 2323 在硅二极管整流器中 通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 在硅二极管整流器中 通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 I Ia a 是是输输出出电电流流 I Id d的的 A A 1 1 6 6 B B 1 1 2 2 C C 1 1 3 3 2424 汽车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电机采取 汽车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电机采取 B B 励磁方式 励磁方式 A A 他励他励 B B 自励自励 C C 他励或自励他励或自励 2525 从车上拆下蓄电池时 正确的操作是 从车上拆下蓄电池时 正确的操作是 A A A A 先拆搭铁线再拆火线先拆搭铁线再拆火线 B B 先拆火线再拆搭铁线先拆火线再拆搭铁线 C C 搭铁线和火线拆搭铁线和火线拆 卸时不分先后卸时不分先后 第二章起动系第二章起动系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1 起动机一般由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 起动机一般由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 传动机构 和 控制装置 三 传动机构 和 控制装置 三 大部分组成 大部分组成 2 2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主要由 定子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主要由 定子 转子 转子 换向器 换向器 电刷 电刷 端 端 盖 组成 它是将 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的装置 盖 组成 它是将 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的装置 3 3 起动机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在起动时 使起动机的 齿轮 啮入 飞轮 起动机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在起动时 使起动机的 齿轮 啮入 飞轮 将 动力 传给 发动机 将 动力 传给 发动机 在发动机起动后产生 复位 作用 以防止 在发动机起动后产生 复位 作用 以防止 电枢飞散 最终使 起动机齿轮 和 飞轮 分离 电枢飞散 最终使 起动机齿轮 和 飞轮 分离 4 4 起动机操纵机构的作用是 接通 或 切断 起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 起动机操纵机构的作用是 接通 或 切断 起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 主电路 驱动拨叉使 齿轮 与 飞轮 啮合 有些起动机控制机构还能主电路 驱动拨叉使 齿轮 与 飞轮 啮合 有些起动机控制机构还能 在起动时将 电阻 短接 以提高点火能量 在起动时将 电阻 短接 以提高点火能量 5 5 起动机的电枢是用来产生 电磁转矩 的 它由 铁心 起动机的电枢是用来产生 电磁转矩 的 它由 铁心 绕组 绕组 换向器 换向器 和 电枢轴 等部分组成 和 电枢轴 等部分组成 6 6 起动机磁极部分的作用是 产生磁场 起动机磁极部分的作用是 产生磁场 分 永磁式 式和 电磁式 分 永磁式 式和 电磁式 式两类 式两类 7 7 一般励磁式起动机励磁绕组与转子呈 串 联 故称 串 励式电动 一般励磁式起动机励磁绕组与转子呈 串 联 故称 串 励式电动 机 机 8 8 起动机的电刷分为 搭铁 和 绝缘 两种 起动机的电刷分为 搭铁 和 绝缘 两种 绝缘电刷 电刷焊接在 绝缘电刷 电刷焊接在 定子励磁绕组的末端 安装 绝缘 电刷架中 搭铁 电刷引线直接定子励磁绕组的末端 安装 绝缘 电刷架中 搭铁 电刷引线直接 固定在电刷架上 固定在电刷架上 安装在 搭铁 电刷架中 安装在 搭铁 电刷架中 9 9 单向离合器常见有 滚柱 式 单向离合器常见有 滚柱 式 弹簧 式和 摩擦片 式三种 弹簧 式和 摩擦片 式三种 1010 起动机工作时 应先让单向离合器小齿轮与 飞轮 啮合 再接通起 起动机工作时 应先让单向离合器小齿轮与 飞轮 啮合 再接通起 动机主电路 以避免 打齿 现象产生 动机主电路 以避免 打齿 现象产生 1111 现代汽车起动机的控制装置都采用 电磁控制 式 其内部有 吸拉 现代汽车起动机的控制装置都采用 电磁控制 式 其内部有 吸拉 和 保持 两个线圈 这两个线圈的共同起端对应的接线柱叫 端子和 保持 两个线圈 这两个线圈的共同起端对应的接线柱叫 端子 5050 接线柱 接线柱 保持 线圈的末端直接接地 保持 线圈的末端直接接地 吸拉 线圈的末端接 励磁 吸拉 线圈的末端接 励磁 接线柱 接线柱 1212 起动机的主电路接通后 电磁开关中的 吸拉 线圈断电 只有 保 起动机的主电路接通后 电磁开关中的 吸拉 线圈断电 只有 保 持 线圈通电 如果将起动机的两主接线柱短接 两个线圈都通电 但通持 线圈通电 如果将起动机的两主接线柱短接 两个线圈都通电 但通 电方向 相反 电方向 相反 1313 起动继电器的作用是 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保护点火开关 减少起 起动继电器的作用是 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保护点火开关 减少起 动机电磁开关线路压降 动机电磁开关线路压降 1414 保护继电器的是由 点火开关 控制工作的 保护继电器的是由 点火开关 控制工作的 1515 起动机空转试验时间不得超过 起动机空转试验时间不得超过 30s30s 全制动试验时间不得超过 全制动试验时间不得超过 5s5s 二 判断题二 判断题 1 1 汽车起动机用电动机大都采用并励式 汽车起动机用电动机大都采用并励式 N N 2 2 起动机一般为电磁操纵的强制啮合式 起动机一般为电磁操纵的强制啮合式 Y Y 3 3 控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接通和切断起动机的主电路 控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接通和切断起动机的主电路 Y Y 4 4 直流电动机换向器和电刷的作用是使直流电动机维持定向旋转 直流电动机换向器和电刷的作用是使直流电动机维持定向旋转 Y Y 5 5 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用多匝导线绕制而成 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用多匝导线绕制而成 目的是使其产生较大转目的是使其产生较大转 矩 并实现电枢平稳运转 矩 并实现电枢平稳运转 Y Y 6 6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在制动状态下的转矩最大 因此 这时的输出功率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在制动状态下的转矩最大 因此 这时的输出功率 最大 最大 N N 7 7 起动机工作时 应先接通主电路 然后再使小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 起动机工作时 应先接通主电路 然后再使小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 N N 8 8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传递转矩小 一般用于小功率的起动机上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传递转矩小 一般用于小功率的起动机上 Y Y 9 9 起动中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与分离是由拨叉动作完成的 起动中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啮合与分离是由拨叉动作完成的 Y Y 1010 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能够防止起动机过载 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能够防止起动机过载 Y Y 1111 在整个起动过程中 电磁控制装置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一直通电 在整个起动过程中 电磁控制装置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一直通电 N N 1212 由点火开关直接控制的起动系统一般用于小功率起动机 由点火开关直接控制的起动系统一般用于小功率起动机 Y Y 1313 起动继电器的作用是用来保护起动机电磁开关 起动继电器的作用是用来保护起动机电磁开关 N N 1414 每次接通起动机的时间不得超过五秒 每次接通起动机的时间不得超过五秒 Y Y 1515 从车上拆下起动机前应首先切断点火开关 拆下蓄电池搭铁电缆 从车上拆下起动机前应首先切断点火开关 拆下蓄电池搭铁电缆 Y Y 1616 起动机电缆线长度应尽可能短些 起动机电缆线长度应尽可能短些 Y Y 三 选择题三 选择题 1 1 直流电动机电枢的转动方向可以用 直流电动机电枢的转动方向可以用 B B 判断 判断 A A 右手定则 右手定则 B B 左手定则 左手定则 C C 楞次定律楞次定律 2 2 为增大起动转矩 定子励磁绕组的连接形式一般采用 为增大起动转矩 定子励磁绕组的连接形式一般采用 A A A A 两串两并式 两串两并式 B B 四个串联的形式 四个串联的形式 C C 四个并联的形式四个并联的形式 3 3 在磁路未饱和时起起机的转矩 在磁路未饱和时起起机的转矩 B B 与励磁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与励磁电流成正比 与励磁电流 与励磁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与励磁电流成正比 与励磁电流 的大小无关的大小无关 起动机发挥最大功率是在 起动机发挥最大功率是在 C C 电枢电流最大时 电枢电流最大时 电枢电流最小时 电枢电流为最大制动 电枢电流最小时 电枢电流为最大制动 电流的电流的 1 21 2 时时 5 5 小功率起动机广泛采用的是 小功率起动机广泛采用的是 A A 式单向离合器 式单向离合器 A A 滚柱 滚柱 B B 摩摩 擦片 擦片 C C 弹簧弹簧 6 6 需传递较大转矩且起动机尺寸较大时 应用 需传递较大转矩且起动机尺寸较大时 应用 式单向离合器 式单向离合器 A A 滚柱 滚柱 B B 摩擦片 摩擦片 C C 弹簧弹簧 7 7 电磁开关接通起动机的主电路后 活动铁心是靠 电磁开关接通起动机的主电路后 活动铁心是靠 A A 产生的电磁吸力 产生的电磁吸力 保持在吸合位置上 保持在吸合位置上 A A 吸拉线圈 吸拉线圈 B B 保持线圈 保持线圈 C C 吸拉和保持吸拉和保持 8 8 起动机电磁开关通电 活动铁心完全吸进 驱动齿轮推出时 驱动齿 起动机电磁开关通电 活动铁心完全吸进 驱动齿轮推出时 驱动齿 轮与止推环之间的间隙一般为 轮与止推环之间的间隙一般为 A A mmmm A A 1 5 2 5 1 5 2 5 B B 5 5 C C 5 105 10 9 9 发动机起动后应保证起动机 发动机起动后应保证起动机 B B A A 先断电后分离 先断电后分离 B B 先分离后断先分离后断 电 电 C C 分离和断电同时分离和断电同时 1010 起动机空转的原因之一是 起动机空转的原因之一是 B B A A 蓄电池亏电 蓄电池亏电 B B 单向离合器打滑单向离合器打滑 C C 换向器脏污换向器脏污 1111 起动机进行全制动试验时 若力矩和电流都小于规定值 其原因可能 起动机进行全制动试验时 若力矩和电流都小于规定值 其原因可能 是是 C C A A 内部接地或接触不良 内部接地或接触不良 B B 负载过小负载过小 C C 内部接触不良内部接触不良 第三章电子点火系第三章电子点火系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1 电子点火系主要由电源 分电器及位于分电器内的 信号发生器 电子点火系主要由电源 分电器及位于分电器内的 信号发生器 高压线 高压线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 火花塞 和点火开关等组成 火花塞 和点火开关等组成 2 2 电子点火系是利用晶体三极管的 导通 和 截止 状态来控制点火 电子点火系是利用晶体三极管的 导通 和 截止 状态来控制点火 线圈初级电流接通和断开的 线圈初级电流接通和断开的 3 3 信号传感器按触发方式不同分为 光电式 信号传感器按触发方式不同分为 光电式 霍尔式 霍尔式 电磁式 三 电磁式 三 种 种 4 4 解放 解放 CA1092CA1092 汽车采用的是无触点的 汽车采用的是无触点的 式电子点火系统 式电子点火系统 该点火系统主要由 该点火系统主要由 带 带 式信号发生器的分电器 式信号发生器的分电器 等组成 等组成 5 5 解放 解放 CA1092CA1092 汽车的磁感应式信号发生器安装在 汽车的磁感应式信号发生器安装在 内 它主要 内 它主要 由定子 转子 由定子 转子 等组成 等组成 其定子和转子都有与 其定子和转子都有与 相同的爪极 相同的爪极 7 7 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由 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由 等组成 信号转子的 等组成 信号转子的 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 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 8 8 霍尔电压与 控制电路 和 磁感应强度的乘积 成正比 与霍尔元 霍尔电压与 控制电路 和 磁感应强度的乘积 成正比 与霍尔元 件的 霍尔片的厚度 成反比 件的 霍尔片的厚度 成反比 9 9 无机械提前式电子点火系主要由 无机械提前式电子点火系主要由 及 及 等部件组成 等部件组成 1010 曲轴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 曲轴位置信号 曲轴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 曲轴位置信号 活塞 上止点 和发动 活塞 上止点 和发动 机的 转速 机的 转速 1111 电子控制单元又称为 电子控制单元又称为 ECUECU 1212 实际点火提前角由 初始点火提前角 实际点火提前角由 初始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 基本点火提前角 修正 修正 点火提前角 三部分组成 点火提前角 三部分组成 1313 初始点火提前角又叫 固定点火提前角 初始点火提前角又叫 固定点火提前角 其值的大小是由发动机的 其值的大小是由发动机的 活塞上止点 和 点火时间 决定的 活塞上止点 和 点火时间 决定的 1414 基本点火提前角取决于发动机的 转速 和 负荷 两种因素 基本点火提前角取决于发动机的 转速 和 负荷 两种因素 1515 电子点火模块按电子控制单元输送的指令 通过内部的 电子点火模块按电子控制单元输送的指令 通过内部的 导通和截止 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 导通和截止 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 1616 无分电器式点火系按照电子配电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单独点火 和 无分电器式点火系按照电子配电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单独点火 和 同时点火 两大类 同时点火 两大类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1717 无分电器点火系由 无分电器点火系由 低压电源 低压电源 点火开关 点火开关 计算机控制单元 计算机控制单元 ECUECU 点火控制器 点火控制器 点火线圈 和 火花塞 等组成 点火线圈 和 火花塞 等组成 1818 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取消了 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取消了 它分为 它分为 分配式 分配式 分配式和 分配式和 式三种形式 式三种形式 1313 电子点火模块利用 电子点火模块利用 C C 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 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 A A 二极管 二极管 B B 可控硅 可控硅 C C 三极管 三极管 1414 解放 解放 CA1092CA1092 汽车信号发生器的形式为 汽车信号发生器的形式为 A A 磁感应式 磁感应式 B B 霍尔效应式 霍尔效应式 光电式 光电式 1515 电子点火模块是电子控制单元的 电子点火模块是电子控制单元的 B B A A 传感器 传感器 B B 执行器 执行器 C C 电源 电源 1616 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所确定的点火提前角为 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所确定的点火提前角为 B B 提前角 提前角 A A 初始 初始 B B 修正 修正 C C 基本 基本 2020 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不到的信号是 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不到的信号是 C C A A 曲轴转角 曲轴转角 B B 发动机 发动机 转速 转速 C C 车速 车速 2121 点火线圈次级接有一个高压二极管的目的是阻止初级绕组 点火线圈次级接有一个高压二极管的目的是阻止初级绕组 B B 路时 路时 次级产生的电压加在火花塞上 次级产生的电压加在火花塞上 A A 通 通 B B 断 断 2222 A A 传感器用来检测第一缸上止点位置信号 传感器用来检测第一缸上止点位置信号 A A 气缸位置 气缸位置 B B 水温 水温 C C 转速 转速 2323 A A 式点火系的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一体 式点火系的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一体 A A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 B B 二极管 二极管 C C 单独点火 单独点火 2424 点火顺序为 点火顺序为 1 3 4 21 3 4 2 的发动机 采用二极管配电时点火线圈的双输出的发动机 采用二极管配电时点火线圈的双输出 端应 端应 A A A A 一端接 一端接 1 1 4 4 缸 另一端接缸 另一端接 2 2 3 3 缸缸 B B 一端接 一端接 1 1 3 3 缸 另一端接缸 另一端接 2 2 4 4 缸 缸 C C 一端接 一端接 2525 2 2 缸 另一端接缸 另一端接 3 3 4 4 缸 缸 2626 采用同时点火的两气缸 若其中一缸处于压缩行程 则另一缸必处在 采用同时点火的两气缸 若其中一缸处于压缩行程 则另一缸必处在 B B A A 作功 作功 B B 排气 排气 C C 压缩 压缩 2727 带爆燃控制的点火提前闭环路控制系统检测到爆震信号后 带爆燃控制的点火提前闭环路控制系统检测到爆震信号后 B B A A 减小喷油量 减小喷油量 B B 逐步减小点火提前角 逐步减小点火提前角 C C 逐步增加点火提前角 逐步增加点火提前角 2828 第三代电子点火系一般称为 第三代电子点火系一般称为 A A 式点火系 式点火系 A A 无触点 无触点 B B 无机械提前 无机械提前 C C 无机械配电 无机械配电 D D 数字式 数字式 2929 汽车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电机采取 汽车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电机采取 B B 励磁方式 励磁方式 A A 他励他励 B B 自励自励 C C 他励或自励他励或自励 3030 磁感应式电子点火信号发生器转子爪极与定子爪极对齐时 感应电动 磁感应式电子点火信号发生器转子爪极与定子爪极对齐时 感应电动 势 势 A A 最大 最大 B B 最小 最小 C C 为零 为零 二 判断题二 判断题 1 1 点火模块的作用相当于断电器凸轮的作用 点火模块的作用相当于断电器凸轮的作用 2 2 磁感应式信号发生器在其信号线圈中不断产生交变的信号电压 磁感应式信号发生器在其信号线圈中不断产生交变的信号电压 3 3 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是在转子凸齿离开定子凸齿时产生高压电的 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是在转子凸齿离开定子凸齿时产生高压电的 4 4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取消了离心和真空提前装置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取消了离心和真空提前装置 5 5 可以用普通点火线圈来替代高能点火线圈 可以用普通点火线圈来替代高能点火线圈 6 6 霍尔元件只要处于磁场中就可以产生霍尔电压 霍尔元件只要处于磁场中就可以产生霍尔电压 7 7 当触发叶轮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的气隙时 将产生霍尔 当触发叶轮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的气隙时 将产生霍尔 电压 电压 8 8 霍尔式电子点火系通常用霍尔电压直接控制执行元件 霍尔式电子点火系通常用霍尔电压直接控制执行元件 9 9 霍尔元件产生霍尔电压时 霍尔集成电路输出 霍尔元件产生霍尔电压时 霍尔集成电路输出 0 3 0 4V0 3 0 4V 1010 真空 离心点火提前装置对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以外的其它因素发生改 真空 离心点火提前装置对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以外的其它因素发生改 变时 不能作出相应的调整 变时 不能作出相应的调整 1111 电子点火模块的简称为 电子点火模块的简称为 ECUECU 1212 初始点火提前角通常为固定值 初始点火提前角通常为固定值 1313 无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统取消了分火头和分电器盖 但仍保留着机械 无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统取消了分火头和分电器盖 但仍保留着机械 点火提前角调整装置 点火提前角调整装置 1414 所谓同时点火是指各缸火花塞同时跳火 但只有处于压缩行程的一缸 所谓同时点火是指各缸火花塞同时跳火 但只有处于压缩行程的一缸 为有效点火 其它各缸为无效点火 为有效点火 其它各缸为无效点火 1515 独立点火方式的电子点火系统中无需高压线连接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独立点火方式的电子点火系统中无需高压线连接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1616 双缸同时点火方式的无效点火恰好在排气行程 双缸同时点火方式的无效点火恰好在排气行程 1717 单独点火方式对无线电的干扰大幅度降低 单独点火方式对无线电的干扰大幅度降低 1919 传统点火系工作时 会对周围的无线电装置造成干扰 传统点火系工作时 会对周围的无线电装置造成干扰 2020 在电子控制单元的 在电子控制单元的 ROMROM 中存储的发动机典型工况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中存储的发动机典型工况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 值是通过试验确定的 值是通过试验确定的 三 选择题三 选择题 1 1 电子点火模块利用 电子点火模块利用 C C 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 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 A A 二极管 二极管 B B 可控硅 可控硅 C C 三极管 三极管 2 2 解放 解放 CA1092CA1092 汽车信号发生器的形式为 汽车信号发生器的形式为 A A A A 磁感应式 磁感应式 B B 霍尔效应式 霍尔效应式 光电式 光电式 3 3 解放 解放 CA1092CA1092 汽车的点火控制器上有汽车的点火控制器上有 个端子与外部电路连接 个端子与外部电路连接 A A 4 4 个 个 B B 个 个 个 个 4 4 丰田 丰田 20R20R 型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信号发生器的形式是型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信号发生器的形式是 A A 个凸齿的定子和 个凸齿的转子 个凸齿的定子和 个凸齿的转子 B B 定子的转子都有 定子的转子都有 个凸齿 个凸齿 个凸齿的定子和 个凸齿的转子 个凸齿的定子和 个凸齿的转子 5 5 电子点火模块是电子控制单元的 电子点火模块是电子控制单元的 B B A A 传感器 传感器 B B 执行器 执行器 C C 电源 电源 6 6 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所确定的点火提前角为 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所确定的点火提前角为 B B 提前角提前角 A A 初始 初始 B B 修正 修正 C C 基本 基本 7 7 广州本田雅阁的火花塞标准间隙为 广州本田雅阁的火花塞标准间隙为 mmmm A A 0 70 7 0 90 9 B B 1 11 1 C C 0 60 6 0 80 8 8 8 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不到的信号是 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不到的信号是 C C A A 曲轴转角 曲轴转角 B B 发动机 发动机 转速 转速 C C 车速 车速 9 9 点火线圈次级接有一个高压二极管的目的是阻止初级绕组 点火线圈次级接有一个高压二极管的目的是阻止初级绕组 路时 路时 次级产生的电压加在火花塞上 次级产生的电压加在火花塞上 A A 通 通 B B 断 断 1010 A A 传感器用来检测第一缸上止点位置信号 传感器用来检测第一缸上止点位置信号 A A 气缸位置 气缸位置 B B 水温 水温 C C 转速 转速 1111 A A 式点火系的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一体 式点火系的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一体 A A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 B B 二极管 二极管 C C 单独点火 单独点火 1212 点火顺序为 点火顺序为 1 3 4 21 3 4 2 的发动机 采用二极管配电时点火线圈的双输出的发动机 采用二极管配电时点火线圈的双输出 端应 端应 A A A A 一端接 一端接 1 1 4 4 缸 另一端接缸 另一端接 2 2 3 3 缸缸 B B 一端接 一端接 1 1 3 3 缸 另一端接缸 另一端接 2 2 4 4 缸 缸 C C 一端接 一端接 1 1 2 2 缸 另一端接缸 另一端接 3 3 4 4 缸 缸 1313 采用同时点火的两气缸 若其中一缸处于压缩行程 则另一缸必处在 采用同时点火的两气缸 若其中一缸处于压缩行程 则另一缸必处在 B B A A 作功 作功 B B 排气 排气 C C 压缩 压缩 1414 带爆燃控制的点火提前闭环路控制系统检测到爆震信号后 带爆燃控制的点火提前闭环路控制系统检测到爆震信号后 B B A A 减小喷油量 减小喷油量 B B 逐步减小点火提前角 逐步减小点火提前角 C C 逐步增加点火提前角 逐步增加点火提前角 1515 第三代电子点火系一般称为 第三代电子点火系一般称为 A A 式点火系 式点火系 A A 无触点 无触点 B B 无机械提前 无机械提前 C C 无机械配电 无机械配电 D D 数字式 数字式 1616 德国大众公司的汽车上普遍使用的点火信号传感器属 德国大众公司的汽车上普遍使用的点火信号传感器属 式 式 A A 磁感应 磁感应 B B 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 C C 光电 光电 1717 磁感应式电子点火信号发生器转子爪极与定子爪极对齐时 感应电动 磁感应式电子点火信号发生器转子爪极与定子爪极对齐时 感应电动 势 势 A A 最大 最大 B B 最小 最小 C C 为零 为零 第四章第四章 照明 信号 仪表 报警系照明 信号 仪表 报警系 一 填空一 填空 1 1 汽车灯具按功能可分为 照明灯 和 信号灯 汽车灯具按功能可分为 照明灯 和 信号灯 2 2 前照灯的作用是 用来照明车前道路 前照灯的作用是 用来照明车前道路 有 近光 有 近光 远光 之分 远光 之分 3 3 四灯制前照灯装在外侧的一对为 近光 四灯制前照灯装在外侧的一对为 近光 装在内侧的一对为 远光 装在内侧的一对为 远光 4 4 前雾灯光色为 橙黄色 前雾灯光色为 橙黄色 因为 改善车前道路的照明情况 因为 改善车前道路的照明情况 后雾灯 后雾灯 光色为 红色 光色为 红色 作用是 警示尾随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作用是 警示尾随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5 5 转向灯的作用是 指示车辆的行驶趋向 转向灯的作用是 指示车辆的行驶趋向 颜色为 琥珀色 颜色为 琥珀色 6 6 制动灯装于 汽车尾部 制动灯装于 汽车尾部 光色为 较强红光 光色为 较强红光 7 7 示廓灯用来标志 车辆轮廓 示廓灯用来标志 车辆轮廓 8 8 前照灯的光学系统包括 反射镜 前照灯的光学系统包括 反射镜 配光镜 和 前照灯灯泡 等三 配光镜 和 前照灯灯泡 等三 部分组成 部分组成 9 9 反射镜的的形状为 旋转抛物面 反射镜的的形状为 旋转抛物面 其内层表面镀 银 其内层表面镀 银 镀 铝 或 镀 铝 或 镀 铬 镀 铬 目前采用最多的是 真空镀铝 目前采用最多的是 真空镀铝 1010 配光镜的作用是将反射镜反射出来的 平行光束 进行 折射 配光镜的作用是将反射镜反射出来的 平行光束 进行 折射 使 使 车前路面和路缘都有 良好而均匀 的照明 车前路面和路缘都有 良好而均匀 的照明 1111 转向灯及危险报警电路主要由 闪光继电器 转向开关 转 转向灯及危险报警电路主要由 闪光继电器 转向开关 转 向灯 转向指示灯 等部件组成 向灯 转向指示灯 等部件组成 1212 常见的闪光器有 电容式 翼片式 和 晶体式 三类 常见的闪光器有 电容式 翼片式 和 晶体式 三类 1313 弹簧管式机油压力报警灯由装在发动机 弹簧管式机油压力报警灯由装在发动机 的弹簧管式 的弹簧管式 和装在仪表板上的 和装在仪表板上的 组成 当机油压力低 组成 当机油压力低 于 于 时 报警灯亮 时 报警灯亮 1414 制动系低气压报警装置由 制动系低气压报警装置由 和 和 组成 组成 当制动系贮气筒内的气压下降到 当制动系贮气筒内的气压下降到 时 报警灯亮 时 报警灯亮 1515 燃油箱存油过少警告灯的作用是 油箱存油减小到 燃油箱存油过少警告灯的作用是 油箱存油减小到 值以 值以 下时 提醒驾驶员及时加油 它由装在燃油箱内的 下时 提醒驾驶员及时加油 它由装在燃油箱内的 式传感 式传感 器和仪表板上的 器和仪表板上的 组成 组成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1616 气喇叭是利用 气流冲击使金属膜片振动 产生音响的 外形一般为 气喇叭是利用 气流冲击使金属膜片振动 产生音响的 外形一般为 长筒形 长筒形 多用在具有空气制动装置的载货汽车上 电喇叭是利用 电 多用在具有空气制动装置的载货汽车上 电喇叭是利用 电 磁力使金属膜片振动 产生音响 其声音悦耳 广泛使用于各种类型的汽磁力使金属膜片振动 产生音响 其声音悦耳 广泛使用于各种类型的汽 车上 车上 1717 电喇叭音调通过改变 电喇叭音调通过改变 调整 音量通过改变 调整 音量通过改变 调整 调整 1818 喇叭继电器的作用就是利用 贴信线圈 的小电流控制 触点 的大 喇叭继电器的作用就是利用 贴信线圈 的小电流控制 触点 的大 电流 从而保护转向盘按钮触点 电流 从而保护转向盘按钮触点 1919 当蓄电池充电时电流表指针偏向 当蓄电池充电时电流表指针偏向 的一侧 当蓄电池放电时电 的一侧 当蓄电池放电时电 流表指针偏向 流表指针偏向 的一侧 的一侧 2020 电流表的 电流表的 接线柱接 正接线柱 接线柱接 正接线柱 接线柱接 负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诫子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 云南省曲靖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3.2 铁的重要化合物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高速公路水运试验室培训大纲
- 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的形成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现在生活与化学9.4 化学物质与健康第1课时 人体内的元素教学设计 科粤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 2024内蒙古东源投资集团招聘高级管理人员5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三年级数学上册 六 年、月、日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护理
- 六年级简便计算课件
- 6.1 丰富多彩的世界体育
- RoHS 申明格式-个人用
- VDA6.3-2016过程审核对应的资料
- 2023年新高考数学(新高考Ⅰ卷)真题评析及2024备考策略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5套(含答案)
- 新媒体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社群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住宅楼屋面工程策划方案讲解图文丰富
- 中国晕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更新)
-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高清版)
- GB/T 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