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心理评估PPT课件.ppt_第1页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PPT课件.ppt_第2页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PPT课件.ppt_第3页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PPT课件.ppt_第4页
健康评估心理评估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心理评估 1 学习内容 第一节心理评估的目的 意义与方法第二节心理评估的内容 2 第一节心理评估的目的 意义与方法 心理评估的目的 意义心理评估的方法 3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做出的综合评定 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 人格特征和自我认知等内容 如情绪状态 气质特点 智力水平 性格特征 自我评价等 作用 可用于心理学 医学 教育 人力资源 军事司法等 当为临床目的所使用时 称之为临床心理评估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人格特征 人格倾向性 需要 动机 兴趣 信念等 和人格心理特征 能力 性格 气质 自我概念 人的生理自我 体像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和自尊 4 感觉认识过程知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记忆意志过程思维想象需要人格倾向性兴趣心理现象动机人格特征价值观能力人格心理特征气质性格生理自我自我认知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5 心理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探索病因 利于临床医学和心理学诊断为明确护理诊断 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是重要的科研手段 6 心理评估的目的 1 临床 诊断 提供干预信息 指导治疗 预测疗效2 研究 医学或心理学研究方法3 预测未来成就 职业选择 人才选拔等 方法4 司法鉴定方法 7 心理评估的方法 心理测验法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医学检测法 8 心理测验法 是心理评估最常用的方法 是指在标准情境下 采集个体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进行分析 描述和解释的一种方法 9 心理测验的发展历史 一 古代对心理个别差异的描述1 我国古代与心理测验有关的一些历史如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性相近 习相远 的观点 孔子将人分为三种 上智 中人 下愚南北朝时期 就有关于注意力方法的设计和使用 10 2 科考与测验我国的教育科考制度开始于隋末唐初 西方心理学家将心理测验溯源于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 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 11 3 我国古代的人格分型太阴型 贪得无厌 能得不能失 保守 不入时 少阴型 见人有失 幸灾乐祸 见人有得 遂生妒嫉 太阳型 好高骛远 大言不惭 即使失败 义无反顾 少阳型 容易满足 又自责 偏好外交 不事内务 阴阳平和型 安静 情绪稳定 与人无争 与时变化 12 二 现代西方心理测验的发展 观察的个体差异 格林威治天文台观察员的遭遇在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发表后 科学家对人的个别差异的兴趣更浓厚了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直接影响到了心理测验的兴起 法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对精神障碍的研究 推动了临床评估技术和测验的发展 并影响美国将学校考试发展成标准化成就测验和量表 13 1 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2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3 法国的比内4 我国的心理测验 14 1 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 19世纪80年代首先倡导心理测验的学者 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 达尔文的表弟 主要从事人类个别差异的研究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个别差异 首先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使得心理测验在判定信度 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了可能 15 2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 是另一个对心理测验作出巨大贡献的心理学家 是促进心理测验运动开展的第一个美国人 他是冯特的学生 曾经在冯特的实验室工作过 在莱比锡主要从事反应时的个别差异的研究 1890年在 心理 在纸上发表了 心理测验与测量 使心理测验这个词从此开始流传 16 3 法国的比内比内 1905年编制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正式的智力量表 首次提出了智力年龄的概念 采用智力年龄的方法计算智商 并且建立常模 是心理测验史上的创新 17 纵观心理测验的发展 人们常说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的头十年是比内智力测验的十年 18 此后心理测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操作测验的发展 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能力倾向性测验 人格测验的发展 涉及情感或行为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人格评估 如性格 气质 情绪状态 人际关系 动机 兴趣的测量 其先驱是克雷丕林 19 4 我国的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发源地是我国 现代心理测验却自西方传入我国 首先1914年在广州开始用记忆测验 随后1918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开始用美国推孟修订的比内量表原版 后来翻译 修订和自编测验工作都迅速开展 于1931年成立中国测验学会 解放以后 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少有人问津 1979年重新开始恢复 20 二 中国心理测验简史 解放前 l1914年 Creighton比较中美儿童智力差异 广州 500人 l1917年 樊炳清介绍 比内 西蒙智力量表 l1918年 Walcott用推孟修正量表施测 清华 l1918年 俞子夷编制 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 l1920年 廖世承 陈鹤琴在南京开设测验课l1921年 廖世承 陈鹤琴合作出版 心理测验法 一书l1921年 费培杰将比内智力测验翻成中文l1922年 张耀翔在北京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l1924年 陆志伟发表 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 l1931年6月 在南京成立中国测验学会 21 l1932年 测验 杂志创刊 l1935年 沈有乾用 朋洛德人格问卷 测量中国学生 l1936年 陆志伟和吴天敏进行第二次修订比内西蒙智力测验 l1937年 周先庚使用 塞斯顿情绪稳定性测验 l1943年 林传鼎试用 普莱西X O测验 l1948年 刘范试用 罗夏克墨迹测验 22 三 中国心理测验简史 解放后 l1979年 林传鼎 吴天敏 张厚粲在武汉举办全国测验培训班 l1979年 龚耀先主持修订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l1979年 林传鼎 张厚粲编制 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l1980年 林传鼎 张厚粲主持修订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l1980年 北师大开设心理测验课 l1980年 张厚粲开始对高考试卷做系统分析 l1981年 刘绍衣修订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l1982年 吴天敏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 l1982年 宋维真修订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23 l1983年 龚耀先 陈仲庚修订 艾森克问卷 l1984年 中国心理学会成立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l1984年 我国正式加入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l1985年 张厚粲主持修订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l1986年 龚耀先主持修订 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 l1987年 张明园修订 生活事件量表 l1989年 李丹修订 瑞文测验 联合型 l1990年 中国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 ITC l1990年 吴文源修订 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l1992年 戴忠恒修订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24 l1992年 宋维真编制 心理健康调查表 l1992年 沙毓英等编制 学生性格量表 l1993年 宋维真等编制 中国人个性测量表 CPAI l80年代 编制超常 弱智儿童筛查量表 0 3 6 岁儿童发育 发展量表 CPM领导行为评价量表MMPI 2 25 观察法 是心理评估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观察者运用感觉器官对被观察者的可观察行为 如表情 动作 言语 服饰 身体姿势等 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并根据观察结果做出评估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两种形式 自然观察法是指被观察者的行为在不受观察者干扰的自然情景中进行观察的方法 控制观察法是在预先设置的特殊观察情境和条件下进行观察 其结果带有一定的规律性 倾向性和必然性 26 临床观察根据需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从时间来分长期观察定期观察从形式来分住院观察门诊观察从内容来分一般观察重点观察 27 会谈法 又称为 晤谈法 或 交谈法 是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以面对面的交谈方式而进行的评估 会谈法可分为结构式会谈和自由式会谈两种形式 是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是指医护人员或临床心理学家通过与病人的谈话过程 了解病人病情的来龙去脉 心理异常表现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 病前的生活经历和遭遇 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冲突和病人的性格特点 行为习惯等 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28 结构式会谈 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预先编制好会谈程序及提纲与内容进行交谈 谈话内容重点突出 主题明确 节省时间 但缺乏灵活性 内容受限制 一般是由主谈者按所需资料的要求 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和次序 编制出会谈的提纲或问卷 并且主动发问 要求病人按问题回答例如 你现在存在那些主要的问题或麻烦 这些困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9 结构式会谈的优 缺点 有助于系统的收集资料 优点 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追问和检查 方法固定 节省时间 方法比较刻板 缺点 查问过于主动 会引起病人的反感或只能得到 是与 否 的简单回答 30 自由式会谈 非结构式会谈 是完全开放式的自由交谈 谈话氛围轻松 内容灵活真实 但易偏离主题 浪费时间 一般是主谈者与病人自由交谈 让病人自然而然地说出他想要说的话 31 非结构式会谈的优 缺点 优点 可以使病人在谈话中较无戒心地吐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意 方法上比较灵活 缺点 需要的时间较多 由于没有一定的重点与方向 易出现顾此失彼 经验不足者难以把握 32 会谈成功的影响因素 1主谈者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会谈成功的关键 2表里兼顾 3把握会谈方向 4联系过去和现在 结合主观和客观 5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33 临床访谈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介绍 适当称呼 表示关注 开始 初步询问 建立关系 主体 深入交流 评估问题 结束 总结问题 给与指导 终止 明确约定 友好告别 34 调查法 主要通过全面收集了解个体的各方面情况 如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情况 身体健康状况 家族病史情况 家庭背景 婚姻状况 工作环境等情况对被评估者进行心理评估的一种方法 35 医学检测法 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和身体状况评估 如测量呼吸 血压 心率 体液 血浆肾上腺激素水平等 可为心理评估提供辅助的客观资料 36 思考题 1 心理评估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A 交谈法B 观察法C 心理测验法D 医学检测法E 调查法2 个体对自己的性别 职业 社会地位 名誉等的认识与估计是指个体的A 自尊B 体像C 自我形象D 自我认同E 社会认同3 个体表现为追求事业上 政治上的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是A 社会的自我阶段B 生理的自我阶段C 崇拜的自我阶段D 心理的自我阶段E 成功的自我阶段4 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是A 认知B 态度C 行为D 需要E 自尊答案 1 C2 E3 D4 D 37 第二节心理评估的内容 病人的自我认知病人的情绪与情感 38 病人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的概念 自我认知也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 看法和评价 自我认知的形成 生理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三个阶段 39 自我认知的形成 生理的自我阶段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身体 衣着 物品 父母 家庭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判断 个体可直接通过镜子和照片来感受自我形象 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情感体验 社会的自我阶段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社会地位 名誉 威望 社会中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评价判断 追求他人对自己的重视与注意 追求名誉地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情感 表现出自尊或自卑的情绪情感体验 心理的自我阶段 是自我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 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才能 性格 智慧 道德水平等方面的评价与判断 追求事业上 政治上 道德上的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不容他人任意歧视 侮辱 诽谤 从而产生自我优越感或自尊等自我道德感体验 40 影响自我认知形成的因素 环境经济条件角色期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正常生理变化 生活经历 自身认识水平 主观经验 有重要意义的人物对自己的评价 身体健康状况等 41 病人的自我认知紊乱 概念 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 看法的消极评价或不适应状态 包括对自己的体像 身体心像 社会角色 社会身份 生理功能及自尊的消极认知评价 体像 体像又称身体心像 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形态 功能和感觉的主观心理体验 任何形式的体像改变都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 如容貌缺陷 毁容 截肢 感知觉障碍等 社会角色改变的认知 指无能力承担或履行个体应有的特定角色功能的责任 权利和义务 42 生理功能认知改变 主要源于病理性病变 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 注意力由外部世界集中到自身的感受和体验 过分关注身体自觉症状 自尊的认知改变 个体的自尊源于对自我认知的客观正确的评价以及对自我价值 能力和成就的恰当估价 认知改变表现为自我贬低 自卑 信心不足 犹豫不决 窘迫感 推诿责任 敏感多疑等 病人的自我认知紊乱 43 自我认知评估方法 交谈法调查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44 45 心理评估 46 病人的情绪与情感 概念 情绪与情感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产生需要不同 反映特点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情感是情绪的内在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交融为一体 彼此不可分割 内在的情感体验需要通过外在的情绪呈现出来 外在的情绪表现受内在稳定的情感制约 调节和监督 在特殊情境条件下 同一种情感可能出现不同的情绪表现 47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基本的情绪情感形式 原始情绪 感知情绪 人际情绪 自我评价情绪 情绪状态 心境 激情和应激 心境 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具有笼罩性和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 激情 是一种迅速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它具有爆发性 冲动性 激动性的特点 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社会情感是由社会需要引起的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形式 包括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48 病人情绪变化的特征 主导心境 较差 多表现为郁郁寡欢 紧张不安 萎靡不振 忧心忡忡 寝食难安 情绪活动的强度 病人的情绪反应强度大于正常人 情绪活动的持续时间 病人的情绪体验以消极情绪为主 持续的时间也较长 情绪活动的稳定性 不稳定 表现出易激惹 冲动 急躁 或易愤怒争吵 悲伤哭泣 无理取闹 情感脆弱易受伤害 49 病人常见的不良情绪 恐惧 个体意识到面临威胁或危险刺激时而产生的强烈情绪体验 可伴有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 出汗 心悸 呼吸加快 尿急 尿频 厌食 声音颤抖等症状 焦虑 是一种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体验 抑郁 抑郁和焦虑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 在等级制诊断系统中 焦虑是较低等级 抑郁是较高等级 抑郁的显著特征是心情低落 持续时间较长 社会功能受损 愤怒 多发生于个体在追求目标愿望受阻时出现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 50 焦虑 焦虑情绪的特点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 伴有躯体运动性不安 伴有身体不适感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焦虑的分类分离性焦虑 期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