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气熔融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氧氮含量_第1页
惰气熔融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氧氮含量_第2页
惰气熔融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氧氮含量_第3页
惰气熔融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氧氮含量_第4页
惰气熔融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氧氮含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攀 钢 技 术 57 惰气熔融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氧氮含量 钟 华 (攀钢钢铁研究院 ) 摘 要: 采用 氮分析仪,建立了惰气熔融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氧、氮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分析成本低,易于操作,其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 2008( E)和 2005 标准要求,已运用于实际分析中。 关键词: 惰气熔融法;钛及钛合金;氧;氮 0 引言 钛及钛合金中氧、氮含量的高低,对钛材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是判定其牌号的必检指标 1。对于钛中氧、氮的测定,各实验室普遍采用脉冲电极炉加热的氧氮分析 仪,运用红外吸收法、热导法检测技术同时测定钛中氧、氮含量。当钛直接在石墨坩埚中熔融时,熔体的粘度大,生成的气体很难释放出来,测定时常用铂或镍助熔剂来改善熔体的流动性,以促进氧氮的释放 ,其中镍的成本低,已被广泛使用 2将镍钛重量比控制在 71 17 1时,分析结果一致 5。 对于 国 含量,实际工作中发现使用重量较轻的国产镍篮分析时,高温坩埚法测定钛中氮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在高温坩埚法的基础上,对石墨坩埚类型、石墨粉用量、功率等分析条 件进行了试验。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镍篮,建立了标准坩埚法同时测定钛及钛合金氧、氮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测定精密度良好、准确度高,能满足最新的 6目前,该方法已得到了实际应用,满足了生产和科研的需要,效果良好。 1 实验部分 仪器与主要材料 氮分析仪,高纯氦作载气,红外吸收法测量氧,热导法测量氮。 镍篮(北京盛沃科技有限公司),高温坩埚( 82标准坩埚( 76套坩埚(江苏武进),石墨粉( 01 镍篮清洗液:由 75 醋酸, 25 合组成,分析纯。 样品清洗液: 30%浓 : 1,V/V),分析纯。 钛合金 : N: ; 纯钛 : N: ; 校正样: 501: N: ; 502: N: ; 501: N: 。 实验方法 镍篮用清洗液清洗 60 s,然后用自来水冲洗 23 用丙酮洗涤三遍,并存放于丙酮中,吹干后使用。将钛样品放入钛清洗液中,剧烈反应大约5 s 后,将其取出,用水冲洗,再用丙酮清洗三次,吹干后存放于干燥器中,备用。准确称取钛样品,精确至 g,置于清洗过的镍篮中。在坩埚中加入约 g 石墨粉,按仪器说明书进行自动投样分析。扣出试剂空白后,用钛中氧、氮标准样品校准工作曲线,仪器自动计算出试样中氧、氮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坩埚与镍用量 参考 司用高温坩埚分析钛中氧、氮的条件,设置分析功率为 5.3 墨粉用量为 g。试验中使用了两种镍量:镍篮原始重量, g,镍钛重量比为 7:1 8:1;在篮中理化检验 58 2009 年第 32 卷第 3 期 加入镍丝至 (g,使镍钛重量比基本为10:1。采用套坩埚、标准坩埚、高温坩埚对 501重约 g)中的氧、氮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见表 1。表 1 不同镍量和坩埚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坩埚 镍量 /g % % 测定值 平均值 测定值 平均值 套坩埚 温坩埚 准坩埚 表 1 可见,对于氧、镍量为 ( 种坩埚测定结果一致,提高镍量后,套坩埚分析结果偏低,高温和标准坩埚的结果一致。对于氮,在相同镍量情况下比较,套坩埚的结果均最低 ,标准坩埚的结果最高,并与镍用量关系不大。镍量为 (g 时,高温坩埚与标准坩埚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当镍量为 (g 时,高温坩埚的分析结果则较标准坩埚偏低。试验现象表明:镍量为 (g 时,用标准坩埚和高温坩埚分析的样品熔体均侧偏于坩埚壁上,熔体内无明显气孔;当镍量为 (g 时,标准坩埚分析的熔体变化不大,但高温坩埚分析的熔体发生了变化,熔体处于坩埚底部,并有明显的气孔。从分析成本和操作的方便性考虑,试验中直接采用重约 (g 的镍篮,镍钛重量比为 7:1 8:1,用标准坩埚进行钛中氧、氮的测定 。 石墨粉用量 采用标准坩埚,改变石墨粉用量,考察其对钛中氧、氮释放的影响。其用量分别为 0, g。石墨粉对氧、氮释放的影响分别见图 1、图 2。 从图 1 可见,石墨粉对钛中氧的释放影响不大,只是加入 g 石墨粉后,氧的释放略微延迟。从图 2 氮的释放情况看,加入 g 石墨粉时,氮的释放峰强度较不加石墨粉高,但加入 g 石墨粉后,峰的强度反而降低,峰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说明石墨粉对钛中氮的测定影响较大。为此,进行了石墨粉对氮测定精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 2。 从表 2 可见,加入 g 石墨粉时,钛中氮的 789 图 1 不同石墨粉重量下钛中氧的释放曲线 图 2 不同石墨粉重量下钛中氮的释放曲线 测定精密度较不加或加入 g 石墨粉时有所提高。试验现象表明:不加石墨粉,测定时分析功率波动大,部分样品氮释放出现拖尾,坩埚的中下部破损严重;加入 g 石墨粉后,分析功率较平稳,即使出现波动也在氮释放的后期,坩埚0 10 20 30 40 50 60 时间 /s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g 石墨粉 0 g 石墨粉 g 石墨粉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 5 10 15 20 25 时间 /s 强度0 g 石墨粉 g 石墨粉 g 石墨粉 攀 钢 技 术 59 表 2 石墨粉量对 氮分析结果的影响 石墨粉 /g 测定值 平均值 标准偏差 中上部出现裂纹,但是当石墨粉为 g 时,部分样品氮释放也出现拖尾,导致精密度变差。综上所述,在坩埚中加入少量石墨粉,可有效防止坩埚过早被熔体浸 蚀损坏,但过多的石墨粉会使熔体的 流动性变差,影响钛中氮的释放。试验中确定石墨粉用量为 g。 分析功率 改变分析功率,对 501中的氧、氮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见表 3。 表 3 分析功率试验结果 (n=2) 分析功率 /W O N 测定值 /% 释放时间 /s 测定值 /% 释放时间 /s 4 600 0 25 2 51 4 800 0 25 9 58 5 000 0 25 8 42 5 200 0 25 8 39 5 400 0 25 8 39 从表 3 可见,分析功率在 4 600 5 400 W 时,氧的测定结果稳定,释放时间一致。分析功率在4 600 5 000 W 时,氮的释放出现不同程度的拖尾,分析结果略偏低。当分析功率在 5 200 5 400 果稳定。试验中选用 5 300 W 分析功率进行测定。 空白试验 按上述选定的分析条件,对整个分析系统的氧、氮空白值连续测定了 11 次。将仪器默认的 1 .1 g 时的空白值,结果见表 4。 表 4 仪器空白值确定 % 元素 测定值 平均值 标准偏差 测定下限 O 1 N 0 从表 4 可见,按 0.1 g 取样量计算,系统氧、氮空白值分别为 %、 %,标准偏差分别为 1%和 0%,按空白量加 10 倍标准偏差值计算得到方法的测定下限:氧为 氮为 均能满足钛及钛合金中氧、氮的分析要求。 精密度试验 对两个 正样和 两个试样分别测定了 8次,结果见表 5。从表 5 可见,钛中氧、氮的测定精密度良好,能满足分析要求。 准确度试验 用 钛 合 金 标 样 纯 钛 标 样准工作曲线,测定了钛校正样中的氧、氮含量,以考察方法的准确度。分析结果见表 6。 60 2009 年第 32 卷第 3 期 表 5 精密度结果 % 样品 元素 测定值 平均值 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 502 01 钛 O 合金 O 6 准确度结果 % 编号 元素 测定值 平均值 标准值 差值 r 值 1) R 值 1) 5010567O 5010277O 5020040O 注: 1) r、 R 值为 准 5中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 从表 6 可见,按本方法进行测定,四个钛校正样中氧、氮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一致,其中氧的分析结果满足 分证明了本方法的准确性。 3 结论 (1) 采用美国 司的 氮分析仪,通过石墨坩埚类型、石墨粉用量、分析功率等条件试验,确定了惰气熔融法测定钛中氧、氮量的分析条件。对于重约 0.1 g 的钛样,用 (用标准坩埚进行测定,其分析效果较高温坩埚好。当镍钛重量比为 7:1 8:1 时,直接使用进行分析,使操作更为简便。 (2) 高温下熔融的镍、钛渗碳性强,在坩埚中预先加入少量石墨粉可有效防止坩埚过早被熔体浸蚀损坏,避免出现功率波动大的现象,但过多的石墨粉会使熔体的流动性变差,影响钛中氮的释放,本方法中石墨粉用量为 g。 (3) 建立了符合生产实际的脉冲加热惰气熔融法测定钛及钛合金氧、氮含量的分析方法。氧、氮测定下限分别为 经验证,方法的测定精密度良好、准确度高,完全能满足 关标准的要求。攀 钢 技 术 61 参考文献 1 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 2 王剑秋 ,钱 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