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县“十一五”农林产业化发展规划_第1页
高淳县“十一五”农林产业化发展规划_第2页
高淳县“十一五”农林产业化发展规划_第3页
高淳县“十一五”农林产业化发展规划_第4页
高淳县“十一五”农林产业化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高淳县“十一五”农林产业化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加快建设特色高淳、实现全面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竞争力,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高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南京市农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特编制本规划。一、“十五”发展回顾“十五”期间,我县农林业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三农”工作方针,始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坚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定位,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县农林业持续稳定发展。1、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县农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亿元,增长%,年均递增%。其中,渔业、牧业和蔬菜业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和%。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分别比2000年减少%、%。全县粮经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4654调整到2016年的3367。2、主导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县确定了特种水产、水禽、2/15水生蔬菜、草食畜禽、食用菌、以早园竹为主的林特业等六大特色产业,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十五”期末,特种水产品总量万吨,产值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以蛋鸭、肉鸭为主的水禽年饲养量达到821万羽;水生蔬菜规模达到万亩,全面推行无公害基地化种植;食用菌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产值达到亿元,其中,种植双孢蘑菇3000万平方尺、珍稀菇3000万袋;以菜鹅、山羊为主的草食畜禽分别达到261万羽、万头;以早园竹为主的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年产值达亿元。“十五”期末,六大特色产业产值达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农林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十五”期间,全县共引进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50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8,螃蟹、青虾和鳜鱼等名特优水产品放养量占总量的65。建立国家级河蟹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省级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各一个,市级优质肉鹅、早园竹、优质油菜标准化示范区各一个。全县标准化示范区面积达到万亩。以县农广校为载体,开展多形式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并实施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十五”期间,累计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250余期,送科技下乡活动80次,培训农民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科技书刊1万多册。3/154、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十五”期末,全县累计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30多个,其中“固城湖”螃蟹、“仙草”茶薪菇、“固城”双孢蘑菇成为省级名牌农产品,同时,“固城湖”螃蟹还荣获省著名商标、“中国市场公认知名品牌”和“原产地标志”认定等多项殊荣;“新邮”咸鸭蛋、“景田”大米、“味他行”豆制品等11个农产品荣获市级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县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创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建立了水产批发市场、花庙蘑菇交易市场和天河市场等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全县有农业专业大户500多户,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20多个,持证农民经纪人1500多人,带动农户6万多户。5、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十五”期间,我县先后成为首批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和首批省级生态农业县。全县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18个,获得绿色食品有效使用标志23个,认证有机食品4个。全县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55个,涉及粮油、蔬菜、园艺、水产、畜禽等多个方面,实施面积达到49万亩。先后组织制订了15项农业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其中被认定为省级标准1个、市级标准6个。“十五”期末,我县已初步建立了以水产品和食用菌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4/15准体系,主导农产品的标准覆盖率达到95%以上。6、生态环境建设形象彰显。以“绿色南京”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协调发展。“十五”期间,全县造林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旅游农业相继开发了一山(游子山)两湖(固城湖、石臼湖)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专业村、游子山真如禅寺、迎湖桃源度假中心等旅游景点。在农业专业旅游村建设中,重点开发了瑶宕村、桥李村、新塘村、高墩村和湖滨渔村等农业特色专业村。建成了一批蘑菇生产示范园、蔬菜科技示范园、百菇生态园和有机茶生产基地等农业示范园区,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同时,实施了桠溪“生态之旅”农业旅游建设项目。“十五”期间,全县旅游农业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00万元。“十五”期间,我县农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思路不宽,抗风险能力不强,区域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外向化程度不高;二是农业企业争创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足,市场占有率和有影响力的农业名牌产品较少;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缺乏足够的带动辐射能力;四是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发展后劲不足,网络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机制没有5/15完全建立起来等。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县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既对农林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发展农林业提升产业层次,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的机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坚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定位,按照“产业高效、生态安全、休闲旅游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功能定位: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资源条件和我县农林业在全市农林业中的地位,我县农林业主要体现以下四大功能:经济功能。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6/15色产业,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生态功能。大力推进“绿色高淳”建设,充分利用荒山、岗坡、经济园区等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公园,提高森林覆盖率,发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建设绿色生态高淳。服务功能。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挖掘和推动农业服务业发展,大力开展农技、农资等科技商业服务,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动物兽医卫生服务、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公益性服务,保障农业健康发展。旅游功能。以自然资源、农业产品和生产经营形态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农事参与等服务。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打造旅游农业品牌。(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农民来自一产收入年递增150元以上。到2016年,农业总产值达亿元,较“十五”末增长33%。经过5年努力,将高淳建成特色农业全省一流,生态农业全国知名,安全农业社会公认的农业先进县。7/15、产业目标:(详见附件一)到“十一五”末,七大产业的主要目标是:(1)水产:全县水产放养面积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万吨,占总量的%。渔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增长43%。水产养殖建立以“两湖一江”为主的三大养殖区,推广湖泊增殖、湖泊围网养殖、河沟拦隔养殖和生态养殖等模式,大力发展螃蟹、青虾、鳜鱼等特种水产。(2)畜牧:全县生猪饲养量万头,山羊饲养量30万头,家禽饲养量1500万羽,肉类总产量38000吨,禽蛋产量7500吨,畜牧总产值达到亿元。以桠溪、东坝为中心建设菜鹅生产基地,以古柏、淳溪、漆桥、固城为中心建设肉鸭生产基地,以古柏、漆桥为中心建设蛋鸭和肉鸡生产基地,建设省级苏太猪扩繁场。(3)蔬菜: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9万亩次,蔬菜总产值亿元,其中,食用菌产值亿元。以固城、东坝、桠溪、淳溪为主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固城、东坝、古柏为中心建设加工蔬菜出口生产基地,以淳溪、漆桥、桠溪为中心建设万亩设施蔬菜栽培基地,在淳溪镇谓凤村建设千亩叶菜生产基地。(4)林业:全县新增林地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8/1517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个百分点,达到26%。林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高淳茶场、桠溪、漆桥、固城为中心发展茶叶产业基地2万亩,以东坝、桠溪、漆桥为中心发展竹产业基地2万亩,以阳江、淳溪、古柏、固城、砖墙为中心发展杨树产业基地3万亩;其它经济林果1万亩。(5)粮油:全县粮食面积保持35万亩,油料作物面积20万亩,粮食产量20万吨,油料产量万吨。全县建成25万亩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优质化率达90%以上。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重点布局优质粳稻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品种和优质杂交中籼稻组合,沿湖圩区重点布局优质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品种种植。全县形成东、西两个油菜生产区域,丘陵地区面积稳定在12万亩,圩区面积稳定在8万亩,重点进行双低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和订单生产。(6)旅游农业:全县旅游农业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在“十五”基础上实现翻番,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亿元。全县建设农家乐旅游村8个,开发休闲渔业游、桠溪“生态之旅”、固城蘑菇文化游、迎湖桃园水乡风情游、高墩赏荷采莲游、瑶池农家美食游等6条特色农业旅游线路。(7)农业服务:农资农技连锁经营覆盖面达到9/15100%,村级便利店覆盖达90%以上;建立完善动物防疫、植物保护和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以县农技部门为主体,镇农业服务中心为支撑,村服务组织为基础,县镇村一体化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四)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县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外向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五大农业,做强做大“特种水产、水禽、水生蔬菜、食用菌、草食畜禽和林特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1、五大农业:一是特色农业。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同时,继续推进特种水产、水禽、水生蔬菜、食用菌、草食畜禽、林特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加快以优势、高产为目标的品种更新换代,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新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二是品牌农业。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含量较高的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一批生态、有机等具有较大发展后劲的农业品牌。“十一五”期间,争创国家级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名牌农产品15个、市级名牌农产品2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食品10个。10/15三是外向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吸引人才、项目、资金投资开发农业。积极发展螃蟹、食用菌、脱水蔬菜、早园竹等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力的出口创汇企业,打造一批农产品出口规模企业。到2016年,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5%,农业外贸出口额达5000万美元。四是设施农业。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设施农业总规模达到3万亩,新增面积万亩。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装备,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积极引进和推广适于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和反季节的农林产品。五是生态农业。加快“绿色高淳”建设步伐,围绕丘陵山区农业资源开发,推进桠溪“生态之旅”项目建设。以“固城湖螃蟹节”为载体,充分利用我县山水资源、乡村文化、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集乡村观光、农家乐专业村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2、六大特色产业:(详见附件二)(1)特种水产:到2016年,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2万亩,其中,高效渔业面积达到10万亩(详见附件三)。螃蟹、青虾两项特种水产品产值总和达11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79%。(2)水禽:水禽以肉鸭、蛋鸭为主。到2016年,肉11/15鸭饲养量达到940万羽,建立无公害基地4个,饲养量500万羽;蛋鸭饲养量60万羽,全部实行无公害基地化养殖。(3)水生蔬菜:发展以莲藕、菱角、鸡头菜、慈菇等为主的水生蔬菜,以阳江、砖墙、淳溪为中心建设2万亩无公害水生蔬菜基地。(4)食用菌:到2016年,蘑菇种植面积达6000万平方尺、珍稀菇生产达5000万袋。龙头企业加工食用菌能力达到2万吨,出口创汇800万美元。(5)草食畜禽:草食畜禽以菜鹅、山羊为主。到2016年,菜鹅饲养量达到280万羽,其中,建立无公害菜鹅生产基地2个,饲养量200万羽;山羊饲养量30万头,建立3个千头羊场生产基地。牧草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6)林特产业:到2016年,以早园竹、茶叶为主的经济林果面积达万亩。品种优质率达95以上。三、“十一五”主要措施1、以特色和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螃蟹、青虾、食用菌、菜鹅、肉鸭、食用油、有机稻米、早园竹、茶叶、水生蔬菜等十大类优势农产品。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制定并推广实施优势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对重点区域优势农产12/15品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调整区域种养殖结构,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引导各镇、村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突出生态、休闲、观光功能,坚持植树造林,扩大绿色覆盖面积,搞好通道绿化、村庄绿化、湿地公园、农田林网和城区生态林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和特色农业,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业休闲观光区,满足城乡居民休闲观光的需要。2、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构建农林业经济新格局。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将品牌理念贯穿于行政管理和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培育和扶持一批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对现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城乡联姻、内外嫁接、合作联营、技术改造等措施,建成一批技术起点高、牵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或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实施以“固城湖”牌螃蟹为主的水产品名牌推进计划,普及生态养殖模式,保持水产品总量和质量的提升;以“云溪”香鹅、“固城湖”肉鸭和“新邮”咸鸭蛋为重点,构建畜禽产品加工产业链。以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为载体,全面推进食用菌订单生产,逐步实行菌种生产、机械化培养料制作和栽培管理等专业化分工,实现食用菌标准化和工厂化生产。在建设蘑菇和珍稀菇重点生产基地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的加工规模,加大“固城”、“游子山”、“仙草”牌食用菌品13/15牌的宣传推广力度。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的优良品种,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推行科技入户工程,建立起一系列长效机制,保证农民长期有效地使用农业科技技术。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信息咨询、宣传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努力改善产业和产品结构。制订扶持和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从事农业科技研发和原创的热情,创新农技推广模式,不断加强人才创业环境建设。4、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以农产品市场为平台,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围绕“四有”(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创建规划,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在贷款贴息、科研推广、产品检验检测与经营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性支持。对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税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