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_第1页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_第2页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_第3页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提要】该文从史学与经学、史学与文学的关系着眼来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提出了如下的观 点:第一,魏晋时期史学虽然从经学当中独立了出来,但事实上二者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史 学从经学那里,尤其是古文经学那里继承了许多东西。第二,这一时期史学与文学也有着密切 的联系,直到南朝,文与史的界限才得到了明确划分。不过,这主要不是因为人们对史学有了 更多的认识,而是由于文学获得了迅速发展,从而将“史”从“文”的领域排斥了出去。该文 的特点是不孤立地研究史学史的演变,而是试图将其置于更广泛的学术史的背景下来加以考 虑,在注意学术分化、演变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学术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关键词】经史、文史、史学、魏晋南北朝较之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论是史学著作的种类还是数量都大大增加了。 隋书经籍志史部所列史书共计十三类,即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其中,每一门类除开头一种或少数几种为三国以前著述外,几乎全部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作。1史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同一时期的经学、文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 / 4本文以下将围绕着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这两条线索展开讨论,以期把握史学发展的脉络。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史学学科的独立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依据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把国语 、 世本 、 战国策 、 太史公书等史书都附于春秋经之下,史学没有独立的地位。但是到晋代,情况发生了变化,西晋荀勗作中经新簿,分书籍为四部,史学著作为独立的一类,属丙部,东晋李充又改定次序,将其置于乙部。 隋书经籍志不用乙部之说而谓之史部,实质并无变化。 史学著作在图书分类上的变动不是没有原因的。梁代阮孝绪编制七录,其一为经典录,其二为记传录。他解释说:刘氏之世,史书甚寡,附见春秋,诚得其例。今众家纪传倍于经典,犹从此志,实为蘩芜。2 阮氏所说有一定的道理,从汉末至梁代,史籍数量确实大增, 别开一类,势在必行。但是在西晋,新的史著并不是很多,恐怕还不能这样解释。3 / 4考诸史实,经与史的区分在目录分类以外也有反映。 三国志卷 42尹默传: 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史,又专精于左氏春秋 。 据陈寿所说,汉末荆州的学校不仅教授经学,而且也教授史学。对此,我们找不到旁证,姑置不论。但通诸经史一语,至少表明在陈寿生活的西晋时期,人们心目中经与史是明明有别的。 文选卷 49 干宝晋纪总论李善注引王隐晋书称:王衍不治经史,唯以庄老虚谈惑众。王隐是两晋之际的人,他也用了经史一词,可见陈寿用语不是出自个人的习惯。经史在唐修晋书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如卢钦笃志经史,邵续博览经史,王珣经史明彻等等。3 参诸上述晋人用语,这些记载应该是可信的。经史双修实际上汉代就有,后汉书卷 64卢植传载,卢植少从大儒马融受古文经学,后在东观校中书五经纪传,补续汉记 。我们自然可以说他是通诸经史,可是当时人并不这样说。有经史之实而无经史之名,这说明在东汉人的观念中经与史的区别尚不明确。4 西晋人开始频频使用经史一词,意味着经与史发生了分离。12 下一页西晋以后,经与史的区分在教育上也有明确体现。晋书卷 88刘殷传: 4 / 4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弱冠,博通经史,有子七人,五子各授一经,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汉书,一门之内,七业俱兴。 晋书卷 105石勒载记下:署从事中郎裴宪、参军傅畅、杜嘏并领经学祭酒,参军续咸、庾景为律学祭酒,任播、崔濬为史学祭酒。宋书卷 93雷次宗传: 元嘉十五年,征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 不论是在官学中或是在私学中,史学都是一个独立的门类,由此可见,自晋以后人们对经学与史学的区别是有清楚认识的。荀勗、李充在书籍目录上把史书从经书中分离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阮孝绪生活在梁代,他没有考虑目录以外的上述历史变化,而仅仅从史书数量的增加来解释目录分类的改变,似乎还是未达一间。经史一词的出现、目录分类的变化、教育中史学科目与经学科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