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考点 5:秦汉时期的文化莲山课件 k【考点指南】1、科学技术掌握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的成就。2、哲学与宗教认识两汉时期思想的特点;哲学成就(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王充的论衡 ) ;宗教新格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3、史学与文学掌握史记 、 汉书 ,弄清体裁区别;掌握汉赋、乐府诗,比较不同特点。4、雕塑与绘画掌握雕塑代表作品(秦始皇陵兵马俑、东汉说唱俑和杂技俑、秦汉砖瓦和瓦当) ;掌握绘画代表作品(长沙马王堆汉墓彩色帛画、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 。【重点和难点精析】1、秦汉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原因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进步是秦汉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科技成就既是秦汉文化发2 / 7展的表现,又是秦汉经济发展的动力。秦汉形成统一帝国,政治统一,促进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交流,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强有力的政府也促进秦汉文化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西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当然封建政府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也会对科学文化发展有不利作用,如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但总体看来,秦汉统一帝国政府的存在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2)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汉朝独尊儒术,都具有大一统的特点,同时各地、各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中华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大规模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华文化接纳包容了西域、印度的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西域,甚至远播欧洲,向南传到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地区。3 / 7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成就等,表明那时的中国科学技术等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先进行列,文学艺术等也形成与发展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格。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 ,称中国学为“汉学” 。气势宏大。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 史记等都表现了秦汉时期人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显现出宏大不凡的气势。(3)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第一、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都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第二、秦汉文明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时期,不仅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还有不少移民到日本等国,他们把秦汉先进文化带往邻国地区。第三、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 china,即为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 ,把中国学称为“汉学” ,都说明中国秦汉文明对世界影响之深。2、秦汉时期思想的特点儒学经董仲舒阐发,既使儒学神秘化,又使儒学官方化,成为汉代思想的突出特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4 / 7种哲学观点的对立;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开始形成。3、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师,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董仲舒援引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 、 “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汉代今文经学派杰出的大师。他对儒学的发挥主要包括:(1)大一统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识、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 ,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这种天谴说既不科学,又有迷惑性,但作为臣下劝谏君主顺从民意的凭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限制君权的意义。(3)君权神授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这种思想理论,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借以维护封建统治。从这个基点出发又提出了三纲五常说,将封建等级制度神圣化。它所体现的神权、政权、族权和夫权是束缚历代人民的精神枷锁。 (4)更化与德政思想,主张以秦为鉴,缓和阶级矛盾,提倡德治,在现实政治中革除秦政余毒,即所谓更化说。【知识拓展】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发展及其所体5 / 7现出的历史变化规律。发展: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他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还主张改良, “损益”旧的章法。战国时期发展:孟子进一步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 ,反对“苛政” ,反对统治者“虐民” , “暴民” ;要求给人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西汉成为统治思想: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为核心。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规律:古代思想学说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古代思想学说总是吸收其他合适的思想主张来丰富和发展。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主张往往受到格外重视。【师生探究】例 1、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BcD【解析】本题答案是 D。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但体现6 / 7出一定因果关系,难度较大,试题较为新颖。解题时,要求考生对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原因、影响等作出恰当分析,应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规律,同时,西汉时虽“罢黜百家”但并不是消灭各家,由此可排除。例 2、 (XX 上海历史)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与发明了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解析】本题答案是 A。造纸术发明后,轻便价低的纸张逐渐代替了笨重的竹木简,从而改变了携书不方便的现象。例 3、秦汉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水平居世界前列、气势恢宏等突出特点。其中,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与巩固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解析】本题答案是 c。秦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的吸取了外来文化。7 / 7【秦汉时期文化板块小结】从文化上看,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其文化成就领先于世界,对中国后世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秦汉文化特点突出,成就巨大: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医学、造纸等科学领域,都有许多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发明创造;哲学也有很大发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和王充的唯物思想,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史学、文学成就卓著,出现了两部史学巨著史记 、 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知识验证方法试题及答案
- 药品可及性与医疗公平研究试题及答案
- 考研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的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试题及答案
- 航务面试题及答案
- 电工考试题型及答案
- 药剂学复习攻略的有效性评价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考生必读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如何设计学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医疗社工笔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内容
- 高中主题班会 奋力拼搏圆梦高考课件-高三下学期冲刺高考主题班会
- 2025年上半年绩溪县龙川控股集团限公司公招聘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制动卡钳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武汉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数学试题)试题
- 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宁夏
- 【2025 中考模拟】3月石家庄十八县初三摸底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寓言故事中的对比》群文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图示图集
- 【S镇35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论文)14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