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 复习汇总_第1页
食品毒理学 复习汇总_第2页
食品毒理学 复习汇总_第3页
食品毒理学 复习汇总_第4页
食品毒理学 复习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毒理学复习提纲整理毒理学复习提纲整理 1 1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 是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 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 作用和机制 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外源化学物外源化学物 存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 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 在体内呈现一定 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内源化学物内源化学物 指机体内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毒性毒性 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 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毒物毒物 一般认为 在一定条件下 较小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 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衍生毒物衍生毒物 食品在制造 加工 包括烹调 或贮放过程中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形成或潜在的 有毒物质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 外源化学物经酶催化后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即为外源 化学物在体内质改变的过程 生物转运生物转运 毒物动力学中外源化学物的吸收 分布和排泄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即为外源 化学物在体内量改变的过程 吸收吸收 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排泄排泄 指外源化学物被排出机体外的过程 分布分布 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血液或淋巴液后 随体循环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 毒物动力学毒物动力学 用数学方法研究毒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 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代谢过程随时间 的变化规律 相反应相反应 经过氧化 还原和水解等反应使外源化学物暴露或产生极性基团 如 OH NH2 SH COOH 等 水溶性增高并成为适合于 相反应的底物 相反应相反应 具有一定极性的外源化学物与内源性辅因子 结合基团 进行化学结合的反应 首过效应首过效应 外源化学物未到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毒效应谱毒效应谱 化学物质对机体引起的毒性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的变化 血管活性胺血管活性胺 对动物血管系统有明显的影响的外源多胺 机体 防御功能 机体 防御功能 机体固有的抵抗内外致病因子侵害的功能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 对自身构成成分引起免疫反应的现象 碱基类似物碱基类似物 其分子结构和 DNA 的碱基相似 在 DNA 的代谢过程中有时会取代正常碱基 结果使 DNA 的碱基发生突变的一种化学物质 诱变剂诱变剂 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 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 统称为诱变剂 直接诱变剂直接诱变剂 化学物原型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突变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 由于染色体或染色体单体断裂 造成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缺失 或引起各种重排 从而出现染色体结构异常 化学致癌化学致癌 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共致癌作用共致癌作用 同时接触或先后接触两种或多种致癌物 致癌作用有时可增强 表现为相加或 协同作用 被称为共致癌作用或协同致癌作用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是鉴定化学致癌物的标准体内试验 是目前公认的确证动物致癌物 的经典方法 较为可靠 遗传毒理学遗传毒理学 研究环境因素对机体遗传物质和遗传过程的作用 阐明遗传毒性对机体健康 的后果及其作用机制 为防止环境因素对遗传物质的损伤 增加生物的遗传负荷 保护生 态平衡和人体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毒理学分支学科 生殖毒理学生殖毒理学 主要研究外来化合物对生殖细胞发生 卵细胞受精 胚胎形成 妊娠 分娩和 哺乳过程的损害作用及其评定 评定方法即为生殖毒性试验 发育毒理学发育毒理学 主要研究外来化合物对胚胎发育 胎仔发育以及出生幼仔发育的影响及其评定 评定方法称为发育毒性试验 其中主要为致畸试验 可接受危险度水平可接受危险度水平 当接触某种化学毒物人群发生某种损害的频率接近或略高于非接触人群 那么这一频率可作为该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水平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通过动物实验和对人群的观察 阐明某种物质的毒性及潜在的危害 对 该物质能否投放市场作出取舍的决定 或提出人类安全的接触条件 即对人类使用这种物 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的研究过程称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安全性 指在一定接触水平下 伴随的危险度很低 或其危险度水平在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 之内的相对安全概念 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 指一次给予或 24 小时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 短时间内动物所产生的急性反 应 包括致死或非致死的指标参数 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 在实验动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时期 用适当的方法和剂量给动物饲喂被检物 质 观察其蓄积的毒性效果 有时可包括几代的试验 毒效应谱毒效应谱 化学物质对机体引起的毒性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的变化 损害作用损害作用 是外源化学物毒性的具体表现 即引起功能紊乱 损伤 疾病或死亡的生物学效 应 安全限值安全限值 即卫生标准 是对各种环境介质 空气 土壤 水 食品等 中的化学 物理和 生物有害因素规定的限量要求 毒效学毒效学 研究化学物对机体的作用 毒动学毒动学 研究机体对化学物的作用 2 剂量 剂量 反应 效应 曲线反应 效应 曲线 答 剂量 效应和剂量 反应关系都可用曲线表示 即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 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 以剂量为横坐标 绘制散点图 可得出一曲线 基本类型 1 直线型 反应强度与剂量呈直线关系 即随着剂量的增加 反应的强度也 随着增强 并成正比关系 在生物体内这种类型较少出现 2 抛物线形 剂量与反映称非线性关系 即随着剂量的增加 反应的强度也 增高 且最初增高急速 随后变得缓慢 以致曲线先陡峭后平缓 而呈抛物线形 3 S 形曲线 对称 S 形曲线 当群体中的全部个体对某一外源化学物的敏感 性差异呈正态分布时 剂量与反映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对称 S 形曲线 非对称 S 形曲线 与对称 S 形曲线比较 该区现在靠近横坐标 左侧的一端曲线由平缓转为陡峭的距离较短 而靠近右侧的一段曲线则伸展较长 他表示 随着剂量增加 反应率的变化呈偏态分布 在毒理学试验中 这种类型最常见 4 全或无 反映 这种现象仅在一个狭窄的剂量的范围内才能观察到 为坡度 较陡的线性 反应关系 3 LOAEL NOAEL NOEL 答 LOAEL 观察到的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 通过实验和观察 一种物质引起机体 人或实验动物 形态 功 能 生长 发育或寿命可检测到的有害改变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NOAEL 未观察到的有害作用剂量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 通过实验和观察 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 人或实验动物 形态 功 能 生长 发育或寿命可检测到的有害改变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NOEL 未观察到的作用剂量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 通过实验和观察 与同一物种 品系的正常 对照 机体比较 一 种物质不引起机体 人或实验动物 形态 功能 生长 发育或寿命可检测到的改变的最高 剂量或浓度 4 LD50 和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关系和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关系 答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LD50 或 LC50 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它是一个经过统计学处理计算得到的数值 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 LD50 数值越小 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 反之 LD50 数值越大 则毒性越低 5 接触剂量 到达剂量 吸收剂量 接触剂量 到达剂量 吸收剂量 答 接触剂量又称外剂量 是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 如人 指示生物 生态系统 的接触剂 量 可以是单次接触或某浓度下一定时间的持续接触 到达剂量又称靶剂量或生物有效剂量 是指吸收后到达靶器官 如组织 细胞 的外源 化学物和 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 吸收剂量又称内剂量 是指外源化学物穿过一种或多种生物屏障 吸收进入体内的剂 量 6 毒效应谱的表现 毒效应谱的表现 答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亚临床改变 临床中毒 甚至死亡 机体负荷是指在体内化学物和 或其代谢物的量及分布 亚临床改变 临床中毒 死亡属于损害作用 毒效应 毒效应谱还包括致癌 致突变 和致畸胎作用 7 生物膜及其功能 生物膜及其功能 答 1 生物膜是指包围着每个细胞的细胞膜 cell membrane 也称质膜 和细胞器膜的总 称 2 生物膜功能 一是隔离功能 包绕和分隔内环境 二是进行很多重要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的场所 三是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当然 生物膜也可能是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靶 如二氧化硅颗粒可以改变细胞膜蛋白 的空间构象和脂质的流动性等 膜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膜的毒作用及其机制 8 衍生毒物的类别 衍生毒物的类别 答 衍生毒物可分为热解有机毒物 非热解毒物 油脂氧化物以及污染物反应产生的毒物 等 1 热解衍生毒物 1 多环芳烃 2 诱变性杂环胺类 3 油脂氧化产生的毒 物 2 氨基酸的非热解衍生毒物 3 碱处理产生的毒物 加压胺类 其中以组胺和酪胺最重要 4 自然衍生物 5 与污染物反应产生的毒物 亚硝酸盐 9 毒物的联合作用的类型及基本概念 毒物的联合作用的类型及基本概念 答 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前后相继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交互毒性作用 分类 1 相加作用 靶器官相同 1 1 2 指多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等于每一种化学物单独作 用的总和 化学结构比较接近 或同系物 或毒作用靶器官相同 作用机理类似的化学物 同时存在时 易发生相加作用 大部分刺激性气体的刺激作用多为相加作用 2 独立作用 靶器官不同 指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 其作用的方式 途径和部位也不相同 彼此之间互无影响 3 协同作用 1 1 2 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大于各种化学物的单独作用之和 例如 四氯化碳与乙醇对肝脏皆具有毒性 如同时进入机体 所引起的肝脏损害作用远比它们单 独进入机体时为严重 4 拮抗作用 1 1 2 指几种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小于每种化学物单独作用的总和 例如 异丙醇对肝脏无毒性作用 但可明显增强四氯化碳的肝脏毒性作用 5 增强作用 如果一种物质本身无毒性 但与另一有毒物质同时存在时可使该毒物的毒 性增加 这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potentiation 例如异丙醇对肝脏无毒性作用 但可明显增 强四氯化碳的肝脏毒性作用 10 10 急性毒性上限参数急性毒性上限参数 答 上限参数是以死亡为终点的毒性 包括绝对致死量 半数致死量 最小致死量 最大耐 受量等 11 11 急性毒性下限参数急性毒性下限参数 答 下限参数是以非致死性急性毒作用为终点的毒性 包括急性阈剂量和无作用剂量等 12 12 简述外源化学物的体内动态过程简述外源化学物的体内动态过程 答 1 毒物动力学 外源化学物和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开始 经过 吸收 分布 生物转化即代谢 排泄过程 即是机体对化学物进行一系列处置的过程 2 毒动学和毒效学 毒动学和毒效学是在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两个侧面 13 13 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 答 进入消化道内的脂溶性的非解离型的有机化学物分子以单纯扩散方式通过消化道粘膜 上皮层到达粘膜的血液中 14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 答 外源化学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从肾脏排到尿和肝脏经胆汁排到粪便中的途径 其他还 有肺脏 呼气 皮肤 汗 皮脂 乳汁 唾液和泪液等 一 肾脏排泄 肾脏排泄机制主要有三种 即肾小球过滤 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再吸收 尿排泄是以上三种过程的总和 尿排泄 肾小球过滤 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再吸收 二 肝胆排泄 进入肝脏实质细胞的外源化学物以及代谢后的结合产物 会被主动地转运 到胆汁中 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肝胆排泄是具有一定分子量 水溶性强和一定程度的脂 溶性外源化学物的主要途径 一般葡萄糖醛酸 谷胱甘肽和甘氨酸结合的分子量较大的外 源化学物容易经肝胆排泄 肠肝循环的存在会使外源化学物在血液中持续的时间延长 同 时也经历更多的代谢变化 三 肺排泄 经呼吸道吸入的 在体内不能被代谢的气态外源化学物和经其他途径吸收的 挥发性外源化学物 如四氯化碳 都会经肺排到肺泡腔内随呼气排泄 肺排泄的机制主要是单纯扩散方式 四 乳汁排泄 外源化学物主要以单纯扩散的方式 排泄 到乳汁中 由于乳汁富含脂肪 并通常偏酸性 pH 6 5 7 0 所以脂溶性物质及弱碱性化学物容易在乳汁中浓集 已知有 数十种以上的外源化学物可随乳汁排泄 五 其他排泄途径 外源化学物向汗液和唾液的排泄量较少 随汗液分泌排泄时可能引起 皮肤的炎症 随唾液排泄时 会被吞咽到消化道重吸收 虽然汗液 唾液和毛发不是主要的排泄途径 但是可以利用这些途径对外源化学物和代谢 产物进行检测 而且是无创性采样 1515 终毒物的概念及其种类终毒物的概念及其种类 答 终毒物是指外源化学物可直接与内源性靶分子反应并造成机体损害时的化学形态 终毒物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外源化学物本身就是终毒物 如强酸 强碱 尼古丁 重 金属离子 一氧化碳和蛇毒等 二是外源化学物本身相对无毒性 经体内的代谢活化后 毒性增强 转为终毒物 三是外源化学物经某种代谢过程激发了内源性毒物的产生 如氧 自由基爆发 脂质过氧化物大量蓄积等 1616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特点 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特点 答 1 机体的正常形态学 生理学 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影响 寿命可能缩短 2 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3 机体对外加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 4 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性增高 1717 影响外源化合物毒效应的因素 影响外源化合物毒效应的因素 答 一 外来因素 剂量 化学物性质 化合物化学结构与毒性 接触频数 接触途径 膳食因素 其他外来因素 二 内在因素 肠道吸收与屏障 毒物与血浆蛋白和组织结合 排除过程 肠道微生态 年龄与代谢能力 性别 三 毒物联合作用 相加作用 独立作用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增强作用 18 18 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的原因某个特定的器官成为毒物的靶器官可能的原因 答 该器官的血液供应 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 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 置 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 对损伤的修复能力 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 代谢毒物 的能力和活化 解毒系统平衡 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等 1919 抗营养物的概念及其种类 抗营养物的概念及其种类 答 能产生营养缺乏或干扰身体对营养素吸收利用的物质称为抗营养物 抗营养物可分为三类 1 干扰蛋白质消化或氨基酸及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的物 质 2 干扰矿物元素的吸收或代谢利用的一切物质 3 抗维生素 抗维生素是在一定条 件下无论是非经口 经口或随食品中维生素一起摄入后能够引起或有可能引起相应维生素 缺乏而表现出中毒症状的任何物质 2020 食用动物肝脏的注意事项 食用动物肝脏的注意事项 答 第一 要选择健康肝脏 第二 对可食肝脏 食前必须彻底清除肝内毒物 第三 要慎重食用 不可一次过量食用 或小量连续食用 防止过量维生素 A 中毒 2121 衍生毒物的概念及其种类 衍生毒物的概念及其种类 答 衍生毒物是食品在制造 加工或贮放过程中化学反应或酶反应形成的有毒物质 衍生毒物可分为热解有机毒物 非热解毒物 油脂氧化物以及污染物反应产生的毒物等 1 热解衍生毒物 1 多环芳烃 2 诱变性杂环胺类 3 油脂氧化产生的毒物 2 氨基酸的非热解衍生毒物 3 碱处理产生的毒物 加压胺类 其中以组胺和酪胺最重要 4 自然衍生物 5 与污染物反应产生的毒物 亚硝酸盐 2222 二噁英 二噁英 PCDD Fs PCDD Fs 在环境中具有的共同特征在环境中具有的共同特征 答 PCDD Fs 在环境中具有以下 4 个共同特征 1 热稳定性 PCDD Fs 极其稳定 加热到 800 才降解 然而要大量破坏时温度需要超过 1000 2 低挥发性 这些化合物的蒸汽压极低 因而除了气溶胶颗粒吸附外在大气中分布较少 而在地面可以持续存在 3 脂溶性 极具亲脂性 辛烷 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极高 log Kow 在 6 左右 因而在 食物链中 PCDD Fs 可以通过脂质发生转移和生物富积 4 环境中稳定性高 尽管紫外线可以很快破坏 PCDD Fs 但在大气中由于主要吸附于气 溶胶颗粒而可以抵抗紫外线 一旦进入土壤 对理化因素和生物降解都具有抵抗作用 平 均半衰期约为 9 年 因而可在环境中持续存在 2323 兽药进入食品的途径 兽药进入食品的途径 答 进入食品的途径 1 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用药 通过口服 注射 局部用药等方法给药 药物由于残留动物 体内而污染食品 2 促进生长 泌乳 甚至肌肉脂肪分配而使用的药物促进畜禽的生长 提高产肉量 产奶 量或者瘦肉率等而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也是通过口服 注射 局部药等方法给药 药物 由于残留动物体内而污染食品 3 在食品保鲜中引入药物 4 其他途径进入食品中的激素样物质 如洗涤剂 塑料和包装材料中的某些物质以及环境 中有机氯杀虫剂 除草剂等通过食物链进入食品造成污染 2424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三个原则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三个原则 答 第一个原则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 可以外推于人 第二个原则是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 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 第三个原则 成年的健康 雄性和雌性未孕 实验动物和人可能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 2525 对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时 应包括的三个步骤 对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时 应包括的三个步骤 答 明确化学物质的毒效应 通过全面观察 准确检测和综合分析 对接触化学毒物的 个体和群体出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的有害效应以及剂量 反应关系或剂量 效应 关系作出判断 确定机体出现的各种有害效应 根据在试验早期和最低剂量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变化 确定毒效应的敏感指标 并依据指标出现变化的情况来确定阈剂量和或最大无作用剂量 根据阈剂量和 或最大无作用剂量 对化学毒物的亚慢性毒性作出评价 2626 外源化学物对细胞功能的干扰表现 外源化学物对细胞功能的干扰表现 答 1 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 2 代谢酶受抑制 3 干扰神经传导 4 干扰 DNA 和 RNA 的合成与功能 5 细胞膜损伤和细胞内 Ca2 稳态失调 6 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7 与大 分子共价结合 8 光毒反应 2727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答 1 确定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性的效应谱 对在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发现的毒作 用提新的信息 并发现在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中未发现的毒作用 2 研究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作用的靶器官 3 研究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剂量 反应 效应 关系 确定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 量 LOAEL 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NOAEL 提出此受试物的安全限量参考值 4 研究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性损害的可逆性 5 亚慢性毒性试验为慢性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及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6 确定不同动物物种对受试物亚慢性和慢性毒效应的差异 为将毒性研究结果外推到人 提供依据 2828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答 一 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 发育中的胚胎对致畸作用的敏感期虽然主要在器官发生期 但在此期间 各种不同器官还 各有特别敏感的时间 二 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 1 剂量效应关系复杂的表现及原因 1 机体在器官形成期间 与具有发育毒性的化合物接触 可以出现畸形 但也可引起胚 胎致死 2 某种致畸物可以引起一定的畸形 但在同一条件下 给予更高的剂量 并不出现同一 类型畸形 3 许多致畸物除具有致畸作用外 还有可能同时出现胚胎死亡和生长迟缓 而且不同表 现还可以相互影响 又无一定规律 2 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较为陡峭 最大无作用剂量与 100 致畸剂量之间距离较小 一般相差 1 倍 曲线斜率也较大 往 往 100 致畸剂量即可出现胚胎死亡 剂量再增加 即引起母体死亡 三 物种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 任何外来化合物的损害作用都存在物种以及个体差异 但在致畸作用中更较突出 同一致 畸物在不同动物并不一定都具有致畸作用 引起畸形的类型也不一致 2929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 答 暴露于有关的致癌物 致癌物的代谢 致癌物与 DNA 间的相互作用 启动阶段 DNA 损伤修复 细胞死亡或存留以及异常的细胞克隆在组织中复制 异常克隆生长成 可测量的癌前细胞灶 促进阶段 肿瘤生长并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分 发展阶段 3030 影响致癌作用的因素 影响致癌作用的因素 答 致癌性的增强 同时接触或先后接触两种或多种致癌物 致癌作用有时可增强 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 被称为共致癌作用或协同致癌作用 二 致癌性的抑制 在许多动物试验中发现非致癌物与致癌物同时存在 可出现拮抗 现象 多发生于非致癌物的化学结构与致癌物相似的情况下 特别是前者的剂量远较后者 为高时尤易发生 拮抗作用的机理可能是 在靶器官中发生竞争性的取代 活化作用酶系 统活力发生改变 三 营养因素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与维生素 四 宿主因素 物种 品系和器官特异性 年龄 性别和内分泌平衡 3131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结果分析指标 答 主要分析指标有 肿瘤发生率 多发性 是指一个动物出现多个肿瘤或一个器官出现 多个肿瘤 潜伏期 3232 二噁英的暴露分类 二噁英的暴露分类 答 人所受到的二噁英的暴露可分为普通暴露 职业暴露与事故暴露 3333 暴露量评估 暴露量评估 答 暴露量评估是指对于通过食品或其他有关途径的暴露而可能进入的生物 化学和物理 性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3434 遗传损伤的分类遗传损伤的分类 答 在遗传毒理学中可将遗传损伤分为三大类 即基因突变 染色体畸变及基因组突变 3535 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 答 人类致癌物的确定主要根据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能够重复 有剂量反应关系 有动 物致癌试验阳性结果支持 3636 机体的免疫系统的构成 机体的免疫系统的构成 答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3个层次组成 1 免疫器官和组织 骨髓 胸腺 脾脏 淋巴结 扁桃体 淋巴结等 2 免疫细胞 大体上分为免疫活性细胞 辅佐细胞和其它细胞三类 3 免疫分子 1 免疫球蛋白2 补体3 细胞因子 包括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 4 HLA 分 子 3737 免疫器官的分类 免疫器官的分类 答 根据免疫器官的发生和作用不同 免疫器官可分成两类 一类称中枢免疫器官 包括 胸腺 法氏囊 鸟类 或法氏囊类似器官 另一类是周围免疫器官 包括淋巴结 脾脏 扁桃体与阑尾等 3838 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表现的三个方面 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表现的三个方面 答 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免疫抑制 超敏反应及自身免疫 1 外源化学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包括体液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 巨噬细胞功能 NK 细胞功能及宿主抵抗力等 2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 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 疫反应 超敏反应与免疫反应本质上都是机体对某些抗原物质的特异免疫应答 但 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组织损伤和 或生理功能紊乱 免疫反应则主要表现为生理性 防御效应 3 自身免疫是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或细胞抗原性失去免疫耐受性 导致自身免疫效应细 胞和自身抗体产生 称为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反应达到一定强度 以致破坏正常组 织结构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 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3939 机体的免疫反应功能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 机体的免疫反应功能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 答 机体的免疫反应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防御功能 稳定功能和监视功能 1 防御功能是指病原体倾入机体后 通过各种屏障 包括呼吸道 消化道 血脑屏障及 各种抗体补体所起的防御作用 2 稳定功能是指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有清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 从而保持机体的动态 稳定 3 监视功能是指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 40 外来化合物对免疫系统作用的特点外来化合物对免疫系统作用的特点 答 1 反应的灵敏性 很多外来化合物对免疫系统造成不良反应的剂量往往低于它们的一 般毒性作用剂量 2 反应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免疫反应的双重性和作用的选择性 一种外来化合物对机体 可产生免疫增强或免疫抑制两种效应 它取决于化学物质剂量大小 进入机体途径以及检 测时间 很多外来化合物可能选择性地损伤免疫反应的一个方面或某个免疫细胞的亚类 4141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四个阶段 答 第一阶段 急性毒性试验 它是一次性投较大剂量后观察动物的变化 观察期大约 为 周 从而判定动物的致死量 LD 和半致死量 LD 50 半致死量是指实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