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中学2015届高三补习班生物遗传专题复习(一)_第1页
永丰中学2015届高三补习班生物遗传专题复习(一)_第2页
永丰中学2015届高三补习班生物遗传专题复习(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永丰中学永丰中学 20152015 届高三补习班生物遗传复习材料一届高三补习班生物遗传复习材料一 2014 10 24 一 基因自由组合中的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一 基因自由组合中的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当几个处于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的基因影响同一性状时 也可能产生基因的相互作用 生物的 多数性状都不是单个基因决定的 几乎都是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互作用 一般是指基因的代谢 产物间的互作 少数情况涉及基因的直接产物 即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有多种形式 导致不同类型比例的产生 现举下面几例说明 1 1 基因互作 基因互作 如家鸡的鸡冠性状的遗传 玫瑰冠和豆冠的性状各由一对显性基因决定 胡桃冠是这 两对基因的互相作用 而只有当这两对显性基因全不存在时 单冠才能出现 P RRpp 玫瑰冠 rrPP 豆冠 F1 RrPp 胡桃冠 F2 9R P 胡桃冠 3R pp 玫瑰冠 3rrP 豆冠 1rrpp 单冠 2 2 显性上位作用 显性上位作用 指一对显性基因掩盖另一对显性基因的作用 如选用黑颖燕麦和黄颖燕麦杂交 F1代全部表现黑颖 让 F1代自交 F2代群体中黑颖 黄颖 白颖 12 3 1 上述结果说明 B 基因的存在掩盖了 Y 基因的表现 当 B 不存在时 Y 基因得以表现 当显性基因都不存在时 才 表现为白颖 P BByy 黑颖 bbYY 黄颖 F1 BbYy 黑颖 F2 9B Y 黑颖 3B yy 黑颖 3bbY 黄颖 1bbyy 白颖 12 3 1 3 3 隐性上位作用 隐性上位作用 指一对隐性基因掩盖另一对显性基因的作用 如家兔的毛色的遗传 纯种灰色兔 和白色兔杂交 F1全部是灰色兔 让 F1自由交配 F2代群体中灰色 黑色 白色 9 3 4 遗 传分析可知 显性基因 C 控制酪氨酸氧化酶的合成 这种酶使酪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形成黑色素 使皮毛呈黑色 非等位的另一对显性基因 D 决定黑色素在皮毛内的分布 没有黑色素的形成 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布 所以在纯合的 cc 个体中 基因 D 和 d 的作用都表现不出来 P CCDD 灰色 ccdd 白色 F1 CcDd 灰色 F2 9C D 灰色 3C dd 黑色 3ccD 白色 1ccdd 白色 9 3 4 4 4 互补作用 互补作用 当非等位的两个显性基因共同存在 同时决定某一新性状 若缺少任何一个显性基因 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这两个显性基因的相互作用叫互补作用 如两个同时开白花的香豌豆甲 乙品种间杂交 F1代全开紫色花 F1代植株自交 F2代群体中仅分离出两种类型 它的分离比为 紫花 白花 9 7 P AAbb 白花 aaBB 白花 F1 AaBb 紫花 F2 9A B 紫花 3A bb 白花 3aaB 白花 1aabb 白花 9 7 5 5 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 一对显性基因抑制另一对显性基因的表现 这前一对基因 抑制基因 本身不控 制性状 如家蚕蚕茧颜色的遗传 设黄茧基因为 Y 白茧基因为 y 另一个非等位的抑制基因 I 能抑制黄茧基因 Y 的作用 P IIyy 白茧 iiYY 黄茧 F1 IiYy 白茧 F2 9I Y 白茧 3I yy 白茧 3iiY 黄茧 1iiyy 白茧 13 3 6 6 积加作用积加作用 累加作用累加作用 指当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可决定一种性状 它们单独存在时能分 别 表现相似性状 两者都不存在时 则表现另一种性状 如美国南瓜有不同的性状 圆球形对 长 圆形是显性 扁盘形对圆形是显性 当两个不同基因型的圆球形南瓜杂交 F1代全部是扁盘 形 F2代群体中扁盘形 圆球形 长圆形 9 6 1 P AAbb 圆球形 aaBB 圆球形 F1 AaBb 扁盘形 F2 9A B 扁盘形 3A bb 圆球形 3aaB 圆球形 1aabb 长圆形 9 6 1 7 7 重叠作用 重叠作用 指两对非等位基因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 如有一种荠菜结三角形蒴果 极少 数 植株结卵形蒴果 当这两种植株杂交后 F1代全结三角形蒴果 F2代群体中三角形蒴果跟卵 形蒴果的分离比为 15 1 只要有显性基因 A1 或 A2 存在就能使三角形果实这一性状得到 完全表现 否则为卵形 P A1A1A2A2 三角形 a1a1a2a2 卵形 F1 A1a1A2a2 三角形 F2 9A1 A2 三角形 3A1 a2a2 三角形 3a1a1A2 三角形 1a1a1a2a2 卵形 15 1 说明说明 类似的还有类似的还有 3 3 6 6 7 7 1 1 4 4 6 6 4 4 1 1 1111 2 2 2 2 1 1 10 610 6 等加在一起为等加在一起为 1616 的比例 同的比例 同 时还要注意有时还要注意有 致死致死 等特殊情况发生 例如 等特殊情况发生 例如 6 6 3 3 2 2 1 1 4 4 2 2 2 2 1 1 等比例 等比例 二 高中生物学中特殊的遗传现象二 高中生物学中特殊的遗传现象 1 1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1 1 不完全显性 半显性 不完全显性 半显性 杂合子没有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 而是表现显性亲本和隐性亲本的 中 间性状 例 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 子代有 23 只白色鸟 26 只褐色鸟和 53 只棕色鸟 棕色鸟和白色鸟 杂交 其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 A 100 B 75 C 50 D 25 2 解析 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 后代出现 3 种表现型比例接近 1 2 1 说明棕色鸟是杂合子 白色对褐色 或褐色对白色 是不完全显性 棕色鸟 杂合子 和白色鸟杂交 不管白色是显 性还是隐性 后代中白色个体 纯合子 都占 50 2 2 条件显性 条件显性 相对性状的显 隐性与环境条件等有关 例 2010 天津 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 反之为短食指 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 基因控制 TS表示短食指基因 TL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 TS在男性为 显性 T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 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 则该夫 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1 4 B 1 3 C 1 2 D 3 4 3 3 共显性 并显性 共显性 并显性 指双亲的性状同时在 F1个体上表现出来 如马的毛色中混毛马 2 2 致死遗传 致死遗传 指由于某些原因的存在导致个别配子或个体发育不同时期不能存活的现象 按致死 程度分完全致死和不完全致死 按致死作用发生的阶段分配子致死 合子致死 胚胎致死 幼体致 死 按致死基因所在的位置分常染色体致死 性连锁致死 按致死基因的显隐性分显性致死和隐性 致死 如控制小鼠皮毛颜色的显性基因 AY 黄色 在纯合 AYAY 时可导致胚胎致死 植物中的 隐性白化基因 a 在纯合 aa 时因不能合成叶绿素而致死 根据内外环境对致死效应的影响分 条件致死和非条件致死 如温度敏感突变型分为条件致死 在较低温度下不出现致死效应在较高温 度下出现致死效应 和非条件致死的 在已知任何条件下都有致死效应 两类 例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大豆子叶颜色 BB 表现深绿 Bb 表现浅绿 bb 呈黄色 幼苗阶段死亡 和花叶病的抗性 由 R 和 r 基因控制 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220 株 子叶浅绿抗病 217 株 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 110 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 109 竹 子叶浅绿抗病 108 株 子叶浅绿不抗病 113 株 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 用表中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 在 F2的成熟植株中 表现型的种类有 其比例为 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 F1 F1随机交配得到的 F2成熟群体中 B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将表中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 原生质体 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 需要用 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 合 3 3 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 指受常染色体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但在表现型上却受个体性别影响的遗传现象 如 人的早秃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男性纯合子 AA 和杂合子 Aa 都会出现早秃顶 而女性 只有纯合子 AA 会出现早秃顶 杂合子 Aa 则表现正常 例 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H 和 h 控制 且有角对无角为显性 一对纯 合的有角公羊与无角母羊交配 所生小羊性成熟后 凡公羊都表现为有角 凡母羊都表现为无 角 若让子代的公羊与母羊交配 下列对交配后代的性状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所生公羊中 有角 无角 3 1 B 所生母羊中 有角 无角 1 3 C 所生后代羊中 有角母羊一定是纯合子 D 所生后代羊中 包括公羊和母羊 有角 无角 3 1 4 4 限性遗传 限性遗传 位于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所影响的性状只在某一性别中出现 如控制男 性外耳廓毛耳的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 毛耳性状的遗传只限于男性 例 雄鸡和母鸡在羽毛的结构上是存在差别的 通常雄鸡具有细 长 尖且弯的雄羽 而母鸡具 有宽 短 钝且直的母羽 已知雄羽与母羽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H h 控制 且所有 的母鸡都有母羽 但雄鸡也可以有母羽 将一对母羽雄鸡与母羽母鸡交配 所有后代的母鸡都 为母羽 而雄鸡则呈现母羽 雄羽 3 1 的比例 则亲本及后代雄羽雄鸡的基因型分别是 A HH HH Hh B Hh Hh hh C Hh Hh Hh D hh hh HH 5 5 表型模拟 表型模拟 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 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现型变化的现象 模 拟的表型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例如必修二 P71 长翅果蝇由于温度的影响出现了残翅 属于不可 遗传变异 例 果蝇的长翅 A 对残翅 a 为显性 但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种的幼虫 在 350C 温度下培养 正常培养温度为 250C 长成的成体果蝇却成为残翅 这种现象成称为 表型模拟 现有一只 残翅果蝇 如何判断它是属于纯合 aa 还是 表型模拟 请设计鉴定方案 1 方法步骤 2 结果预测及分析 6 6 一因多效和多效一因 一因多效和多效一因 一因多效指一对基因影响多种性状的发育 如豌豆中控制花色的基因也 控制种皮的颜色和叶腋有无黑斑 多因一效指一个性状的发育受许多不同对基因影响的现象 如果蝇眼睛颜色至少受 40 对等位基因控制 小家鼠的短尾性状至少受 10 对等位基因控制 再 如 7 7 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如控制 ABO 血型的基因 例 2009 山东 人类常色体上 珠蛋白基因 A 既有显性突变 A 又有隐性突变 a 突 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 这对夫妻可能 A 都是纯合子 体 B 都是杂合子 体 C 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 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 8 8 性反转 性反转 有功能的雄性或雌性个体转变成有功能的反向性别个体的现象 例 2010 海南 自然状况下 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 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 性染色体决定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 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 1 0 B 1 1 C 2 1 D 3 1 9 9 母性效应 母性效应 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 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决定 如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软体动物 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 但若单独饲养 也可进行自体受精 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 椎实螺螺壳的旋转方向的遗传符合母性效应 3 例 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 一般进行异体受精 但分开饲养时 它们进行自体受精 已知椎实 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 右旋 D 对左旋 d 是显性 若右旋 DD 雌与左旋 dd 雄交配 子一代全为右旋 若右旋 DD 雄与左旋 dd 雌交配 子一代全为左旋 对以下 杂交后结果的推测 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 错误的是 A DD dd F1全是右旋 F2也全是右旋 F3中右旋 左旋 3 1 B dd DD F1全是左旋 F2也全是左旋 F3中右旋 左旋 3 1 C dd Dd F1全是左旋 F2中右旋 左旋 1 1 D DD Dd F1全是右旋 F2也全是右旋 10 10 果皮 种皮等性状的遗传 注意 属于细胞核遗传 不属于细胞质遗传 果皮 种皮等性状的遗传 注意 属于细胞核遗传 不属于细胞质遗传 1 果皮 种皮分别由子房壁 珠被 都是母本体细胞 发育而来 其基因型与母本相同 2 胚 含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基因型与其发育成的植株相同 3 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基因型为母本配子基因型的两倍加上父本配子基因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CA1CA 2 2 1 1 BbRRBbRR BbRrBbRr 2 2 子叶深绿抗病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浅绿不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浅绿不抗病 3 1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