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_第1页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_第2页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静脉输液是小儿最有效、最能达到治疗目的给药途径,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要求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以及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如何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是儿科护士一直研究的课题。由于小儿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静脉输液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我院 2016-2016 年对 3-12 岁患儿在穿刺时进行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创造良好的环境 患儿因生病来院就诊,突然变化的环境使他们感到陌生、紧张和恐惧,创造舒适的环境是做好患儿心理护理的前提。因而在儿童输液时依据儿童的特征进行一些设计,如护士服、护士帽都是粉红色的,墙壁上挂一些卡通画,设立专柜里面存放一些玩具,摆放小床、各种图案的桌椅,床单、被套、枕套都有动物图案,使患者有家的感觉,以分散其恐惧心理。 2 儿童发展心理及护理 儿童发展的心理思维分 3 个阶段。3 岁以下的儿童是思维发展的最低阶段,称感知动作思维。 此期患儿虽然已开始做游戏,但极其简单,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针对患儿这个时期的特点,给予看图片、玩玩2 / 3具、参观输液室等实物教育,输液时由家长抱着,以消除患儿的陌生感。36 岁儿童的思维为具体思维。此期患儿思维能力逐渐完善,模仿能力较强,在幼儿园教育下,开始了集体生活。根据此期的心理特点,耐心解释说服,如女孩子都爱漂亮,可以从穿着、长相等进行赞美、诱导,男孩子喜欢刀、枪,爱学做英雄要勇敢,以激励开导为主。由于儿童心理改变有不随意性,易受他人影响,有患儿哭,他们就会跟着哭。在穿刺时,优先安排那些合作患儿,让他们作示范,及时给予表扬并给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小红花、贴画等,让胆小、恐惧的患儿先观看,消除其恐惧心理。对那些经反复心理诱导不肯接受输液的患儿,采取“惩罚”手段,如对他们态度冷淡或警告,撤消“奖励” ,让陪同的人离开等;患儿如接受穿刺时,则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他们的配合。大部分患儿经上述心理护理后都能接受静脉输液,大大提高了穿刺效率。712 岁学龄儿童为抽象概念思维。对此阶段的儿童重点实施引导,因此阶段的儿童大部分已上学,受到学校老师的严格组织训练,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有荣誉感、责任感,但仍较固执、任性、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产生惧怕、焦虑、疑惑等心理变化。对他们要耐心、细致说服,向其讲解在穿刺时如何配合及具体的操作过程、输液时的注意事项等,以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 3 / 33 家长的配合 一些孩子患病家长心情紧张焦虑,对护理操作的必要性与效果难以作出客观的评价,对护士不信赖,易产生矛盾。有的家长对患儿一味迁就,当患儿不合作时缺乏耐心,甚至粗暴训斥或谩骂,给患儿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在穿刺时,对家长要按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宣传教育,消除顾虑,改变其不良情绪。 4 小结 护士在对患儿穿刺时,要有爱心,热情接待,根据不同年龄及个性进行心理疏导,用儿童易接受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解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