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简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运行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二、教学重点、难点本专题教学重点有三个: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意义,二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三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发现之一。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础,剩余价值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搞清楚这两大理论的意义。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及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抽象、最难理解的两部分内容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急需发展的内容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意义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三、主要内容(一)本单元内容的结构框架(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第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提到了首位,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与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写作资本论共40年的时间。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第二阶段,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第三阶段,修改、出版阶段。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商品、货币理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其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货币的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流动。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采用新技术、改善管理,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实现优胜劣汰,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两极分化。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古典学派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斯密、李嘉图把商品、价值等看成是永恒的范畴不同,马克思认为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从而科学揭示了它们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他科学回答了古典学派没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框架。(四)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1.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雇佣工人的一个工作日,劳动时间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科学解决了李嘉图体系的第一个矛盾。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剩余价值的实现。投资于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叫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在它的一个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下去,其三种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它们之间的转化在时间上必须同时进行。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资本周转。企业生产的产品性质、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生产资本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在资本完成一次周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化生产的上述要求是难以满足的,因此,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往往难以顺利实现。3.剩余价值的分割。商业资本家是专门在流通领域通过商品的买卖来获取利润的资本家。商业利润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是产业资本家或商业资本家为了获得借贷资本的使用权而交给让渡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银行利润实质上也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未必全部归其所在企业的资本家所有,他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在资本主义农业领域,存在三个阶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农业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投于农业领域,他要获得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和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都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割。4.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流转合同3篇
- 2024年旬阳市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宣城市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九江银行广州分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甘肃酒泉特岗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康复辅助器具合作协议书
- 床上护理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技术支持工程师的工作职责
- 普通话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计划
- 园林绿化工程合同工期约定措施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期中核心素养评估卷有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31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个人车辆抵押协议书
- 烟草公司办公楼物业服务方案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课件
- 2024年大亚湾城投人居科技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PythonWeb开发技术与应用(Flask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更新版】深信服资格认证考试题库大汇总(含答案)
- 庆阳市北部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