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新风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新风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新风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新风系统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风系统设计基础 CACSEGr TianjinAcademyPart 2020年3月1日 概述 随着社会发展 新建筑不断出现 对空调要求越来越高 不同建筑可以有不同空调方式 同一种建筑也可以有多种方式 对某些建筑传统的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不能适应其需要 为此出现了商用空调 可以一拖多或一拖一 定 变频 商用的 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 在办公 娱乐等公共场所 商用空调使用越来越普遍 但在具体的工程中 只重视室内空气的温 湿度 不重视室内空气品质 如新鲜度 CO CO2浓度 洁净度 粉尘浓度 因此 本文将重点分析商用空调系统新风的重要性及新风标准 常见的几种新风引入方式 并提出在设计中较合理的新风方式 目前许多办公楼 商店 酒楼 茶馆等场所因使用特点 特别适用一拖多 定 变频 或一拖一商用机 但在实际设计 使用中按分体空调考虑 经常不设置新风系统 而在这些场合人员密集 空气污染严重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不论从实际需要还是从国家规范或设计措施 都强调必须设置新风 以满足最基本的卫生要求 特别是在 非典 之后 国家特别强调要求保证公共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安全 不论是在空调季节 还是过度季节 概述 采用新风的好处 1 不用开窗也能享受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2 避免 空调病 3 稀释人员呼出的co2 补充氧气 4 清除人员散发气味 室内设备 家具 装修等散发的气味 5 调解室内湿度 6 有效排出细菌 病毒等 卫生要求 补充局部排风量 保证空调房间正压 1 新风量确定 确定新风量的依据 卫生要求 补充局部排风量 保持空调房间的 正压 要求 一般选择新风量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最小新风量 换气次数 最小新风量选择时计算公式 新风量 m3 h 建筑面积 单位面积人数 每人每小时最小新风量 m3 人 h 1 1 新风量确定 对于一般民用场所和一些工艺性场所 也可以根据换气次数来计算新风量 计算公式 新风量 m3 h 换气次数 房间容积 1 新风量确定 2 新风负荷计算 空调新风负荷的计算计算公式 QW GW iw in 式中Qw 新风负荷 kw Gw 新风量 kg s iw 室外空气焓值 kJ kg in 室内空气焓值 kJ kg 全国主要城市夏季1kg s新风量的新风负荷值 KW 2 新风负荷计算 3 1新风未处理直接引入室内由送风机将室外新风直接引入室内 废气通过门窗缝隙或者排风机排出室内 这种方式简单 便于控制 在过渡期间也可以通风 但未经处理的新风会造成室内温度冷热不均 温度波动大 舒适性差 新风负荷由室内机来承担 造成空调房间的相对湿度偏高 特别是容易在室内送风口产生冷凝水 在一些空调场所也能看到这种新风做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非专业的设计安装人员设计 安装 比如某些生产厂家或装修公司承包工程设计安装时 不知是无知还是为省钱 常采用此下策 但专业设计人员不会犯此错误 3 新风设计 3 2新风经普通空调机处理后送入室内通过新风管将室外新风引入空调机 并与回风混合后 经处理送入室内 室内机可用吊顶风管机或天花卡式机 这是一种常用的新风方式 方法简单 新风量有保证 但空调机为普通型 处理焓差小 并以室内回风工况设计的 对新风处理能力受到限制 对商用空调的冷媒直接蒸发式系统而言 空调室内机新风比例最好不要超过15 否则会造成室内送风温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而且不利空调冷媒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新风设计 3 3新风经过新风空调机处理后送入室内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多联机厂家一般配套都有新风机的生产 主要都是吊顶风管式 新风量为500 2000m3 h 余压为100 200Pa 采用专用新风空调机处理新风效果好 控制灵活 在过渡季节也能够方便使用 windbreak factory Storage storage Air coolingMultiVoutdoorunit AreaAirconditioning Meetingroom Factory office Dininghall lobby PartialAirconditioning Eliminateoutsideairaroundwindow 3 新风设计 3 4新风经全热交换器处理后送入室内室外新风经全热交换器 ECO V 进行预冷后 接至室内机或者是直接送入室内 ECO V是一种能量回收设备 将室内排出的废气中的能量通过热交换元件 具有超强吸水及增湿特性的高效材料 传给吸入的新风 进行全热交换 采用ECO V全热交换器处理新风不但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 而且可利用有组织的排风改善和控制室内的空气品质 根据有关产品的资料介绍 ECO V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平均为75 比常规节能28 而且减少了整个系统的空调负荷和设备费用 ECO V运行费用很低 2000m3 h的ECO V耗电为0 92KW 极大地节省了用户的负担 全热交换器有多种运行模式 根据空调场合的需要可以正压送风也可以负压送风 并可设定为全热交换模式或旁通通风模式 新风与排气不进行热交换 在制冷季节 当新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 ECO V自动由全热交换模式转换为旁通通风模式 使引入的新风不与室内排风进行全热交换 直接引入室外新风 节省室内机负荷 当新风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 ECO V再切换至全热交换模式 在设计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在某些场合如果排风中含有细菌和异味 容易将其传至送风系统中 造成二次污染 此时不可采用ECO V全热交换器 b 要注意送 回风口不要太靠近 一般的距离大于5m以上 而且不同在方向 以免气流短路 影响新风效果 3 新风设计 3 新风设计 3 5新风经集中冷 热源的中央空调机处理后进入室内在一些较大型的工程中 使用功能和使用时间比较集中 常采用商用空调 中央空调新风机系统 室内负荷由商用空调机承担 而新风负荷由冷 热水机组承担 这种新风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新风处理的冷 热源集中设置 造价较低 制冷效率COP值较高 便于集中管理 比较节能 缺点是冷水机组要专人管理 在低负荷时使用不便 有时干脆不开新风机 比如晚上少数几个房间加班 目前在福州采用此方式的有 福建联通大厦 福建国税培训中心等 集中的冷 热源可以用水冷冷水机组 锅炉 也可以采用风冷热泵型机组 根据工程具体的情况采用何种形式 在我院设计的几个工程中 均在屋面设置风冷热泵型机组 提供冷热源给新风处理机来处理新风 该方案设计 安装简单 便于控制 性价比较好 容易让用户接受 3 新风设计 3 新风设计 根据空间最小新风量或者换气次数选择合适的设备容量 对于LG中央空调配套新风设备有以下两种方式供选择 a 全热交换器 b 新风机 4 新风设备选择 a 全热交换器 b 新风机 全热交换器容量 150CMH 2000CMH新风机容量 1600CMH 2100CMH 全热交换器 4 新风设备选择 4 新风设备选择 4 新风设备选择 4 新风设备选择 4 新风设备选择 新风机选择注意事项 1 和新风机连接的室外机类型必须是MULTI VSUPERII 2 新风机可以和普通室内机共用一台室外机 但是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新风机占室外机容量30 以内 b室外机不能超配 建议选用新风机时 新风系统室外机和空调系统室外机分开 5 新风设备布置 新风设备布置 在一些面积较大的办公 商业 公寓区域 一台新风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进行分区进行新风设计由于新风设备会产生一些噪音 并且由于其自身的厚度等原因 需要设置新风机房 不能设置机房的话例如工寓可以设置在厨房 卫生间 过道等位置 应设计最佳气流组织形式 提高送风的效率 设计的管路应该尽量简单 避免管道穿梁 横穿没有吊顶的空间等 5 新风设备布置 房间中新风供应有以下两种方式 直接送到风机盘管吸入段 与房间的回风混合后再被风机盘管冷却 或加热 送入室内 新风与风机盘管的送风并联送出 可以混合后再送出 也可以各自单独送入室内 新风入口位置 应设在室外较洁净的地点 进风口处室外空气有害物的含量不应大于室内作业地点最高容许浓度的30 布置时要使排风口和进风口尽量远离 进风口应低于排出有害物的排风口 应避免进风 排风短路 为了避免吸入室外地面灰尘 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m 布置在绿化地带时 也不宜低于1m 为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一些 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 宜设在北墙上 避免设在屋顶和西墙上 5 新风设备布置 新风口的其他要求 进风口应设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 百叶窗应采用固定百叶窗 在多雨的地区 采用防水百叶窗 为防止鸟类进入 百叶窗内宜设金属网 过渡季使用大量新风的集中式系统 宜设两个新风口 其中一个为最小新风口 其面积按最小新风量计算 另一个为风量可变的新风口 其面积按系统最大新风量减去最小新风量计算 其风速可以取得大一些 对于冷媒机 新风处理机的新风管不能与空调的回风管道连接 当新风机与空调机同时使用时 会引起空调温控出现偏差提前使空调机停止运行 室内无法达到要求的空调环境 当单独使用新风机时 新风会从空调回风口吹入室内 可能将回风滤网上的灰尘带入室内 降低室内的空气品质 5 新风设备布置 最后 在办公楼 餐厅 商场 咖啡馆 茶馆 棋牌室 活动室等公共场所 商用空调系统因其使用方便 灵活控制 设计 安装便捷 备受欢迎 关键在于解决好公共场所的新风问题 这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的大事 根据具体的工程及场所 从技术性 经济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