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2).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2).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2).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 七 年级“四自主四环节”课堂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日期2017-5-17学科语文教师程瑶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题望岳 登飞来峰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准确表述诗中描写景物的特点。2.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教学重点抓住泰山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赏析诗中描写句。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项目及要求项目一 反复诵读诗歌(至少三遍),找出描写泰山的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并归纳泰山的特点。项目二 登飞来峰是一首登高之作,也是即景说理的名作。请你结合分析望岳一诗方法,说出登飞来峰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项目设置意图项目一 熟读诗歌,根据诗歌大意,抓住赏析诗歌的关键角度,分析泰山的特点,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项目二 在学习望岳的分析诗人表达情感的方法后,学生根据登飞来峰的相关资料自学诗歌,并且指出诗歌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哲理。教学过程(项目实施交流展示评价激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项目前置:1. 朗读诗歌,梳理诗歌大意。2. 从不同角度赏析望岳的诗句。提示学生:赏析诗句找准赏析的角度。一、导入: (以古代文人的“登导入高而赋”现象导入新课。)登高在从古至今文人的笔下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们登高望远来抒发自己的深沉的情感,或思乡,或伤时,或忧国,或抒怀,或励志。【教师指点】观沧海的主旨。登到高出,领略险峰怪石的惊心动魄,欣赏奇花异草的摇曳多姿,体会自然风景的千姿百态,这时,你会驻足,思考。于是很多人生哲理在登高的过程中就被激发出来。二、听录音,强调字音,把握节奏,疏通诗意。(检查预习内容)1.第一遍请学生朗读,节奏有不准确之处。播放录音请学生认真听。2.在此基础上疏通诗意。然后齐读诗歌三、项目一:反复诵读诗歌(至少三遍),找出描写泰山的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并归纳泰山的特点。写到课堂练习本上。提示:1.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表达效果,可以从修辞、炼字或者描写的角度(远近高低虚实等)2.泰山特点用四字词概括。3.提出你的疑惑。【明确】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设问,总括泰山全貌,突出其连绵不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仰望)拟人,大自然钟爱泰山 神奇秀丽;炼字,“割”动词 高大巍峨。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仰望)心胸摇荡;视野开阔。 雄伟壮丽(插入背景:天宝三年,25岁的杜甫科举不第。当时,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杜甫借省亲之机去山东游历,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 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这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 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3.方法小结:怎样分析和体会诗歌的情感?析景物特点。知人论世。悟作者情感。 过渡: 三百年后,王安石是这样评价杜甫的“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意思是:推测您的这颗心灵是在古代也非常少有的,是非常高尚的伟大的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朋友,然后跟您一起去四处游览。 项目二:登飞来峰是一首登高之作,也是即景说理的名作。请你结合分析的望岳一诗方法,说出登飞来峰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补充资料:1.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佞小人。2.背景资料:这首诗是王安石年轻时作品(三十岁出头)。他是改革派,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此时政治环境也还未到变法的艰险阶段。【明确】登飞来峰一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立志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四、当堂检测:理解性默写:(1)望岳一诗中远望的句子是:(2)既是攀登泰山极顶望岳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3)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心态的诗句是:1. 学生朗读诗歌至少三遍,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望岳的诗歌大意。2. 写出望岳中你喜欢的句子并写明理由。提问学习过的“登高”诗:举例观沧海 抒发诗人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学生听录音,感受诗作的节奏、重音。目的是熟读诗歌。2.找学生朗读诗歌(2人)。3.检查预习:请同学逐句疏通诗歌大意1-2句为一组,依此类推(4人)。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请同学齐读诗歌。项目一1. 独立思考,反复诵读诗歌,找到描写泰山的句子。(思考2-3分钟)问题预设:找描写句时会把“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句丢了。解决: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这样注意区分。2.用四字词写出泰山特点。3.再小组交流,提出疑问,选取展示的句子。(交流4分钟)【学生展示】1.学生提出疑惑(3人),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老师明确思路和答案。预设问题:(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的赏析角度可能是学生想不到的。引导学生思考,问句自问自答。(2)“造化钟神秀”一句,学生拟人的修辞从课下注释的解释里面思考。抓住“钟爱”一词体会。(3)对于描写的角度,也是学生可能会忘记的知识点。在赏析时引导学生说出作者的赏景角度。1. 学生展示研讨结果(4-5人)。预设问题:(1)情感的把握。(2)赏析的格式、语文用语要规范。 提醒学生在其他学生展示的过程中一定要完善自己的笔记。5.诗歌分析完,再引导学生读出重音和感情。 情感理解预设问题:(1)“不畏困难”一点分析不出来,可以通过登山之难和结合写作背景来理解。(2)对于哲理的理解可能会出现不理解和不知道思考方向,注意结合生活实际给我们的启示来思考。6.学生最后完善笔记。(2分钟)项目二1.学生独立思考、写到练习本上并展示。(3分钟)2.展示:引导学生说出情感还需结合诗句进一步理解、分析。 问题预设:1.在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的前半句能理解不畏惧眼前的浮云,而“浮云”是什么?需要准确理解。 “最高层”的理解也需要从表层和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口头回答:(先读题干再回答问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业布置作业:1.整理笔记(写到书上),并完成同步14-21题。2. 1-4号整理已经学过的富有哲理的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