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课(准教师值得收藏)-不要板书,写题目就行自我介绍: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号考生。 说课: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教法: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教法。2-3个就行。根据时间自行安排。)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学法: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 、_、 _ 、_几部分的学习。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或者说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作业。(1、 关于讲练结合,如果是理论课,练就表示做习题,如果是操作课,就表示上机实际操作(2、 我是按一节课40分钟分配,待考证。目录说课(准教师值得收藏)-不要板书,写题目就行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4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总的6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7课题2 氧气9课题3 制取氧气11课题3 元素16第四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18课题2 水的净化19课题3 水的组成2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4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26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8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30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3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第二课时)34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个课时)36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个课时)38课题3(第二课时)一氧化碳40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41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4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单元课题二本次说课共分5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化学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会做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应用化学原理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刚刚学习了化学的发展史,了解了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后,安排本节课,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亲自探究,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 2、能遵守实验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过程与方法目标:亲身操作、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操作的训练,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第二部分:教法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我们知道:1、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学习的基础,但存在着局限性。2、本节课的两个探究实验都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3、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求新知的欲望,再加上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大胆实践的优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根据这个情况,本节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给学生的印象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理解事物的本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第三部分: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1、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例如,烧杯壁有水滴可以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水。2、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蜡烛及其燃烧”和“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自主进行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抽象出本质,掌握蜡烛的物理性质、蜡烛燃烧的化学变化和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第四部分:教学程序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分六个环节。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大家听我讲一个故事:从前某国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国,面见国王,国王有意刁难使者,于是出了这样一题:“我给你一块硬币,去给我买东西,并使买回的东西必须能充满整个皇宫。”同学们,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一想买什么东西才能满足国王的要求,好使这位使者免遭杀身之祸呢?学生讨论,但提出的方案都一一被否决,最后教师点题:这位聪明的使者想了一下后,马上到集市买回了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并在皇宫点燃了蜡烛。小小的烛光充满了整个皇宫,解决了皇帝的刁钻难题。亲爱的同学们,烛光给皇宫带来了光明也给使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光明”探索蜡烛燃烧。这样,通过一个故事引入了新课,并使学生兴趣高涨,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2、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探究一:蜡烛的外观,包括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溶解性、密度等;探究二: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火焰各层的颜色是否相同,各层温度高低如何进行实验验证?探究三: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如何验证?探究四:蜡烛熄灭前和熄灭后形成烟的颜色如何?熄灭后的烟能否被点燃呢?利用投影,出示问题,并持续实验过程始终,保证实验圆满完成。问题提出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猜测。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因为它的熟悉,能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的生活化。3、验证猜测,学生实验第一步:知识准备,教师提出本节课用到的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第二步: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过程。在课前,学生有过预习,但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缺乏系统性,再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过程,使学生实验时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第三步: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明确要求:提示学生观察时注意运用除味觉外的所有器官,尽可能从多角度对实验进行观察,注意观察的顺序和角度,做好记录。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实验,重点完成探究一和二的实验。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活动,使学生感觉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理念。4、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将自己填写的表格与同学进行交流,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并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此环节的设计,体现并促进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5、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验证猜测(填写学案、小结)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描述,教师指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6、习题巩固7、知识回顾,总结提高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通过观察和学生总结,使学生感悟到学习化学时需要掌握以下要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等。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及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有些学生只是出于好奇心,课堂看热闹,无收获的现象,使学生真正体会探究这一重要的学习手段。 8、布置作业第五部分:板书设计我采用的是要点式板书,它简明扼要,突出体现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第一课时本课题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开放式实物教学法。先请实验员介绍实验室有关危险药品的放置、实验室配置的灭火器、黄沙桶等安全知识和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先在仪器、设备、药品柜上贴上有关名称、性质和用途的标签,然后组织学生参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这些仪器,以减少有些学生对实验的恐惧感。 -略讲第二课时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学生熟练和规范地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技能。本次说课共分5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是初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的启蒙,安排在课题2的两个探究活动之后,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体验的基础上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也为后面的实验操作及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遵守实验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能进行药品的取用,了解操作要求。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药品的取用,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如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第二部分:教法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我们知道:1、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虽然对实验很感兴趣,但由于对实验仪器陌生,对实验操作不了解,就有些害怕实验操作。2、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求新知的欲望,再加上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大胆实践的优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根据这个情况,本节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展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给学生的印象更加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印象;通过实验探究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理解事物的本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组,通过组内的自主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三部分: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1、指导阅读法,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对于简单的操作,如固体药品的取用,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稍复杂的操作,如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则由教师规范演示后再由学生练习操作)2、通过实验探究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是一个关键点,可通过学生分组活动,亲自实践,了解俯视、仰视读数造成的偏差,经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加以相应的习题巩固,从而突破难点)第四部分:教学程序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为了便于教学,我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并事先在实验桌上摆放常用的仪器,让学生分组坐好。分六个环节。1、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兴趣首先在烧杯里倒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接着用胶头滴管往里面滴加酚酞,这时学生会看到液体由无色变红,会觉得化学很神奇。此时我再用胶头滴管往里面滴加适量稀盐酸,学生将会看到液体又变回无色。在他们兴趣高涨的时候,我会说:刚刚老师表演的魔术中用到了一些常用的化学仪器,你们认识它们吗?自然引入常用仪器的学习,让学生就着桌面上的仪器结合课本P151-152,自主学习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这样,通过通过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兴趣高涨,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2、投影一张常用仪器的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仪器的名称,从中了解其掌握情况。 接着投影化学实验药品柜的图片,说明化学药品是分类摆放的。而化学药品大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有毒的。接下来让学生结合P18图1-23来认识常用化学品标志,通过阅读资料卡片来学习药品的取用规则。 实验3-1:展示两瓶固体药品:一瓶块状的石灰石,一瓶粉末状的碳酸钠。说明固体药品装在广口瓶中。接着提问:实验室如何取用固体药品呢?让学生阅读课本P18的相关内容后进行实验1-3的操作。此时我四处查看学生的操作情况,对于错误的操作,及时纠正;对于操作良好的,给予表扬。最后小结出固体药品的取用。3、接下来我会问:日常生活中,怎样将橙汁倒入杯中而不洒出?适时引入液体药品的倾倒。 先规范演示一次,让学生结合P19的问题分析讨论之后,再各组派代表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出液体药品取用,采用倾倒法:瓶塞倒放口对口,缓缓倒液签向手,轻刮残液盖紧塞,放回原处签向外。 4、接下来提问:如果要量取一定量液体呢,又会用到什么仪器?学生会很自然说出量筒。展示不同规格的量筒并讲解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比如凹液面的最低处、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 接下来进行学生活动,各小组内三人分别用仰视、俯视、平视读书,其他人记录三种读法所得的读数,比较并讨论仰视或俯视将会对结果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作出最后的总结,并在黑板上画图加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归纳为“仰小俯大”,亦即“羊小虎大”。接下来我提问:取少量液体时使用什么仪器?学生会回答说胶头滴管。介绍一下胶头滴管及滴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让学生练习操作。 5、习题巩固,总共10题,前面3题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巩固知识;后面7题比较难,但与中考题型类似,希望有50%的同学可以做出。6、知识回顾,总结提高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会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整合。 7、布置作业第五部分:板书设计我采用的是要点式板书,它简明扼要,突出体现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一、常用仪器介绍二、药品的取用1、取用规则2、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2)粉末状:3.液体药品的取用:(1)大量:倾倒法;(2)少量:胶头滴管;(3)一定体积:量筒走进化学实验室说课总的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第一课时,是初中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的启蒙,安排在课题2的两个探究活动之后,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体验的基础上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也为后面的实验操作及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遵守实验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操作的训练,观察能力的培养;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连接仪器装置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教学难点: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第二部分:教法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我们知道:1、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虽然对实验很感兴趣,但由于对实验仪器陌生,对实验操作不了解,就有些害怕实验操作。2、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求新知的欲望,再加上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大胆实践的优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根据这个情况,本节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1、指导阅读法,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对于简单的操作,如固体药品的取用,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稍复杂的操作,如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则由教师规范演示后再由学生练习操作)2、通过指导归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组,通过组内的自主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加以相应的习题巩固,从而突破难点)第三部分: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1、指导阅读法,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2、通过分组讨论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通过学生分组活动,亲自实践,经过思考、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加以相应的习题巩固,从而突破难点)本节课是走进化学实验室。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三节课的时间,我的教学设想是,第一课时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实验室以及一些常用的仪器和使用方法。第二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而学习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第三课时将学习仪器的洗涤以及做出本课题的总结。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第四部分:教学程序-同上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第五部分:板书设计我采用的是要点式板书,它简明扼要,突出体现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广口瓶取用:药匙、纸槽(粉末状)、镊子(块状)2、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细口瓶取用:倾倒3、胶头滴管的使用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2、给物质加热:用外焰加热三、仪器的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本节内容是学生学化学第一次接触的具体物质,对其中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现象的描述、推理和归纳的方法的学习对后面学习物质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2、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第二部分:教法分析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总的来说,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所以,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1、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2、通过实验探究法,主要针对实验2-1,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理解事物的本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第三部分: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1、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例如,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可以推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2-1。自主进行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抽象出本质,掌握空气的成分,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第四部分: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分六个环节。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内容: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 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 (1)、用到了哪些仪器?(2)、集气瓶中有什么物质? (3)、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3、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和结论,教师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最后归纳总结出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4、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讨论与思考下列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 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5、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6、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7、习题巩固8、知识回顾,总结提高 9、布置作业第五部分:板书设计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 一、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约1/5的地方。 (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3)小结: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 N2 O2 CO2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混合物与纯净物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课题2 氧气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氧气是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的教学内容,属于新授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上节课空气教学内容认识上的细化和深化,也为下节课制取氧气从知识和方法上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所以本节课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制定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性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初步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记录、分析和思考、归纳和总结、准确描述与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重难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突破)第二部分:教法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我们知道: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的用途,但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缺乏系统的了解。2、技能方面,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但操作不够规范。3、学生目前求知欲比较强烈,思维相对活跃,都好学好问好动手。 所以,本节课采用自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教学。1、自学法,主要针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播放2-2、2-3和2-4的实验视频,给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印象。第三部分: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1、通过分组讨论,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自主进行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抽象出本质,掌握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化学变化。第四部分:教学程序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分六个环节。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播放一些氧气用途的图片,提问氧气的用途与氧气哪些性质有关?这样引入既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2、氧气的物理性质向学生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通过观察,结合教材的描述,归纳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3、氧气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问题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播放2-2实验视频继续提问,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呢?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这些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观察什么? 实验探究:播放2-3实验视频,以硫粉为例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得出结论,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2-3的表格。教师请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出硫与氧气的反应。完成表1表1接着播放木炭燃烧实验和铁燃烧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分组讨论,继续完成表1,教师进行指导。4、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 (1)物质在空气中和纯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为什么不同?(2)今天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和它的用途之间有什么联系?仔细分析实验2-4,讨论下列问题: (1)细铁丝下端的火柴有什么作用? (2)将细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什么(3)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者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4)上述三个实验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为什么?(课件展示)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同时作为本节课的小结,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 5、归纳小结,知识的升华(1)教师讲述:为了更好地系统地学习一类知识,我们常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对化学反应我们常根据不同化学反应的共同特征,归纳为多种反应类型。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几个化学反应,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2)教师陈述: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 7、习题巩固8、知识回顾,总结提高: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教会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整合。 9、布置作业第五部分: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一、氧气的用途二、氧气的物理性质:(1)一般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略大于空气。(3)不易溶于水(4)有三态变化三、化学性质:(1)助燃性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氧化性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碳 + 氧气 二氧化硫 三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铁 + 氧气 二氧化硫 课题3 制取氧气P38学生操作实验,其他可教师演示或播放视频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本课题安排在“氧气性质”之后,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同时本课题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制备常见化学物质的开始,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因此,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制定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认识分解反应 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仪器装置和操作的注意事项,认识分解反应和催化剂。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记录、准确描述与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重难点,采用讲解法和引导法进行突破)第二部分:教法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我们知道:1、知识方面:1、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氧气的性质,这为制取氧气做好了知识准备2、技能方面,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但操作不够规范,因此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点拨、引导。3、学生目前求知欲比较强烈,思维相对活跃,都好学好问好动手。但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所以本节课的教法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结合讲解法、引导法,归纳总结提炼知识。第三部分: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1、通过分组讨论,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自主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第四部分:教学程序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分六个环节。1、复习旧识,引入新课通过习题,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氧气的性质,提问:那么氧气是如何制备的呢?引入新课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氧气的制取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逐步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实验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的对比,提出疑问:二氧化锰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起什么作用?并通过学生自学获得结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实验3】待上述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得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以上三个实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飞跃,同时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播放实验2-5和氯酸钾制氧的视频,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各自的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用文字写出它们的反应。3、归纳小结,知识的升华利用三个制氧气的反应,让学生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目特点,得出分解反应的定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掌握它们。4、习题巩固5、知识回顾,总结提高: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教会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整合。6、布置作业第五部分:板书设计课题3 制 取 氧 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二、催化剂、催化作用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 三、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由宏观的世界转向微观的世界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它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又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制定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初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特征; 2、会运用这些特征解释日常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讨论分析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通过实验和模拟微观粒子运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理解微粒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它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教学重难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来突破)第二部分:教法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我们知道:1、通过之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实验观察、分析及从现象抽象出本质的能力。2、学生目前求知欲比较强烈,思维相对活跃,都好学好问好动手。 所以实验探究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法,主要针对实验3-1和p49的探究实验,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理解事物的本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主要针对“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的学习,播放几种分子模型和氧化汞分解的视频,给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印象。第三部分: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1、通过实验讨论法,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通过分析归纳法,自主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第四部分:教学程序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分六个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远处能闻到烤鸡的香味,湿衣服能被晒干,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消失,而水会变甜。教师打开一瓶香水,并向空中喷洒香水,问:你们闻到什么气味了吗?为什么会闻到?然后教师做品红扩散的实验,并提出问题:品红为什么会消失,而整杯水变红色?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品红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这些粒子不断运动,从而扩散到整杯水中”-为引出分子、原子做铺垫设置目的:通过实验和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分子的基本性质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和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一中国。提出问题:通过观看以上资料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推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设置目的: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像力。教师提问:分子、原子这些微小的粒子,都具有哪些性质特征呢?激趣:多媒体显示一些数据,教师问: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呢?推论: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也小设置目的:通过让学生分析、对比一些数据,既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的能力,同时让学生领会分子的“小”,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理。当我们看到品红消失、闻到香水的香味时,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p49探究实验组织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分子的什么性质?推论: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问题:你能否举出一两个生活实例,说明我们刚才实验得出的结论?实验探究:仪器、药品:两个大小相同的气球,一个装水, 另一个吹入气体,并使其大小相同。实验要求:用手挤捏气球,比较两个气球被压缩的难易程度。 组织小组讨论,并互相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解释。推论:分子等粒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小。设置目的: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3、分子和原子设疑:水在受热蒸发和通电分解过程中都有气体产生,而且水会不断减少,那么在这两个过程中水分子会有何不同变化呢?多媒体播放动画(分子的模型和氧化汞分子分解),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结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4、知识回顾,总结提高: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教会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整合。5、习题巩固6、布置作业第五部分:板书设计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二、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也小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3、分子等粒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小。三、分子和原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变成新分子。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课题2 原子的结构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结构第一课时,一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一课时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学生已经在上节课学习了原子的概念的特征,本节将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同时,原子结构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三维目标)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制定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概括的方法; 在分析原子结构时,鼓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对于教学重难点,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探究讨论法进行突破)第二部分:教法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我们知道:1、知识方面: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原子的概念和特征,基础水平良好;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学习风格总体上进。所以本节课采用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自学法和探究讨论法进行教学。探究讨论法:通过师生不断问答,学生积极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对比分析原子构成的表格,比较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扩大教学容量第三部分:学法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1、通过分组讨论,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和归纳总结能力。第四部分:教学程序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说教学程序分六个环节。1、复习旧识,引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原子的概念和特征,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引入新课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原子的构成1)学生自学后讨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自行车回收再利用合同3篇
- 2024年度围挡施工工程进度报告与审查合同2篇
- 2024年度公益活动捐赠合同3篇
- 2024年度石材价格调整合同2篇
- 2024年度品牌形象策划与推广合同3篇
- 电视节目制作与版权交易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纺织品出口买卖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民主党派应急通信设备采购合同
- 家居装修材料订购合同
- 培训师年中工作总结报告模板
-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课件【备课精讲精研精析】微生物的生长所需培养基
- SB/T 10421-2007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
- 水产养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强夯试夯报告
- 新概念物理教程 力学答案详解(六)
- 国开电大 财务报表分析 形考任务作业1-4答案
- 初中篮球教学案例八年级体质课案-【教学参考】
- 糖尿病患者的麻醉管理课件
- 生产线外包方案
- 《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
-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规定区域划分、标识牌、工具摆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