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五四 运动前后学前教育的演进 1915 1949年 当时中国教育的基本格局 一方面 五四 运动前后 在北洋政府 1912 1927年 和南京国民政府 1927 1949年 统治区 西方教育思想被大量介绍到中国 涌现出各种教育思潮 开展诸多教育改良活动 另一方面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 1927年建立工农武装政权 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工农大众中进行革命的 科学的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萌芽 展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者构成当时教育的基本格局 本部分介绍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学前教育 1 一 产生学前教育新思潮二 有关幼稚教育的制度规程三 幼稚教育的实施 2 一 产生学前教育新思潮 一 引入和研究西方教育理论 学说 五四 运动前后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5年 以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 杂志为标志 高举的两面旗帜 民主 与 科学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主要领导人有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等 人们为了探讨中国教育的出路 把各种西方教育理论学说 思潮介绍进来 出现了一个宣传 介绍西方教育理论 教育学说的热潮 卢梭 斯宾塞 康德 洛克 赫尔巴特 裴斯泰洛齐 福禄倍尔 蒙台梭利 凯兴斯坦纳 爱伦凯 杜威 桑代克 克伯屈等资产阶级思想家 教育家 心理学家的著作陆续被介绍到中国 国外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并给其它教育思想以一定的影响 成为从 五四 到新中国成立前最重要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潮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一个范式是设计教学法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是倡导这一模式的代表人物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设计教学法传入中国后 对幼稚园教育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东南大学演讲时的杜威 4 二 批判封建儿童教育儿童观是一个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念问题 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为家庭中家长的子女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 受封建宗法制儿童观的制约 家长习惯于把儿童视为自己的隶属品 这种观念通常表现为强调儿童的服从性和家长对子女的支配地位 实质上不尊重儿童个体的人格 5 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 儿童中心主义 儿童本位主义思想得到相当的传播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 五四 运动 新的儿童观在新生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 传统的封建儿童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发起批判传统的封建儿童观主要人物有鲁迅 蔡元培等人 在 五四 前后 鲁迅曾对中国传统的子女观和儿童观以及长者本位的传统 传统家庭伦理对儿童人格的禁锢和摧残进行了批判 如1918年发表于 新青年 的 狂人日记 以一个被人目为精神病患者的 狂人 的视角来揭示的封建社会 吃人 本质的深刻洞察 文章最后一句是 救救孩子 鲁迅 1881 1936 蔡元培 1868 1940 6 三 对引进国外幼稚教育制度的反思儿童的社会教育机构 是儿童从家庭教育转向儿童公育的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形式 在中国是外来品 在传播中存在机械模仿的弊端 不适合中国国情 从清末创办蒙养院至20年代中期 一般幼儿教育机构 除一些具有社会慈善性质的以外 大都以招收富裕人家的子女为主 7 发起对引进国外幼稚教育制度的反思的主要人物陶行知 陈鹤琴 张雪门 张宗麟等人 二三十年代 陶行知 陈鹤琴等人对已经实施了的幼儿社会公育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写出了一批有份量的文章 揭露了当时幼稚教育不适合中国国情 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 形成了幼教战线上一个普通的反思思潮 主要的代表性文章有 陶行知的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1926年 幼稚园之新大陆 工厂与农村 1926年 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陈鹤琴的的 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 1924年 我们的主张 1927年 幼稚教育之新趋势 1927年 张雪门的 参观三十校幼稚园后的感想 我国三十年来幼稚教育的回顾 张宗麟的 调查江浙教育后的感想 幼稚师范问题 幼稚教师对社会应有的态度与技能 陶行知 1891 1946 陈鹤琴 1892 1982 张雪门 1891 1973 张宗麟 1899 1976 8 二 有关幼稚教育的制度规程 一 壬戌学制1922年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北洋政府公布了 学校系统改革令 确定了新学制 1922年新学制也叫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经过长达7年 1915 1922年 之久的酝酿 教育界在实践探索基础上选择美国教育作为新的学习榜样 受美国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很大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9 关于学前教育 该学制较以前学制主要有两点变动 1 将幼儿教育机构定名为幼稚园 至此 幼稚园开始作为幼儿教育机构的法定名称 在实践中基本上得到了统一 2 规定初等教育包括幼稚园和小学校 将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范围 加强了幼儿教育的地位 3 幼稚师范绝大部分都附设在师范学校或高中成其一科 称幼稚师范科 10 二 幼稚园课程标准 我国自清末颁布幼儿教育章程以来 一直没有关于幼稚园课程标准的规定 最多在相关章程中略举幼稚园的科目 因此 清末民初设立的各种幼儿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各行其是 1 形成 1929年 教育部颁发 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 全文分 幼稚教育总目标 课程范围 教育方法要点 三大部分 颁布后 随即成为指导各类幼稚园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932年 教育部将其作为正式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公布 11 2 背景 由陈鹤琴等专家在鼓楼幼稚园课程试验的基础上参与制定的 鼓楼幼稚园及其试验简介 1923年 陈鹤琴在自家创办 以试验研究中国化的幼稚教育 是中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 1923 1928年 先后进行了儿童心理学的实验 以课程实验为主导的全面实验 全面实验 课程实验 幼稚园应有的习惯和技能 设备和玩具的改进课程实验 课程组织实验 科目实验 教材教法实验科目实验 参看教材123 126页的资料 12 3 特点 1 一方面 运用欧美进步主义儿童观于幼稚园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课程范围分音乐 故事和儿歌 游戏 社会和自然 工作 静息 餐点等7个课目 方法上受设计教学法的影响 强调儿童和生活本身在课程中的价值 突出活动的意义 2 另一方面 注意从民族文化中吸取养料 坚持了中国化的方向 13 4 历史意义 1 是我国幼儿教育专家学者第一次在总结自己实验成果的基础上 试图从国情出发制订的幼儿教育规程 2 使我国幼儿教育从最初的模仿抄袭中摆脱出来 向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迈出了一步 3 公布后 成为1949年之前幼稚园课程设置的纲领性文件 14 三 师范学校规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从1932年起 陆续公布了一系列师范教育的法令 如 师范教育法 1932年 师范学校规程 1933年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1934年 其中对幼稚师范教育规定较集中的有 师范学校规程 15 师范学校规程 规定有幼稚教育 如 师范学校内得设立幼稚师范科 推动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 关于幼稚师范的课程设置 国家统一制定幼稚师范课程 促进了幼稚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幼稚师范学校教员的任职资格进行了规定 为保证幼稚师范毕业生的合格率 有对幼稚师范科参加会考的规定 16 四 幼稚园设置办法 1916年 修正的 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 中关于蒙养园的内容 只对蒙养园招生对象的年龄 保育宗旨 原则 科目管理和保育人员的资格 鉴定办法 待遇 规模和设备等作了简要的说明 缺乏具体的规定 1939年 教育部公布了 幼稚园规程 1943年 修订为 幼稚园设置办法 公布施行 全文共32条 是一份独立的关于幼稚园教育的基本法规 对幼稚园的招生对象 类型类别 管理措施 组织编制与规模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办园条件与设备标准 管理人员与教师资格等都作了较为具体明确的规定 其全面详尽程度也超过了以往同类的法律 试图规范幼稚园发展的目的非常明确 颁布当时和以后的战争环境影响到它的实施 17 以上法规 北洋政府时期颁布的较少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的较多 南京国民政府在继承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制度与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重新制订了教育宗旨 教育政策 整理并充实了各项教育法令 法规 幼儿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也步入了制度化发展阶段 18 三 幼稚教育的实施 一 北洋政府时期1 几种基本的幼稚园模式五四运动前 国内幼儿教育机构基本上表现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日本式的 清末称蒙养院 民国后改为蒙养园 一种是宗教式的 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 中国学者开始自主探索中国幼儿教育发展模式的尝试 出现了一种区别于日本式和教会式的新式幼稚园 新式幼稚园一方面 受欧美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 另一方面 适应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般称为普通式幼稚园 19 有名的如 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下设的幼稚园 1919年 公 厦门集美幼稚园 1919年 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校的幼稚园 1919年 北京香山慈幼院 1923年 南京鼓楼幼稚园 1923年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1927年 五四运动以后 随着幼稚园制度 1922年 的确立 新式幼稚园越来越普遍 学前教育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20 2 幼稚园实验的开始1922年 新学制 中 幼稚园作为初等教育的一个阶段被纳入正式的学制系统中 这更引起了教育界特别是幼儿教育界的关注 将五四以来对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反思进一步引向普遍和深入 开始了幼稚园实验 在当时所进行的幼稚园改革试验为数不多 其中 以陈鹤琴主持的南京鼓楼幼稚园的试验最具代表性 影响也最为深远 21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 鼓楼幼稚园实验成果经全面总结后 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幼儿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 1 鼓楼幼稚园实验成果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 幼稚园课程标准 1929 1932 的依据 2 长期对此后的幼稚园教育实践起指导示范作用 22 2 开始进行乡村幼稚教育实验 发起幼稚教育平民化运动 1927年 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开始进行乡村幼稚教育实验 发起幼稚教育平民化运动 晓庄师范的乡村幼稚教育试验是从培养幼稚教育师资开始的 创办了幼稚师范院 以 艺友制 方法培养 同年 晓庄幼稚师范院成立燕子矶幼稚园 继此之后 晓庄又先后成立了晓庄幼稚园 和平门幼稚园等多所中心幼稚园 这些中心幼稚园同时负有实验乡村幼稚园和实验培养乡村幼儿教育师资的任务 23 开始于1927年前后的幼稚教育平民化运动 虽然经过它的提倡者的尽心竭力的呼吁和亲身实践 但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张宗麟总结其原因 主要是 政府不注意工厂和乡村区域的幼稚教育的发展 教育家的不热心 收费高 规定在园时间过死等 24 3 幼儿教育规模有发展表现在 1 幼稚园数量增加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幼稚园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这和有关规程中幼稚园地位的提高及人们对幼稚园态度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著名的有如 上海大同幼稚园 1930年 上海劳工幼儿团 1934年 浙江大学教育系培育院 1935年 公 成都实验幼稚园 1941年 25 2 幼稚师范教育有发展 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有了一定发展1933年教育部颁布的 师范学校规程 中 规定师范学校得附设幼稚师范科 加强对幼稚师范的管理 推动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 1940年 政府支持陈鹤琴在江西泰和文江村的荒山成立了江西实验幼师 是最早的 也是当时唯一一所独立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 1945年 陈鹤琴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市立幼稚师范学校 这两所在当时中国堪称最现代化的幼儿师范学校为刚刚起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镇区贾庄中学2025届初三1月物理试题含解析
-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轨道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子智能手环手表考核试卷
- 海洋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考核试卷
- 电机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光学测距仪的原理与使用考核试卷
- 盐的电子元件制造考核试卷
- 家电配件的供应链协同与优化考核试卷
- 眼镜店设备消毒考核试卷
- 游乐设施施工合同条款解读考核试卷
- 2025年餐厅兼职劳动合同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幼儿园教育评估指南解读
- 学生欺凌防治工作“一岗双责”制度
- 2025-2030中国电子焊膏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七)物理试卷(含答案)
- 剪映剪辑教学课件
- 自动化立体仓库仓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第五章 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
- 大会—冠脉微循环障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