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组课文(六年级)_第1页
第六组课文(六年级)_第2页
第六组课文(六年级)_第3页
第六组课文(六年级)_第4页
第六组课文(六年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组第六组 2323 世纪宝鼎世纪宝鼎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7 个生字 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铭文 结构 造型古朴 工艺精湛 鼎志 昌盛 龙兆吉祥 钟鸣鼎食 一言九鼎 2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抄写自己喜欢的 词句 3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 和深刻寓意 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 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4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 世纪宝鼎的彩图 各部分的放大图片 2 收集各种鼎的图片和带 鼎 字的词语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交流带一 交流带 鼎鼎 字的词语字的词语 1 教师示范写 鼎 字 请学生注意字形 笔顺 2 说说带 鼎 字的词语 如 三足鼎立 一言九鼎 鼎力相助 鼎鼎大名 人声鼎沸 二 认识二 认识 鼎鼎 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 1 谁知道 鼎 是什么 鼎 是什么样子的 请学生说说 画画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世纪宝鼎 这是个 怎样的宝鼎呢 三 初读课文三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指名读 注意纠正读音 指导读好难读的长句 子 3 说说初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如 知道了世纪宝鼎的样子 我国向联合国赠 送世纪宝鼎的意义 四 重点读第四 重点读第 2 2 自然段 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自然段 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 1 自由读第 2 自然段 对照图画 想想世纪宝鼎 的样子 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 提出不懂的语句 互相交流怎样读懂 如 三足双耳 腹略鼓 底浑圆 通过看 图弄明白 铸 铭文 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弄懂 通过查字典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造型古朴 工 艺精湛 教师相机引导看图 理解 纹饰 浮 雕兽面 云纹填底 等 五 练习朗读第五 练习朗读第 2 2 自然段 读出对世纪宝鼎的赞美 自然段 读出对世纪宝鼎的赞美 六 布置作业六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一 复习导入 1 出示图画 请学生指着图介绍世纪宝鼎的 样子 2 课文除了写宝鼎的样子 还写了什么 二 再读课文 理解赠送宝鼎的意义二 再读课文 理解赠送宝鼎的意义 1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同桌互相议议 2 讨论交流 重点弄懂 鼎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 特地位 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 希冀 相机引导理解 鼎志昌盛 龙兆吉祥 它表达了中国人民 的希冀 等词句 3 练习朗读第 3 4 自然段 把体会到的感情 读出来 三 浏览课文 领悟表达方法三 浏览课文 领悟表达方法 提出要求后 让学生自己浏览 体会 然后互 相交流 交流时 鼓励学生的点滴体会和发现 如 介绍鼎的样子 条理很清楚 用数字写了鼎的高 还介绍了它的象征意义 许多词语 句子写得很精 练 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 同心愿 四 练习模拟赠送宝鼎四 练习模拟赠送宝鼎 1 同桌两人互练 一人作为中方代表 一人 作为联合国接收礼物的代表 先共同商 量互相该怎么说 再练一练 2 请几组上台表演 共同评议 介绍是否准 确 语言是否得体 五 拓展活动 鼓励完成课后选做题五 拓展活动 鼓励完成课后选做题 1 如果让你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吉 祥物 你准备怎样设计 说一说 画一画 2 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已经揭晓 请收集有关 资料 准备作介绍 六 板书设计六 板书设计 外形 座高 身高 重 装饰外形 座高 身高 重 装饰 世纪宝鼎世纪宝鼎象征 团结 统一和权威象征 团结 统一和权威 代表 和平 发展 昌盛代表 和平 发展 昌盛 24 24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读中想象 感悟古画 清明上河图 的内容 特点 了解古画 清明上河图 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 清明上河图 的内容 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古画 清明上河图 的印刷品 包括 邮票 和光盘 准备有关挂图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谈名画欣赏 导入课文学习一 谈名画欣赏 导入课文学习 1 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幅画 告诉大家喜欢 的理由 2 今天 我们将通过阅读一篇课文欣赏一幅 世界名画一一 清明上河图 板书课题 这幅画 是我国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幅画到底 画了些什么 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价值呢 通过读课 文就可以找到答案 二 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二 初读课文 了解内容 1 自己试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 注意读准 带注音的字 2 再读几遍课文 把课文读流利 3 边读课文边看图画 同桌合作 在图画中 找到课文语句描述的具体事物 人物和景象 三 熟读描述图画中三部分场景的文段 想象欣赏三 熟读描述图画中三部分场景的文段 想象欣赏 1 从描述图画的三段文字中 自选喜欢的一 段 读熟练 2 自己练习口头描述图画中所画的场景 描 述中加上自己的想象 3 谁愿扮解说员 向游人介绍你喜欢的那个 场景 每一部分至少请两个学生介绍 评议 介绍时是否展开想象描绘出图上的场 面 必要时教师示范描述 四 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交谈欣赏这幅世界名画的四 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交谈欣赏这幅世界名画的 体会体会 1 默读第五自然段 画出能概括这幅画特点 的词语 交谈这幅画的特点 规模宏大 场面复杂 鸟瞰构图 笔笔精到 惟妙惟肖 2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交谈这幅名画的价值 五 自由朗读课文 欣赏名画五 自由朗读课文 欣赏名画 六 课后延伸六 课后延伸 以 清明上河图 或 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建 筑 等为题写一片介绍 清明上河图 的短文 也 可写读了课文或欣赏了这幅名画后的体会 可以个 人写 也可小组合作写 写后互相读一读 七 板书设计七 板书设计 树木树木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农田农田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 赶集的人赶集的人 第二部分 屋宇 古柳 茶肆 船 第二部分 屋宇 古柳 茶肆 船 行人 拱桥行人 拱桥 第三部分 繁华街市第三部分 繁华街市 酒楼酒楼 店铺店铺 人人 2525 古代寓言两则古代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7 个生字 2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能根据注释读懂句子 讲寓言故事 4 懂得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明确学习方法一 谈话导入 明确学习方法 同学们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 怎样学习寓 言的 使学生知道 学习寓言要了解寓言故事 懂 得其中的道理 本课的两则寓言与以前学过的寓言相比有什么 不同 使学生知道 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 学习文 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 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然后讲寓言故事 明白其中道理 最后达到熟读成 诵 用这样的方法 我们先来学习 矛与盾 二 读通语句 整体猜知课文大意二 读通语句 整体猜知课文大意 1 教师范读 领读 使学生读准字音 知道 如何隔词断句 读出句子的语气 2 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 读流畅 然 后 整体猜想寓言大意 试着说一说 三 读懂 对照注释领悟悟句意文意三 读懂 对照注释领悟悟句意文意 1 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注释 揣摩句子意 思 2 同桌合作练习说句意 提出不好理解或说 不通顺的词句 3 全班交流质疑 教师重点检查难句 吾 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引导学生注意三 句中 之 字的意思 强调 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句子的意思 句子 形式可以灵活些 说法不必强求一致 意思不错即 可 4 把句子意思连起来 练习讲寓言故事 先 自己讲 再指名讲 评议 讲得是否语句通顺连贯 故事有没有讲 清楚 四 明确寓意 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四 明确寓意 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1 小组讨论 1 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 帮 那个人总结一下教训 2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 的事情 举例说一说 2 班级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 这则 寓言讽刺那些说话不顾事实 把事物夸大到绝对的 程度 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 尴尬境地的人 告诉 人们说话 办事要实事求是 讲究分寸 不能自相 矛盾 五 熟读背诵 进行语言积累五 熟读背诵 进行语言积累 1 练习读出感情 再分角色演读 分为叙述人 卖矛与盾的人 观看的人 体会寓言的情境 2 练习背诵课文 3 抄写生字词 六 板书设计六 板书设计 锐利锐利 刺穿刺穿 矛矛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盾盾 刺不穿刺不穿 坚固坚固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指名背诵一 指名背诵 矛与盾矛与盾 引入学习 引入学习 郑人置郑人置 履履 二 自读自悟 讨论交流 读通读懂每句话二 自读自悟 讨论交流 读通读懂每句话 1 学生自读 郑人置履 边读句子边看注释 同桌合作 尝试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研究怎样读才 能读通顺 试着读一读 2 全班交流 句子怎么读 句子是什么意思 学生评议 教师点拨引导 一句一句地研读 指导理解句子意思 读通顺 使学生领悟 只有理解了词句的意思 才能把语句 读得正确 通顺 重点检查指导难句 至之市而忘操之 何 不试之以足 引导学生注意 之 字的意思 三 讲寓言故事 理解寓意 联系生活实际想三 讲寓言故事 理解寓意 联系生活实际想 开去开去 1 自己练习讲寓言故事 再小组讲 全班讲 2 小组 班级讨论 郑国那个买鞋的人可笑 在哪里 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实际想开 去 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举出实 例说一说 教师点拨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种办事过于死板 只信教条 讲形式 不相信实际的人 告诉人们做 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 要注重实际 四 熟读 背诵课文 领悟 积累语言四 熟读 背诵课文 领悟 积累语言 1 练习读熟 分角色演读 体会寓言意境 2 出示课后 思考 练习 第 2 题中的五个 句子 练习讲清句子的意思 注意比较认识 之 字的不同意思 3 练习背诵 积累词语 五 板书设计五 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郑人买履 量尺码量尺码 去买鞋去买鞋 忘带尺码忘带尺码 取尺码取尺码 返集市返集市 集散集散 26 26 关尹子教射关尹子教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借助注释 了解课文大意 领悟课文中所 讲的学习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一 联系实际 激趣导入一 联系实际 激趣导入 1 谁来说一说 怎样学习才能学到真知识 真本领 学生交谈 2 今天 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 关尹子 教射 就能帮助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 这 篇古文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 道理呢 二 试读课文 理解句子意思 把课文读通顺二 试读课文 理解句子意思 把课文读通顺 1 这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言文 同学们在过 去学过几篇文言文的基础上 借助注释 一句一句 地读 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 自己读懂课文的意思 弄不懂的词句先和同学研究 实在弄不明白再问老师 学生自读自悟 同桌小组研讨 教师巡视指导 2 基本弄懂句子意思以后 练习把语句读正 确 读流利 3 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1 提出经过研究 讨论还弄不懂的词句 全 班讨论 教师点拨 2 指名朗读课文 评读 研究读好每一句话 三 参照译文 练习讲课文故事三 参照译文 练习讲课文故事 1 自己把句子意思连起来 练习讲这个故事 2 对照译文 看自己讲的对不对 有与译文 不同的地方 想一想译文那样说好在哪 里 3 指名讲故事 教师结合重点词句和难句 指点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意思的方法 意译古文的方法 不一定要一字一句地直译 四 交谈从课文中悟出的道理四 交谈从课文中悟出的道理 1 小组交谈 2 全班交谈 教师引导 点拨 从列子学习的 角度感悟或从关尹子对列子严格要求 的角度感悟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五 练习熟读 背诵五 练习熟读 背诵 六 板书设计六 板书设计 弗知所以中者弗知所以中者 未可未可 关尹子教射关尹子教射 原因原因 知所以中知所以中 可矣可矣 宁而勿失宁而勿失 积累积累 运用运用 六六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背诵古人论述学习 做事的三段名言 2 独立读懂短文 感悟画家的独特构思 3 通过评议 优秀作文选 进行多向互动的口语 交际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 练习写信 提高与人书面交流 沟通的能力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 阅读读读背背 阅读 一 完成一 完成 读读背背读读背背 1 学生自己试读三段文言形式的名言 读准 字音 不懂的字词查字典 与同学研究 揣摩语句 的意思 2 指名读名言 说句子大意 教师相机点拨 3 练习读通顺 读流畅 讨论 每段名言告 诉人们的道理 4 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 阅读短文二 阅读短文 踏花归去马蹄香踏花归去马蹄香 1 各人自读 同桌互读 把短文读正确 读 流利 2 按短文后的第一题阅读 思考 写一写自 己对主考官选中那幅画的看法 3 交流自己的见解 教师补充原文最后的评 论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 踏花归去马蹄 香 的含义 在这句诗里 踏花 归去 马 蹄 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 容易表现出来 而 香 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 用鼻子闻得到 用眼睛却 看不见 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 所以难以表现 没 有选中的那些画 恰恰都没有体现出这个 香 字 来 而被选中的这一幅 蝴蝶追逐马蹄 使人一下 子就想到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