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2013德州)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悄(qio)然 休憩(q) 奇葩(p) 芒刺在背(mng)B . 玷(din)污 涟漪(y) 打的(d) 头晕目眩(xun)C . 筵(yn)席 气氛(fn) 片(pin)酬 寻章摘(zhi)句D . 殷(yn)红 拮据(j) 塑(s)身 白雪皑皑(i)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惊闻乔任梁离世的消息,粉丝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B . 家中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C . 女排朱婷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D . 王老师为人诚实,待人接物斩钉截铁 , 深得同事们的好评。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防止食物中毒这类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B . 通过包粽子社团活动,可以更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C . 这次比赛的胜利,将决定着我们班能否进入日日新杯足球总决赛。D . 为迎接文化艺术节,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师生们关于开展活动的意见。4. (2分)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价值观是力量”。B . “挑衅”“炫耀”“目空一切”“油嘴滑舌”(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C . “雨后春笋”“感谢生命”“提纲挈领”“非常坚强”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 .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直到最后升华自己。”这句话没有语病。5. (2分)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B . 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及回国后的一些事。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赞同。C . 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D . 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话音刚落,一声p l_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wi sh_力。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i rn tng wn_了。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zh s m j_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_ , 左右采之。诗经关雎_ ,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_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语“辗转反侧”出自关雎“_ , _”一句。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的诗句是:_。古代有不少写“思乡”的诗篇,请你连续写出两句诗句。_ , 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8. (9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深深的A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_,_。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B的目标。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1)请为文中A,B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留恋 流连 高远 高大A_;B_(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读下列古诗,答题。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诗入画,这首诗描写了、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10. (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 , 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原:原国。击金: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卫人:卫国人。(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原三日即下矣A . 原三日即下矣B . 原三日即下矣C . 原三日即下矣D . 原三日即下矣(2)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期 )信(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得原失信,吾不为也。(4)晋文公攻打原国为什么只打了十天就撤退了?(5)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1.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古人云,“_ , _”。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论据填在第段空格上( ) A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D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3)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所炼就的古诗文“童子功”对你的影响。 12. (18分)阅读下文,回答第小题。老汪栗子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1)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晚开店_收野栗_(2)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作概括。 (4)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和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围绕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至8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