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语言规则.doc_第1页
美术语言规则.doc_第2页
美术语言规则.doc_第3页
美术语言规则.doc_第4页
美术语言规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美术的语言规则(二) 名词解释美的规律和法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律与法则是一致的,因为法则体现了事物的规律性,而规律则是通过法则呈现出来的。对美的规律和法则的认识和总结在古希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当时主要体现在建筑和雕塑之中,以后逐步扩展到绘画,形成造型艺术产生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规范。在古希腊,艺术的法则有三个特点:(1)被认为是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规范,是达到完美艺术的保证;(2)它是以比例的形式体现的,并且可以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现,例如事物各部分之间的比值和黄金分割率;(3)它是灵活的,可以随着人的审美的变化和视觉的需要加以适当的调整,但只有一个相对的空间。这样的研究对造型艺术创造自身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手段,艺术家可以根据这样的美的规律和法则创造出符合人的视觉感受的美的形象。也就是说,美的规律和法则是按照自然并符合人的比例关系创造出来的,是对自然界的艺术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这种规律和法则的普适性。在这其中人们又总结出了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规则。审美价值即审美对象中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从而引起审美感受的价值属性。审美价值是建立在人和对象的实践关系上的,凭借美的规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对象化,即在对象中确证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由此获得自我享受。但审美价值的观念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就受制于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即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审美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对美的认识、想象和期待上就不同。变化与统一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又称多样统一,也叫和谐。从整一律、对称均衡到多样统一,类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统一体现了生活、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变化”或“多样”体现了各个事物的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本身的形具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质具有刚柔、粗细、强弱、润燥、轻重;势具有疾徐、动静、聚散、抑扬、进退、升沉。这些对立的因素统一在具体事物上面,形成了和谐。多样统一的法则的形成是和人类自由创造一种复杂的产品时要求把多种的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一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这一基本法则包含了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等因素。所以一般都把“变化统一”或“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比例造型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等相互之间尺寸数量间的变化对照,都存在着比例。适度的尺寸数量间的变化对照,都存在着比例。适度的尺寸数量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例如“黄金比例”是比较典型的。黄金分割率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用数字来表示,即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最早是由古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20世纪中,法国建筑师科布西埃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他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法国还产生了冠名为黄金分割画派的立体主义画家集团,专注于形体的比例。对称与均衡“对称”是一个轴线两侧的形式以等量、等形、等距、反向的条件相互对应而存在的方式,这是最直观、最单纯、最典型的对称。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动物都具有对称的外观形式。人体也呈左右对称的形式。对称又分为完全对称、近似对称和回转对称等基本形式,由此而延伸还有辐射对称等,如花瓣的相互关系。“均衡”是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式的平衡。均衡与对称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感,而均衡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然而也有以打破均衡、对称布局而显示其形式美的。对比与和谐在造型的各种因素(线形、体量、空间、质地、色彩)中,把同一因素中不同差别程度的部分组织在一起,产生对照和比较,称其为对比。对比只能在同因素的两种差别之间产生,例如体量的大小对比、线形的曲直对比。在两种不同因素之间,不能产生对比关系,例如色彩就不能与线形对比。同一因素差异程度比较大的条件下产生对比,差异程度小则表现为协调。对比强调差别,以达到相互衬托、彼此作用的目的。和谐是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调和与协调一致,多样变化中的统一。和谐在造型中泛指一切组成部分有机联系,是优秀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现实本身合乎规律的过程是和谐的本源。古希腊美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就是和谐”。和谐是对立面的协调和统一,产生于相互之间差别的融合,是构成造型形式美的原则之一。和谐的观念来自对生活和艺术用审美观念去观察和理解的结果。人类早期的造型活动,依据的标准是对称、均衡、节奏等,都包含着和谐的因素,并促使创造的对象产生和谐的关系。和谐不是具体的和偶然的特征,而是取得形式美的普遍的必然的规律,既有直观的表现,也有潜在的作用。节奏与韵律本指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中的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有规律的反复,是形成节奏感的基本条件之一。此外,运动中轻重疾缓变化的恰当的安排,也可以造成节奏感。层次变化以及连续中的停顿,也是产生节奏感的重要因素。反复、变化、层次、停顿等,如果运用得当,不但可以产生鲜明的节奏,而且会呈现鲜明的韵律感。 在美术中,是运用形、色、线、轮廓等的反复对比与呼应,以及构图或形象特征的动态化表现来显示其节奏。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就曾经认为,中国的古塔就非常具有像音乐旋律一样强烈的节奏感。造型艺术中潜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属于形式美感中深一层的现象,更多地着重于一定情感、气势或韵味的表现。造型艺术中的韵律有多方面的表现,各种构成因素有规律的变化、有节奏地递增或递减、相互之间的反复和呼应,都能够产生韵律。有起伏变化的韵律,有连续变化的韵律,有渐次变化的韵律,有分割变化的韵律。韵律是各种不同方式变化中产生的,有意识地利用变化中的节奏,有所强调和控制,并与整体融会和谐,自然会显现出韵律。理解两个概念: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 “欣赏”与“鉴赏”: o 辞海对“欣赏”与“鉴赏”的解释 o 欣赏:领略;玩赏。鉴赏:人们通过特定媒介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 “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 o 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都是人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产生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 o 区别:活动过程完成的不同 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 感知 想象 情感体验 理解 美术欣赏(感性) 美术鉴赏(理性) “美术鉴赏”: o 美术鉴赏是在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 o 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即审美享受。因此,美术鉴赏在具体要求上,比美术欣赏要更高一些。 “美术鉴赏”的含义: o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的两种方法 前面讲到,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国乔治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费德门(Edmund Burke Feldman)提出了一种美术鉴赏程序。(1)费德门的美术鉴赏程序分为四个步骤: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 (2)、比较鉴赏法: o 比较鉴赏是指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作品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比较性的分析、解释、评价等研究,以达到深入理解作品的目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艺术美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创造出来的艺术所特有的美。 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是同等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现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它不仅包含在艺术美中,其本身也是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形式”一词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形体、形态,即个别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一是指形体或形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呈现出来的整体的艺术形象。美术形象美术形象既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构成形式的主要三个方面:1,美术的语言元素2,美术语言规则3,美术语言整体和基本语言的 关系 1, 美术的语言元素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他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视觉语汇组成。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不同与文学语言,在文学中,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独立意义,比如美丽漂亮,而美术语言就必须经过艺术家的有机组合才能成为艺术语言。比如一条圈,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或一条直线,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通过一定的创造法则,那么就完全不一般了。用有变化的线条为艺术语汇,通过画家的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基本的美术语言符号: 1、 形体: 几何学抽象出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关系)在美术作品中,都是作为美术语汇存在的,它们在美术作品中是和形象结合在一起的,通过这些语言来表现物象的轮廓和结构。如韩熙载夜宴图 、朝元图中人物的塑造都是用线来完成的,这也是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工笔画的重要特征。格尔尼卡中,也是大量的通过点、线、面来传达信息的。体的运用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大量的雕塑、建筑作品当中。 2、明暗: 明暗本来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物体由于受到光的作用而产生明暗变化。(它的基本内容就是:三大面,五大调的规律)自从达芬奇总结出明暗造型法以后,它就成为绘画(特别是西方绘画)表现立体感的一种主要的虚拟语言。最典型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在作品中作者就是充分的利用明暗这一语言来传达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 3、色彩: 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它可以分为: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和装饰性色彩等不同的类型。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在西方绘画中,19世纪以前的大量绘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色彩都是以固有色为主。 条件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的色彩影响。在很多的写生作品中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条件色在作品中的运用。如:法国画家塞尚的静物:苹果和橘子,在作品是的白盘子和白布上明显的有环境色对它的影响。 表现性色彩:通过作者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主题。如19世纪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中急促、焦躁、压抑的色彩,舞蹈中单纯、明快的色彩,都是极具表现力的。 装饰性色彩:主要运用于工艺美术和建筑作品中。如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到的色彩就有黄、红、表、绿等色彩。如 中国古建筑。另外在商业美术、工业美4、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具有多维的性质。作为美术语言,它是以视觉感觉为特征的。建筑、雕塑和环境艺术都以空间排列体现不同的美感。如:中国传统的园林,民居等;在西方绘画作品中,主要以焦点透视(基本原理:近大远小)来虚拟性的表现空间感。如拾穗,通过透视表现了农场的辽阔。而在中国画中,则多采用散点透视(多视点)的方法来表现作品内容。如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 5、材质、肌理: 材质,是指材料本身的质地;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的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等,肌理是形象的表面特征。人们对于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于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我们称之为视觉性质感,肌理在现代绘画与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肌理本身常常变成了设计作品。中外美术家创造艺术形象都与使用的物质材料有关。如西方传统绘画离不开画布和油彩的表现力,如麦田,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油画材料的特征。中国画也一样离不开笔墨和宣纸的性能。雕塑作品也一样,如佛罗里达州的顾客,这里作者采用的是一种新型塑料(聚合树脂)和玻璃纤维为材料来完成的。西方美术简史一,具象艺术的概念 较写实,有形象可辨美术作品,具象艺术是比较宽泛的概念。二,具象艺术的特点:1,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3,情节性,又称叙事性三,典型具象艺术形式 古典油画、中国工笔画、写实雕塑四,具象艺术的典型-照相写实主义代表画家:克洛斯(美国)五,具象艺术的极端-超级写实主义代表画家:冷军(中国)六,具象艺术的历史价值及意义1,当记录作用,特别在没有照像机之前2,具有社会干预的作用,如中国革命时期,起宣传作用,因为是大众能够理解的艺术形式3,现代,具象艺术并非最前卫,但它仍然是主流抽象艺术抽象,是指一些艺术家们,从自然的诸形态,渐进升华至抽象,而达到的一种非具象的观念。两种抽象艺术 (一)冷抽象蒙得里安(187-1944),荷兰抽象主义画家,其艺术被称为“冷抽象艺术”或“几何抽象”。 1913年后的绘画以几何性符号式的绘画为主,他在平面上把横线与竖线相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及灰色。这些新造型主义的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不仅影响了西方抽象绘画和雕塑,还对现代广告、家具、服装设计、印刷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热抽象康定斯基(1866-1944),俄国抽象主义画家,“抽象艺术之父”,其艺术被称为“抽象艺术”或“抒情抽象”。康定斯基擅长油画、水彩画和版画。早期作品采取印象主义技法,1910年开始采用音乐名称,形象几乎是用色彩的块面和线条图案暗示出来,如即兴曲等。以后则是纯抽象的绘画,后又转向几何的抽象,其画风充满着幻想、幽默的趣味。印象主义早期印象主义印象主义(impressionl9n)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一是以莫奈为代表,一是以德加为代表。 莫奈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基约曼等青年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Nadar)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 。 他一直是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直到1926年以86岁高龄去世。新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出现了被称之为“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思潮和派别。 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为修拉和西涅克,他们试图用光学科学的实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原来学建筑的西涅克, 与修拉密切合作,共同进行分割色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创造点彩派的体系。后印象主义被称作后印象主义的画家有,塞尚、高更、凡高、雷东等。这些画家经常在一起参加展览,但从未组成过团体,即使象印象主义那样松也没有。“后印象主义”一词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才被普遍使用的。它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后印象主义”画家曾一度受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试图另辟蹊径,他们从各个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印象主义绘画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在人类艺术进入20世纪以前,无论从观念还是形态上,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是后印象主义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观念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vvvvv 美术的概念和种类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v 美术的社会功能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本身并没有什么美与不美的界限,就像色彩本身无所谓美与不美一样。事物和色彩之所以有美与不美的区别,都是在和人的社会生活发生关联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所以,美与不美是人自己的生活观念及价值取向的一种标准,特别是作为社会人的一种意识反映。人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对对象的形象联想,创作者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因而艺术作品已经不再是对象的简单模仿和复制,总是带着作者强烈的审美情趣,也唯因此,才能在欣赏者中引起共鸣。所以,黑格尔说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的品质。没有审美的过程,谈不上美术的功能。因此美术的审美功能是它最主要的功能。当然,由于美术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广泛性以及美术创作的多样性,美术的社会功能也不是单一的审美功能,而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概括地说,美术主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好,接下去我们就欣赏作品来理解一下美术的社会功能。(1)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形象地再现了抗日战士英勇战斗、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无疑能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热情。公益招贴画维系生命的泉-粮食以鲜明、醒目的形象突出揭示了珍惜粮食的含义,教育和提醒着人们 注意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和作风。通过形象的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意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教育功能。(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美术的素材取自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本是分散的,艺术家把这些分散的素材集中起来,用自己的构思去丰富它,用自己的构图来提炼它,使现实生活的某个断面更加典型,呈现出来的画面、形象都以典型化了的特点而打动欣赏者。反过来说,欣赏者在这些典型的作品中之所以能够被打动,就是因为可以从中更清晰地认识到生活的本质。-认识功能。(3)蒙娜丽莎虎座鸟形鼓架当我们惊叹于达芬奇是如何捕捉住蒙娜丽莎容貌与内心的迷人魅力的时候,当我们佩服于我国先民是以何等巧妙的智慧创造出那优美而又寄寓着美好愿望的凤鸟形象的时候,或者是置身于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建筑环境中的时候,就会从这些美的创造中获取到全身心的审美满足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审美功能。当然,“审美功能”还决定于欣赏者的“心境”和“情绪”状态。同样的自然山川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是“山河无限好”,在另一些人看来,又可以是“满目萧条”的“残山剩水”。大自然作为“审美客体”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之所以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完全与审美主体的心境、情绪和他们不同的生活阅历有关。但是,不论他们的感受有多么大的不同,作为美术审美功能“,其作用都能使审美主体在或优美、或恬适、或悲壮、或苍凉、或雄浑、或冷寂的一种”意蕴“中得到”审美“体验,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解脱慰籍。 这三个方面又是互相联系的,因为美术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主要是依靠情感的引导和美的感染潜移默化地实现的,而培养美感和陶冶情操也起着认识和教育作用。事实上,具体作品更加明显地体现哪种功能,是各有侧重的。总起来说,美术的社会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普及教育,开拓文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一、选择题1、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是( )。 A先鉴后赏 B.先赏后鉴 C.鉴赏同步 D.只鉴不赏2、美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在( )三方面。 A.体验、欣赏、评价 B.联想、认识、教育 C.认识、审美、欣赏 D.认识、教育、审美3、美术所( )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A.专门 B.特别 C.独自 D.唯独4、肖像作品中人物的本质性特征存在于( )中。 A.一个人 B.几个人 C.一个人或几个人 D.一个时代的人5、所谓创新必须是在( )的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 )的创新,不是哗众取宠,就是无源之水。 A.生活 生活 B.艺术 艺术 C.传统 传统 D.实践 艺术6、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 )、( )、( )、( )。 A.点、线、面、色 B.变形、夸张、重组 C.明暗、空间、透视 D.节奏与韵律7、黄金分割率规定,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值为( )为最美。 A.1:8 B.5:8 C.2:8 D.1:78、美术鉴赏的对象是( )A艺术作品B美术作品C绘画D摄影9、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 )A 艺术语言 B艺术形象C 艺术内容D 艺术形式10、韩熙载夜宴图属于( )作品。A意象艺术 B 抽象艺术 C 具象艺术D具体艺术11、杜尚的作品走下楼梯的裸女是( )作品。A具体艺术 B 抽象艺术 C 具象艺术D意象艺术12、牛顿色盘属于( )作品。A意象艺术 B 抽象艺术 C 具象艺术D以上皆不是13、对待同一幅美术作品,每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这说明( )A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开放的 B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任意的C鉴赏力因人而异没有高低之分D鉴赏美术作品靠人的直觉,没必要学习相关知识二、填空题2、美术按照其形式语言的不同特征划分为 艺术、 艺术和 艺术。3、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特征就是 和 。4、美术鉴赏是一种综合的 。5、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艺术类型是 艺术。6、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艺术类型是 艺术。7、以美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艺术类型是 艺术。8、在美术鉴赏中 是手段、是基础, 才是目的, 是为 服务的。二、看图回答问题 1 21、作品一是 画,作者是 朝的 。2、作品一的名称是( )A 簪花仕女图B捣练图C韩熙载夜宴图D虢国夫人游春图3、作品二是 画,作者是 国的 。4、作品二的名称式( )A劳动B拾麦C拾穗D乡村5、试分析两幅作品的异同点。答案:一、 选择1、A 2、D 3、A 4、 C 5、C 6、 A 7、B 8、B 9、A 10、 C 11、D 12、B 13、A二、填空题2、具象、意象、抽象3、具体性和形象性4、审美活动5、具象6、意象7、抽象8、鉴、赏、鉴、赏二、 看图回答问题1、 中国画 唐 张萱2、 B3、 油画 法 米勒4、 C5、 相同点:两幅作品都以劳动妇女为题材不同点:捣练图是中国画,描绘的式贵族妇女捣练的场面,画面给人以优雅平和、富有劳动节奏的美感。拾穗是油画,画的式三个贫穷妇女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景,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同情。2、走进具象、意象艺术单元一、选择:1、具象艺术的功能是记录功能和( )功能A社会干预 B叙事 C使用 D文化2、教皇英诺森十世属于( )作品。 A.工笔 B.雕塑 C.油画 D.版画3、梁楷被称为( )。 A.画圣 B.梁疯子 C.文学家 D.油画家4、下面关于田横五百士描述错误的是( )。A主题性作品B具象艺术作品C肖像性作品D作者徐悲鸿5、血衣的作者是( )A徐悲鸿B王式廓C林风眠D曾鲸6、( )是西班牙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A王时敏像 B 石工C教皇英诺森十世D拿破伦一世的加冕7、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A 凡高 B 杜尚 C 达芬奇 D 莫奈8、下列哪件作品是素描,并且作者是王式廓( )A 六君子国科 B 血衣 C 泰戈尔 D 地球上的红飘带 9、呐喊的作者是挪威表现派画家( )A蒙克 B凡高 C达利 D马蒂斯10、徐悲鸿(18951953),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以画 为擅长。( )A山水B奔马 C花鸟D人物二、填空题1、所谓“创新”必须是在 的基础的创新,离开了 的“创新”不是哗众取宠就是无源之水。2、鹌鹑图的作者是清朝号称“八大山人”的 。3、欧洲历代名作中,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拾穗的作者是 ,向日葵的作者是 。4、意象艺术更倾向于 而不是眼见的真实传达。5意象艺术超越了 和 上的限制。6、具象艺术的特点包括:视觉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 。三、材料题:运用你掌握的美术知识,分析下列内容。1、五百多年来,蒙娜丽莎以她永恒的微笑、谜一样的眼睛注视着人们,同时,也吸引了无数观察她的眼睛。请分辨下列描述的对错。(每小题1分,共4分)(正确打、,错误打)(1)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他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 )(2)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杰出的画家、科学家。 ( )(3)对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达芬奇在这幅画上体现了他先进的艺术思想,即以科学的精神观察自然的态度。 ( )(4)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宗教世界完全相同,它是一首赞美宗教的颂歌。 ( )2、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和环境、道具令人感到真实、具体,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客观世界非常像;泼墨仙人就大为不同,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人,但又仅是迅疾、简洁的几大笔;而1954却连现实的一点影子也没有了,只剩下几块颜色了。 根据学习的知识回答问题:(1)这三件作品与它们的美术类型连接起来。 清明上河图 意象艺术 泼墨仙人 抽象艺术1954 具象艺术(2)泼墨仙人的作者是 ( )A、梁楷 B、石涛 C、周仿 D、顾闳中(3)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清朝 郑燮 B明朝 徐渭C宋朝 张择端D唐朝 阎立本(4)判断:A清明上河图对了解当时的风俗、建筑、服饰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清明上河图对研究社会经济、文化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C清明上河图“虹桥”一段的描绘很好表现了具象艺术的情节性。 ( )D清明上河图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光线的运用。 ( ) 答案:一、1、 A 2 、C 3、 B 4、C 5、B 6、C 7、C 8、B 9、A 10、B二、1、传统 传统 2、朱耷3、达芬奇、米勒、凡高 4、心理的真实 5、形象、时空 6、情节性(或叙事性)三、1、1、(1)清明上河图 意象艺术 泼墨仙人 抽象艺术1954 具象艺术(2)A(3)C(4)3、抽象艺术与艺术美、形式美一、 选择填空题1、美术所( )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