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1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1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1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1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C C 卷卷 1 1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8 年 4 月 12 日上午 我国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 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 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参加海上阅兵的辽宁舰航母编队 由青岛港前往阅兵南海海域 依次经过的海域是 A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B 黄海 东海 台湾海峡 南海 C 东海 黄海 南海 琼州海峡 D 南海 东海 黄海 台湾海峡 2 我国的两个内海的名称 A 渤海 黄海 B 黄海 台湾海峡 C 渤海 琼州海峡 D 南海 东海 3 图中青岛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第 2 页 共 14 页 A 陕 B 鲁 C 贵 D 冀 2 2 分 国家统计局 13 年 2 月 26 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 2012 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 132802 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45 7 男性占总人口的 51 5 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 12 14 死亡率为 7 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小题 1 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 正确的是 A 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 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 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 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2 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资源紧缺 劳动力不足 环境破坏 就业压力大 住房困难 A B C D 3 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 秦岭 淮河 第 3 页 共 14 页 B 黑河 腾冲 C 长城沿线 D 等温线 4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A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B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慢 C 人口基数小 人口增长快 D 人口基数小 人口增长慢 5 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国策是 A 控制人口数量 B 提高人口素质 C 实行计划生育 D 晚婚 晚育 3 4 分 读 我国局部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剖面线穿越了我国地势第一 二 三级阶梯 B A 地形区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 棉花等 C B 山脉呈南北走向 第 4 页 共 14 页 D D 地形区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如长江 澜沧江等 4 2 分 吉林省的种植业一般是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两熟 C 一年三熟 D 两年三熟 5 2 分 2019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除北京外有三个分会场 分别在 吉林长春 江西井冈山 广东深圳 三个分会场布置得各具特色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下列有关三个分会场说法正确的是 A 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均位于沿海工业基地 C 都位于秦岭 淮河以北 D 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2 其中有一个会场布置重点突出了汽车的元素 彰显当地是 个有名的 汽车城 的地位 这个会 场在 第 5 页 共 14 页 A 长春 B 北京 C 井冈山 D 深圳 6 2 分 今年暑假 香港由于反 修例 暴动 引起贸易经济等下滑 香港的繁荣与稳定离不开大 陆的支持 若有一艘货轮 从天津港航行至香港港 沿途经过的海域和海峡依次是 A 渤海 黄海 东海 台湾海峡 南海 B 黄海 渤海 东海 太平洋 南海 C 南海 台湾海峡 东海 黄海 渤海 D 渤海 东海 黄海 琼州海峡 南海 7 2 分 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 B 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C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D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 水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8 2 分 华北平原春旱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人口过多 工农业过度用水 B 河流结冰 无灌溉水源 C 春季气温回升快 蒸发量大 D 位于冲积扇 地表水下渗快 9 2 分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北部沿海多优良港湾 C 石油资源丰富 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 D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10 4 分 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 黑龙江 B 乌苏里 C 长 江 D 额尔齐斯河 11 4 分 日前 我国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场 D 未开发土地 12 2 分 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 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 读图 完 成下列小题 1 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 A 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 7 页 共 14 页 B 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 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D 人类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强 2 有关北方地区缺水原因 描述错误的是 A 人口多 工农业用水量大 B 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差异大 C 水资源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D 夏季风来得早 去得晚 雨季短 13 4 分 黄河金三角地区 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 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 读下图完 成下面小题 1 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三省交界处 甲 乙两省省会城市分别是 A 西安 济南 B 太原 郑州 C 郑州 石家庄 D 兰州 西宁 2 属于黄河金三角地区工业优势部门的是 第 8 页 共 14 页 煤炭工业 造船工业 石油化工 炼铝工业 A B C D 14 4 分 读 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地跨我国南方 北方 青藏 西北四大区域的省级行政区是 A B C D 2 A 城夏季气温低于 B 城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经度位置 第 9 页 共 14 页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 15 2 分 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位于 A 上海黄浦路 B 南京珠江路 C 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同区 D 北京中关村 二 二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16 4 分 读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我国既濒临渤海 又濒临黄海的省份是辽宁省和 2 图中 为 省 简称 3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四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广东省和台湾省 填全称 17 6 分 下图是 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 沿 36 N 读图回答 第 10 页 共 14 页 1 C 是我国的第 阶梯 主要地形是 和 2 我国地势特点 呈 分布 受地势影响 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 注入太平洋 18 4 分 读等高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791 年法国都朋特里尔绘制了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 19 世纪初 等高线逐渐开始用于测绘地形图中 19 世纪后半叶 等高线法冲破不易识别的阻碍 取得公认 此后 等高线法才成为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显 示地貌的基本方法 1 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2 小河干流的流向是 3 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 2 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4 有 AC BC 两种把水引到 C 处的方案 应选取 线 理由是 5 甲 乙两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 以 最好 理由是 第 11 页 共 14 页 6 为了发展当地经济 大力开展旅游业 增加旅游项目 要在山上修建玻璃栈道 请从 处 选择一处最合适的地点 7 若 B D 两地 B D 两地图上距离 3 厘米 设有缆线相通 在此处开展刺激的空中飞人运动 从 D 处沿缆线滑向 B 处 滑行速度是每分钟 200 米 从 D 山顶到 B 大约需要 分钟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1 2 1 3 2 1 2 2 2 3 2 4 2 5 3 1 4 1 5 1 5 2 6 1 7 1 8 1 第 13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