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You have to believe, there is a way. The ancients sai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rying to enter. Only when the reluctant step by step to go to it s time, must be managed to get one step down, only have struggled to achieve it. - Guo Ge Tech试论中药气味理论的不足医学论文发表创新医学网/作者:徐春梅,姚映芷,黄亚群 作者单位: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门诊部,江苏 南京 210044;3.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关键词】 气味理论 理论基础 滞后性 临床疗效气味理论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迄今仍用以说明或解释中药的作用机理,指导中药的临床实践,必然有其不足之处。回顾文献发现,中药气味理论的认识略显粗疏笼统,甚至难免牵强附会,这样有可能忽视临床用药的正确经验。1 气味理论不足的原因在临床实践中,医家在辨证选药时,大多根据气味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气味理论研究,也是以指导临床用药为目的。如药性寒凉的药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性温热的药可温里散寒,助阳回阳。辛味药能发散;甘味药能补益;咸味药能软坚等。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用药多以个人经验为主,定性强于定量,定性与定量均以个人经验为据,量效关系较为模糊,且笼统而随意性大,阻碍气味理论更好地发展。2 气味理论不足的具体表现2.1 气味理论的理论基础局限性中药的气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苦、酸、咸、甘五种。那么“四气五味”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临床实践中对药物功能判断,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药,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药;“五味”的理论则是中医根据人的感官真实滋味的感知及对药物功能所作的归纳总结,是“神农尝百草”的结果。相对而言,“四气”的判断较可靠,“五味”的推理则不免要多受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阴阳五行理论不够完善, 而“四气五味说”受到阴阳五行理论的影响,“四气五味说”也就难免存有缺陷。2.2 气味理论的滞后性以传统气味理论对一些药物的应用效能进行比较研究时,就会发现与气味不相符合的内容,如活血祛淤类药物,50%左右性味项下均未有“辛”味记载,而五味学说只有“辛”能行血,尽管有的药物如紫丹参,牛膝、桃仁等已被证实具有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障碍等药理作用。又如药物苦味与归经的关系:188种苦味药中,纯苦味药37种,苦兼它味药71种,气味结合苦寒(凉)药57种,以脏腑而论108种药物一概入归肝经,入肝经的比值味数最高,这就与“苦入心”的传统理论相悖。2.3 气味理论存在以偏概全中药气味理论作为一种用药理论,应该能够系统反映中药内在规律性,指导和提高临床用药的水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对中药性能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如四气主要用以说明药物的寒热性质,而五味主要是指酸苦甘辛咸,功用归纳起来,不外乎发散、行气、行血、补益、和中、缓急、收涩、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软坚、渗湿利水等十余种。从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到中药大辞典载药5707种药物的功效作用,都用传统药性理论中“五味”的内容来概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苦能降泄、通泄、燥湿,但没有提到“苦味健胃”,临床经验有些苦味药物确有健胃之功,如:大黄、黄连味苦能健胃;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也没讲述“辛味能润”。“辛味能润”则是对肾气不化,津液不能输布所致燥证的一种特殊治法,如半硫丸用以治疗老人虚秘,就是利用半夏的辛润之性。由此看出气味理论的内容不是十分全面,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气味理论难免存在以偏概全。2.4 气味理论难以系统解释临床疗效气味中的“味”是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如紫丹参辛、苦微寒,入肝、心、心包经。临床上主要运用于血淤气滞所主的心腹、胃脘疼痛,月经不调、产后淤滞疼痛,关节肿痛,高热谵语,心悸怔忡、失眠等证,若仅用传统药性“苦能燥湿能泄热,微寒能凉血”来注释其功能,就很难全面准确阐述紫丹参独特的药效。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积、泻下、通便作用。“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故咸味药不宜多食,有的伤脾胃,脾胃虚弱便溏者慎用,但紫河车味咸,能益气养血,脾胃虚弱,湿困纳呆者慎用;鹿茸味咸,能补肾益精血,胃火盛者忌用;鸡子黄甘、咸、平对心脏有益;海马甘、温,活血化淤;丝瓜络气味甘、平;橘络气味甘、苦、平,但却有明显的通络之功用;苍术气味是辛、苦、温,有明目之功,可治疗夜盲症;蝉衣又名蝉蜕、蝉壳、蝉退,气味甘、咸、凉,能明目退翳,却能疏散风热,治疗风热或肝热翳障;紫河车、阿胶、蛤蚧、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或甘咸,具强壮滋补功能,且作用明显强于一般甘味补药;肉桂气味辛、甘、大热、纯阳之性 ,其性升散 ,趋向主向上向外。肉桂升散之性 ,如何能向下去“引火归源”呢 ?赤小豆气味甘、微寒,能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川楝子味苦,却能行气止痛;赤芍味苦,却能活血祛淤。事实上,很多药物诸如驱虫药、截疟药、麻醉药、外用药等,其疗效卓著,备受临床医者的推崇和喜用,却难以用传统气味理论来阐释其应用效能。实证(一):神农本草经中云:“斑蝥性寒”,秦东风1认为斑蝥性热而非性寒。斑蝥主要适用于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或坚硬如石的阴疽2;风痰阻络之面神经麻痹3;风寒湿痹、鼻鼽乳蛾、疯犬咬伤、牛皮癣25;癌症6,7。治疗的病症大多属阴属寒。翻阅治温热病的内服外敷方剂 ,未见用斑蝥者。斑蝥常作为灸药物使用 ,外贴易致皮肤发热发赤 ,甚或起泡 ,无火不成灸 ;中毒造成的吐血尿血 ,血色多鲜红 ,并伴有口干 ,胃脘灼热等症 。血证的主要原因有热盛迫血 ,虚火扰络 ,气不摄血,淤血阻滞 ,阳气虚衰等。斑蝥中毒造成的吐血尿血 ,血色多鲜红 ,并伴有口干、胃脘灼热等症 ,这些与热盛伤及血络的表现一致。我们还从临床上观察到 ,癌证患者服用斑蝥 ,热盛津亏及肝肾阴虚者较痰结、湿聚、阳虚者等更易出现吐血尿血。文献资料显示 ,黄连、黄柏、滑石、靛汁、竹叶、芦根等810能解斑蝥之毒。正如神农本草经中所云“治寒以热药 ,治热以寒药”,黄连、滑石等性寒 ,以寒制热 ,寒热相克 ,中毒易解。由此得出斑蝥性热之结论。实证(二):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cochinchinensis(Lour.)Spr.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版中国药典均谓其药性为“温”。于智敏、周超凡11从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功用主治、组成方剂的配伍、临床禁忌证和中毒表现等4个方面基本可以证明木鳖子药性非温而应为寒凉。综上所述,传统中药气味理论存在某些不足,作为临床中医药工作者,应加强中药气味理论的研究,以适应中药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使传统中医药能够走向世界,而不是被西医药所取代。【参考文献】1秦东风.斑蝥属性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9):26.2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M.西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5潘文奎.鼻鼽证治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1989,24(3):136.6杨今祥.抗癌中草药制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7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8李时珍 .本草纲目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9方药中 ,邓铁涛 ,李克光 ,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0梁 国,梁秀清.家传秘方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1于智敏,周超凡.木鳖子药性非温之辨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2):755.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医学论文发表创新医学网/作者:李荣良, 黄诚, 戴小丽 作者单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6【摘要】 对目前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与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状作了分析,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前、中、后都起到了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 中医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髓间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T、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和自身抗体的产生为特征,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发病存在明显种族地区因素差异性,主要发生于育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0。我国患病率为40/10万70/10万,初步估计我国约有100万SLE患者。SLE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几年研究突破之一就是发现SLE也是间质干细胞病1。尽管近20年来对SLE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患者10年生存率已达80%90%,但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后,带来的副作用较明显,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停药后易反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征服这类疾病,向世界医学提出了严峻挑战,需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合攻关。现就这类疾病的治疗与研究现状以及中医药在此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作一探讨。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治疗现状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CTX)目前仍然是治疗SLE的一线药物。糖皮质激素可在多个靶点上抑制炎症反应,可以抑制多种促炎因子的产生及DC的分化与成熟, 可诱导淋巴细胞的凋亡并使淋巴细胞重新分布。CTX主要阻断快速分裂的S 期细胞,可以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亦可抑制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从而减少抗体生成。硫唑嘌呤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S 期细胞,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嘌呤合成酶而影响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干扰DNA和RNA的合成,使细胞增殖速度减低,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环孢霉素A 通过抑制Th细胞合成IL-2,从而抑制B 细胞合成自身抗体,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干扰T淋巴细胞的活化。来氟米特(LEF)通过抑制嘧啶的从头合成途径、抑制核转录因子-B(NF-B)的活化、抑制B 细胞增殖和抗体的产生、抑制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对常规治疗无效的SLE 有效2。他克莫司 (FK506)通过和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阻止T 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IL-2、IL-10)的产生。激素加他克莫司治疗SLE能改善病情3。霉酚酸酯(MMF)又叫骁悉,可以选择性地阻断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Chan等4将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DPLN)分为MMF组和CTX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减少,但CTX组感染更为常见。Hu等5分别使用MMF和CTX治疗DPLN患者,6个月后MMF组患者比CTX组蛋白尿减少、狼疮活动下降和肾脏病理免疫沉积减少更明显。随着分子生物与细胞免疫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生物制剂/免疫制剂。B细胞通过抗原递呈活化免疫系统,激活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LJP394降低抗ds-DNA抗体水平。将患者分为LJP和安慰剂组,治疗76周后,LJP组抗ds-DNA浓度降低,但复发率没有明显改善6。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是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可直接抑制CD20(CD20是B细胞所表达的膜相关糖蛋白成分),改变B细胞的异常状态,并下调共刺激因子。Sfikakas等7研究Rituximab 治疗10例难治性LN患者,其中8例在14个月内达到临床缓解。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一是当抗原被呈递给来自于抗原呈递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所表达的T细胞受体;二是T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上的复合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复合刺激分子的异常表达、作用失调和T、B细胞的增殖,都会导致SLE的发展。研究认为BLYS,CD40:CD40L和CD38: B7 族是重要的刺激分子。BLYS属于肿瘤坏死因子( TNF)家族,其人源化单抗Lymphostat-B治疗SLE的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8。BG9588和DEG- 131是两个不同的抗CD40L抗体,但BG9588(riplizumab)虽然能使肾功能改善,SLE活动指标减低,但栓塞发生率高9。DEC-131安全性尚可,但没有显著的临床效果10。介导CD28和CD80 /86途径的T细胞复合刺激信号可以调节IL-2产生和表达抗细胞凋亡分子,增强T细胞的增殖。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 (CTLA -4)与CD28竞争相同的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B7配合基,CTLA-4结合B7对抗CD28依赖的复合刺激分子,提供了可以长期耐受的重要抑制信号。人类的两个CTLA-4-Ig前体,abatacept和belatacept已用于临床11,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方面。有动物实验证明CTLA4-Ig对狼疮有效12。细胞因子抗体如IL-6,IL-10和IL-18抗体在SLE治疗中的作用尚在研究中。在中医文献中并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记载,依据其临床表现与多种中医病证相关。以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主的可称为“阴阳毒 ” “鬼脸疮”“蝴蝶丹”“马缨丹”“日晒疮”伴见发热的又可归属于“瘟毒发斑”;因肾脏损害而见浮肿者,属“水肿”范畴,心脏损害出现心慌者,可称为“心悸”;呼吸系统受累以咳喘为主或有胸腔积液者,可称为“咳嗽”“喘证”“悬饮”;以关节肢体疼痛为主者,属于“痹症”;肝脏损害出现巩膜黄染,肝脏肿大不适者,可归于“黄疸”“胁痛”“症积”;血液系统病变以慢性虚弱表现为主者,又可属“虚劳”病证。禀赋不足,脏腑失调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基础。劳倦过度,饮食不当,情志内伤,外感六淫邪毒是致病原因。其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补虚泻实,标本兼顾;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基本治则。中医辨证分为六个证型:毒热炽盛、阴虚内热(以上两型多见于SLE急性活动期 )、肝肾阴虚、肾阴亏损证、邪热或淤热伤肝、脾肾阳虚、风湿热痹六型(后四个证型多见于SLE 之缓解期)。临证中,补肾养阴,清化淤毒为常用大法。因证论治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目前尚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者。2 间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骨髓中除含有生成各种血细胞的造血干细胞(HSCs)外,还存在着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质干细胞(MSC)。MSC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体外扩增能力极强,扩增后的MSC仍保持其正常表型和端粒酶活性;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内外特定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肝脏细胞和支持造血的基质细胞等13。MSC分泌多种细胞因子、造血和非造血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调节骨髓微环境,促进自身及HSCs的增殖分化,如白介素6(IL-6)、IL-7、IL-10、IL-1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干细胞因子(SC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Koc等14研究发现在大剂量化疗中自体/异体MSC和自体HSCs共移植可促进HSCs归巢植入,早期重建造血。MSC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它抑制主要和次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具有抑制异体或自身活化T细胞活性的作用1518。MSC对T细胞的调节,有学者认为需要细胞间的直接接触才能发生作用,另有学者认为是通过MSC分泌的细胞因子发挥作用。MSC分泌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TGF)、前列腺素E2(PGE2)等细胞因子在调节T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体内研究同样也发现MS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MSC可延长异体皮肤移植存活率19。在同种异体骨髓移植中它具有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作用20,MSC具有独特的表型,它不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I类抗原和协同刺激分子B7-1、CD40,所以无免疫原性,在异体MSC移植时无移植排斥反应发生,MSC在分化成其它细胞类型时仍保留其免疫调节作用21,这意味MSC移植可发挥长期的免疫调节作用。总之,MSC具有多种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1)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2)易纯化、体外扩增迅速、可长期传代;(3)诱导免疫耐受;(4)免疫抑制。3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开辟了新领域细胞移植代替器官移植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细胞移植在供体来源、免疫排斥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器官移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研究证实SLE患者T、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是SLE发病中的关键环节,T、B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研究表明SLE骨髓干细胞存在缺陷。Morton和Siegel等22于1974年首次揭示:自身免疫小鼠NZB产生ANA的倾向可以通过骨髓或胎肝细胞转移给致死剂量照射的非自身免疫小鼠。1985年,Ikehara等23采用T细胞缺乏的无胸腺小鼠的骨髓或用T细胞去除的小鼠骨髓作异基因移植的正常鼠供体,对已发展成自身免疫病和淋巴腺病的MRL/lpr小鼠进行治疗,症状改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肾小球损伤也获得了改善。多能干细胞的缺陷可最终使由其发育、分化而来的一类或几类免疫细胞发生功能性改变,因而SLE也是干细胞病。Papadaki等24研究表明SLE患者骨髓基质细胞(MSC所分化)存在缺陷,它通过Fas介导CD34+细胞凋亡致CD34+细胞减少,SLE骨髓基质细胞和HSCs长期体外培养中,粒-巨噬集落形成单位(CFU-GM)和红系爆发形成单位(BFU-E)大量减少。HSCs移植已应用于治疗SLE,但HSCs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造血恢复时间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多,移植相关死亡率特别是异基因移植较高;(2)异体HSCs移植中GVHD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基于狼疮鼠干细胞的零星研究报道MSC和HSCs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Ikehara25报告狼疮鼠(MRL/lpr)用异基因MSC和HSCs共移植(供体为猕猴),狼疮鼠生存期超过两年。MSC和HSCs共移植具有以下优点:(1)无GVHD发生;(2)无移植失败;(3)造血重建快;(4)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快。应用狼疮鼠模型MRL/Ipr实验,将正常鼠骨髓(包含少量的T细胞和MSC)直接注射人MRL/Ipr小鼠骨髓腔内,能使狼疮鼠存活两年以上并无临床并发症发生,且未发生GVHD26,27。用正常人骨髓MSC移植治疗MRL/Ipr狼疮鼠,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补体C3肾小球沉积,明显改善狼疮肾病理进展25。基于对SLE骨髓MSC的体外及动物体内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于2007-03-09对两例重症SLE实施了异基因骨髓MSC移植(供者为其母亲),均无并发症,疗效肯定,MSC移植后能显著改善SLE病情,降低血中抗体的水平,远期疗效在进一步随访中28。因此间质干细胞移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开辟了新领域。4 中医药在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导致多脏器系统损害,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异基因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存在复发和排斥反应问题。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提高,远期疗效还需长期观察。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为治疗SLE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在这些实践中或许蕴涵着促使MSCs向多种受损组织细胞转化的可能。因此,如能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利用治疗SLE中药制剂诱导移植后正常MSCs向受损组织细胞转化,或/和促进移植后正常MSCs向病损区聚集,修补坏死组织、器官,可起到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MSCs移植治疗SLE的成功率和安全性。4.1 中医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前的应用SLE 的病机为内外合邪致病。病变部位初起以肌表血脉筋骨为主,病情发展,内浸脏腑,肾、心、脑、肝、胆、肺、脾等,经络、肌肉、关节同时受累。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虚实错杂证。论其标,外有六邪毒,内有火热、痰湿、风阳、淤血,邪久不化,均可蕴毒。诸邪之中,以血热瘀毒为主。本病虚 (肾虚阴亏为主)、瘀(血络瘀滞) 、毒 (热毒、火毒 ) 三者并存,互为因果。肾虚阴亏,瘀热易于蕴;热毒燔灼,耗伤阴血,则肾虚阴亏更甚;热毒搏结于血分,血脉痹塞则为淤血,正所谓“热更不泄,搏血为淤”。虚、淤、毒三者互为影响,终至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素体不足,肝肾阴虚,或后天失养,气阴两伤,复感六淫邪毒,内外合邪而损及多脏,最后肾元亏败,浊毒蒙窍,或淤毒上入巅脑,病情危险。SLE病变以本虚邪实为主,治疗当补虚泻实,正邪兼顾。从脏腑分类,补虚有补肾、益肝,健脾、宁心、养肺的不同;从阴阳气血而言,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的区别。移植前虽有本虚,但淤毒较深。此期当以攻为主,彻底清化淤毒、理顺髓脉、荡涤邪气、蠲痹通络。同时扶以正气,使祛邪少伤正,扶正不留邪。方用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膈下逐瘀汤等。药物选用羚羊角粉、水牛角、犀角、银花、牛黄、连翘、玳瑁粉、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玄参、生地、丹皮、赤芍、山栀、青黛、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紫草、白茅根、知母、鱼腥草、鲜芦根、大黄等。移植前当配合环磷酰胺加强清髓效应,清除髓脉瘀毒积滞,为肾精(间质干细胞)的顺利输布提供洁净安全的环境。此时还应少佐正气,加强自我防护,防止外邪乘虚而入。4.2 中医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从移植的正常间质干细胞开始进入人体到完全归巢,向病损区汇集,这是间质干细胞移植的关键,决定着移植成败。此时当以补虚、抗排异为主,补肾益肝,健脾宁心养肺;或温阳益气、滋阴养血。阴阳学说认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此阶段肾阴精需要肾阳的温煦、推动,因此补助肾阳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阴平阳秘,脏腑整体平衡调和,有利于肾精的输布和植入,并为肾精的化生打好基础。方用肾气丸、君子汤,四物汤,补肺汤等加减,药物选用人参、党参、西洋参、红参、白术、黄芪、茯苓、北沙参、当归、枸杞、丹参、鸡血藤、鹿茸等。4.3 中医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应用肾精(间质干细胞)为先天之精,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血液形成,抵御外邪侵袭等作用。SLE晚期,脏腑俱损(可损及肾、心、脑、肝、肺、血液、皮肤、骨骼关节等多个系统),气血津液不足。间质干细胞归巢或向病损脏器汇聚后,可以利用中药通过合理的辨证施治促使间质干细胞向病损组织细胞定向增殖分化,加快组织修复。4.3.1 中药单体可在体外诱导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因为大量体外实验证实许多中药单体可在体外诱导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不同的中药在体内同样具有诱导移植后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早期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中药成分可体外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上。已报道具此作用的中药绞股蓝2931、龟板液、不同浓度的银杏内酯B可促进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黄芪甲苷32可在体外诱导大鼠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但诱导率仍有待提高。4.3.2 临床中药复方可诱导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有研究显示中药复方对MSC向成骨方向分化也有很大作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袁氏生脉成骨胶囊可以拮抗激素诱导的骨髓MSC向脂肪分化,从而促进MSC的成骨分化作用33。类似研究提示中药复方可以通过促进MSC向成骨方向分化,从而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缺损疾病。杨博华等34对下肢血管缺血性病变在不具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适应症时,经1个月系统中西药物治疗而疗效不佳的患者,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结果几例患者溃疡创面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改善。4.3.3 有效复方含药血清诱导MSCs定向分化利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复方含药血清诱导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可能会提高分化效果。血清药理学方法是近10年来新兴的、用于体外药理实验的新方法。含药血清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口服给药、整体吸收、综合起效的治疗特点,在中药体外药理实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药复方临床应用具有疗效持久、稳定、安全等特点,能调节机体免疫,抗排斥反应,能促进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能增强基因调控,促进蛋白表达等。因此,如能利用治疗SLE的中药有效复方,如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等含药血清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诱导MSCs向受损细胞分化的效果。5 结语SLE被认为是自身免疫病的原型。中医药联合MSCs治疗SLE具有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相信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后要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探寻和积累中医药在联合MSCs治疗SLE中的成功经验,为中医药联合MSCs治疗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打好理论和实践基础。【参考文献】1 Sun L Y,Zhang H Y,Fen X B,et a1.Abnormality of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Lupus,2007,16(2):121.2 Remer CF, Weisman MH, Wallace DJ. Benefits of leflunomid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pilot observational studyJ. Lupus, 2001,10:480.3 Mok CC, Tong KH, To CH, et al. Tacrolimus for induction therapy of diffuse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 an open-labeled pilot studyJ. Kidney Int, 2005,68:813.4 Chan TM, Li FK, Tang CS, et al. Efficacy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 Hong Kong-Guangzhou Nephrology Study GroupJ. N Engl J Med, 2000,343:1156.5 Hu W, Liu Z, Chen H, et al. Mycophenolate mofetil vs cyclophosphamid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diffuse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J. Chin Med J (Engl), 2002,115:705.6 Alarcon-Segovia D, Tumlin JA, Furie RA, et al. LJP 394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nal flare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Arthritis Rheum, 2003,48:442.7 Sfikakis PP, Boletis JN, Lionaki S, et al. Remission of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 following B cell depletion therapy is preceded by down-regulation of the T cell costimulatory molecule CD40 ligand: an open-label trialJ. Arthritis Rheum, 2005,52:501.8 Seshasayee D, Valdez P, Yan M, et al. Loss of TACI causes fatal lymphoproliferation and autoimmunity, establishing TACI as an inhibitory BLyS receptorJ. Immunity, 2003,18:279.9 Boumpas DT, Furie R, Manzi S, et al. A short course of BG9588 (anti-CD40 ligand antibody) improves serologic activity and decreases hematuria in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lupus glomerulonephritisJ. Arthritis Rheum, 2003,48:719.10 Kalunian KC, Davis JC Jr, Merrill JT, et al.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by inhibition of T cell costimulation with anti-CD154: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Arthritis Rheum, 2002,46:3251.11 Larsen CP, Pearson TC, Adams AB, et al.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LEA29Y (belatacept), a high-affinity variant of CTLA4-Ig with potent immunosuppressive propertiesJ. Am J Transplant, 2005,5:443.12 Daikh DI, Wofsy D. Cutting edge: reversal of murine lupus nephritis with CTLA4Ig and cyclophosphamideJ. J Immunol, 2001,166:2913.13 Pittenger MF, Mackay AM, Beck SC, et al. Multilineage potential of adult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Science, 1999,284(5411):143.14 Koc ON, Gerson SL, Cooper BW, et al. Rapid hematopoietic recovery after coinfusion of autologous-blood stem cells and culture-expanded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high-dose chemotherapyJ. J Clin Oncol, 2000,18(2):307.15 Di Nicola M, Carlo-Stella C, Magni M, et al. 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suppress T-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cellular or nonspecific mitogenic stimuliJ. Blood, 2002,99(10):3838.16 Tse WT, Pendleton JD, Beyer WM, et al. Suppression of allogeneic T-cell proliferation by human marrow stromal cells: implications in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ation, 2003,75(3):389.17 Le Blanc K, Tammik L, Sundberg B,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hibit and stimulate mixed lymphocyte cultures and mitogenic responses independently of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J. Scand J Immunol, 2003,57(1):11.18 Djouad F, Plence P, Bony C, et al.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avors tumor growth in allogeneic animalsJ.Blood,2003,102(10):3837.19 Bartholomew A, Sturgeon C, Siatskas M,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uppress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vitro and prolong skin graft survival in vivoJ. Exp Hematol, 2002,30(1):42.20 Le Blanc K, Rasmusson I, Sundberg B, et al.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with third party haploident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Lancet, 2004,363(9419):1439.21 Le Blanc K, Tammik C, Rosendahl K, et al. HLA expression and immunologic properties of differentiated and 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Exp Hematol, 2003,31(10):890.22 Morton JI, Siegel BV. Transplantation of autoimmune potential. I. Development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H-2 histocompatible recipients of bone marrow from New Zealand Black mice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4,71(6):2162.23 Ikehara S, Good RA, Nakamura T, et al. Rationale fo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85,82(8):2483.24 Papadaki HA, Boumpas DT, Gibson FM, et al. Increased apoptosis of bone marrow CD34+ cells and impaired func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Br J Haematol, 2001,115(1):167.25 Ikehara S. New strategies for allogeneic BMT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03,32(1):73.26 李 慧,孙凌云.间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免疫治疗作用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50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初探医学论文发表创新医学网/作者:刘 峥,王 也 作者单位:014030 内蒙古包头,包头市肿瘤医院【关键词】 慢性咽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单纯用西药治疗往往效果不佳。本科室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咽炎147例,就其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47例患者中,女82例,男65例;年龄1862岁。其中干燥性咽炎24例,慢性单纯性、肥厚性、慢性粒性咽炎123例,病程时间不等。1.2 治疗方法 慢性咽炎中医称之为“虚火喉痹”,其病因病机多为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熏蒸咽喉所致。另外长期受化学气体、粉尘、浊气的刺激,嗜食烟酒辛辣也是造成虚火喉痹的主要诱因,治宜滋阴清热。此外除服用中草药外,同时以西药配合积极治疗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局部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或含漱及激光治疗。患者自觉咽干甚而痛者,检查除黏膜慢性充血或有淋巴滤泡外,有时黏膜干但不发白,不变薄,无萎缩现象,采用中药方剂:石斛、生地、射干、元参、金银花。对于咽部有异物感,有时痒痛、咳痰,检查咽部黏膜慢性充血,侧索增厚,有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有粘性分泌物附着则采用中药方剂:元参、金银花、桔梗、贝母、甘草、胖大海、栀子,便秘者加柏子仁、瓜蒌。1.3 结果1.3.1 从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分析 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比例占82%;憋闷、咽干似有痰不易咳出,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比例占76%;咽部痛痒、痰多咳嗽,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比例占92%。1.3.2 从体征的改善情况分析 淋巴滤泡增生及侧索肿胀的,治疗后淋巴滤泡明显减少者的比例占73%;咽黏膜慢性充血、肿胀,经治疗后无充血或减轻者的比例占76%。2 体会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咽部疾病与周身各部有着广泛联系。咽炎与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胃炎等有密切的关系,有咽炎的人往往消化不好。此外更年期、神经衰弱也占一定比例,由于内分泌和神经的失调,使病人有多种症状,咽部症状是其中之一,因此多需精神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解除其病症。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单纯性、粒性、干性咽炎的效果尚好,但对萎缩性咽炎的效果不佳。四味散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0-7-29 11:19:50 浏览次数:2145 来源:创新医学网推荐 作者:万海栋,刘刚成,熊冬兰,马礼坤,郭 兰 作者单位:4445000 湖北恩施,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医学院)【摘要】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6周以上者,是中耳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常合并存在慢性乳突炎。临床上有耳鸣、耳痛、头痛、头晕、流脓、听力减退甚至消失等症状。【关键词】 四味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作用Abstract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commonly was known as “stinky ears fundament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信息安全与数据保护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标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一间办公室)2篇
- 2024年度公私房屋置换清退合同3篇
- 2024年度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转让合同3篇
- 原煤购销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房地产销售合同纠纷调解合同2篇
- 食品厂石材施工协议
- 环保设备研发人员招聘合同
- 个人剧组拍摄用车租赁协议
- 西宁市医疗机构租赁合同样本
- 《安全管理须知》课件
- 异常分娩中的胎盘滞留观察与处理方法
- 创新工作室总结汇报
- 《费尔巴哈论》.课件
- 非标融资分析报告
- 眼睑手术介绍与手术方法
- 《斯蒂芬·库里》课件
- 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预案
- 基于大数据的施工安全预警模型
- 媒体法与新闻报道媒体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定
-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