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美学原理》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美学原理》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美学原理》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美学原理》完整教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3 25 美学原理 教学课件 2020 3 25 第一章美学是什么第一节美学学科的历史演变 一 审美意识发生阶段时间 具体年代已不可考 与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可分 特征 从实用到非实用 从功利到非功利 表现 生产生活与政治生活 什么是功利 汉语大辞典 功效和利益 即用处和好处 庄子 天地 功利机巧 必忘夫人之心 2020 3 25 一 生产生活1 物的生产例子 原始部落男性佩戴象牙或其他动物皮毛的习俗 三个目的 1 肯定生存能力 2 宣扬社会等级 3 吸引异性2 人的生产例子 原始社会时期 女性美在于生殖力旺盛 进入封建阶段后 女性美从实用性逐渐上升到审美性 2020 3 25 二 政治生活例子 中国的巫术祭祀 其政治性表现为 1 企求天的保护 2 感谢天的保护 3 用天事来约束帝王 4 以天命指示人间 其艺术性表现为 巫术是原始的诗歌 音乐 舞蹈 绘画相统一的艺术 2020 3 25 1 诗歌 A颂词 B祈祷文 鸿雁 鸿雁于飞 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 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 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 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 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 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 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 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 谓我宣骄 卜辞通篆 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南来雨 其自北来雨 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020 3 25 2 音乐A祭礼用乐 B飨礼用乐 C射礼用乐 D乡饮用乐 E军礼用乐 F燕居用乐 G祷雨用乐 H禁乐 3 舞蹈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 舞 2020 3 25 二 美学思想阶段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时期 特征 与审美意识相比 1 有语言或文字的载体 2 有理论的形态 与美学学科相比 1 分散 凌乱 2 没有自觉的学科意识 例子 一 中国早期的美学思想1 儒家 1 美善有别 论语 八佾 子谓 韶 尽美矣 又尽善矣 谓 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 2020 3 25 2 善高于美 国语 夫美也者 上下 内外 大小 远近皆无害焉 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 缩于财用则匮 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 胡美之为 墨子 兼爱 昔者 楚灵王好士细腰 故灵王之臣 皆以一饭为节 胁息然后带 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 朝有黎黑之色 3 和为美 论语 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2020 3 25 2 道家 1 自然为美 庄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圣人者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圣人无为 2 物化 庄子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也 不知周也 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 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2020 3 25 例子 二 西方早期美学思想1 美等于真 1 毕达哥拉斯学派 数是美的本体 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 一个数目 黄金分割律2 和谐为美 1 毕达哥拉斯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 把杂多导致统一 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2 赫拉克利特 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 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 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 希腊人体艺术 2020 3 25 三 美学学科阶段时间 特征 1 有专门的美学著作 独立研究美学问题 2 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研究对象与范围 标志 1750年德国鲍姆 嘉通 美学 一书出版 他被称为 美学之父 定义 美学是研究感觉 情感的学问 Aesthetics意即 感觉学 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这就是美 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 这就是丑 定位 知 理智 真 逻辑学意 意志 善 伦理学情 情感 美 美学评价 1 给予美学独立的地位和存在的合理性 2 把美学定义为感觉学 有合理一面 3 把美学看作低级认识论 不如逻辑学和伦理学 感性低于理性 这不合理 2020 3 25 第二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 美的哲学 一 美的起源 二 美的本质 三 美的性质 四 美的分类 五 美的范畴 二 审美心理 美感 一 美感的产生 二 美感的特性 三 美感的构成 四 重要学说 三 艺术美学 一 艺术哲学 二 艺术创造问题 三 艺术接受问题 四 部门美学 2020 3 25 第三节为什么学习美学 一 广义角度 一 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1 技术 工具 时代 功利性与目的性 1 人被欲望牵制 2 人被技术奴役 2 审美态度 1 超功利与非目的性 2 自由性 独立性 个体性 2020 3 25 二 训练感性的审美心理1 理性时代 直线思维与分割思维 1 直线思维将复杂 丰富的联系简单化 2 分割思维将统一 贯穿的整体割裂 2 审美意识 环道思维 统一思维 二 狭义角度 一 公共关系学 传播心理可参考审美关系 美感内容 二 广播影视制作 广告设计可参考艺术学 2020 3 25 图1广告公司所需人才类型 数据来源 中国广告协会 2005 2005年度广告公司生态调查专项报告 现代广告 第3期 2020 3 25 例子 当我28岁时 我认为今生今世我很可能不会结婚了 我的个子太高 双手及两条腿的不对称常常妨碍了我 衣服穿在我身上 也从来没有像穿到别的女郎身上那样好看 似乎绝不可能有一位护花使者会骑着他的白马来把我带去 可是终于有一个男人陪伴我了 爱维莱特并不是你在16岁时所梦想的那种练达世故的情人 而是一位羞怯并笨拙的人 也会手足无措 2020 3 25 他看上了我不自知的优点 我才开始感觉到不虚此生 事实上我俩当时都是如此 很快地 我们互相融洽无间 我们如不在一起就有悄然若失的感觉 所以我们认为这可能就是小说上所写的那类爱情故事 以后我们就结婚了 那是在四月中的一天 苹果树的花盛开着 大地一片芬芳 那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 自从那一天以后 几乎每天都如此不变 我不能相信已经过了这许多岁月 岁月载着爱维和我安静地度过 就像驾着独木舟行驶在平静的河中 你并感觉不到舟之移动 我们从来未曾去过欧洲 我们甚至还没去过加州 我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去 因为家对我们已经是够大了 2020 3 25 我希望我们能生几个孩子 但是我们未能达成愿望 我很像圣经中的撒拉 只是上帝并未赏赐我以奇迹 也许上帝想我有了爱维莱特已经够了 唉 爱维在两年前的四月中故去 安静地 含着微笑 就和他生前一样 苹果树的花仍在盛开 大地仍然充满了甜蜜的气息 而我则悄然若失 欲哭无泪 当我弟弟来帮助我料理爱维的后事时 我发觉他是那么体贴关心我 就和他往常的所作所为一样 在银行中并没有给我存有很多钱 但有一张照顾我余生全部生活费用的保险单 就一个女人所诚心相爱的男人过世之后而论 我实在是和别的女人一样的心满意足了 乔治 葛里宾为美国旅行者保险公司创作的广告文案 2020 3 25 第二章美的哲学第一节美的起源 一 美 的字源学起源 一 羊大为美依据 汉 许慎 说文解字 美 甘也 从羊从大 羊在六畜主给膳也 美与善同意 意义 1 美来源于实用 美善同源 2 美感的起源包含了快感 美感离不开快感 2020 3 25 二 羊人为美依据 萧兵认为美的原来含义是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大人 大人会巫术 知天命 今道有信认为善字的字形如把羊放在盘状的古代容器 豆 之上 作为牺牲之一 意义 1 美同样起源于实用目的 但羊大为美偏于个体 而羊人为美则偏于群体社会 2 美感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2020 3 25 三 羊作为生殖崇拜的对象而美依据 王政认为羊作为生殖能力强的动物受崇拜 由生殖崇拜过渡到美 希腊神话认为 羊是雄性生殖力 欲望的象征 潘 pan 和萨提尔 satyr 为代表 意义 1 美同两种生产 物与人的生产都有关 因而与两种意义的善有关 2 潘具有双重象征意义 感性欲望与艺术冲动 艺术的起源与美相仿 2020 3 25 四 女色之美 两性关系之美依据 马叙伦认为美是 媄 媺 的转注字 而不是会意字 意义 三 四属于同一理论 五 羊的视觉 味觉和触觉等综合性感觉依据 笠原仲二认为羊代表了诸多感觉的会合 成为美的意识的载体 其中味觉仍是主导感觉 上述六种理论都揭示出 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美善同源 2020 3 25 第二节美的性质 一 美的基本性质 一 感性形象性美离不开具体的物质形式 美的对象不能是抽象的概念或真理 知识 因此美不是真 美也不是抽象的道德范畴 而落实为活生生的人或事等感性形象上 2020 3 25 二 非功利性朱光潜以松为例 提出人生三种态度 科学的态度 现实功利的态度 审美的态度 1 科学的态度 关注事物的规律 本质 2 现实功利的态度 关注事物的用处 满足人现实利害得失 3 审美的态度 从科学和功利态度中暂时解放出来 关注事物形式的美 2020 3 25 意义 审美的态度是双重解放 对象而言 保全生命 保持个体独立 从被奴役中解放 对于主体而言 保持个性自由 从奴役他人 同时也被欲望奴役中解放 1 对象解放 路边之李2 主体解放 自由的许由 归休乎君 予无所用天下为 姑射山上的神人 肌肤若冰雪 绰约如处子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 2020 3 25 3 主客解放 无用是为大用 惠子的无用 吾有大树 其大本拥肿 而不中绳墨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 匠者不顾 庄子的大用 今子有大树 患其无用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广莫之野 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 物无害者 无所可用 安所困哉 2020 3 25 三 情感性1 美感的产生需要人的心灵投入 休谟 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 它只存在于观照事物者的心灵 2 审美情感不是逻辑理性 例子 杜甫之诗 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 3 审美情感不是道德情感 例子 柏克之 爱而不敬 的人与 敬而不爱 的人 2020 3 25 四 积极性审美最终能带来愉悦的情感享受 向上提升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例子 1 化丑为美 绘画中的丑 事物本身原来使我们看到就起痛感的 在经过忠实描绘后 在艺术作品中却可以使我们看到就起快感 例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和死尸的形象 原因就在于学习能使人得到最大的快感 这不仅对于哲学家是如此 亚里斯多德现实中的悲剧与舞台上的悲剧 2020 3 25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 自我保存 社会交往 尊重与爱 自我实现 审美 2020 3 25 二 美的概念的相对性 一 主观性不同的主体因其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持不同的审美标准 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美 例子 曹氏三人 2020 3 25 曹操 诗歌中有霸气 而不必其王 有菩萨气 而不必其佛 钟惺曹丕 诗有文士气 一变乃父悲壮习气 要其便娟婉约 能移人情 沈德潜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2020 3 25 曹植 子建柔情丽质 不减文帝 而肝肠气骨 时有块磊处 似为过之 沈德潜 杂诗 西北有织妇 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 日昃不成文 太息经长夜 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 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 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 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 驰光见我君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2020 3 25 二 时代性审美趣味随着历史变迁而相应变化 体现在自然 社会 艺术诸多方面 例子 1 唐代与宋代人物与诗文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 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钱钟书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2020 3 25 2 唐代内部分期 余霞散成绮 澄江净如练 初唐也 金波丽蟄鹊 玉绳低建章 盛唐也 天际识归舟 云中辨江树 中唐也 鱼戏新荷动 鸟散余花落 晚唐也 胡应麟3 民族性不同民族之间因为文化差异而形成在审美趣味上的不同趋向 甚至冲突 2020 3 25 三 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 区别真 指事物的规律 本质 体现为概念 范畴 需要理性 逻辑把握 善 指事物满足现实目的 需要的性质 体现为功用 工具 需要意志 即实践理性来把握 实践理性一方面是理性判断 另一方面又糅合主体强烈的情感及意志力 美 指事物满足精神享受的性质 体现为形式 需要情感把握 2020 3 25 二 历史1 美与真 善无关 康德 凡是不凭概念 范畴而使人觉得美的 凡是不涉及内容 不计较利害得失而使人觉得美 2 美善相关 儒家 美善不同 但美善应统一 日常中善高于美 3 美真相关 柏拉图 理念世界最美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的内核仍是真 2020 3 25 三 联系1 美与善 1 美的起源上 美从实用到非实用 从功利到非功利的进程中产生 2 美感的构成中 美感包含 潜藏 超越了快感 美感以快感为基础 美感中也有生理满足感 舒适感 2 美与善的趋向上 最广义的善指满足人的需要 目的 美不直接作用于现实功利目的 但美的实现过程中 人与物均获得自由 人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 此时人得以实现自身 从最终走向看 美无疑是最高的善 3 美与真 1 美的起源和本质上 美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实践是有意识 掌握自然规律即真的活动 2 审美活动中 对真的理解有时损害审美 有时又增强审美 2020 3 25 第三章审美心理第一节感知和直觉 一 一般的感知理论1 感觉 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感觉 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 汉语大词典 感觉的特性 个别属性 表面属性 生理感官 2020 3 25 2 审美感觉的特性 1 传统美学认为 审美感官只有两种 视觉与听觉 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 至于嗅觉 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 这三种感觉的快感并不引起艺术的美 黑格尔 2 现代美学强调感觉的综合性 主张投入全部感官 并尽量开发嗅觉 味觉 触觉等感官的审美性 2020 3 25 3 知觉 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 知觉在感觉基础上完成 比感觉复杂 完整 知觉的特性 完整性 表象性 完整知觉形成的途径 完形作用和选择作用 1 完形作用 人具有把客观事物当成一个整体来知觉把握的趋向和能力 人赋予关系给所感觉到的个别属性 2020 3 25 2 选择作用 知觉赋予何种关系于个别属性 取决于知觉的选择 选择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头脑中已经存在长期文化背景下经过归纳 比较 分类等方式形成的经验范式 选择一方面强化对某些属性的注意力 一方面忽略甚至舍弃不符合心理需要的属性 如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的效应 2020 3 25 二 审美感知的特性1 综合性现代美学认为 审美感觉的各种感官没有高下之别 味觉 嗅觉 触觉等都参与审美过程 例子 味觉 1 注重味的哲理性 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 老子 2020 3 25 2 注重味的审美性 艺术要求余味不尽 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江岭之南 凡是资于适口者 若醢非不酸也 若盐 非不咸也 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 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者有所乏耳 司空图 2020 3 25 雄浑 大用外腓 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 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 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 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 持之非强 来之无穷 纤穠 采采流水 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 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 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 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 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 典雅 玉壶买春 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 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 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 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 其曰可读 二十四诗品 2020 3 25 2 整体性审美时各种感觉共同投入 不能分割 各种感官相互贯通 产生通感 联觉 1 视觉与听觉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2 听觉与嗅觉 佳人抚琴瑟 纤手清且闲 芳声随风结 哀响馥若兰 陆机 拟西北有高楼 3 视觉与触觉 听觉 珠串咽歌喉 李商隐 拟意 4 空间感与时间感 前水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 年年桥上游 李白 古风 2020 3 25 3 直觉性直觉 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 人在瞬间感觉中 形成的对象的完整形象 1 当下性 瞬间感受 突然集中注意力于对象上 来不可遏 去不可止 2 直接性 感官直接与对象接触 未经逻辑思维 理性判断 在艺术中则体现为 无理而妙 2020 3 25 唐李益诗曰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子野 沉情细思 不如桃李 犹解嫁东风 此皆无理而妙 贺裳伤高情远几时穷 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东陌 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 征尘不断 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 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 又还是 斜月帘栊 沉思细恨 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 一丛花令 打杀长鸣鸡 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暝不复曙 一年都一晓 魏晋乐府 读曲歌 2020 3 25 3 在场性 感受者全部感官完全投入到对象中去 与对象融为一体 极度专注 传统的 静观 指有意识地以心理距离和感官距离来平静地欣赏对象 审美时身体过于密切地投入 会损害审美愉悦 它强调主客 身心 内外 远近之别 现代美学反对二元分裂 强调主客体统一 2020 3 25 4 深刻性 审美直觉不是纯粹的感性印象 其中有深刻的意蕴 直觉从瞬间感受中得到对象本质性的认识 禅宗称为 悟 艺术中则体现为意在言外 频呼小玉元无事 只要檀郎认得声 五灯会元 朝发桂兰渚 昼息桑榆下 与君同拔蒲 竟日不成把 乐府诗集 西曲 拔蒲 2020 3 25 4 文化性人类的感觉本身是社会性 历史性的 不存在纯粹的生理感觉 画缋之事 杂五色 东方谓之青 南方谓之赤 西方谓之白 北方谓之黑 天谓之玄 地谓之黄 青与赤谓之文 赤与白谓之章 白与黑谓之黼 黑与青谓之黻 五彩备谓之绣 考工记 2020 3 25 5 个体性一般感知因立足人人都具有的生理器官上 因而具有普遍性 审美感知则在生理感受基础上 更多地结合个体自身的心理 文化背景 进而产生独特的 冷暖自知的感受 表现为 1 不同个体对同一种感觉的感受差异 2 产生同一种感觉时 个体的感觉方式不一样 2020 3 25 三 描述美学新兴的美学研究方式 区别于实质美学 substantialaesthetics 后者探讨美及艺术的哲学本体问题 如美的本原 艺术本质 鉴赏 美的规律等 描述美学立足审美感知的角度 全身心投入到审美对象中去 力图忠实记录 描述审美感受 并以此与他人进行沟通的审美方式 描述美学严格地依据审美感知的特性来审美 2020 3 25 1 享受 亲近的心态 强烈的审美欲望 2 细致 敏锐的观察力 包括外在景物与内在感受 身体与心理 3 感觉的即时性和直接性 记录虽是回忆 但按照审美的即时顺序记录 4 感觉的融合性 整体性 5 感觉的个体性 独特的审美体验 6 深刻的思索 冥想 不光是感觉的记录 调动个人全部文化背景参与审美 2020 3 25 第二节情感 一 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何谓 七情六欲 何谓人情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七者弗学而能 礼记 礼运 所谓全生者 六欲皆得其宜者 吕氏春秋 贵生 高诱注 六欲 生 死 耳 目 口 鼻也 2020 3 25 二 审美情感的特性1 延续性 贯穿性一般情感状态持续过程较短 会随着环境变化而迅速改变 审美活动中的情感是贯穿始终的过程 这表现为审美活动的初期 中期和末期都有情感的参与 但情感在各个阶段的分量 品质不一样 2020 3 25 1 审美活动初期 审美发生阶段 审美者从日常状态转入审美状态 情感调动 营造审美氛围 是为 起情 例子 中国赋比兴之 兴 含义 A 兴者 起也 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起情故兴体以立 刘勰 文心雕龙 B 兴者 起也 引譬连类 起发于心 诗 文诸草木鸟兽以见意者 皆兴辞也 孔颖达 毛诗正义 C 兴者 有感之辞也 挚虞D 触物以起情谓之兴 物动情者也 李仲蒙 2020 3 25 作用 A引起注意 使人从平常生活状态下开始关注对象 触动心意 转入审美心境中去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关雎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其有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桃夭 2020 3 25 B调动情感 烘托气氛 营造审美环境 吟咏之物与所发之情并无必然联系 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廛兮 坎坎伐辐兮 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伐檀 2 审美活动中期 投入阶段 这一阶段是情感最集中 最剧烈 变化最多的阶段 完全投入到对象中去 例子 红楼梦 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2020 3 25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 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 自己闷闷的 正欲回房 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 只听墙内笛韵悠扬 歌声婉转 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 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 便不留心 只管往前走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 明明白白 一字不落 唱道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 倒也十分感慨缠绵 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又听唱道是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 不觉点头自叹 心下自思道 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 可惜世人只知看戏 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想毕 又后悔不该胡想 耽误了听曲子 又侧耳时 只听唱道 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 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 你在幽闺自怜 等句 亦发如醉如痴 站立不住 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 细嚼 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八个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 水流花谢两无情 之句 再又有词中有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之句 又兼方才所见 西厢记 中 花落水流红 闲愁万种 之句 都一时想起来 凑聚在一处 仔细忖度 不觉心痛神痴 眼中落泪 正没个开交 忽觉背上击了一下 及回头看时 原来是 2020 3 25 3 审美活动末期 回味阶段 这一阶段 情感还没有随着审美结束而一并消失 人还沉浸各种情感交织而成的余味中 沉浸在回忆中 优秀的艺术作品注重长久的回味 终篇之际 当以媚语摄魂 使之执卷留连 若难遽别 此一法也 收场一出 即勾魂 摄魄之具 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 情形在目者 全亏此出撒娇 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 临去秋波那一转 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 李渔 闲情偶寄 2020 3 25 2 愉悦性审美活动中 主体会因时因地产生多种情感 既有欢乐的 也有痛苦的 但审美之能完成 一个重要标志是审美者最终产生愉悦和满足的审美情感 诸多悲痛 气愤 哀怜等负面情感都升华为乐观 积极的愉悦感 2020 3 25 例子 审美中的复杂情感 希腊神话 1 怜悯 西西弗斯的巨石 2 惋惜 阿喀琉斯的脚踵 3 悲壮 普罗米修斯的天火 2020 3 25 第三节联想与想象 一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一 接近联想两个物象之间 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 从此事物想到彼事物 1 时间接近 枝中木上春并归 长杨扫地桃花飞 清风吹人光照衣 光照衣 景将夕 掷黄金 留上客 萧纲 江南曲 2020 3 25 2 空间接近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 浪淘沙 二 相似联想两个事物彼此具有属性上的相似而联系起来 这种属性有时是物理上的相似 有时则是心理的 有时以物理和心理属性互为联系 2020 3 25 1 物理相似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心理相似 谁料江边怀我夜 正当池畔思君时 白居易 江楼月 待相逢说与相思 想亦在相思里 张炎 水龙吟 3 物理心理相似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 浣溪纱 2020 3 25 三 对比联想由某一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 状貌相反 相对的事物的联想 1 时间对比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世说新语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宋之问 有所思 2 空间 状貌对比 2020 3 25 客行只念路 相争度京口 谁知堤上人 拭泪空摇手 萧纲 春江曲 四 混合联想 美人在时花满堂 美人去后空余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 至今三载犹闻香 香亦竟不灭 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 白露点青苔 李白 长相思 2020 3 25 二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想象 这是一种物质 没有它 人既不能成为诗人 也不能成为哲学家 有思想的人 一个有理性的生物 一个真正的人 狄德罗 2020 3 25 一 审美想象的特点 1 自由性感知是形象与感官的直接接触 联想超出审美对象本身 但不完全自由 想象则完全超越时空限制 超越眼前之物限制 心灵极度自由 时空上 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物象上 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风格上 常用夸张手法 鸬鹚杓 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 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 垒麴便筑糟邱台 李白 襄阳歌 2020 3 25 2 创造性联想属于想象的初级层次 借助两个事物间一定的逻辑联系而发生 但想象不受这种限制 它能创造出崭新的形象 想象在审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例子 踏花归来马蹄香 竹锁桥边卖酒家 万绿丛中一点红 3 意象性想象有多种形式 理性想象不需要审美感情 也可以完全靠概念推演 不需要形象 审美想象则情感与形象二者不可或缺 2020 3 25 第四节理解 审美中由于理性活动的参与 而与感性认识共同形成的心理状态 一 理解的表现形式例子 马拉之死 中国文学中的双关语 可怜江北女 惯歌江南曲 摇落木兰舟 双凫不成浴 庾肩吾 古曲 我有一所欢 安在深阁里 桐树不结花 何由得梧子 懊侬歌 2020 3 25 二 理解与理性的关系 审美中的理性与一般的理性 一 联系1 审美理解与一般理性认识都有理性参与 2 逻辑顺序上 审美与理性认识中的理性都在感性之后 理性认识一般高于感性认识 审美中首先是直接感知 在感知基础上再有理性 2020 3 25 二 区别1 目的上 审美中的理解最终是求 美 理性活动则始终求 真 2 审美中的理解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 情感活动始终伴随理性思考 科学的理性活动则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清晰轨迹 一旦进入理性阶段 感性认识就不再起作用 3 审美中的理解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 理想活动始终伴随着鲜明可感的形象 科学的理性活动全凭概念 符号推演 不借助形象 2020 3 25 第四章美的分类第一节自然美和社会美 一 自然美自然界中的美 自然是与人类社会相对的概念 是未经人类 改造 的无机和有机界 但改造是相对意义的 完全没有人为痕迹的自然已不存在 一 中西自然美观的差异 2020 3 25 1 起源 1 西方对自然美的发现比中国晚 西方 17世纪荷兰出现独立的山水画 之前的艺术以人物画为主 中国 魏晋南北朝是自然美发现的时代 表现有 A隐士文化兴盛 自然美最初是不得志者的发现 B山水欣赏成为自觉有意识的行为 蔚为风气 a庄园发达 b倾心自然 c品鉴精妙 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 顾云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其上 若云兴霞蔚 世说新语 2020 3 25 C以山水品鉴人物 嵇康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其醉也 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夏侯玄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王戎 眼烂烂如岩下电 王羲之 飘若游云 矫若惊龙 世说新语 D山水诗和山水画萌芽 展子虔 游春图 E山水画理论著作出现 王微 叙画 宗炳 画山水序 2020 3 25 2 地位 1 西方 天地人神关系中 自然属最低的层次 人兼有神性和人性 即自然性 贬低自然美 标举艺术美 文艺复兴阶段 少量的风景画出现 但只作为人物画的背景 2 中国 天地人并称三才 道家思想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禅宗寄情山水 从山水中体悟人生智慧 2020 3 25 3 趣味 1 自然美中 西方偏爱崇高趣味 中国则偏爱优美的趣味 崇高的实质 崇高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灵 而优美主要表现在形式 崇高的对象在形式上多具有巨大 沉重 丑等特点 与人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产生一定抵触 对人造成一定威胁 却并不带来真正的危险 人的生命力遭到阻碍后 却更加洋溢迸发 精神振奋 表现出人的精神力量的最终胜利 2020 3 25 崇高的对象 压倒人的陡峭的悬崖 密布在天空中迸射出迅雷急电的黑云 带着毁灭威力的火山 势如扫空一切的狂风暴 惊涛骇浪中的汪洋大海以及从巨大河流投下来的悬瀑之类 康德 2 中国唐 五代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以雄壮 高远为美 从南宋开始 逐渐向恬淡 平远山水过渡 这种趣味在元代达到顶峰 并在清代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正统 2020 3 25 二 社会美指社会生活中的美 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为中心的美的形态 一 社会美的性质1 从整体上说 社会美是对人类生活积极 正面的肯定 自然美中有压制人的生命力的崇高美 艺术美中有对人类生活反面 消极的摹仿 2 从构成上说 社会美的审美对象主要凭借其内容 内在品质而带来美感 自然美主要美在对象的形式 艺术美中则兼有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 3 从本质上说 社会美与功利 社会利害等密切相关 社会美与善最接近 自然美主要涉及对象的自然规律 即真 艺术美则兼顾善与美 2020 3 25 二 社会美的表现形式1 人的社会美 包括三个层次 1 人的形象美 指人的感性外表之美 包括容貌 身体 具有主观性 时代性 民族性的特点 妍媸迥殊 潘岳妙有姿容 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 妇人遇者 莫不连手共萦之 左太冲绝丑 亦复效岳游遨 于是群妪共乱唾之 委顿而返 看杀卫玠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 人久闻其名 观者如堵墙 玠先有羸疾 体不堪劳 遂成病而死 时人谓 看杀卫玠 世说新语 容止 2020 3 25 2 人的风度美 风度指 美好的举止姿态 包括容貌 但不只是容貌 还有言谈举止所透出的精神气概 它是外貌 服饰 举止 言谈等内外兼修的统一表现 3 人的品格美 即人格美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看重 与伦理道德等社会性善密切相关 其重要性表现为 2020 3 25 A人格美高于形象美 B艺术是人精神的体现 人品是艺术的本质 尚书 诗言志 诗品 诗缘情 乐记 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 言 心声也 书 心画也 扬雄 言身之文 画心之文耳 学画当先修身 身修则心气和平 能应万物 张式 2020 3 25 C人格美决定艺术品质的高低 所谓人品即文品 若王叔明未免贪荣附热 故其画近于躁 赵文敏大节不惜 故其画皆妩媚而带俗 张庚 东老共酣千日酒 西施同泛五湖舟 少年豪侠知谁在 白发烟波得自由 万古荣华如一梦 笑将青眼对沙鸥 王蒙 2020 3 25 2 社会现象的美 指围绕具有道德品质的人物的活动而产生的美 这类美肯定了社会生活中积极 有益社会发展的现象 人物等 按照其普遍性可分为 1 具有全世界普遍有效性的品质 行为 如诚实 关爱 节制 和平等 2 适应特定社会 特定人物的品质 行为 如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主义 阶级斗争等 3 特定历史 阶级中的普遍人类品质 2020 3 25 3 劳动产品的美 指经过人类劳动实践 而改变自然原有感性形式的产品的美 1 与自然美相比 它更多地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 审美时 既审对象的形式 又有内容 2 与艺术美相比 它更多地具有社会功利实用目的 审美时 既审对象结构 质 外表等形式要素 又有功能需要的满足 2020 3 25 第二节艺术美 一 艺术中的几对本质关系 一 内容与形式1 定义形式 事物的形状 结构等 一般包括外形式与内形式 外形式指外表 轮廓 肌理 内形式指结构 构造 内容 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存在的情况 2020 3 25 2 关系 1 就艺术品的产生而言 形式是艺术的存在形态 艺术品结构 内容则是艺术的题材 形式高于内容 艺术存在的唯一载体是艺术品 它本身由纯粹的形式构成 因此 这个形式是本质的 而题材指构成艺术作品的材料 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它是关于生活的 是艺术品之外的 只有通过艺术家的创造 出现由形式构成的艺术品 这才称为艺术 2020 3 25 2 就艺术品的构成而言 形式指艺术品结构赖以实现的物质媒介 如绘画中的色彩 线条 音乐中的乐符 文学中的语言 内容则是物质媒介成为符号时所代表的非物质的意蕴 情感 观念等 内容高于形式 艺术家选择任何形式都表达了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因此任何符号都是 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的物质媒介是通用的 但如何组织它们 创造自己特有的符号 表达特有的意念 这才是艺术及艺术家的价值 2020 3 25 例子1 同样的符号形式传达不同的意蕴内容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水调歌头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 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 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 月华如练 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 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 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 御街行 2020 3 25 例子2 对传统符号形式的突破与再创造 并刀如水 吴盐胜雪 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 兽香不断 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 向谁行宿 城上已三更 滑霜浓 不如休去 直是少人行 周邦彦 少年游 2020 3 25 二 再现与表现1 定义再现指以具象 写实的手法关注自然形象 表现指以抽象 写意的手法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再现与表现的区分是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 2020 3 25 2 中西对再现与表现关系的不同理解 1 时间不同 西方再现的观念远远早于表现 古希腊思想认为艺术起源于摹仿 有关表现的概念 直到19 20世纪才得到承认 摹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 从小孩时就显出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 就在于人在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最善于摹仿的 人一开始学习 就通过摹仿 每个人都天然地从摹仿出来的东西得到快感 这一点可以从这样一种经验事实得到证明 事物本身原来使我们看到就起痛感的 在经过忠实描绘后 在艺术作品中却可以使我们看到就起快感 例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和死尸的形象 原因就在于学习能使人得到最大的快感 亚里斯多德 2020 3 25 2 领域不同 西方的再现与表现关系 主要在人类生活中区分 再现的自然 是自然的人 包括人的形象和人的活动 前者体现为希腊的绘画雕塑 后者体现为史诗悲剧 表现则描绘人的内心心理 中国的再现与表现关系 主要在自然领域 即主流画科 山水画中区分 再现指以写实地 贴近自然原型的手法描绘自然 表现指以简略 忽略细节的手法描绘自然 更带有主观意绪 2020 3 25 3 西方再现 表现关系A古希腊的再现观描绘人的世界 实质是神的世界 因为无论人的形象 还是人的活动 都受神 命运支配 希腊绘画 史诗都是对理想的人 理想自然的摹仿 这表现在 a希腊绘画的人体是理想的完美的人体比例 b绘画的人体呈现永恒的价值 c希腊史诗描绘神人共处的世界 d悲剧本质是人 神关系 表现为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命运 B近代的表现观描绘内心世界 实质是人的世界 因为它关注平凡普通 甚至卑微的人的生活世界 表现为 a表现主义涉及人的生活各个场景 希腊绘画雕塑背景单纯 b表现主义描绘人激烈 瞬间的内心感触 而且以负面的情绪居多 希腊艺术人物表情安宁 2020 3 25 4 中国写实 写意关系A由于中国画所用材质的限制 其写实 写意在相对意义上而言 与西方的写实具象不可比 B中国画坚持天人合一 物我同体的思想 所以写实中要求情感的投入 写意中要求自然的生气 以似与不似之间为最高境界 因此 中国画的写实并不完全忠于对象 而写意也不离开对象 二者没有截然对立 天地浑溶一气 再分风雨四时 明暗高低远近 不似之似似之 石涛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为媚俗 不似为欺世 齐白石 2020 3 25 三 创造与模仿1 定义模仿指学习 继承历史上艺术家的作品 创造指创作出新的作品 想出新办法 建立新理论 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创造与模仿的区别针对艺术家对历史的态度而言 2020 3 25 2 创造与模仿的关系 1 就艺术家个体而言 创造是艺术品的本质属性 也是艺术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艺术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全部生活中充满了这些东西 一切建设性和创造性的艺术 绘画 编织 刺绣 建筑术 器具的制作 乃至于动植物的形体都是如此 柏拉图 2020 3 25 2 就艺术家群体 即艺术史而言 艺术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艺术家的个人创造有历史集体的积淀 这是一个从有法到无法的过程 就其个人而言 模仿常常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 例子 黄庭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