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级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15级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15级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15级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15级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七中高2015级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80分 班级 姓名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惩创(chng)绯闻(fi)尸骸(hi)差强人意(ch)B纤巧(xin)浸渍(qn)攒射(cun)万头攒动(cun)C洗涤(d)抹杀(m)叱咤(ch)螳臂当车(dng)D莅临(l)租赁(ln)解剖(pu)长歌当哭(d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喋血菲薄陨灭殒身不恤B屠戮干练诧异稗官野史C蹉跎虐杀寥落绿草如茵D黯然 斑斓戊戌自立更生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 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受用不尽。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A趣味 终身作客B兴趣终身做客C趣味 终生做客D兴趣终生作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B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C小明成绩优秀,人缘很好,广有羽翼,所以,这次学生会主席的位置非他莫属。D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看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使人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B要想真正落实好“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得好不好。C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已经在今天被大多数人接受。D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并对村民免费开放。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怎么说”与“说什么”血肉相连,难解难分。不同的表达方式常使同一表达对象具有不同的内涵、意蕴。好文章往往都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怎么说”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有的独特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独特的感知、把握。苏珊朗格说:“当一个诗人创造一首诗的时候,他创造出的诗句并不单纯是为了告诉人们一件什么事情,而是想用某种特殊的方式去谈论这件事情。”无视这种“特殊的方式”,就等于拒绝诗人的全部创造。此其一。其二,有些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情色彩。“我没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与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原句“我没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相比,只不过少了三个逗号,就“说什么”这一点看毫无二致,但是鲁迅先生体现在他的表达方式中的强烈的悲愤之情却全然不见了。所谓 “文不逮意”之“意”也包括了情,情、意往往密不可分。其三,有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往往透露出它所特有的言外之意,同一对象如果采用别的表达方式那言外之意也就随之消失了。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中有一句“吾戴吾头来矣!”新唐书转录时删去后一“吾”字,林纾以为删得无理,虽然表达的内容一样。因为被删的那一“吾”字富于言外之意:“一则哂全军之不武,一则示一身之有胆。”如果只知其“说什么”,不问其“怎么说”,可就辜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一片苦心,当然也不可能学得如何遣词造句的本领。当然,语言表达的问题不止是这些。语言大师老舍在人物、生活和语言中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个小学教员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我觉得面如莱色就不够通俗。不如说成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更通俗些。只有观众听懂了,才能打动他们的心。假如把这话再改一下,改成看看孩子们的脸!这样观众不仅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写戏中人物的台词如此,一般说话作文也不例外。6下列对“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可以反映作者对事物独特的感知、把握。B可以表达作者的意思和他独特的感情色彩。C可以表达言外之意且难以用别的方式替代。D能够独立于内容之外而产生独特的价值。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同一表达对象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其内涵、意蕴也就可能产生变化。B诗人创造一首诗所运用的某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是他全部创造的一部分。C哪怕只是几个标点符号的变动,作者所要表达“情”、“意”就完全发生变化。D阅读要思考文章“怎么说”,才能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苦心并学得这方面的本领。8下面对原文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苏珊朗格的话语是为了证明了“有的独特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独特的感知、把握”的观点。B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我没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这样句子形式,很好地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悲愤之情。C新唐书转录柳宗元的“吾戴吾头来矣!”时删去后一“吾”字,林纾以为删得无理,改变了柳宗元所表达的全部内容。D文章引用老舍在人物、生活和语言中的例子,论证了“语言表达要顾及观众和读者,才能感动和启发他们”的道理。三、(15分,每小题3分)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注,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上,指刘邦。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度:估计B不及以闻,自追之 闻:听说C若亡,何也 若:你D王素慢无礼 素:一向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中的“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先破秦入关者王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1下列各句与“上不我用”的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唯才是举 D忌不自信12“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一句的意思是( )A大王如果想长期在汉中为王,那就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如果想争霸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计议大事的人了。B大王如果想长期统治汉中,那就用不着拿事情给韩信做;如果想争霸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计议大事的人了。C大王如果想长期在汉中为王,那就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如果想争霸天下,不信任他就没有可以计议大事的人了。D大王如果想长期统治汉中,那就用不着拿事情给韩信做;如果想争霸天下,不信任他就没有可以计议大事的人了。13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根本原因是( ) A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引起了萧何的重视B刘邦对萧何十分信任,一向言听计从C萧何发现韩信具有帮助刘邦争天下的才干 D诸将多有逃亡,刘邦为稳定军心,急欲拜将四、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1415题。(6分,每小题3分)天末怀李白 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注】此诗为诗人客居秦州时所作。时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天末:天的尽头。这里指夜郎。君子:指李白。魑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冤魂:这里指屈原。14对这首诗意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B“鸿雁”句写作者急盼挚友音讯,但是“江湖秋水多”,风波险阻,望消息而不得。 C“文章憎命达”意谓好的文章总是不喜欢命运顺达的人。D“应共冤魂语”一联,劝李白应向同样蒙冤的屈原互相倾诉,写诗赠给屈原。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诗由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感情强烈,但表达上决非一泻千里,而是低回婉转,富有感染力。B颔联委婉地表达了对李白的牵挂,希望他能越过秋水江湖,早日从流放地归来。C颈联用对比的方法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才能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遭人诬陷。D尾联中,因李白流寓江湘,诗人联想到了屈原,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述说内心的愤懑。(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618题(8分)悬崖边的树 (曾卓)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1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概括作答。(4分)答: 17本诗的第二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答:五、名著导读1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谈谈孔子对“贫富”的看法。(5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答:六、现代文阅读(22分)雅 舍 梁实秋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濛濛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