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ppt.ppt_第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ppt.ppt_第2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ppt.ppt_第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ppt.ppt_第4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主干知识热点链接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contents 一 知识整合 主干知识热点链接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返回目录 主干知识热点链接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返回目录 二 考能透析 1 知识要求 本专题在高考中重点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 2 能力要求 本专题在高考中一般通过运用当前国际有关热点 结合教材知识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考生要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能辩证地 历史地考察事物 并能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 探讨问题 体现创新性思维 主干知识热点链接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例1 2007 广东卷13题 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恐怖主义等因素促使国家间不断加强合作 但这种合作并没有消除各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和安全上的防范 这说明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国家利益b 国家性质c 综合国力d 国际竞争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要求熟记教材基本知识 直接选a a 变式仿真1见p99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例2 2007 天津卷34题 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能按原计划达成协议 主要原因在于欧美成员国希望发展中成员国在非农领域中更多地开放市场 却不愿意改变自己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巨额补贴的政策 欧美成员国不对等的谈判方案引起了发展中成员国的强烈不满 谈判由此陷入僵局 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 形成了以欧美成员国为一方 发展中成员国为另一方的格局 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力量决定其地位和作用不同b 双方各自有其相同的国家利益c 当今国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d 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理解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欧美成员国与发展中成员国各为一方 是为了维护其各自的国家利益 a表述错误 c d表述正确 但与题意无关 b 变式仿真2见p100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例3 2007 全国卷 35题 近年来 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 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 俄罗斯 印度 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 所有这些表明 a 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 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c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d 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知识点 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之所以频频受挫 是因为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 俄罗斯 印度 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表明了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a符合题意 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正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存在的表现 b表述错误 当今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但并未完全形成多极化格局 c表述错误 抑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d也应排除 变式仿真3见p100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a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例4 2007 重庆卷35题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资料显示 在 十五 期间的前4年 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年均增长17 45 但目前我国每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率偏低 这说明 在综合国力较量中 我国增强科技力尤其需要 a 加强科学技术交流b 提高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c 加大科技经费投入d 提高科技应用和发展水平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当前国际竞争实质的理解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我国面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及国内科技发展现状 必须奋起直追 材料显示我国对于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较快 但突出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率较低 因此 要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d符合这一要求 变式仿真4见p100 d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例5 2007 北京卷33题 中华民族崇尚亲杜善邻 主张和而不同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 黄金法则 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 最能体现 黄金法则 的是 a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b 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c 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d 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 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 的分析理解能力 用 和而不同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来处理国与国关系 就是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变式仿真5见p101 返回目录 c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例6 2007 宁夏卷18题 2006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 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止2005年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 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一倍 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 这表明 a 中国已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b 中国外交战略重点转向了非洲c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交往以非洲国家利益为出发点d 中国政府以平等互利原则处理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解析 本题以中非合作为背景 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我国进一步加大对非洲的援助不附带其他条件 真正体现了平等互利 合作双赢的精神 a b与事实不符 应排除 我国的外交政策以我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c表述错误 变式仿真6见p101 d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例7 2007 广东卷10题 我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指出 我们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提供援助的时候都不附加政治条件 援助是务实的 这反映了 a 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b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完全一致c 我国提供的援助与其他国家的援助是完全相同的d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的理解 材料显示我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通过务实的援助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d符合题意 题旨强调我国对其他国家提高力所能及的 无政治条件的 务实的援助 这与某些国家有条件的援助有本质的区别 a理解错误 b c表述错误 变式仿真7见p101 d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例8 2007 海南卷12题 针对朝鲜核问题 中国政府提出了朝鲜半岛无核化 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反对加剧半岛紧张局势等主张 积极推动六方会谈 中国政府之所以做出上述外交努力 是因为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中国需要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朝核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朝鲜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a b c d 高考揭秘变式仿真 解析 本题以朝核问题为背景 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中国政府在缓解朝鲜半岛紧张局势问题上做出积极的外交努力 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也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符合题意 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表述错误 朝核问题关系多方利益 必须以多方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来寻求解决办法 观点错误 变式仿真8见p102 b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一 选择题1 d中国威胁论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的看法 怎么说只能由他去 能否实现多极化 不是我们一国能决定的 不选 2 d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故选d a b项表述不全面 c项不符合题意 3 d 提出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的指导原则 一定得我国的外交政策相一致 所以选d 4 a以名人名言为背景材料 说明 人才 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说科技和人才是国际竞争的决定因素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所以把 排除 故选a项 5 a题干非常明确提示了联合国的宗旨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故b错 应排除 d项错误 c项本身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6 d 本身错误 各国既有共同的利益 也有各自的利益 不能说各国的国家利益都是相同的 排除 均符合题意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7 b 错误 夸大了汉语的作用 错误 错在 唯一 排除 答案为b 8 a胡锦涛主席的非洲之行 旨在加深中非友谊 扩大共识 加强团结与合作 这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故a项入选 b项说法错误 我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之一 并没有作出重大调整 c项本身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d项与题干无关 9 d世界各国积极配合 共同应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 表明各国有共同的利益 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项入选 a c与题意无关 b项错误 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并不是各国的最高法律 10 d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 该决议草案未能通过说明 缅甸问题本质上仍是一国内政 不应干涉他国内政 表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也表明我国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 可入选 题干并未涉及和平与发展问题 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d 11 b题干强调的是发展问题 a c项是和平问题 不符合题意 d项也不符合题干 故答案为b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二 非选择题 12 材料一2006年11月3日至5日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 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 在友谊 和平 合作 发展的主题下 北京峰会通过了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和 中非合作论坛 北京行动计划 2007至2009年 两个成果文件 确立了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对中非未来3年合作进行全面规划 取得了丰硕成果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 更广领域 更高层次上的合作 中国政府采取了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共商合作大计 共谋未来发展 共同谱写下新的友好篇章 北京峰会加深了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 增添了中非合作的新动力 促进了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立 开创了南南合作的新思路 开辟了中非合作的新前景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返回目录 1 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2 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我国有什么经济意义 解析 回答第 1 问时 注意题中的问法 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问题发散 要多角度回答 凡是涉及中非关系的道理都可以作为答案 可以从外交政策 我国的对外职能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时代背景等角度组织答案 回答第 2 问可联系教材中 发展对外经贸的意义 作答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答案 1 发展中非战略伙伴关系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对外职能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发展中非战略伙伴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发展中非战略伙伴关系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求和平 促发展 谋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 2 经济意义 能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分工 扩大对外贸易 实现优势互补 加速我国经济发展 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3 2006年8月21日 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 扩大共识 和谐相处 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 共同发展 互利共赢 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 促进世界普遍繁荣 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 增进了解 相互促进 倡导世界多样性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 加强对话 增强合作 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 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返回目录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 从中国崛起的角度说明我国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意义 2 结合上述材料 说明 和谐世界 新理念与我们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统一性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返回目录 解析 此题以和谐世界为切入点 注意设问角度 第 1 问从我国推动和谐世界的意义回答 第 2 问与基础知识相联系 必须掌握我国倡导的新秩序的内容 以及我国倡导和谐世界的内容 论证二者的统一性 专题十三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答案 1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 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 有利于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2 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和安全等四个方面 而 和谐世界 新理念正是对国际新秩序新观念的继承 发 追踪模拟巩固突破 返回目录 展和创新 和谐世界 新理念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体现了我们要追求相互尊重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