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的分析_第1页
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的分析_第2页
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的分析_第3页
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的分析_第4页
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分析收益法评估相关问题分析 本课件中描述的概念和实务 不是不是评估师唯一使用或考虑的评估概念 不是不是唯一的 单独的方法 2 不是不是对所有的评估项目均合适 部分分析是 BV202 内容 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些做法在某一特定时刻适用于某公司的特定评估方法 可能在其他时或对其 他公司并不适用 像像 大夫大夫 手中的手中的 患者患者 一样 评估师手中的每一个评估项目 都是一个一样 评估师手中的每一个评估项目 都是一个 课题课题 绝不存在完全一致的评估项目 完全绝不存在完全一致的评估项目 完全 跟风跟风 式的减少审核问题 降低执业风险 是式的减少审核问题 降低执业风险 是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充其量是借鉴 充其量是借鉴 提高执业水平 减少或避免执业风险的根本 在于理论 原理的理解与正确提高执业水平 减少或避免执业风险的根本 在于理论 原理的理解与正确 运用 运用 本课件内容 力图体现这一思想本课件内容 力图体现这一思想 P1 收益法评估中的五个重要概念 P2 收益法的选择问题 P3 收益预测主体及责任问题 P4 预测假设及其合理性问题 P5 行业分析及其与预测的相关性问题 P6 收益期 预测期的确定 P7 财务报表的调整 P8 追加资本的确定 P9 有息负债的扣除 P10 收益法评估结果的分析 P1 收益法评估中的五个概念 收益法评估中的五个概念 一 一 收益法的作用收益法的作用 二 二 企业价值评估对象企业价值评估对象 三 三 收益指标收益指标 四 四 企业价值评估准则的两个现金流模型企业价值评估准则的两个现金流模型 五 收益口径与折现率的口径一致性收益口径与折现率的口径一致性 一 收益法的作用一 收益法的作用 企业价值评估传统的模式及收益法的功能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务上一直以来惯有的模 式 即 以成本加和法为主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 采用收益法对成本加和法评估以成本加和法为主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 采用收益法对成本加和法评估 结果的辅助验证结果的辅助验证 3 从 2006 年起 这种模式没彻底打破 代之于三种方法的同时进行 应当清楚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法 收益法和成本法 以及由以上三种基本评 估方法衍生出来的其他评估方法共同构成了资产评估的方法体系 验证定价定价 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 试行 将 收益法 的功能定位于 验证 2005 年 企业价值评 估指导意见 试行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将 收益 法 的功能定位于 定价 第 115 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在建设过程中 投资机制 价格体系 企业资产重组 市场环境等方面正在发 生较大变化 总体上说 企业未来收益 额及其与资产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尚不能 确定 因此 近期内 对整体企业进行 评估时 应采用重置成本法 即整体企应采用重置成本法 即整体企 业的成本加和法 确定总资产 总负债业的成本加和法 确定总资产 总负债 和净资产的评估值 同时采用收益现值和净资产的评估值 同时采用收益现值 法分析 验证重置成本法的评估结果 法分析 验证重置成本法的评估结果 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无形资产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无形资产 并为收益 现值法的运用积累数据 摸索经验 2006 年 国资委 274 号文 第二十三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执 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 应当根 据评估对象 价值类型 资料 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 分析收 益法 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资 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 恰 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基 本方法 财政部财政部 91 号文件 号文件 整体资产评估收益现值法整体资产评估收益现值法 评估验证说明评估验证说明 2008 年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 组管理办法 两种方法 国务院国资委 274 好文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4 收益法验证 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 试行 资产评估报告基本内容与格式的基本规 定 试行 二 企业价值评估对象的认识与描述二 企业价值评估对象的认识与描述 一 一 整体企业资产评估整体企业资产评估 传统理解传统理解 在我国 明确涉及整体企业资产评估的相关规范文件目前主要是 1996 年原国家国有 资产管理局颁布的 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 试行 第 109 条 对 整体企业资产评估 给出了定义 即 整体企业资产评估是指 对独立企业法人单位和其他具有独立经营获利能力的经济实体全部资产和负债全部资产和负债 所进行的资产评估 整体评估的范围为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第 110 条 指出 整体企业的评估范围一般为该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第 113 条 介绍整体企业评估的重置成本法时 指出 整体企业的重置成本法 是指分别求出企业各项资产的评估值并累加求和 再扣减负债评估值 得出整 体企业资产评估值的一种方法 整体企业评估的重置成本法也被称为成本加和 法 从企业价值评估的角度理解 通过资产扣减负债来得到整体企业资产评估值 这一评 估值应该是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概念 然而 上述定义和相关说明中并没有进一步对 企业整体价值和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区分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确切的评估对象依 然是含糊不清的 二 与国际趋同化的认识与描述 二 与国际趋同化的认识与描述 5 企业价值评估 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企业价值评估 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 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 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企业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 含三种对象三种对象即 企业整体价值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传统意义上的收益法验证 实际上是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 三 评估 评估对象的基本描述 三 评估 评估对象的基本描述 6 企业价值评估准则 企业整体价值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部分权益价值 进行分析 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 试行 对全部资产和负债所进行的资产评估进行的资产评估 整体评估的范围为企业的全部资产和负债 四 整体资产评估对象图解 四 整体资产评估对象图解 流流动动资资产产价价值值 A 流流动动负负债债和和长长期期负负债债中中的的非非付付息息债债务务价价值值 C A C 付付息息债债务务价价值值 D 固固定定资资产产和和无无形形资资产产价价值值 B 股股东东全全部部权权益益价价值值 E 其其他他资资产产价价值值 F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A B F C D E 7 企业整体价值 A B F C A C B F D E 即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的价值之和 收益法评估中 收益额选择的正确与否 直接决定收益法所产生结论的科学性 收益额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分 一 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 1 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收益是指他在保 持期末与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 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 包括了已实现的收益 和未实现的收益 经济收益是指一个企业要真正盈利 其利润不仅要弥补企业的经营成本 还要 弥补其资本成本 一个企业的经济收益的定义是 在期末和期初拥有等量资产的情况下 可以给 股东分出的最大金额 经济收益 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现值 净投资的现值 经济收益比会计收益更接近真实收益 更能反映客观实际 经济收益与经济学 概念一致 容易被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理解 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和时间的确定 折现率的确定都是困难问题 不容 易很准确 因此 在实务中 经济收益的计量是不精确的 并且是不易验证的 收益的产生 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早在 1776 年 亚当 斯密在其著名的 国富 论 中最早提出收益的概念 将收益定义为 财富的增加 那部分不侵蚀资本 包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的可予消费的数额 此后 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完善了收益 的概念 20 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 费雪第一次提出了真实收益真实收益的概念 指出 收益是补偿资本之后的一种增量 即经济财富的增加 1946 年 约翰 希克斯在其 价值与资本 一书中明确指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 可能 消费的最大金额 这种表述引入了资本保全的概念 即期末资本维持在期初水准的基 础上才能确定收益 收益是期末与期初资本效用比较的差额 如果存在正的收益 则 是指在保持原始投入资本完整 维持原始资本价值的前提下 超出原始投入的部分 希克斯对收益的结论概括了经济学家的经济收益观 8 2 会计收益 会计收益 会计收益是指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 它是指企业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 会计收益以 三位一体 的历史成本原则 实现 配比原则和谨慎原则为依据 按照权 责发生制 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原理 运用专门方法 核算企业在会计期间实际经 济交易的结果 它具有六个特征 1 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基础 不确认资产 负债市价的变化或 预期的价值变化 2 建立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上 早期的会计收益基于收付实现 制 现代的会计收益基于权责发生制 3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4 遵循收益确定 的实现原则和稳健原则 5 有赖于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 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确认和计量方面 具体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确认和计量方面 具体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收益确认的时点不同 收益确认的时点不同 经济收益要求在资产价值发生变动时确认 而不要求等到 取得现金或现金要求权时确认 会计收益则只有当价值变化在某项交易中确实发生时 才加以确认 因此会计收益将收益确认时点推迟到有更实质性的证据证明收益已经实 现之时 结果导致会计收益只确认和计量已实现的收益 2 收益确定的方法不同 收益确定的方法不同 经济收益把所有资产看作是未来可望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 期初 期末净资产差异代表了收益 因此 收益确定的主要问题在于会计期初与期末 预计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本化价值的对比 体现的是以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为基础的 资产 负债观 会计收益则强调已实现收入与相关的历史成本相配比 其差额代表 收益 体现的是以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的 收入 费用观 3 资本保持的概念不同 资本保持的概念不同 经济收益依据的是实物资本保持概念 收益的前提是在期 末和期初保持一样的状况 而会计收益依据的是财务资本保持概念 收益是现行收入 扣除所费历史成本的财务资本所得 4 计量的可靠程度不同 计量的可靠程度不同 经济收益是面向未来的 基于对现在尚未发生但将来可能 发生的交易的估计 因此是主观的 易变的 而会计收益是面向过去的 建立在过去 实际已经发生的交易基础之上 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确保了其客观性和可检验性 的特点 会计收益曾构成一个像 20 世纪初牛顿定律一样完善无缺 封闭的 自我证 明的体系 但很快受到冲击 首先面临的是通货膨胀的冲击 尽管各国可以采取各种 措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但通货膨胀的阴影一直萦绕在财务会计上 会计界必须找到 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 而且 衍生金融工具的兴起 无形资产的增加等等 也促使人 9 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会计收益 同时 受制于现行会计原则的会计计量是 观念收益 一定程度上偏离了 真实收益 经济收益力图计量实际收益而非名义收益 是以现行 价值或公允价值为基础的 二 净利润和现金流 二 净利润和现金流 区别 净利润现金流量 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财务成果是企业现金的实际进出 表明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 定义差异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分期确认 依据于费用同收 入的配比和因果关系而形成的 数量逻辑关 系 在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间内 其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在数额上是相同的 但在某一会 计期间 金额上则会有差别 1 净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在付款时是一种现金流出 但以后以折旧形式在其估计 的使用年限内作为利润的冲销 因此 在任何一个会计时期 如果资本支出超过折 旧 超过数额就是现金流量低于净利润的数额 反之则相反 2 存货的周转 存货的增加 在购入付款时是一种现金流出 只有以后在售出而取得 净利润时才能冲销 因此 在一个会计时期 如果库存增加 现金流量就低于净利 润 其所低的金额就是这一增加额 当然 如果库存或在制品减少 则正好相反 应收 应付款的存在 应收账款反映的赊销收入和应付账款相对应的赊购支出在开 出发票阶段就以利润计算 只有在以后用现金结算时才是现金流量的增减 因此 如果在一个会计时期应收款增加 现金流量就会低于净利润 而如果应付款增加 现金流量就高于净利润 反之 情况就相反 其他额外资金的流动 有额外资金进入企业 或企业偿还借款 这些都是现金流量 但只对资产负债表有某些影响 对净利润并无影响 联系 主要体现在 1 净利润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 净利润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 评估实务中以 评估实务中以 利润利润 为起点的现金流模型为起点的现金流模型 的理论基础 的理论基础 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进行的 其中净损益调整法净损益调整法是现金预算编 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是以预计损益表中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作为现金编 制的出发点 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余额的会计事项 把本期净利润 调整为净现金流量的方法 2 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 可揭示净利润品质的好坏 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异 可揭示净利润品质的好坏 所谓利润品质 是指对企 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予以反映的一个概念 一般而言 净利润与现金 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 表明企业的净利润品质越好 即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 10 差异 数量上 时间分布 越小 说明净利润的收现能力越强 利润品质越好 企业 的资产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三 三 EBITDA EBIT 权益现金流权益现金流 EBITDA 是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的缩写 税 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EBITDA 净利润 所得税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偿付利息所支付的 现金 EBITDA 的使用 最先由玩杠杆收购的那些投资银行家们推广 他们认为 EBITDA 剔除了容易混淆公司实际表现的那些经营费用 因此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公司真实的经 营状况 原因是 原因是 利息 利息 会受公司管理层融资决策影响很大 所以在 EBITDA 中被排除在外 税收 税收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之前几年的损益情况 而这种变化会歪曲当前 的净利润 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 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 带有企业专断色彩 例如使用年限 残值和各种折旧方 法 它们的设定都会带有个人色彩 优点 优点 通过去除利息 税收 折旧费用 摊销费用得到的 EBITDA 1 使投资者能更为容易地比较各个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 拥有不同资本结构 税 率和折旧政策的公司可以在 EBITDA 的统一口径下对比盈利能力 2 EBITDA 还能告诉投资者某家新公司或者重组过的公司在支付利息 税单之前 究竟可以获利多少 3 EBITDA 比利润显示更多的利润 它已经成为了资本密集型行业 高财务杠杆 公司在计算利润时的一种选择 公司可以通过吹捧 EBITDA 数据 把投资者在 高额债务和巨大费用上面的注意力引开 从而粉饰出一张诱人的财务蓝图 20 世纪 80 年代 伴随着杠杆收购的浪潮 EBITDA 第一次被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们 广泛使用 但当时投资者更多的将它视为评价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的指标 随着时间的 11 推移 EBITDA 开始被实业界广泛接受 因为它非常适合用来评价一些前期资本支出 巨大 而且需要在一个很长的期间内对前期投入进行摊销的行业 比如核电行业 酒 店业 物业出租业等 如今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 分析师和市场评论家们推荐投资 者使用 EBITDA 进行分析 EBIT EBIT 全称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即息税息税前利润 从字面意思可知是 扣除利息 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关系 EBIT 净利润 所得税 利息 EBITDA EBIT 折旧 摊销 EBIT 主要用来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EBITDA 则主要用于衡量企业主营 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 优点 优点 1 EBIT 通过剔除所得税和利息 可以使投资者评价项目时不用考虑项目适用的所 得税率和融资成本 这样方便投资者将项目放在不同的资本结构中进行考察 2 同 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之间 无论所在地的所得税率有多大差异 或是资本结构有多大 的差异 都能够用 EBIT 更为准确的比较盈利能力 举例 举例 收益计量收益计量 总收入总收入 23 000 扣除 销售成本 15 000 等于 毛利毛利 8 000 扣除 经营性费用 4 500 等于 EBITDA 3 500 扣除 折旧和摊销 2 000 等于 EBIT 1 500 扣除 利息费用 300 等于 税前收入税前收入 1 200 扣除 所得税 480 等于 净收入净收入 720 12 净收入净收入 720 加 非现金项目 如折旧和摊销 2 000 等于 股权总现金流量股权总现金流量 2 720 扣除 营运资本增加 800 扣除 资本支出 1 000 加 负债本金增加 150 等于 股权净现金流股权净现金流 1 070 四 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一致性问题四 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一致性问题 1 评估规范 评估规范 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准则 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选择收益法的其他具体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 注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选择收益法的其他具体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 注 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预期收益口径 并确信折现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预期收益口径 并确信折现 率与预期收益的口径保持一致 率与预期收益的口径保持一致 2 折现率与收益的对应 收益额收益额 折现率内涵折现率内涵 利润总额 资产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 投资报酬率 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资产净利率 息前净利润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股权自由现金流 净资产投资回收率 企业自由现金流 加权平均投资回收率 这些概念清晰了 自然什么指标可以作为折现率的参数 什么不能做 就一幕了然了 这些概念清晰了 自然什么指标可以作为折现率的参数 什么不能做 就一幕了然了 如 行业投资收益率水平 实际上对应的是息税前的利润如 行业投资收益率水平 实际上对应的是息税前的利润 3 折现率与现金流口径的对应关系 折现率与现金流口径的对应关系 由于收益的类型不同 形成 由于收益的类型不同 形成 现金流贴现模型 现金流作为收益指标 股权自由现金流股权自由现金流 权益价值权益价值 13 企业自由现金流企业自由现金流 企业价值企业价值 利润贴现模型 利润作为收益指标 红利贴现模型 红利作为收益指标 自由现金流量 Free Cash Flow 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减去公司所有的支出 包 括经营成本开支 资本性支出增量 营运资本的增量 利息 税收支出等所形成的净 现金流量 这种净现金流量是可以被投资者 即收购方 自由支配的资金 自由现金流 量 在资本市场被认为是收购公司股东所能获得的真正利益 股权 vs 投入资本现金流计量 A 收益计量可以分为两类 1 经适当折现或资本化后的计量方法生成股东股权价值 经适当折现或资本化后的计量方法生成股东股权价值 a 股东股权价值是目标公司股权融资的价值 通常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 b 它所代表的目标公司的价值只面向该公司的股权股东 2 经适当折现或资本化后的计量方法生成投入资本价值经适当折现或资本化后的计量方法生成投入资本价值 a 投入资本价值是目标公司的全部融资 包括股权和债权 b 它所代表的目标公司的价值面向该公司的所有股东 在公司投入股权的投资者 以 及向公司提供债务资本的债权人 自由现金流量分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自由现金流量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息税前利润 1 税率 折旧 资本性支出 追加营运资本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则是企业支付所有营运费用 再投资支出 所得税和净债务支付 即利息 本金支付减发行新债务的净额 后可分配给企业股东的剩余现金流量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 净利润 折旧 资本性支出 营运资本追加额 债务本金偿还 新发行债务 14 对应权益现金流的折现率对应权益现金流的折现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MP 式中式中 r 权益资本报酬率权益资本报酬率 Rf 无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 Rm 市场报酬率市场报酬率 市场风险系数市场风险系数 对应企业自由现金流的折现率对应企业自由现金流的折现率 资本加权平均成本资本加权平均成本 WACC 式中式中 r 资本加权平均报酬率资本加权平均报酬率 r1 权益资本报酬率权益资本报酬率 w1 权益资本比率权益资本比率 r2 付息债务成本付息债务成本 w2 付息债务资本比率付息债务资本比率 P2 收益法的选择问题 收益法的选择问题 资产评估准则资产评估准则 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 是指将预期收益资本化或者折现 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 是指将预期收益资本化或者折现 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 估方法 估方法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结合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 未来收益可预测情况 所获取评估资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结合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 未来收益可预测情况 所获取评估资 料的充分性 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 料的充分性 恰当考虑收益法的适用性 本准则提出三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即 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 未来收益可预测情况 所获取评估资料的充分性 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 企业亏损 怎么办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 企业亏损 怎么办 未来收益可预测情况未来收益可预测情况 收益不确定性较大 咋么办 收益不确定性较大 咋么办 本准则提出三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即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 未来收益可预测情况 所 获取评估资料的充分性 也是基于对上述三个重要参数能否合理确定提出的 首先 15 是企业的历史经营情况 企业历史经营情况 往往是投资者判断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的最直观的基础 也 是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重要参考 基于一个没有历史经营记录的企业或一个历史经营亏损 非会计亏损 的收益 预测 容易给人造成 一切未来收益皆为空想 的错觉 因此 不能说企业历史经营状况完全决定企业未来经营状况 但也更不能说企 业未来收益的判断与历史无关 一 会计亏损 或报表亏损 误区 一 会计亏损 或报表亏损 误区 在评估实践中 当注册资产评估师遇到 会计亏损 或 企业报表亏损 时 往往简单做出收益法不适用的结论 而采用成本法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 通过上述分析 收益法着眼于 现金流 而现金流与净利润并不是一个概念 数字也不一定等同 因此 对于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 是评估实践中特别注意的问题 这往往 是评估作出亏损错误判断的根源 因为在会计亏损的情况下 现金流量仍有可 能是正的 只要企业未来年度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后为正 就可能适用持续经营 的假设前提并适用收益法 A 公司的 5 年预测损益表 20072008200920102011 销售收入5 0006 0007 0008 0008 500 减 产品销售成本 4 000 4 800 5 400 6 100 6 500 销售及管理费用 1 200 1 300 1 350 1 450 1 500 财务费用 100 100 80 80 80 税前利润 300 200 170370420 减 企业所得税 56 122 139 净利润净利润 300 200 114248281 上表说明 A 公司在预测期间内有两年出现了账面亏损 即会计利润为负数 在该种情 况下 是否因为被评估企业某些年度出现亏损就认为收益法不能适用呢 其实不然 请见下表分析 A 公司的公司的 5 年自由现金流量预测年自由现金流量预测 20052006200720082009 16 净利润 300 200 114248281 加 折旧和摊销550600620610580 减 净营运资本变动150100 100 40 200 减 资本性支出 300 350 350 600 450 加 利息费用 X 1 所得税税 率 100100545454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200250338352265 从上表可以看出 通过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 我们发现 A 公司的自 由现金流量指标为正 因此 A 公司可以运用收益法进行评估 二 除此外 还要具体分析所谓二 除此外 还要具体分析所谓 亏损亏损 是暂时性的 周期性的 还是长期战略性或是暂时性的 周期性的 还是长期战略性或 者经营性问题 还要考虑因付息债务过多而导致亏损的情况 者经营性问题 还要考虑因付息债务过多而导致亏损的情况 对于暂时性亏损 对待估公司而言 如是非经常性损益导致的亏损 如雇员罢 工 巨额产品退货 不利于公司的重大诉讼判决等 可能只是一次性的而不 会影响未来盈利的预测 对所在行业而言 如是产品价格的下跌 所需原材料 的价格上涨 这种情况下 我们预期随着问题的化解 它们的盈利会很快而非 缓慢的恢复 评估可以考虑估计出并扣除这些成本的影响后的盈利 作为预测 收益 而对于长期性或者经营者的问题亏损 一些是因为以往的战略抉择 一些是因 为经营的无效率 一些纯属于融资性的问题 这种情形 扭亏为盈 需要企业经 营决策 甚至企业资本结构进行重大调整 应当十分谨慎 评估实践应视不同 的评估目的 不同的价值类型等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 进行判断 对于周期性行业来说 一个公司的亏损可能并非因其经营方式引起 而是由企 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引起 如处在首先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巨额投资的企业 前阶段企业经营亏损必然的 一旦完成投资企业就能产生收益 盈利也将转而 为正 如处在企业初建期的研发支出 会导致亏损 但一旦研发成果应用到经 营 就能产生收益 盈利也将转而为正 等等 三 未来收益可预测性三 未来收益可预测性 收益不确定时的考虑收益不确定时的考虑 收益法 是 以利求本以利求本 的思路 的思路 是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 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 17 种资产评估方法 从资产购买者的角度出发 购买一项资产所付的代价不应高于该项 资产或具有相似风险因素的同类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值 收益现值法通常是在继续使用假设前提下运用的 应用收益现值法评估资产必需具备 以下条件 1 被评估对象必须是经营性资产 而且具有持续获利的能力 2 被评估资产是能够而且必须用货币衡量其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或整体资产 3 产权所有者所承担的未来经营风险也必须能用货币加以衡量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 才能运用收益现值法对资产进行评 实务中的考虑 实务中的考虑 1 是否通过 放长预测期 的方法 2 是否通过 增大风险报酬 的方法 3 是否通过 谨慎增长率 的方法 4 综合上述方法 5 休克做法 不具收益法条件 四 收益模型选择 一般考虑 四 收益模型选择 一般考虑 权益权益现金流折现模型和企业现金流折现模型权益权益现金流折现模型和企业现金流折现模型 理论上 无论用企业现金流折现 还是用权益现金流折现 只要现金流的内容 和折现率的性质相对应 二者之间的差额恰好是负债的价值 权益现金流折现模型 直观上看似简单 其实除了对于金融机构评估外 没有 企业现金流折现模型简单易用 企业现金流折现模型既可应用于整个企业的价 值评估 也可应用于业务部门的价值评估 尤其是对于多种业务经营的企业 负债 在各业务单元之间一般并没有明确的划分 如果使用权益现金流折现模 型计算业务单元的价值 则需要把债务和利息分摊到各个业务单元 不仅增加 了工作量 而且据以了解价值创造源泉的信息也将减少 而使用企业现金流折 现模型则可以避免债务计算的麻烦 对于某一特定企业而言 在选择一种收入流进行折现或资本化时还需考虑的因素 对于某一特定企业而言 在选择一种收入流进行折现或资本化时还需考虑的因素 包括包括 1 该企业的性质和规模该企业的性质和规模 a 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折旧费用也高 因此通常使用净现金流进行价值评估 18 b 对于高增长性公司而言 净收入和净现金流量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此时 应当更多地关注净现金流量 c 当净收入和净现金流量相同时 可以使用净收入或者税前收入 1 服务性行业 2 小型企业 2 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 a 当目标公司的资本结构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非典型的 投入资本口径更为可取 因为它便于分析家区别经营和融资带给价值的影响 b 典型性资本结构更便于股权口径的使用 3 评估的目的是评估的目的是 a 为了兼并 净现金流量是最为普遍的选择 b 在一些司法评估中 净现金流量做解释说明时被认为太过复杂 4 可获得信息的程度和质量可获得信息的程度和质量 5 被评估的某一权益被评估的某一权益 a 多数股权或控制权权益多数股权或控制权权益 此时投入资本口径更为适用 因为它便于资本结构的 调整 从而反映出行业规范 b 小股东权益小股东权益 此时股权口径更为适用 因为少数股东不得不接受现有的资本结 构和分配政策 P3 收益预测主体及责任 收益预测主体及责任 预测 不单纯是专业操作问题 在很大程度讲 是执业责任界定问题 或执业风险问题 三种观点 收益额的预测应由注册资产评估师完成 收益额的预测应由企业管理层完成 收益额的预测由企业管理层进行 注册资产评估师通过相关分析 判断和验证 以确信预测的合理性 19 三种观点分歧的焦点在于 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额预测的责任究竟由谁来承担 业外认为 收益额预测的责任应由注册资产评估师承担 首先 科学预测是保证评估结论科学有效的基础 将预测的工作和责任转嫁给企业管 理层 是工作职责和义务的缺失 其次 企业管理层预测所考虑的因素 出发点与评估时收益预测不同 这就是企业管 理层只能预测短期收益 而评估师可以预测未来较长时期收益的区别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预测由企业进行 评估师调整 确信合理性 预测由企业进行 评估师调整 确信合理性 第二十七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 应当从委托方或相关当 事方获取被评估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收益状况的预测 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判断和调 整 确信相关预测的合理性 企业价值准则企业价值准则 预测资料由提供 与评估师共同形成预测预测资料由提供 与评估师共同形成预测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充分分析被评估企业的资本结构 经营状况 历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充分分析被评估企业的资本结构 经营状况 历 史业绩 发展前景 考虑宏观和区域经济因素 所在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对企业价值史业绩 发展前景 考虑宏观和区域经济因素 所在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对企业价值 的影响 对委托方或者相关当事方提供的企业未来收益预测进行必要的分析 判断和的影响 对委托方或者相关当事方提供的企业未来收益预测进行必要的分析 判断和 调整 在考虑未来各种可能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评估假设 形成未来收益预调整 在考虑未来各种可能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评估假设 形成未来收益预 测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关注未来收益预测中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率 营运资金 资测 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关注未来收益预测中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率 营运资金 资 本性支出等主要参数与评估假设的一致性 本性支出等主要参数与评估假设的一致性 预测趋势与实际差异时 分析原因及合理性 并披露预测趋势与实际差异时 分析原因及合理性 并披露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应当从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获取被评估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收益状况的预测 预测是企业做的 并提供给评估师 预测是企业做的 并提供给评估师 而评估师做什么呢 进行必要的分析 判断和调整 确信相关预测的合理性 进行必要的分析 判断和调整 确信相关预测的合理性 即 评估是对企业提供评估是对企业提供 的预测合理性进行确认 这与注册会计师关于盈利预测执业责任很类似 的预测合理性进行确认 这与注册会计师关于盈利预测执业责任很类似 从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获取被评估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收益状况的预测 进行必要的从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获取被评估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收益状况的预测 进行必要的 分析 判断和调整 确信相关预测的合理性 分析 判断和调整 确信相关预测的合理性 一 借用会计师的做法 类似于会计师的盈利预测审核的做法 可能更存在执业风险 一 借用会计师的做法 类似于会计师的盈利预测审核的做法 可能更存在执业风险 有实质性区别有实质性区别 1 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 4 号 盈利预测审核 20 合并编制并充分披露盈利预测是被审核单位的责任 出具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并保证其合法性 合理性 是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责任 注册会计师应对盈利预测审核报告的真实性 合法性负责 注册会计师应对盈利预测的审核并非确认其预测结果未来可以实现 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责任履行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盈利预测与未来实际结果 出现偏差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 都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如果这种偏差 是由于盈利预测本身存在的问题 而注册会计师在审核工作中又未能尽职尽责 使盈利预测信息的使用者决策错误而遭受了损失 那么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责任 就有可能上升为法律责任 例如上市公司对外发布了依据其当时条件根本不可 能实现的盈利预测 而注册会计师却视而不见 仍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核 报告 在这种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无疑应该受到社会公众的指责 更为严重的 是 根据盈利预测做出投资决策而发生损失的广大投资者完全可以依据有关法 律 追究注册会计师过失或欺诈责任 要求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 赔偿他们的经济损失并对其追究必要的刑事责任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 3111 号号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预测性财务信息实施审核并出具报告 可增强该信息的 可信赖程度 注册会计师不应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结果能否实现发表意见 评估中 确信 合理性 实际上就是能实现 否则为什么作为评估结果依据呢 当对管理层采用的假设的合理性发表意见时 注册会计师仅提供有限保证 评估规定 不得采用不合理假设 实际上是否是 评估师做的 假设 呢 21 22 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事实 评估中的预测结果 直接决定了评估结论 评估师在确信企业预测合理性的同时 同时将其形成评估最最重要的依据 及 其以此形成的结果 根据 资产评估准则 基本准则 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 应当对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承担责任 遵守相关法律 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 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进行分析 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 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责任 可能与会计师很明确的 盈利预测审核 有很大的区别 二 确信预测合理性 隐含着二 确信预测合理性 隐含着 确信企业预测假设合理性确信企业预测假设合理性 但这与监管实践 评估 但这与监管实践 评估 23 实践存在很大差异实践存在很大差异 预测假设 或预测基准 直接决定了预测结果 换一句话说 任何一项预测都 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或基准之上 在很大程度上 假设决定了预测而结果 确信企业预测合理的结论得出 必然首先需要分析确信预测假设的合理性 而 不是评估师 采用不合理假设 的问题 再换一句话说 既然评估师利用了企业的预测结果 就意味着评估师承认企业 使用了合理的假设 再规定 采用合理假设 是否有必要呢 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 3111 号号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 审计师审核的是企业提供的 预测性财务信息 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 盈利预测是企业对外披露的重要信息 一般是由公司对 上市后的一个会计年度内的经营成果的预计和测算 并在公司上市前的 招股 说明书 中进行披露 盈利预测是广大投资者据以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是社会公众评价公 司的重要依据 其质量如何 直接影响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 为了增强其可靠性 各国普遍存在盈利预测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规定 我国的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中也规定 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 24 要上报经注册会计师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的公司下一年度盈利预测文件 接受 公司委托 对其所编制的盈利预测文件进行审核 对盈利预测的编制质量发表 审核意见 已是注册会计师一项重要的法定业务 会计领域的盈利预测 审核目标是 就此 也构成了会计师的职业责任 1 判定被审核单位编制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 2 判定编制盈利预测所选用的会计政策是否适当 3 判定盈利预测是否根据其基本假设等编制基础适当编制 4 判定盈利预测资料是否已恰当表达和充分披露 因此 假设与预测的执行主体应是一致的 就评估而言 评估师因此 假设与预测的执行主体应是一致的 就评估而言 评估师 不得采用不不得采用不 合理假设合理假设 哪也意味着预测也应当是合理的 哪也意味着预测也应当是合理的 四 关注监管政策四 关注监管政策 2011 年 8 月 1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 73 号令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 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 资产评估机构采取收益现值法 假设开发法等基于未来收益预期的估值方法对拟购买 资产进行评估并作为定价参考依据的 上市公司应当在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 3 年 内的年度报告中单独披露相关资产的实际盈利数与评估报告中利润预测数的差异情况 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对此出具专项审核意见 交易对方应当与上市公司就相关资产实际 盈利数不足利润预测数的情况签订明确可行的补偿协议 第五十六条规定 第五十六条规定 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 凡不属于上市公司管理层事前无法获知且事后无法控制的 原因 上市公司或者购买资产实现的利润未达到盈利预测报告或者资产评估报告预测 金额的 80 或者实际运营情况与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存在 较大差距的 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总经理以及对此承担相应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 财 务顾问 资产评估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在上市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 在同一报 刊上作出解释 并向投资者公开道歉 实现利润未达到预测金额 50 的 可以对上市 公司 相关机构及其责任人员采取监管谈话 出具警示函 责令定期报告等监管措施 五 关注评估实践五 关注评估实践 25 评估实践描述 评估实践描述 企业能够客观提供的也就是自身的未来经营模式 资本结构 融资计划 发展规划等资料 有了这个资料 评估师据此选择收益模型 并对收益模型中的收益指标进行判断 如 企业可以提供的是产能 销量 价格是市场的 应当是评估师判断的 提供业务成本 经营模式不变 基 本能够保持在历史收入的一定比例 管理费用 保持现有经营管理模式条件 下 资产使用状况等 企业提供的这些资料也足以支持评估师的收益指标预 测 这样可能符合评估实践 也不容易受到企业的左右 否则 企业的提供的 预测 评估师还得调整 调整还得说理由 而且企业提供预测很大程度上与其 资本运营的目的相关 评估实践认识 评估实践认识 在评估说明中不难看出 预测假设显然是评估师设定的 所有收益指 标的预测也都是评估师做的 无论谁做预测 无论争议如何 评估结论采用的是预测结果是不争的现实 确信企业预测合理性也好 自已做的预测一也罢 都表明评估师的执业判断 因此 评估预测的方法技术 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是评估师必须关注并掌握的 问题 BV201 评估执业者 如果目标公司没有准备预测报表 或者已备好的预测报表情况不属实 评估师应当独立地准备预测报表 或者考虑使用资本化模型 P4 预测假设及其合理性问题 预测假设及其合理性问题 一 收益预测假设的重要性 一 收益预测假设的重要性 u 收益预测的假设条件 应当结合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不同的行业 不 同的企业运营模式 由于企业面临的宏观 微观环境不同 企业自身的经营条 件不同 其收益获取的方式也不同 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假设条件 另一方面 假设条件的变化 通常会引起收益预测结果的变化 因此收益预测的假设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比预测结果本身更重要 认定假设条件在评估基准日时成立 当 未来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 将不承担由于假设条件改变而推导出不同评估 结论的责任 26 某种程度上 收益法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在于假设某种程度上 收益法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在于假设 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的估算 企业价值基于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各种假设下 进行 利 的确认 利 的估算是关键 收入 成本费用资本性投收入 成本费用资本性投 入 营运资金预测入 营运资金预测 企业规划管理 市场供求 分析预测 一般假设 宏观 外部 一般假设 宏观 外部 特殊假设 微观 技术 特殊假设 微观 技术 二 假设和结论的关系 二 假设和结论的关系 从而 评估结论的限制属性 27 二 假设合理性理解二 假设合理性理解 假设是为了突出主要变量而锁定其他变量是社科常用的方法 假设是为了突出主要变量而锁定其他变量是社科常用的方法 基本合理的假设是 在尽职调查时可以预见的变化因素作为变量处理 不能或基本合理的假设是 在尽职调查时可以预见的变化因素作为变量处理 不能或 难以预见的变化因素做常量处理 难以预见的变化因素做常量处理 假设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如假设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如 2008 年 石油从年 石油从 147 美元降至美元降至 40 美元 股指美元 股指 6100 点到点到 1600 点点 假设有依据 有推理 合乎逻辑 假设有依据 有推理 合乎逻辑 假设是存在可能性 但不绝对的结论 假设是存在可能性 但不绝对的结论 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不能叫假设 充其量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不能叫假设 充其量是 臆断臆断 都不可以由评估师随心所 都不可以由评估师随心所 欲地主观设定或随意使用欲地主观设定或随意使用 每一个评估结论必然对应一个假设 假设不同结论不同每一个评估结论必然对应一个假设 假设不同结论不同 举例 举例 某评估报告中 采用的针对性假设之一为 委估企业的发展规划及生产经营计划能 如期实现 实际情况是 截至评估基准日 被评估企业市场占有率大幅萎缩 各地区市场占 有率很低或基本无销售 大股东也陷入资金链条断裂困境 导致被评估企业运营资金 不足 这是被评估企业的发展规划及生产经营计划不能如期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认为 评估机构销售预测的基本依据是被评估企业提供的预测 战略 提供的预测 战略 实现 该战略的重要前提是具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和建设足够多的销售渠道 资金投入方面 从评估报告看 银行贷款等其他融资渠道不畅 判断有一种可能是其他交易收入作为 资金来源 按此逻辑 该项收入是否按期实现 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评估对象 四家公司 2006 2008 年销售情况与预测数 时期2006 年2007 年2008 年 28 预测数 万元 10 12 月 实际数 万元 预测数 万元 实际数 万元 预测数 万元 实际数 万元 A9134553153113042252633665 B119839414694287851243250 C43367121847152729867 D 44312 677 三 假设类型三 假设类型 基本假设 交易假设交易假设 公开市场假设公开市场假设 持续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