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A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 4 4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华北平原的主要经济作物有 A 棉花和花生 B 大豆和甜菜 C 棉花和油菜 D 油菜和甘蔗 2 2 分 2014 江西 读台湾省略图 如图 回答问题 1 钓鱼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它位于 A 南海 B 东海 C 黄海 D 渤海 2 第 2 页 共 14 页 下列因素 对台湾岛城市分布影响最小的是 A 矿产 B 地形 C 交通 D 开发历史 3 2 分 2017 八下 大石桥月考 北京是全国的 A 工业和交通中心 B 政治和文化中心 C 金融和文化中心 D 工业和金融中心 4 2 分 2017 八下 钦南期中 下列各选项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黑土地 赛龙舟 泼水节 冰灯 窑洞 独木成林 A B C D 5 2 分 平原地区聚落多呈 A 条带状分布 B 点状分布 C 带状分布 D 组团状分布 第 3 页 共 14 页 6 2 分 2020 八上 曹县期末 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冬小麦 油菜 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 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 甲 油菜 乙 冬小麦 丙 水稻 丁 甜菜 B 甲 水稻 乙 甜菜 丙 油菜 丁 冬小麦 C 甲 甜菜 乙 冬小麦 丙 水稻 丁 油菜 D 甲 冬小麦 乙 水稻 丙 甜菜 丁 油菜 7 2 分 2018 八上 临川期末 下面关于我国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属于河谷农业 B 青藏地区属于灌溉农业 C 北方地区一年两熟 D 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8 2 分 下列不属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 长城 B 故宫 C 周口店猿人遗址 D 承德避暑山庄 9 2 分 2017 八下 揭西期末 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 认识区域位置十分重要 这是因为一个 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 气候影响很大 地形影响很大 矿产资源储量影响很大 交通影响很大 第 4 页 共 14 页 A B C D 10 2 分 2016 阳东模拟 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相同的自然特征是 A 河流都有很大的含沙量 B 1 月平均气温均在 0 C 以下 C 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 D 都属于我国湿润地区 11 2 分 台湾省的 硅谷 位于 A 新竹 B 台北 C 基隆 D 高雄 12 2 分 关于香港居民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口总数是 660 万 B 中国血统居民占 50 C 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 5000 人 D 居民祖籍以福建省最多 13 2 分 2016 八下 广水期中 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 正确的是 位于珠江东侧 第 5 页 共 14 页 由香港岛 九龙和 新界 三部分及其周围 200 多个岛屿组成 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 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然海港之一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运输中心和金融中心之一 A B C D 14 2 分 澳门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A 掠夺 B 侵占 C 吞并 D 填海 15 2 分 2018 八下 博白月考 下列不属于东北工业特色的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重工业发达 B 发展历史悠久 技术力量雄厚 C 铁路网密集 交通便利 D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 16 2 分 治理黄河水患的根本措施是 A 开挖河道 B 中游治沙 C 加固堤坝 第 6 页 共 14 页 D 修建水库 17 2 分 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难以利用的土地 18 2 分 2017 八下 长春月考 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位于 A 鞍山 B 长春 C 沈阳 D 大连 19 2 分 拥有近 1 8 亿亩耕地的黑龙江省 素有 中国粮仓 的美誉 黑龙江的地表结构特征可 概括为 A 三山夹两盆 B 地表平坦 C 中间高 四周低 D 山环水绕 平原居中 20 2 分 2017 八上 太平期中 关于图中四个省级区域的叙述 正确的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荒漠与绿洲是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植被景观 乙地区是全国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丙地区经济从劳动密集型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为主 丁地区位于祖国南大门 珠江口岸西侧 毗邻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 B C D 21 2 分 2018 八下 农安月考 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 北京 B 哈尔滨 C 广州 D 武汉 22 2 分 2017 八下 深圳期中 有关香港的表述 正确的是 位于珠江口西侧 是国际贸易中心 金融中心 由香港岛和九龙两部分组成 第 8 页 共 14 页 通过京广线与北京相连 山地多 平原少 用地紧张 气候湿润 淡水充足 A B C D 23 2 分 下列区域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香港 多样的民族风情 亚洲天然植物园 B 西双版纳 地形平坦 种植业为主 C 台湾 赤道穿过 出口导向型经济 D 珠江三角洲 毗邻港澳 外向型经济 24 2 分 2016 广东模拟 读我国四大区域分布图 回答下题 1 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地区的资源优势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第 9 页 共 14 页 A 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 乙地区水资源丰富 C 丙地区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丰富 D 丁地水能资源丰富 2 丙区域代表性的畜种是 A 滩羊 B 细毛羊 C 牦牛 D 三河牛 25 2 分 2015 八上 昆山期中 下列对云贵高原的形容 正确的是 A 土地质地疏松 水土流失严重 B 地面平坦 一望无垠 C 牧草如茵 冰川广布 D 地面崎岖不平 26 2 分 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包括 A 新界 B 澳门半岛 C 氹仔岛 D 路环岛 27 2 分 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第 10 页 共 14 页 A 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 B 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 矿产资源丰富 C 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 优势互补 28 2 分 2017 八下 潜江期中 关于我国南 北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方农田多为旱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 南方农田多为水田 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C 北方作物以小麦 油菜为主 D 南方作物以水稻 大豆为主 29 2 分 属于北方地区的地形区是 A 太湖平原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 C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D 太湖平原 东北平原 30 2 分 西双版纳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两个地域经济特色显著的地区 在以下影响经济发展的要 素中 两地区共有的有利因素是 A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 发达的海陆交通 C 多样的民族文化 D 优越的地理位置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第 11 页 共 14 页 31 2 分 2017 八下 长春月考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通过 和 32 1 分 2017 八下 南召期中 北京是我国的 中心 文化中心 也是 中心 33 2 分 2018 八下 江津月考 东北三省气候 冬季 较多 但 的气 候特点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4 7 分 北方地区的运输以 为主 交通工具主要是 南方地区 的运输以 为主 交通工具主要是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35 8 分 2012 鄂尔多斯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城市 A 省区 B 2 台湾充分发挥海岛的优势 形成 型经济 3 城市 A 省区 B 4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台湾的城市 居民主要分布在 5 台湾充分发挥海岛的优势 形成 型经济 6 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 被称为 森林之海 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 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 原因是 7 台湾的城市 居民主要分布在 8 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 被称为 森林之海 其中最著名的树种是 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 原因是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略 第 14 页 共 14 页 20 答案 略 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