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根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PPT课件.ppt_第1页
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根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PPT课件.ppt_第2页
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根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PPT课件.ppt_第3页
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根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PPT课件.ppt_第4页
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根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根性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椎间盘突出科周友龙TEL0371 65676537Emailyoulong666 1 2 项目简介 3 项目简介 该项目于2001年被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研究课题 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负责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参与 三个研究中心共同对踝三针镇痛作用进行评价 按照任务书及课题组制定的研究手册要求 制定详细研究流程 使整个研究严谨 规范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04年5月完成了全部临床病例观察工作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4年10月完成临床研究工作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于于2004年11月完成了临床病例的研究 其间课题组对研究资料进行总结 所有数据录入及数据分析于2004年11月全部完成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 在外力作用下 使髓核等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 刺激 压迫脊髓神经根 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 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特性损害 出现腰痛 坐骨神经痛 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5 流行病学 全国腰腿痛患者约3 4千万人 每年新增数以百万计患者 椎间盘突出使患者生活质量工作能力都显著下降给患者与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 6 致 肾精不足 劳损 感受外邪 发病机制 中医 7 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退行性改变是椎间盘突出根本病理基础 8 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椎间盘突出退变的分子生物学结果 9 椎间盘突出与根性痛机制 10 椎间盘突出临床分型 11 国内外椎间盘突出研究背景资料 12 椎间盘突出根性痛目前针灸治疗主要方法 13 研究工作基础 14 15 16 17 18 19 20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根性神经痛 在临床上常见L3 4 L4 5 L5 S1突出 L3 4突出主要表现为大腿前侧痛及小腿前外侧痛 相当于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及足阳明胃经皮部分布 L4 5突出主要是大腿及小腿外侧面痛 相当于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及皮部分布 L5 S1突出主要表现大腿及小腿的后外侧痛 与膀胱经脉循行线及皮部相吻合 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经脉皮部而致脉络瘀阻 出现腰腿部疼痛 21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 依据经络皮部理论 结合神经分布区 按照 循经分部 通督化瘀 的原则 采用 以经刺皮 的针法 结合临床疗效 反复实践 筛选出一组最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穴位 根痛1 根痛2 根痛3及最恰当的操作方法 22 23 24 25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课题根据病例数估算实际研究病例应为314例 按20 可能的脱落率 设计观察病例384例 按3个中心随机分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应观察192例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观察病例96例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应观察病例96例 3个中心实际完成380例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完成188例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完成96例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96例 每个中心随机将患者分为三个组 分别是踝三针组 A组 正常体针对照组 B组 药物对照组 组 试验入组380例 脱落70例 脱落率18 4 剔除0例 剔除率0 符合方案集310例 达到设计实际研究病例标准 全分析集380例 安全集310例 26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7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8 29 各组基线指标分析 为了解各实验组人口学和其他资料基线特征 本课题对以下资料进行了采集和处理 性别 年龄 脉搏 呼吸 血压 疼痛积分 直腿抬高度数 病程 手术史 疼痛部位 椎旁N根压痛 叩击痛 以上资料除直腿抬高以外 均无显著差异 P 0 05 具有可比性 30 31 32 33 34 研究方法 疾病诊断标准西医标准中医诊断标准主要症状的量化标准禁忌症技术操作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35 西医标准 1 有腰部外伤 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常发生于青壮年 2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腹压增加 如咳嗽 喷嚏 时疼痛加重 3 脊柱侧弯 腰生理弧度消失 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 并向下肢放射 腰活动受限 4 下肢受累神经分部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 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 膝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拇趾背伸力减弱 5 X线摄片检查 腰生理前凸消失 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 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 CT 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腰间盘突出根性痛的诊断标准 1 脊髓后根受压或受损后 出现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 2 腰痛伴发坐骨神经痛 直腿抬举受限 3 椎旁压痛常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4 坐骨神经支配的肌力 反射和知觉改变 5 椎管内压力或张力的增高试验 可激发腰腿痛的再现 36 主要症状的量化标准 疼痛程度评分标准 按国际上通行的最灵敏的方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analogueScale VAS 临床疼痛治疗学 修订版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0分 无痛10分 最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该方法采用1条10cm长的直线或直尺 两端标明0和10的字样 0端代表无痛 10端代表剧烈的疼痛 让病人在直线或尺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 然后用尺子测量出疼痛强度的数值或评分 本科室按照VAS评分法的要求 自制了VAS游动标尺 尺子正面有0 10游动标尺 背面有0到10数字 精确到毫米 患者移动标尺 大夫即迅速从尺子背面读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 38 主要症状的量化标准 镇痛效果评价标准 参照VAS评分法 治疗前疼痛评分 治疗后疼痛评分 镇痛评分计算公式 100 治疗前疼痛评分显效 镇痛评分 60 有效 镇痛评分30 60 无效 镇痛评分 30 39 技术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体位侧卧位 取穴踝三针定位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踝上四寸 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 分别是根痛1 根痛2 根痛3 L3 4椎间盘突出症 取根痛1 L4 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 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 混合性突出 根据具体情况 综合选穴 碘氟穴位消毒碘氟手指消毒进针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 拇指拉紧皮肤 右手拇指在下 食 中指在上夹持针柄 针与皮肤呈15 角 快速进入皮下 针体贴近皮肤表面 针体沿皮下浅表刺入 针刺深度为2 5寸 针刺方向朝上 行针快速捻转200 300次 分 不进行提插 幅度360 720 每次连续捻转3min留针每10min行针一次 留针30min 每48小时针刺一次 出针留30分钟后 将针缓慢退到进针点 迅速将针拔出 40 操作方法 41 42 43 44 结果 本课题重点观察指标是 踝三针镇痛的起效时间 镇痛的维持时间 及各时点疼痛评分及镇痛评价 以下对这些指标详细的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 踝三针 正常体针 药物来比林三种治疗方法起效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6min 0 10h 27min 0 45h 18min 0 30h 三组镇痛的维持时间分别踝三针组24h 正常体针组8 9h 药物来比林组6 36h 三组经F检验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001 两经两两比较检验踝三针组与其他两有显著差异 而正常体针组和药物组无显著差异 45 各组主症 疼痛 效应时间的比较 46 两两比较检验 47 结果 各组主症 疼痛 效应时间的比较 起效时间 48 结果 各组主症 疼痛 效应时间的比较 镇痛维持时间 49 结果 三组治疗后各时点评分变化趋势的比较 以及各组各时点变化的前后对比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001 见表3 2 表3 3 三组治疗后各时点镇痛的评分变化趋势及各时点各组前后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001 50 结果 各组疼痛自我评分变化趋势的比较 51 结果 各组镇痛评分变化趋势的比较 52 效应指标研究结果 53 效应指标研究结果 54 效应指标研究结果 55 讨论与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腿痛 突出的椎间盘一旦压迫神经根则出现根性神经痛 其临床表现为腰痛较轻 腿有放射性剧痛 由于腰椎间盘及其周围韧带等解剖学特点 1 临床上常见腰4 L4 腰5 L5 骶1 S1 神经根受压并表现为L4 L5 S1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 麻木等 2 L3 4椎间盘突出常出现L4神经受压 表现为大腿前侧痛及小腿前外侧痛 相当于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及皮部分布 L4 5椎间盘突出常出现L5神经受压 表现为大腿及小腿外侧面痛 麻木 相当于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及皮部分布 L5 S1椎间盘突出常出现S1神经受压或L5 S1同时受压 主要表现为大腿及小腿的后外侧痛 与膀胱经脉循行线及皮部相吻合 3 56 讨论与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 L3 4突出 L4 5突出 L5 S1 L4神经根受压 L5神经根受压 S1神经根受压 57 讨论与分析 依据经络皮部理论 结合神经分布区 按照 循经分部 通督化瘀 的原则 采用 以经刺皮 的针法 结合临床疗效 反复实践 筛选出一组较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穴位 踝三针 根痛1 根痛2 根痛3 及较恰当的操作方法 58 讨论与分析 疼痛是一种患者主观感受的症状 有许多评价手段 如何将这些评价手段运用于临床 客观评价治疗作用 笔者通大量临床试验对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了改进 即对符合纳入标准患者治疗前评分都视为10分 然后根据减轻的百分比确定治疗后疼痛评分 这样就避免了因患者主观表述不准确 而导致的结果误差 为研究结果客观性奠定了基础 也为镇痛剂临床效果评价提供实用的操作方法 59 讨论与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踝三针 正常体针 药物来比林三种治疗方法起效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6min 27min 18min 三组镇痛的维持时间分别踝三针组24h 正常体针组8 9h 药物来比林组6 36h 三组经F检验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001 经两两比较检验踝三针组与其他两有显著差异 而正常体针组和药物组无显著差异 三组治疗后各时点评分变化趋势的比较 以及各组各时点变化的前后对比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001 60 讨论与分析 三组治疗后各时点镇痛的评分变化趋势及各时点各组前后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001 临床观察 统计结果均证实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痛具有起效快 镇痛维持时间长 各时点镇痛动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疗效明显 与其它两组治疗方法相比显著优正常体针 及来比林 61 讨论与分析 椎旁N根压痛 叩击痛0 5h 1h两个时点三种治疗方法无显著差异 P 0 05 而24h 48h两个时点三种治疗方法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5 说明三种疗法早期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椎旁N根压痛 叩击痛均无明显作用 同也说明了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痛效果较好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部症状作用不明显 这也说明了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根性痛的特异治疗作用 62 讨论与分析 疼痛虽然是一种主观症状 是它常可引起很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因此如疼痛加剧常可见到呼吸及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如果疼痛减轻则可见呼吸 心率 血压均降低 因此选取这三个指标亦能从这些方面反应踝三针的镇痛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三种治疗方法对呼吸变化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 踝三针与其它两种治疗方法比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次数 能够降低根性痛患者收缩压 而对心率及舒张压影响 三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 P 0 05 63 讨论与分析 本课题重点研究践踝三针的镇痛作用 但椎间盘突出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退行性改变后引起一组临床综合征 如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 踝三针镇痛作用可能是各方面 因此课题组对综合效应进行统计分析 此课题选取了两时点进行了分析 一个是24小时 另一个是48小时 通过两个时点的综合疗效对比 三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 这个研究结果说明了踝三针不仅显著减轻疼痛 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其它方面的症状的变化 64 讨论与分析 踝三针经过多年临床运用 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能否将这种疗法推广 是这个课题研究又一重点内容 课题设计力图通过多个研究中心 多位研究人员 在不同的地区 不同人群对该种治疗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估 结果显示三个中心在总有效率 各组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证实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根性痛治疗作用 不因施术者 受试者 地区不同而不同 具有推广价值 由于在临床教学中我们也培养了数百名实习生进修生 他们在各自单位中运用此方法 基本上取替了镇痛剂在椎间盘突出根性痛方面的运用 已成为他们首先治疗椎间盘突出根性痛方法 65 讨论与分析 但踝三针镇痛作用与操作手法密切相关 首先 一定要沿皮刺 如果刺入太深会严重影响疗效 其次 每次行针的时间一定达到3分钟 而且行针的幅度强度都要达到要求 否则会影响效果 66 结论 运用踝三针治疗椎间盘突出选穴少 痛苦小 操作简便 即时镇痛效果显著 特别对剧烈疼痛的患者镇痛效果更加明显 踝三针镇痛起效时间一般在6分钟以内基本上针到痛止 其镇痛作用比杜冷丅和强痛定止痛作用还快 镇痛维持时间是评价止痛效果一个重要指标 从统计结果来看踝三针组镇痛维持时间在20小时以上 针刺对照组在8小时左右 药物对照组仅维持6个小时左右 说明踝三针镇痛维持的时间较其它两两种方法长 67 结论 踝三针椎间盘突出引起相关症状如呼吸 血压 心率亦有不同程度作用 其作用主要是减轻疼痛后患者的生理心理均发生改变 其表现为呼吸减慢 血压降低 而心率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 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最重要的体征有直腿抬高实验 椎旁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