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第1单元 四则运算1.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加减法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的相互换算。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1、 预习导1、计算下面的题。36+17= 323+147=2、根据上面的加法每题写出两道减法算式。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自学教材例题,分析并解答。(1)这是已知两端铁路分别是多少千米,求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千米。应该用( )法计算,我会列式: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 (2)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 )法计算,我会列式 。(3)已知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格尔木到拉萨长1142千米,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用( )法计算,我会列式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 )。三、交流展示。1、通过自学我知道了。和= + 加数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差= - 减数 被减数=差 减数 减数= - 差2、通过自学我还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验算用( )。四、过关检测。1、用竖式计算136+293= 348+461= 457-256= 417-165=2、滨海实验小学举行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3、做一做,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3043-2467= 3043- 575=五、作业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式子28+19=4747-19=67-55=12203+147=350850-239=2、计算200+ = 654- =六、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一、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的验算用( )。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加、减法的意义。2、掌握加减法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的相互换算。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一、 预习导学1、计算下面的题。36+17= 323+147=2、根据上面的加法每题写出两道减法算式。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自学教材例题,分析并解答。(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用加法计算,列式:3+3+3+3=12 用乘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为(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2、有关0的运算你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a-0=() a+0=() a-a=() 0a=() 0a=()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三、 交流展示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2、通过合作学习后,我还知道了:积=( )因数 因数=( )另一个因数商=( )除数 除数=( )商被除数=( )商四、过关检测:1填空题。(1)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2)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与它相同,他们的积是( )。(3)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 )。(4)另个因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 )。(5)0乘( )都得0;0除以()都得0。2、根据算式直接写得数。(1)3225=800 800( )=25 80032=( )(2)42517=25 1725= ( ) 425( )=173、计算下列各题。45+450= 018+9= 469+0= 32360= 4300= 0318= 486-486= 546-0=五、作业1、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两个算式。1742=714112525=4520867212、填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22521182364781310六、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的验算用( )。1.3 有括号的四则运算学习目标: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习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二、 预习导学1、计算下面的题。(1)42+6(12-4) (2)42+612-42、说说以前学习的四则运算顺序: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自学例题4,并计算9612+42说一说运算顺序(1) 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 运算顺序怎样?96(12+4)2 先算( ) (2) 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加固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96(12+4)2 一个算式中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 ) 三、交流展示,先分组讨论再归纳。(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有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四、课堂检测360(70-416) 158-(27+54)9五、出示例5,我们一共有32人,小船24元,大船30元,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怎样租船最省钱?阅读并理解:一共有32人要租游船玩。 小船和大船的租金不一样,问题是?1、小组分析:大船每个座位5元,小船每个座位6元,租( )船比较便宜。租几条大船: 租几条小船:2、如果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 ( )把小船的2人和1条大船上的6人都安排坐2条小船更省钱。租大船几条: 租小船几条:六、作业1、我校共有老师14人,学生326人去春游,大车可坐40人租金900元;小车可坐20人,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2.旅行社推出“风景一日游”两种价格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方案二:5团体5人以上(包括5 人)每人100元。(1)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2)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案合算?六、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3)算式里有括号的,( )。如果有中括号时先算( ),再算( ),最后算( )。第2单元 观察物体2.1 观察物体【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活动,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用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形状。2.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1.拿出一个正方体放在桌子正中央,从不同的角度(前面、上面、左面)观察,把看到的图形画出来。前面( ) 上面( ) 左( )2.如图, 添上两个正方体,继续观察,现在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形状?二、自主探究1.画出三个正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形。从前面看 从上面 从左面( ) ( ) ( )2.观察有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3.如图,摆出三个小正方体,再加上一个小正方体。 ( ) ( ) ( )4.仔细观察刚刚看到的图形,和我们刚才用三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图形,观察到的每个角度的形状进行比较。我的发现是: 三、课堂达标1.练一练。 3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1)从正面看是图A的有( )。(2)从侧面看是图B的有( )。四、知识拓展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学习评价】 自评师评2.2 观察物体(2) 【学习目标】1.观察多组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2.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出示:从前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到( )个小正方形。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1: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3.做一做。我的发现:_ 三、课堂达标1. 1.仔细观察,找一找。(1) (2) (3)小明通过观察上面的三个几何体看到了A、B两种形状,如下图: 从前面看,是图(A)的有( )。 从前面看,是图(B)的有( )。 从左面看,是图(B)的有( )。 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2.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综合:3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 ),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有( )。(1)(4) (2)(3) (1)(2)【学习评价】 自评师评第3单元 运算定律3.1 加法运算定律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18-p19的内容,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实际计算中会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一、自主学习94+46= 46+94= 128+347= 347+128=二、合作探究1、设疑导入:情景图导入观察27页情景图和主题图,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km,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40+5696 (2)56+4096 40+56 56+402、你能再举出这样的几个例子吗? ( )+( )( )+( ) ( )+( )( )+( )3、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两个数相加,交换( )的位置,( )不变,这叫加法交换律。4、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a+b=5、课堂检测300+600600+( ) ( )+6565+3578+( )43+( ) a+12=12+6、出示例2 88+104+96 88+104+96 88+(104+96) (88+104)+96 88+(104+96)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 )。7、你会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吗? (a+b)+c=a+(b+c)8、(+)+=+(+)用了( )律。三、课堂检测1、(69+172)+ 69+( +28) 300+ =600+ A+B= + +36=25+ 2、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25+68)+3225+( + ) 130+(70+4)(130+ )+( )四、作业1、先计算,再填表 +367813529636781352962、计算新风商场第一季度电器销售情况统计表产品名称一月二月三月合 计彩电/台385415537冰箱/台248309291洗衣机/台347418353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a+b=b+a 加法交换律 (a+b)+c=a+(b+c) 加法结合律3.2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20-p21的内容,进一步复习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自主学习1、复习旧知导入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能不能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2、填空a+b=b+a ( )律 (a+b)+c=a+( + ) ( )二、合作探究1、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 城市AB 115千米第五天 城市BC 132千米第六天 城市CD 118千米第七天 城市DE 85千米2、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85+115+132+118 加法( )律。(85+115)+(132+118) 加法( )律。你还会怎样计算?试一试。3、出示例4:我昨天看了66页,今天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小组讨论列式并计算。列式: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4、上面的计算方法,哪一种简单些,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要先交换位置后使用结合律。5、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三、课堂检测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 75+186+25 245+180+20+155 67+25+33+752、刘老师为学校采购了体育用品篮球113元、足球66元、排球87元、乒乓球34元,一共花了多少元?3、填空868-52-48868(52+ ) 1500-28-272( )-(28272)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528-53-47 545-167-145 487-187-139-61 169-25-25-50 四、作业1、完成下表 班级年 级(1)班(2)班(3)班总人数三年级363734四年级343139五年级353635六年级38321082、火车车厢上层有104个座位,下层有78个座位。上层还有4个空位,下层还有8个空位。这节车厢有多少名乘客?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中的运用 a+b+c+d=(a+c)+(b+d)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a-b-c=a-(b+c) 加法结合律3.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24-p25的内容,学习例5和例6,进一步复习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1、知道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一、自主学习1、复习旧知导入a+b=b+a ( )律 (a+b)+c=a+( + ) ( )2、填空124 412 458 845 二、合作探究1、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例5: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解法1: (2)解法2: (3) 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 律。 ab( )( ) 2、出示例6: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解法1:先计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2)解法2:先算每组浇多少桶水。 (255)2 25(52 ) (255)2 25(52 )(3)你能举出这样的几个例子: ( ) ( )( ) ( )(4)归纳小结,学生小组归纳汇报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 律。(ab)c=a( )3、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4、出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解法1:先计算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2)解法2:先算每组浇多少桶水。 (4+2)25 254+225 所以, (4+2)25 254+22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 律。三、课堂检测1、根据去处定律填上合适的数。1232 12 10875306730(6 ) 125(840)( )( )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51616 2574 ( )7(6025) 60( 8) 125(8 )(125 )143485(34)( )四、作业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上填上适当的数。1516 16 2574 7 (6025) 60( 8 ) 125(8 )(125 ) 14 3485=(34) ( )2、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1173+1177117(3+7) 24(5+12)24174a+a5=(4+5)a 36(46)36643、 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657+432626(57+43) ( )(2)35(100+1)35100+1 ( )(3)125(84)(1258)4 ( )(4)641264102 (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运算定律 ab=ba 乘法( )律。 abc=a(bc) 乘法( )律 (ab)c=a(bc) 乘法( )律3.4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应用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29的内容,学习例8,进一步复习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一、自主学习1、填空ab= a (ab) c=a(bc) a(b+c)=a + c2、计算254 1258 504 1254二、合作探究1、出示例8: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12251225 1225 (34)25 (10+2)253(4) 3 (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3305233052 33052 662 330(52) 330 2、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小结并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 数,可以在被除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样计算比较简便。三、课堂检测1、计算下面各题35520 25(4+8) 20001258 2、学校一共收到捐赠图书350册,全校共有14个班,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册?4、 计算2312+2388 (35+45)12 (1125)4 25(4+40) 四、作业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9+22+7829+100 ( ) 35163528 ( )12368+32123(68+32) ( ) 1297+312100 ( )1025610056+2 ( )2、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我家大约有90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3、一盒牛奶2.4元、一袋豆浆0.6元,我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一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运算定律的实际应用 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a(bc)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32- p33的内容,学习例1和例,进一步复习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目标:1、 知道小数的产生。2、明白小数的意义。3、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4、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学习重难点: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一、自主学习1、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3、 出示例1、(1)把1m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dm是m就是0.1m, 3份是3dm是m就是0.3m,7份是7dm是m就是0.7m。(2)把1m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cm是m就是0.01m, 3份是3m是m就是0.03m,7份是7m是m就是0.07m。(3) 把1m平均分成1000份。1份是1mm是m就是0.001m, 3份是3m是m就是0.003m,7份是7m是m就是0.007m。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二、 合作探究。1、 出示例小长颈鹿身高1.8m,成年雄长颈鹿身高5.63m,写作: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1.85.6312.3782、说出各位数表示什么?是什么位?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4、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叫()位,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叫(位),第三位叫()位5、小数中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四、课堂检测填空1、2.83是由()一,()十分之一和()百分之一组成。2、0.8里面有()个0.1,0.32里面有()个0.01。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4.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35的内容,学习例和例,进一步复习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在实际计算中灵活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2、会读、写小数。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一、自主学习1、复习旧知导入 (1)、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2)、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3、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4、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二、合作探究。、出示例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0.58m,厚3.5cm,重41.47kg。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2、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小结。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3、出示例:据中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九至零点八八米。写出上面的分数:一点四写作:五点八写作:零点九写作:零点八八写作:3、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4、()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位。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三、课堂检测1、读出下面各数6.50.046.720.058340.092、写出下面各数。三百点七一五点零六零点零八九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4.3 小数的性质学法指导:仔细阅读课本p38的内容,学习例、例、例3、例4,进一步复习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小数。学习目标: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2、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重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小数性质归纳的过一、自主学习1、设疑导入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2、出示例: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0.1m是m,也就是dm;0.10是10个m,也就是10cm;0.100是100个m,也就是100mm。因为dm=10=100 所以0.10m=0.10=0.1003、出示例:比较0.3和0.30的大小。0.30.30想:0.3是3个;0.30是30个,也就是3个。0.30.304、从上面的例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小结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是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叫做小数的()。二、合作探究应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1、出示例3化简下面的小数。0.70105.0900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0.20.2004.083三、课堂检测1、化简下面各数。0.401.8502.9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