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应对3岁宝宝入园的严重分离焦虑.doc_第1页
我这样应对3岁宝宝入园的严重分离焦虑.doc_第2页
我这样应对3岁宝宝入园的严重分离焦虑.doc_第3页
我这样应对3岁宝宝入园的严重分离焦虑.doc_第4页
我这样应对3岁宝宝入园的严重分离焦虑.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这样应对3岁宝宝入园的严重分离焦虑我家孩子3岁2个月了,刚上了接近两个月幼儿园。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陪伴她度过了短暂的哭天喊地的分离期,大人的心理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本以为只是应对入园的问题,没想到深挖之后,却触及到了孩子终身成长的问题。入园症状:第一周上幼儿园,很开心,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老师评价:孩子很听话,自理能力很强。接下来第二周的第一天出现严重分离焦虑,严重依赖妈妈,而且还生病了,晚上做梦说梦话都不想去幼儿园。接下来,连续三天情绪都极其不稳定,胆子突然变得很小,看不到妈妈就会哭。老师找我谈话:孩子在幼儿园喜欢一个人呆着,从来不跟小朋友玩,老师喊她没反应,除非走过去把她牵过来,否则会自己一个人在角落里呆半天。家长的初步反应:我被吓坏了,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了。想了很多,不知道是幼儿园环境出了问题,还是老师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还是孩子本身性格有问题,想得晚上都没法睡觉。有朋友建议我让孩子哭几天甚至一个月,自然就会好了。我倒觉得从长远来看,还是趁这个机会多多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主动进行干预为佳,毕竟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一年。症状分析:先是在网上胡乱搜索,没有太多对症下药的干货,但是找到了一些可以挖掘的线索。然后就上亚马逊开始买书,买了很多3岁孩子关键期、蒙氏、日式以及感统训练方面的书,开始疯狂的读。回顾娃的成长过程,在娃3岁以前,妈妈有两年的时间由于工作和学业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她,并且娃两岁以后除了早教很少出门和小朋友玩,在快满三岁的时候,妈妈有两个月的时间完全不在娃的身边,两个月内娃几乎没有出门。在爷爷奶奶带娃期间,溺爱+包办,而妈妈接过育儿大权之后,对娃又过于严格(一周内让娃学会了自己吃饭,学会自己上厕所,学会自己洗手,不允许不按规矩来)。孩子有时候会说怕妈妈,但是看不到妈妈又会哭。入园这段时间,爸爸工作非常忙,晚上和周末都见不到人。然后开始自我诊断。排除了孤独症自闭症的情况,根据娃以往的特征,娃属于敏感偏内向的高需求宝宝。3岁前和妈妈的关系不够亲密,没有带给娃足够的安全感;在1岁后动手吃饭穿脱衣等的关键期,娃被包办了,并且阅读和手工类的静态活动太多、大运动太少(后果直接导致腿部肌肉没有力量,上肢血管过细);2岁后社会交往的关键期,娃被关在家里了。还有很多其他教育的过失,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孩子思维和语言较为成熟,运动能力较差,胆小谨慎,不擅长与小朋友相处,自尊心很强,敏感。看书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能让家长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看到孩子出现的问题时能做到不慌不忙心中有数。我们面对一个可爱懂事的孩子的时候,总是能和颜悦色耐心亲切,这会形成良性的互动。但是面对一个调皮又不听话的孩子,我们有多少家长能耐住性子一如既往的亲切温和呢?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家长越来越火,孩子越来越倔,到最后,孩子哇哇大哭,家长气急败坏。最后我们还会给孩子安上一个不听话和倔脾气的名头,但实际上明明坏脾气的是家长。我就是一个这样坏脾气的家长,打着对孩子严格要求的旗号,干着催化坏孩子的事。看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我们站在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发展地看待孩子的成长问题。我看过专业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著作(某TOP2考研指定用书),理论一套一套的,但国内学者写的书真不是人读的。后来购入国内蒙氏教育先驱的经验之作,又购入日本学前教育的书籍,才终于感觉找到了组织。补充:有妈妈问我看的是哪些书,在这里也推荐给大家。纸书有: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日本学前教育系列丛书之培养幼儿的成长能力-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实录,kindle电子书有:宝宝这一年:3岁,规则意识建立关键期、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如果能买到电子书,我肯定不会买纸书,但前面两本都没有电子书,sigh。我全篇读完的有宝宝这一年,我买过2岁的和3岁的,解答了很多我的疑问。感统那本,实操性非常强,适合从0岁开始操作。孙瑞雪的那本是经典,适合从怀孕就开始读,可惜我那会忙着上学,根本没功夫想这些,非常可惜!日本那本我还没时间好好读,案例非常丰富,缺点是翻译过来的读着不爽。期待粑粑麻麻们也推荐更多好书,共同讨论。由入园的分离焦虑这一件事,让我看到了幼儿教育的系统性。孩子的一个异常表现也许并不是对当下刺激的反应,而是成长中的旧伤痕。就像妈妈的爱这个问题,只要以前有过“抛弃”的经历,即使妈妈现在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孩子还是会担心妈妈会突然离开。孩子在某个方面的能力的缺失,也许并不仅仅因为这个方面锻炼太少,而是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关键期被遏制的能力,则对孩子的整体产生不良影响。一个缺少运动的孩子,一定是缺少活力的,探索新领域的能力不会强,胆量不会大,对新事物的兴趣也不会太大,血液循环不会太快,脑供血也不会那么强劲,精力不会那么旺盛,饭量不会太大,长得不会太快。这个是我家娃的典型特征。想叨的心得太多,逻辑还没调整好,有机会再啰嗦。下面抛砖引玉,说说我怎么解决娃入园分离焦虑的办法。解决方案:1. 给予更多爱和陪伴,满足孩子所有异常需求,让孩子有安全感。我们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情况下,会认为孩子会穿的鞋不肯穿了、能吃的饭突然要喂了、能走的路突然要抱了、能穿的衣服突然不肯自己穿了是娇气偷懒无理取闹的,殊不知孩子的许多行为代表了强烈的心理需求,尤其在入园这个敏感的阶段。2. 增加身体接触和皮肤接触的机会,防止“皮肤饥渴”倒退带来的焦虑。放学接她回家的时候,在路上多抱一会,增加身体的接触,让孩子的情绪更加稳定。洗澡玩水延长时间,增加空气接触,睡前多做按摩。经过恶补之后,娃黏妈妈的情况有所好转。能否持续,还有待进一步观察。3.弱化幼儿园的重要性,让孩子释放紧张。离开幼儿园后不要询问任何关于幼儿园的问题,以免孩子无法释放情绪。大概入园6周的时候,娃突然开始自己念叨幼儿园里的趣事了,紧接着,娃回家开始念叨幼儿园教的新儿歌。入园7周的时候,娃突然开始给我介绍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这些信号表明,娃已经接受了幼儿园了。4. 不动声色地严格执行幼儿园作息生活,让她的身体尽早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周五晚上不睡晚觉,周六日早上不睡懒觉。周末的三餐时间、午休时间也严格按照幼儿园作息进行。但不要提“幼儿园”。这样做的结果是,娃每次放假后上学,无论是周一,还是小长假后第一天,还是请假后第一天,早上不会闹情绪不起床,起床后能保持较为兴奋的脑活跃状态,开开心心去上学。5. 花更多的时间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和幼儿园同学增加课外相处和互动,培养孩子和小伙伴的情谊。 每天我都让她课后与住得近的同学一起玩一个多小时,带着他们一起玩沙子玩泥巴做各种游戏。孩子的同学生病了,我带她前往探望,立刻就明白了一个人在家玩的孤独。现在娃补上了以前不会玩的滑板车和自行车,活动范围明显变大了,滑滑梯竟然敢一个人玩两层楼高的超长滑道了。一个月的效果偶然性太大,后面我会继续观察。6. 孩子生病了,孩子情绪如果稳定,不请假。我们会提前在她衣服口袋里叠上纸巾,告诉她如果流鼻涕了可以拿纸巾擦。这个问题,我们也很纠结,因为孩子在家里肯定会得到更好的照顾,家长们都担心老师照顾不过来。但是经过尝试之后,我们发现孩子轻微感冒的情况下,坚持规律作息,坚持上学,坚持户外活动和锻炼,反而康复得更快。这个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7. 早晚多做开心的心理建设,营造上学的好心情。每天尽量早起去幼儿园,入园前进行简单的运动、游戏或者歌曲、阅读活动,使孩子的大脑保持在较为兴奋的状态。晚上入睡前,多多赞美鼓励孩子,表达爱意,使孩子对明天有个美好的预期。8. 传统“小红花”鼓励法的变种。为了强化各种激励和鼓励,特制作了她最喜欢的小鱼日历,不缺勤的日子就让老师奖励她一条,贴在蓝色背景的海洋上。每天晚上睡觉前拿出来给她看看成果,鼓励一番。为其4周的实验里,娃除了清明节假期的周一,请假陪爸爸过生日的周二,即使在生病的情况下,其余小鱼全部高高兴兴地得到了。9. 找到合理的理由和充分的证据,再和孩子沟通。请假陪爸爸过生日这件事,实际是我为孩子请假找的合理又冠冕的理由。办了海洋馆年票之后,孩子周末去过一次,人实在太多。这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不带孩子出去玩玩实在是亏。但是随便请假,会不会让孩子认为可以随时请假?所以在怎么给孩子解释请假的原因的问题上,我慎之又慎。幸亏孩爹这个月过生日,让我给孩子有了一个合理的交待。经过跟孩子的沟通,她认为爸爸一年只过一次生日,的确很值得重视,偶尔请一次假也是可以原谅的。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活动的氛围,我又给孩爹做了个领带裸蛋糕(原创哦),让她提前一天就开始对这次海洋公园生日有个预期。结果是美好的,那天我们全家玩得非常开心,孩子印象深刻,第二天孩子没带任何不良情绪开开心心就去上学了。后续:所有的解决方案还在继续实施之中,为期四周的小鱼鼓励实验已经结束。为了弱化小鱼的物质奖励意味,并使整个解决方案不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我进行了升级换代,演变为了全新的宝宝日志。手作也升级成了电脑制作打印机出图(如果不是考虑到时间成本的问题,我还是更喜欢手作的效果,会更厚重有层次一些)。如何应对3岁宝宝的敏感期一、对待宝贝提出的要求,要让宝贝给出一个理由。随着宝贝年龄的增长,宝贝们提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了。颖妈咪想无论宝贝提出什么样的要求,都不要马上拒绝宝贝,给宝贝一个说明理由的机会,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而后宝爸宝妈们再说出自己的理由,进行沟通和合理的解决。这样即与宝贝拉近了距离听到了宝贝的心声,还锻炼了宝贝的语言组织能力。使用这招宝爸宝妈们要“多听”。二、面对宝贝乱发脾气,宝爸宝妈要冷处理。进入3岁以后,宝贝的脾气就开始见长,稍不顺心和有些不痛快,他就找碴发作,这时宝爸宝妈们不要上了宝贝的当,因为他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所以这时采取冷处理。如果这次你主动去哄宝贝他下次还会用相同的方法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如果你跟他硬碰硬这使宝贝更加的逆反,而且还不能解决问题。因此颖妈咪经过试验证明冷处理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宝贝们非常注意观察宝爸宝妈的脸色,他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当他主动承认错误时,宝爸宝妈就借势为宝贝讲道理。使用这招宝爸宝妈们要“多给宝贝时间思考”。三、面对宝贝要独立自主时,宝爸宝妈应放手让他们去做。刷牙、洗脸、吃饭时摆椅子、在安全的情况下拿碗、分发筷子、收拾玩具等,宝贝也快乐,从中还能学到本领,何乐而不为呢?可能有些宝爸宝妈会说,那宝贝干活或是他们自己做事情做不好不还得我们收拾吗!收拾又能怎样,早放手宝贝们就早掌握本领。随着他们在做事情中遇到的失败,他们才能从中获取经验的积累,等到下次再作相同的事情时肯定不会再次发生失败的结果了。这样即锻炼了宝贝,又能让宝贝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用这招宝爸宝妈们要“多给宝贝机会”。四、对待宝贝犯错误,宝爸宝妈要对宝贝进行小惩罚。宝贝们经常会出现一些状况。颖妈咪的原则,因为孩子淘气,宝爸宝妈一定不要惩罚宝贝。但是如果宝贝犯了在他们的世界里的原则性错误,那一定要给个小惩罚,因为必须要让宝贝们明白,犯了错误是要接受惩罚,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的,这样让宝贝学会“承担”,必须为自己所犯的错承担惩罚的结果。颖妈咪对小雨哥儿采用犯了错误站反思角的惩罚,还要让宝贝将自己犯的错说出来,而后颖妈咪在进行说服教育。使用这招宝爸宝妈要让宝贝学会“对自己负责”。五、当宝贝感情脆弱时,宝爸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