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作业作业 7 7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7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21 分 1 科学家在 自然 杂志上报告 他们用 DNA 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 7 nm 的纳米级 镊子 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 这种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 溶液 B 悬浊液 C 胶体 D 乳浊液 2 Fe OH 3胶体区别于 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 Fe OH 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 1 100 nm 之间 B Fe OH 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 Fe OH 3胶体是均一 稳定的分散系 D Fe OH 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3 2011 黄石二中测试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胶体是一种液态混合物 属于分散系的一种 B 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 Fe OH 3胶体 水 CuSO4溶液 C 用过滤器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开 D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发生丁达尔效应 4 双选题 下列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的是 A 悬浊液 B 胶体 C 乳浊液 D NaCl 5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粒做不停的 无秩序的运动 C 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 胶体不稳定 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6 纳米材料 是粒子直径 1 100 nm 的材料 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若将纳米碳 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 所形成的物质 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 置后 会析出黑色沉淀 A B C D 7 双选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 鸡蛋清溶液通电可产生电泳现象 B 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家长签字 2 C 水泥厂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 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 D 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 共 39 分 8 10 分 2011 北师附中高一检测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 方法 1 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 该图中的一处明显 错误是 原因是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 说明 2 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 理由是 3 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 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 方法 其中最简单 最环保的方法是 9 9 分 把 10 mL 淀粉胶体和 5 mL KCl 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 将此袋侵入烧杯中的蒸馏水中 已知碘可使淀粉变蓝色 2 min 后 用两支试管各取 5 mL 烧杯中的液体 并做如下实验 1 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 AgNO3溶液 其现象是 2 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 其现象是 3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0 8 分 已知 Fe OH 3胶粒带正电荷 Al OH 3胶粒也带正电荷 而 H2SiO3胶粒带负 电荷 带不同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混合时 则发生聚沉现象 有甲 乙 丙 丁四种液体 它们分别为 Fe OH 3胶体 硅酸胶体 As2S3胶体 NaOH 溶液 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提示 H2SiO3 2NaOH Na2SiO3 2H2O 1 电场中甲液体的阳极 显正电性 周围颜色变浅 阴极周围颜色变深 2 将一束光通过乙 无丁达尔效应 3 将乙慢慢加入丙液体中 先出现聚沉 然后液体变清 则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11 12 分 取少量 Fe2O3粉末 红棕色 加入适量盐酸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得到的 FeCl3溶液呈棕黄色 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3 1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 滴入 NaOH 溶液 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反应 2 在小烧杯中加入 20 mL 蒸馏水 加热至沸腾后 向沸水中滴入几滴 FeCl3溶液 继 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 停止加热 制得的分散系为 3 向 2 中烧杯中的分散系中逐滴滴入过量盐酸 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 原因是 随后沉淀逐渐溶解 溶液呈棕黄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作业 7 1 选 C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 100 nm 之间 与这种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 2 选 A Fe OH 3胶体和 FeCl3溶液是两种不同的分散系 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 分类的 分散质粒子小于 1 nm 的分散系为溶液 在 1 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 因此 分散质粒子大小才是胶体与溶液最本质的区别 3 选 B 胶体是外观均匀的 较稳定的一种分散系 一定是混合物 胶体有固溶胶 液溶胶 气溶胶之分 不一定是液体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 100 nm 之间 可以透过滤纸 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而产生 的 4 选 AC 浊液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而溶液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均可透过滤 纸 5 选 B 胶体外观均一 透明 且较稳定 胶粒也能通过滤纸 6 选 B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1 100 nm 之间 正确 胶体能产生 丁达尔效应 正确 胶体粒子可通过滤纸 不能透过半透膜 正确 所以选 B 7 选 AD 鸡蛋清溶液是胶体 但分散质粒子为分子 不带电荷不能产生电泳现象 A 不正确 淀粉溶液为胶体 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胶体一般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而纳米 材料只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D 不正确 8 解析 1 光束进入烧杯前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 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所以该图 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4 2 清晨 树林中存在水雾 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 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 达尔效应 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 3 打开暖瓶 有热水 让水汽升腾起来 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答案 1 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 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 不会产生丁达 尔效应 2 清晨 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 雾是胶体 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 穿过这些水 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 打开暖瓶 有热水 让水汽升腾起来 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9 解析 碘使淀粉变蓝色 这是检验淀粉的方法 半透膜有非常细小的孔 只允许较 小的离子 分子透过 胶体分散质的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故在烧杯中的液体中有 K Cl 不存在淀粉胶粒 答案 1 出现白色沉淀 2 无明显变化 3 Cl 能透过半透膜 淀粉胶粒不能透过 半透膜 10 解析 由 1 可知甲液体中微粒是带正电荷的 即甲为 Fe OH 3胶体 乙无丁达尔 效应 则乙为 NaOH 溶液 由 3 知丙液体也是一种胶体 且能与 NaOH 反应 则丙为硅酸胶 体 丁应为 As2S3胶体 答案 Fe OH 3胶体 NaOH 溶液 硅酸胶体 As2S3胶体 11 解析 1 Fe2O3是碱性氧化物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FeCl3和 H2O FeCl3溶液和 NaOH 溶液反应 生成 Fe OH 3沉淀 2 是 Fe OH 3胶体的制法 3 Fe OH 3胶体的胶粒带 正电 可被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把电性中和掉 进而形成较大颗粒而沉淀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交通网络的动态调控与预测分析-全面剖析
- 多功能集成厨房电器-全面剖析
- 文化创意产业中展览策划的发展趋势-全面剖析
- 关节软骨磨损生物力学研究-全面剖析
- 施工队伍人员增减协议
- 家具制造工艺改进-全面剖析
- 手术室教育培训
- 护士在职培训管理
- 广东省清远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数学试题(A卷)(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压裂施工安全操作规定(正式)
- 生理卫生教学【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课件
-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课件
- 项目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
- 危险化学品MSDS(氮气)
-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与参数调节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申请书
-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
- 机耕道监理实施细则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