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查体视、触、叩诊_第1页
腹部查体视、触、叩诊_第2页
腹部查体视、触、叩诊_第3页
腹部查体视、触、叩诊_第4页
腹部查体视、触、叩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腹部查体,目的与要求,掌握腹部体表标志,分区熟练掌握腹部检查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了解腹部异常发现及其鉴别,腹部检查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光源充足,检查床高低适宜检查者站位 ,手温暖,指甲充分解释动作轻柔,注意检查顺序患者排空膀胱,低枕平卧,屈膝,充分合理暴露腹部,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一节 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一)体表标志(二)腹部分区,腹部范围上起横膈,下至骨盆,前面及侧面为腹壁,后面为脊柱及腰肌。在此范围内包含腹壁、腹膜腔和腹腔脏器等。体表标志 肋弓下缘、胸骨剑突、髂前上棘、耻骨联合、脐、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腰方肌外缘、第12肋骨及肋脊角。,肩胛下角,肋脊角,二、腹部分区 四区法 九区法,腹部主要脏器,四区法各区主要脏器,九区法各区主要脏器,第二节 视诊,内容腹部外形(重点)腹壁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脐部胃肠型和蠕动波上腹部搏动,视诊 注意事项,被检查者应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医生站立于患者右侧;按一定顺序全面观察。,视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腹部外形 (二)腹壁皮肤 (三)呼吸运动 (四)腹壁静脉 (五)脐部 (六)胃肠型及蠕动波外形 (七)上腹部搏动,(一)腹部外形,1、正常腹形,消瘦者 健康正力型肥胖、小儿、餐后,腹腔内与腹壁上局部性肿块的鉴别:嘱患者做仰卧起坐动作,使腹壁肌肉紧张,如肿块更加明显,说明是在腹壁上,反之在腹腔内(被收缩变硬的腹肌所掩盖)。,正常腹部平坦,全腹膨隆晚期肝硬化患者,局部膨隆上腹中部膨隆肝右叶肿大、胃癌、胃扩张、胰腺肿瘤或囊肿。,全腹凹陷舟状腹恶病质,如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局部凹陷多因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所致。,(二)腹壁皮肤: 1、色素: 2、腹纹:白纹、紫纹 3、皮疹:麻疹、猩红热、伤寒、荨麻疹等 4、瘢痕:外伤、手术、皮肤感染 5、疝: 6、弹性:,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色素皮肤皱褶处有褐色素沉着(Grey-Turner征) ,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左侧腰部皮肤呈蓝色,系血液经腹膜后渗至皮下所致,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脐周围或下腹壁呈蓝色为腹腔内大出血征象(Cullen征),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疝 脐疝白线疝切口疝股疝腹股沟疝,(四)腹壁静脉 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看不清清楚; 腹壁静脉曲张,是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静脉回流受阻时的征象; 血流方向检查方法指压法,正常情况下,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自下向上流入上腔静脉;脐水平线以下的腹壁静脉自上而下流入下腔静脉。异常情况下,上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上而下;下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下而上。,上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上而下下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下而上,(五)脐部,常见的异常有: 脐疝、脐部肿瘤、炎症等。(六)胃肠型及蠕动波:正常人看不到,梗阻时出现, 幽门梗阻:胃型 、胃蠕动波 肠梗阻: 肠型 、肠蠕动波(多在脐周) 严重梗阻:多个蠕动波、肠型 肠麻痹: 蠕动波消失,腹胀,肠型,第四节 腹部叩诊,(一)目的(1)明确某些脏器的大小、有无叩击痛;(2)胃肠积气情况;(3)腹腔内有无积气、积液、包块等;(4)证实触诊结果。(二)方法 间接叩诊法,(三)注意事项光源充足,检查床高低适宜;检查者站位 ,手温暖,指甲;动作轻柔,注意检查顺序;患者排空膀胱,低枕平卧,屈膝,充分合理暴露腹部。,腹部叩诊内容,腹部叩诊音腹腔积液的叩诊(重点)肿块的叩诊肝脏和胆囊的叩诊(难点)脾脏叩诊胃泡鼓音区肾脏叩诊膀胱叩诊,(一)腹部叩诊音,正常: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高度鼓音,胃肠胀气麻痹性肠梗阻胃肠穿孔,浊音或实音,肝脾高度肿大腹腔内肿瘤大量腹水,(二)腹腔积液的叩诊(重点), 腹腔积液和卵巢囊肿的鉴别(难点) 移动性浊音(重点) 腹腔积液的临床意义,(1)卵巢囊肿与腹水的鉴别(难点),A、腹腔有中等量积液时,患者取仰卧位时,腹部两侧有液体积聚,叩诊呈浊音,腹中部由于肠管内有气体而在液面上浮起,叩诊呈鼓音。B、卵巢囊肿时,患者取仰卧位时,腹部两侧因肠管被挤至腹部两侧,叩诊呈鼓音;腹中部则为浊音。,仰卧位,(2)移动性浊音(重点),1、检查方法:变换体位(仰卧位侧卧位),浊音区范围明显改变。2、意义: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中等量)以上。3、腹水的常见病因:肝硬化、腹膜炎、心功能不全、 肾病综合征、腹膜癌等。,(三)肿块的叩诊,在腹部触及肿块时应在肿块体表进行叩诊,以助鉴别。,(四)肝脏与胆囊的叩诊(难点),1、肝脏叩诊:方法:自肺区开始沿右锁骨中线向下叩击至肝区,依次可叩得三个音响,即清音-浊音-实音。理解;肝绝对浊音与肝相对浊音。肝上界:由清音叩至浊音(由上向下);肝下界:由鼓音叩至浊音(由下向上)。肝浊音区宽度约9-11cm,正常肝脏的位置和大小,2、肝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记忆),肝浊音界扩大肝癌、肝淤血、肝炎、多囊肝;肝浊音界缩小急性重型肝炎、胃肠胀气;肝浊音界消失消化性溃疡穿孔、阑尾炎穿孔;肝浊音界上移右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气腹;肝浊音界下移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 3、胆囊的叩诊:只能检查有无叩击痛。,(五)脾叩诊叩诊采用轻叩法,在左腋中线上进行。正常在左腋中线第911肋之间叩到脾浊音,其长度约为4-7cm。脾浊音区扩大:各种原因所致脾肿大。脾浊音区缩小:左侧气胸、胃扩张等。,(六)胃泡鼓音区的叩诊,位置:在左前胸下部,为胃内含气所致。上肺下缘及膈;下肋弓;右肝左叶;左脾。增大胃扩张缩小肝脾大、心包积液或左侧胸腔积液者。,(七)肾脏叩诊,方法: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医师用左手掌平贴在被检查者肾区,右手握空拳用轻至中等强度的力量向左手背徐徐叩击。正常时肾区无叩击痛。叩击痛肾盂肾炎、肾周围炎。,第五节 听诊,听诊内容: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一)肠鸣音 正常:4-5次/分 肠鸣音活跃:10次/分,但音调并不高亢,见于急性肠胃炎、胃肠道大出血或服泻药后。 肠鸣音亢进:次数明显增多且响亮、高亢或金属调 ,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弱:次数减少( 1次/ 3-5分)、声音低弱; 肠鸣音消失(静腹):始终听不到肠鸣音,见于急性腹膜炎、肠麻痹。,(二)振水音定义:被检查者仰卧,医师用稍弯曲、并拢的手指在其上腹部连续迅速地冲击,将耳凑近可直接听到胃内气体与液体相撞击所发出的声音。 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