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华公司600MW机组定期工作标准脱硫部分 Q/GHGS12001-2005火力发电厂600MW机组定期工作标准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编写说明国华600MW机组定期工作标准是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一部分。编写本标准目的是为了规范600MW机组运行和检修维护的定期工作,使定期工作做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方法,使设备管理更加规范,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本标准适用于国华600MW机组的定期工作,本标准的具体执行人是电厂的运行人员、检修维护人员、点检人员和相关的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类型机组可参照执行。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执行的标准主要执行标准的定期检验、定期保养、设备定修、定期测试、定期给油脂、定期试验。运行管理与操作人员应执行的标准的定期轮换、定期试验、定期测试。定期测试标准是系统(或设备)在运行或备用时使用仪器对系统(或设备)进行测试,形成测试报告,用于对设备状态的评估,并及时发现系统(和设备)潜在的隐患;规定了具体周期、项目和方法。定期检验(或校验)标准是系统或设备退出运行或检修期间使用仪器对系统或设备进行测试,形成检验(或校验)报告,对设备的性能能否满足原技术指标进行鉴定,对检验(或校验)不合格的设备进行更换;规定了具体周期、项目和方法。定期试验标准是系统或设备在运行或备用时对系统(或设备)进行的各种试验,用于对系统性能进行在线评价,对不合格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系统(或设备)不合格的原因,对系统(或设备)在运行中能够安排隔离处理的及时处理,对不能处理的安排近期的计划检修中;保证系统(或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规定了具体周期、项目和方法。定期维护标准是系统(或设备)在运行或备用期间使用常规的工具和仪器对系统(或设备)进行的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健康水平和清洁,规定了具体周期、项目和方法。定期轮换标准是运行设备与备用设备按合理的周期进行切换,使设备消耗均匀,并可利用轮换期间对退出运行设备进行保养,使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系统(或设备)的使用寿命,规定了具体周期、项目和方法。设备定修标准指机组在运行状态对能够退出运行的设备进行的计划检修工作,规定了具体检修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为实际应用考虑,本标准按专业进行组稿,分为汽机专业篇、锅炉专业篇、电气专业篇、热控专业篇、化学专业篇、硫化专业篇和金属专业篇。每个专业编写顺序是按系统设备进行编写的,每个设备的定期工作内容均在同一个部分编写,便于使用时查阅方便。本标准编写是以台山发电公司600MW机组设备为背景按设备种类进行编写,电厂使用时应根据本单位具体设备的实际情况细化定期工作标准,便于具体执行。本标准在各发电公司执行时,工作人员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做好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属于电网管理的设备的定期工作应提前与电网联系好批准后实施。为了使本标准执行形成闭环,在电厂有条件时根据本标准细化后的定期工作标准进行信息化处理,完成自动生成工单、工作后的数据录入到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有效的监督。本标准的主要编写人员是北京国华电力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人员,同时邀请了国华系统内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写,并请行业内的专家进行了审核;由于编写人员能力和编写时间的限制,本标准还有部分设备未编入,已经编写的标准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各级使用人员在具体的试用中提供好的建议,以使我们不断完善本标准,共同把国华设备管理好。点检定修是国华公司主导的设备管理的模式,为了加强的对600MW机组设备管理,北京国华电力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定期工作标准的编制,本标准与同步编写的点检标准、今年下半年编写的检修文件包和明年编写的检修技术标准共同完成了600MW机组点检定修工作的标准,为国华600MW机组点检定修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标准由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运营部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国华电力技术研究中心编写本标准由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运营部负责解释 编者 2005年5月15日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GHGS/T XXXX-2005600MW发电设备定期工作标准 Standard of regularly working for 600MW power plant equipments脱硫部分2005-10-01 发布 2006-01-01 实施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内部制度控制表版本 编号签发日期下次复核日期编写人初审人审核人复审人审定人批准人有否修订试行杨振利高小春郝建宏此次修订改动内容:本标准监督实施及完善负责人本制度实施及完善执行人职务: 职务: 签字: 签字:4北京国华电力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版权所有,禁止复制4 目 次1 目的72 范围73 规范性引用标准74 术语定义85定期工作项目115.1 增压风机115.1.1增压风机定期试验项目115.1.2 增压风机定期测试项目 :125.1.3 增压风机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125.1.4 增压风机定期保养项目135.1.5 增压风机定修标准145.1.6 增压风机设备定期轮换项目185.1.7 增压风机定期给油脂项目195.2 烟气换热器(GGH)205.2.1 烟气换热器定期试验项目205.2.2 烟气换热器定期测试项目205.2.3烟气换热器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215.2.4 烟气换热器定期保养项目215.2.5 烟气换热器(GGH) 定修标准235.2.6 烟气换热器定期轮换项目255.2.7 烟气换热器给油脂项目265.3 吸收塔275.3.1 吸收塔定期试验项目275.3.2 吸收塔定期测试项目275.3.3 吸收塔烟气脱硫装置性能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275.3.4 吸收塔定期保养项目325.3.5 吸收塔定修标准335.3.6 吸收塔定期轮换项目385.3.7 吸收塔定期给油脂项目395.4 浆液循环泵(烟气冷却泵)405.4.1 浆液循环泵定期试验项目405.4.2 浆液循环泵定期测试项目405.4.3 浆液循环泵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405.4.4 浆液循定期保养项目405.4.5 浆液循环泵415.4.6 浆液循环泵定期轮换项目425.4.7 浆液循环泵定期给油脂项目435.5 石膏脱水系统445.5.1 石膏脱水系统定期试验项目445.5.2石膏脱水系统定期测试项目445.5.3 石膏脱水系统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455.5.4 石膏脱水系统定期保养项目455.5.5 石膏脱水系统定修标准455.5.6 石膏脱水系统定期轮换项目485.5.7 石膏脱水系统定期给油脂项目505.6 石膏卸料系统515.6.1 石膏卸料系统定期试验项目515.6.2 石膏卸料系统定期测试项目515.6.3 石膏卸料系统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525.6.4 石膏卸料系统定期保养项目525.6.5 石膏卸料系统定修标准535.6.6 石膏卸料系统定期轮换项目545.6.7 石膏卸料系统定期给油脂项目545.7 石灰石储运及浆液制备系统555.7.1 石灰石储运及浆液制备系统定期试验项目555.7.3 石灰石储运及浆液制备系统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565.7.4 石灰石储运及浆液制备系统定期保养项目565.7.5 石灰石储运及浆液制备系统定修标准565.7.6 石灰石粉储运及浆液制备系统定期轮换项目615.7.7 石灰石粉储运及浆液制备系统定期给油脂项目625.8 烟气系统635.8.1 烟气系统定期试验项目635.8.2 烟气系统定期测试项目645.8.3 烟气系统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645.8.4 烟气系统定期保养项目645.8.5 烟气系统定修标准645.8.6 烟气系统定期轮换项目665.8.7 烟气系统定期给油脂项目675.9 废水处理系统685.9.1 废水处理系统定期试验项目685.9.2 废水处理系统定期测试项目685.9.3 废水处理系统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695.9.4 废水处理系统定期保养项目695.9.5 废水系统定修标准705.9.6 废水处理系统定期轮换项目725.9.7 废水处理系统定期给油脂项目735.10 公用系统745.10.1 公用系统(空压机)定期试验项目745.10.2 公用定期测试项目745.10.3 公用系统空压机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745.10.4 公用系统定期保养项目755.10.5 公用系统定修标准765.10.6 公用系统定期轮换项目785.10.7 公用系统定期给油脂项目796定期工作在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现原则807 运行部门定期管理工作808 检修部门定期管理工作809 设备管理部门定期管理工作8010 检查和评价8011 反馈80 1 目的 以汽机为准按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Z 870 2004标准的规定,实行点检定修模式的发电厂,执行导则的检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检修作业标准和设备维护保养标准,本标准的内容涵盖了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包括检修和运行部门的定期工作内容,并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和扩展,形成了本标准;本标准的有效执行,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或备用中的故障和隐患,及时处理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设备做到可知可控,杜绝设备隐患的积累和失控,保证设备健康可靠的运行或有效的备用,可以有效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周期。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装置的运行与检修定期工作内容、工艺要点及质量要求,适用于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对其他工艺方法的烟气脱硫装置的设备或采用其他辅助设施的设备检修仅供参考。湿法烟气脱硫设备包括自引风机出口烟道经过增压风机、烟气换热器、除雾器、吸收塔、除雾器后返回尾部烟道的所有设备,另外包括石灰石储运及制浆设备、石膏脱水及储仓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和其他与脱硫有关的附属设备。3 规范性引用标准 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 :第三卷 运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 :第七卷 试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48.10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安全性及优化电力工业标准汇编 火电卷 2 锅炉及燃煤机械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查评议据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838)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Z870 200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大要求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4L 6121996)钢制压力容器(G2 1508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4L 43891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4L 505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2 16297 )4 术语定义 4.1 湿法脱硫:是用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在湿状态下脱硫和处理脱硫产品。4.2 FGD:Flue Gas Desulfurize 烟气脱硫。4.3 LSFO:Limestone Forced oxidation 石灰石强制氧化。4.4 JBR:Jet Bubbling Reactor 喷射式鼓泡反应器。4.5 氧化:FGD系统中吸收的 SO2 与 O2 反应形成硫酸盐 (SO42)。4.6 石灰石 (CaCO3)加入到FGD系统的一种碱性矿石。与烟气中的酸性 SO2 反应并中和。是钙离子 (Ca2+)的来源。4.7 浆液密度 浆液中固体浓度的度量标准。4.8 酸不溶物有时也称惰性物质. 指的是一部分在强酸中不溶解的吸收塔内的固体。酸不溶物是吸收塔固体中存在多少飞灰及其它惰性物质的度量标准。4.9 离子一个原子或分子,带有正电荷 (+) 或负电荷 (-)。电荷相反的离子经常反应形成沉淀或离子对。4.10 沉淀溶液中离子形成固体的过程。4.11 液气比 (L/G)比率为=循环浆液流量/处理气体流量。通常表示为 L/1000 Nm34.12 排污(排出) 量浆液或液体从FGD工艺中排出的量。4.13 回收水浆液中固体浓缩并除去固体后返回 FGD系统的滤液。4.14 溶解溶液中固体溶解并形成离子的过程。4.15 盲区溶液中离子抑制固体溶解的过程4.16石灰石化学计量比定义为被吸收的 SO2 总摩尔数除以加入的石灰石总摩尔数。分析固体中的 SO42-, SO32-, 及 CO32- 来确定。4.18 FGD脱硫率:烟气经过脱硫塔后脱除硫量的百分数。SO2 脱除率由下式表示: FGD装置出口SO2浓度(ppm,干基、6含氧) 脱硫率()1 x100% FGD装置入口SO2浓度(ppm,干基、6含氧)4.19 吸收塔气速:通过吸收塔烟气的流速。4.20 反应槽停留时间:V/B -V:吸收塔中的浆液体积,B:石膏排除泵打出的浆液量。-此指标关系着晶种的生长4.21 吸收剂利用率:脱除SO2的摩尔数/给入钙的摩尔数。4.22 氧化率:硫酸根离子的摩尔数/固体产物中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之和。 4.23 GGH: 烟气烟气换热器。4.24鼓泡区:鼓泡区是一个由大量不断形成和破碎的气泡组成的连续的气泡层。当原烟气流经喷射管进入JBR,在浆液内部产生气泡,从而形成气泡层。4.25 喷淋层:吸收塔浆液经喷嘴喷出后形成的液膜4.26 烟道:烟道包括必要的烟气通道、冲洗和排放漏斗、膨胀节、法兰、导流板、垫片、螺栓材料以及附件。4.27增压风机: 增压风机(BUF)布置在气气换热器上游、运行在干工况下。其型式为轴流式,带液压动叶可调控制器。增压风机包括电机、控制油系统、润滑油系统和密封空气装置。可变的叶片间距控其制流量及压力,通过增压风机增压保证脱硫塔正常工作所需要的风压。4.28 除雾器:除雾器通过波形板去除烟气所携带的雾滴。5定期工作项目5.1 增压风机5.1.1增压风机定期试验项目5.1.1.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A进行试验前,应参照试验规程列出的有关标准。B检查设备的所有部件是否完好,必要时应消除所发现的缺陷(如进口集流器与叶轮的间隙过大).检查烟、风道的严密性和调节装置的状态,应实地检查调节装置全开的可能性,实际开度与指示值是否一致。导向装置叶片固定是否可靠和一致,导向装置叶片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即在不全开时流过导向装置的气流方向应与转子旋转方向一致。C 试运转并检验挡板和导向装置的远程控制传动机构是否灵活可靠。D 绘制测点布置图。E制造和安装辅助件(如管接头、管座、套管等)。F 装设并检验必须的监测仪器。G 测定各测量面的截面积。H 仪器准备: 流量及动压测量:动压管(皮托管)、靠背管、可调型压力计。 静压测量:动压管(皮托管)、靠背管、可调型压力计及侧壁压力接头。 功率测量:功率表、电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因数表、电流、电压互感器,A类、B类试验,仪表精度不得低于1.5级;C类试验,仪表精度不得低于0.5级,试验前应校核所使用的仪器、仪表。 转速测量:转速计数器、光电转速表、机械转速表或其他具有0.5%测量精度的精密型转速表。 温度测量: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或电阻式温度计 ,温度计精度要求:100以内0.5,100以上2,在测定较高温度时,温度计必须带有保护套,以防止敞开热源的辐射影响。 大气压测量:盒式或水银气压计,气压计的精度在130Pa范围内。I 培训试验人员,保证试验人员的安全和设备免受损坏。5.1.3.2 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为保证试验人员的安全和设备免受损害而采取的措施不应对试验风机的性能有任何影响。B 实验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管道的阻力、风机转速。系统内流体的压力和温度等物理量值尽可能稳定。C 为使测量界面与风机之间管路的泄漏最少,测量截面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风机。D 温度测量在测定较高温度时,温度计必须带有保护套,以防止敞开热源的辐射影响。E 进行数据测量除动压值应插入、拉出动压管测量两次外,其余参数的测量次数每一工况不得少于5次,当测量数据相差较大时,必须重新测量一次,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否则不得进行下一工况的测量。5.1.1.3 应急处理程序 A 试验期间一旦发生因设备故障等原因,使试验无法进行, 如故障短时内能排除,试验将按上述安排顺延。B 如试验条件在试验前未满足,试验开始日期将顺延。5.1.1.4 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序号系统或设备名称周期具体试验内容试验方法1脱硫增压风机特性试验1年烟气流量测定1 用标定过的毕托管和热电偶,采用网格法测量截面内各测点处的烟气速度(动压),再计算出平均值 2 测量由孔板、文秋里管、喷嘴、机翼形测速装置等压差装置产生的压力差 3 采用网格法测量各点的烟气流速、压力和温度,计算出烟气流量(标准状态,6%),时由DCS系统采集烟气流量,二者进行比较,根据测量结果更正DCS系统中的流量系数 静压测量风机静压值应靠近风机进口和出口位置进行测量 功率测量测出电动机输入功率,推算出风机轴功率 电动机输入功率测量PE;1、功率表法;2、电能表法;3、电流表法 电动机输出功率计算 风机轴功率计算 转速测量采用具有0.5%测量精度的精密性转速表测定转速 密度测量测出该处介质的压力及温度进行换算=0.002690(PAMB+PS)/(273+T)Kg/m3 温度测量采用温度表测量,精度为100以内0.5,100以上2 大气压测量采用盒式或水银气压计测量,气压计精度在130Pa之内 2失速探测器1年失速探测器的功能试验1 将U-管压力计连接到失速探测器的两个插座 2 在正常操作期间,以及在叶片角大于失速取消角时(见断开程序),U-管压力计应读出达到50 mm WG 3 如果压差不能观察到,失速探测器和它的接头应加以检查堵塞和紧固 4 小心应将管子正确重新连接到失速探测器 3压差开关1年压差开关测试1 检查失速探测器的堵塞和漏泄。失速探测器的孔应该刃形的 2 检查压差开关是否在规定压力时转换 断开失速探测器和压力开关之间正压的管子(在压力开关的底部中心) 将正压的管子连接到压力开关经过T-形接头连接到U-管压力计 压差是通过向在接在压差开关和U-管之间的软管上的T形接头内吹气建立的。检查开关压力是否是50 mm WG,如果不是,就调整压力开关上的标度盘 5.1.2 增压风机定期测试项目 : 无 5.1.3 增压风机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 无5.1.4 增压风机定期保养项目5.1.4.1 保养前的准备工作:A 准备好相应的安、健、环器材(安全用具、照明器材、卫生清洁工具等)。B 在增压风机定期保养之前,必须做好详细的保养计划,并做好事故预想。掌握增压风机系统保养过程中的有关安全规定,并按照规定做好保养的隔离措施,确保人身及设备的安全。C 设备的保养必须为专人进行并经考核批准后才能进行有关保养的工作,其他人员无权对设备进行保养。设备清扫保养前设备保养人必须与就地巡检人员联系并得到主控值班员人员的许可后方可进行有关保养工作。设备冲洗或排污工作现场运行人员必须与脱硫主控值班员联系,得到许可后,方可进行保养的操作。D 设备保养必须有专门的设备保养记录。5.1.4.2 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保养过程中,不要接触或靠近转动的部位或过热部位。B 冷油器冲洗过程中应注意排污水量,发现排污水量异常汇报上级主管,及时消缺,冷油器冲洗前及冲洗后1小时内,应记录冷油器进出口油温,以判断冷油器工作效果,冷油器冷却水供回水全开的情况下,冷油器出入口油温温差小于2时应通知维护人员处理,并做好记录。5.1.4.3 保养内容保养内容序号系统或设备名称周期具体保养内容保养方法使用工具达到的标准1风机本体清洁1天清理本体罩壳上灰尘用布擦拭 包布或墩布无灰尘2立式冷油器排污1周冷油器冲洗关闭冲洗冷油器冷却水出口手动门,冷却水供回水门、排污一次门保持全开状态,冲洗510分钟,确认排水清洁;开启冲洗冷油器冷却水出口手动门,关闭冲洗冷油器冷却水入口手动门,冲洗510分钟,确认排水清洁后,关闭冷油器排污门,开启冷油器冷却水入口手动门 无无污垢及杂质3密封风过滤器清洁3月1 清理过滤器灰尘;差压计显示的压力阻力大于200Pa时,必须更换过滤垫清洗无无灰尘3密封风过滤器清洁3月2 为了不影响冷却空气的效果,必须定期清洗风机的所有部件。用不含水和油的压缩空气吹洗已足够。百叶窗尤其应保持洁净。必须定期清除因自然磨损而产生和沉积在马达内部的灰尘 清洗无无灰尘4气体差压计的清洁吹洗15天将粘附在气压表和气压差压计上的灰尘除去 气体差压计的喷嘴通过仪用空气吹洗或者测量异常值 1 检查仪用空气是否供给FGD系统 2 与DCS操作员联系解除压差保护,以便执行空气吹洗操作 3 关闭到变送器手控阀。4 打开仪用空气的手控阀以 吹洗一段时间(几分钟) 5 关闭仪用空气的手控阀 6 恢复压差保护 无无灰尘5管路支撑半年检查所有脱硫系统管路的支撑 用扳手逐个检查各支撑的螺栓紧固程度,检查有无开裂及变形现象 活扳手螺栓紧固,支撑无开裂及变形6风机内部1年风机清洁(停机保养) 1 在清洁风扇时,应小心不损坏表面处理。在清洁旋转油封以及叶片基座周围时应特别小心 2 静态零件应该用一块软布清洁,通过和缓的真空清洁或用软刷,两者在静态零件的外面和气道的内面 3 轮毂和叶片应检查积垢,必要时加以清洁。太大积垢可导致不平衡、振动和降低风扇能力 4 风机轴承箱外部清洁(方法同2) 包布、笤帚、扁铲无灰尘、无积垢5.1.5 增压风机定修标准5.1.5.1 定修前的准备工作A 停机前,在运行状态下收集增压风机有关数据和检测结果。B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在把增压风机停止运行准备检修前,叶轮上的动叶执行器应处于完全关闭位置;切断风机电源,在风机退出运行之后应立即清洁受烟气影响的风机的表面;关闭风机入口挡板检查严密性,切断风道内的风流以免导致风机转动;为了防止转子的鼓风自转作用(安全原因),风机的出口端应覆盖好;当主转子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密封空气风机的电源应被切断。关闭密封空气风机的进口端。C 制定检修技术措施、准备好有关图纸资料和表格、制定施工网络图。D 准备好检修文件包并确定验收项目及验收级别。E 准备好相应的检修工器具,专用工具、量具等,并做好起重机具的检修检验工作。F 准备好相应的安、健、环器材(安全用具、照明器材、卫生清洁工具等)。G 准备好检修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及材料。H 办理检修工作票及相应的动火票。I 通知有关的电气、热工人员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5.1.5.2 定修内容定修内容序号系统或设备名称检修间隔时间检修项目达到的标准1叶片检修1年1 叶轮转动晃度 2 叶轮静平衡 3 叶片顶尖间隙 4 叶片平行度 5 轮廓检查。6 大轴平行度。7 叶片检查。8 检查叶片、滑块、叶柄、调节杆表面完好情况,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检查,发现裂纹等缺陷应更换 9 检查叶柄孔内衬套,发现超标缺陷应更换 10 检查叶柄孔内的密封环,老化脱落应更换 11 检查叶柄的紧固螺母,止退垫圈 12 检查全部紧固螺栓,重要的螺栓要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13 每次停机必须检查叶片磨损 14 检修叶片液压调节装置, 检查液压头径向跳动值 1 轴向3mm;径向2mm 2 各等分点距离80mm 3 最小间隙值为6.2mm,该间隙是最长叶片和叶轮外壳最窄处之间的间隙值;当最长叶片转到其他位置时,间隙增加值不可超过1.8mm;当最短叶片转到其他位置时,最大间隙值为9.2mm 4 0.5 5 发现轮廓裂纹应更换 6 0.3 mm/m 7 叶片无裂纹,无侵蚀,叶片实际开度与机外指示一致 8 叶柄应经探伤检查,表面无损伤,不弯曲,端面的垂直度及同心度偏差不大于0.02mm,键槽、螺纹要完整;叶柄上的推力轴承加润滑脂(7014),每只加油量应相等;滑块清洗干净;叶片表面光滑,无裂纹气孔、严重磨损和损伤 9 叶柄孔内衬套应完整,无结垢,无毛刺 10 叶柄孔内的密封环无老化脱落 11 叶柄的紧固螺母无松动 12 各部位螺栓无裂纹,无松动 13 叶片磨损不超标 14 液压头径向跳动值0.05mm 2叶片轴承4年1 检查轴承,其间隙是否符合标准,发现缺陷应更换新轴承;每八年更换轴承 2 测量、检查叶轮和轴径的配合情况 1 轴承无缺陷 2 叶轮和轴径的配合紧力:0.03mm 3轮毂和主轴4年1 检查轮毂 2 检查轮毂与主轴的 配合,发现轮毂与主轴松动应重新进行装配 3 检查轮毂密封片的磨损情况 4 检查主轴外表面及尺寸,超标的应予以修补或更换 1 轮毂无裂纹及变形 2 轮毂与主轴配合牢固无松动 3 轮毂密封片密封完好 4 主轴无裂纹,无腐蚀及磨损;主轴弯曲不应大于0.05mm/m,且全长弯曲不大于0.10mm;主轴轴径圆度不大于0.02mm;主轴保护套应完好,主轴保护套之间的径向间隙应为0.06mm-0.08mm 4轮毂滑靴4年间隙检查,转动滑靴或更换 间隙符合设计要求 5旋转油封1年检查或更换,每六年必须更换 0.05mm 6液压缸1年1 清洁和检查液压缸在接头和密封的油漏泄 2 检查或根据情况进行更换,每六年必须返厂进行液压缸的修复或更换新缸 1 无失灵或油漏泄 2 液压缸对中0.05mm 7仪表1年正常运行时进行性能测试 显示正确 8地脚螺栓1年紧固 无松动或缺失 9失速探针布置1年检查及性能测试 U型管读数500Pa 10外部调节臂1年检查整个调节机构,当动作不灵活有卡涩现象时,可以在连杆,杠杆,传动轴等处根据需要调整垫块厚度或杠杆长度,直到合格为止 整个调节机构动作灵活无卡涩 11联轴器检修1年1 对轮检查 2 对轮与轴颈配合检查 3 对轮螺栓的检查 4 对挠性部件视觉检查 1 对轮完好无损,无裂纹,棒销孔应光滑无毛刺,无轴向及径向偏移 2 光滑不松动,应有00.03mm的紧力,未出现明显的机械位移;无裂纹及变形 3 压盘平整,螺栓、螺母、螺钉整齐,无松动 4 垫片固定点无局部疲劳裂纹迹象,无磨损迹象 12过滤器半年检查、更换;如果油压过高随时更换处理 无堵塞 13增压风机驱动电机检修1年1 滑动轴承检查 2 瓦顶间隙 3 轴承箱外观检查 4 检查清理冷却水管及冷却器,当冷却水管及冷却器结垢严重,影响冷却效果时,可用稀烟酸进行酸洗,酸洗后应用清水清洗干净 5 检查并清理油位计,必要时进行油位计最高和最低油位校对 1 钨金瓦表面有轻微缺陷者可进行焊补修理,对于剥落和局部熔化大于接触面的25%或接缝的脱胎总长度超过应测量长度的1/5者要重新浇铸或更换 2 0.160.28mm 0.080.14 mm 3 箱内外应清洁,无油污杂物 4 冷却水应畅通,水量适中,冷却水阀门应开关灵活 5 油位计应畅通,油位显示清楚 14风机壳体及出入口风道挡板检修1年1 检查机壳 2 检查机壳与支撑件的焊缝,处理裂纹部位 3 检查机壳人孔门及轴封,人孔门应能关闭严密,不泄漏,轴封与主轴无摩擦 4 检查风道 5 检查调节挡板,并作开关试验 6 检查更换有裂纹或磨损的挡板轴 7 检查更换变形或磨损严重的挡板 8 检查挡板有无裂纹,钢制挡板的裂纹应进行补焊 9 检查挡板的传动装置 1 机壳不得有裂纹,固定要牢靠 2 机壳与支撑件之间不得有开焊现象 3 所有焊口焊接牢固,无开裂现象 4 风机风道焊口不得有裂纹;所有法兰密封处严密,无漏风现象;人孔门部件齐全严密; 磨损严重予以焊补或更换 5 调节挡板动作灵活不犯卡,指示与实际位置一致 6 挡板轴不允许有裂纹,挡板轴磨损大于原直径的1/5时,必须更换 7 挡板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2时必须更换 8 挡板无裂纹 9 挡板传动装置应完好,无卡涩现象 15导叶检修1年1 检查导叶与内外环的磨损情况 2 检查导叶与内外套的配合情况 3 检查导叶进出口角度 1 导叶内外环应完好,无严重变形 2 导叶与内外套无松动,紧固件完整 3 检查导叶进出口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6对轮找中心1年1 对轮间隙 2 对轮径向偏差 3 对轮轴向偏差 4 检查机壳内有无杂物 1 5mm 2 0.05mm 3 0.05mm 4 无杂物 17各密封风机1年1 叶轮晃度 2 叶轮与集流器的间隙 3 叶轮检查 4 轴外观 1 轴向晃度3mm,径向晃度2mm 2 间隙符合标准 3 焊口无裂纹 4 光洁无裂纹弯曲 5.1.6 增压风机设备定期轮换项目5.1.6.1 定期轮换前的准备工作A 在设备定期轮换之前,必须做好详细的切换计划,并做好事故预想。B 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进行或未执行的,应在定期切换记录上注明其具体原因。C 备用设备定期切换前,转动设备应先进行绝缘检测,绝缘合格方可进行设备切换工作。测量绝缘电阻前,应解除设备的联锁,并停电,以防止设备突然启动,造成伤害。D 测量绝缘电阻前,必须按设备的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兆欧表,并检查兆欧表的状况。E 就地检查备用轴冷风机、电机润滑油泵电机接线良好,靠背轮连接牢固,马达接地线良好。F 检查并确认轴冷风机、电机润滑油泵无检修工作,工作电源投入正确。5.1.6.2 定期轮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所有切换工作在执行中应执行操作票制度和操作监护制度,至少应有二人进行,应明确操作人及监护人,对备用设备经全面检查确认后,才能执行。切换时就地巡检人员到位后且与主控值班员联系后方可进行切换操作。B 因故不能执行切换的设备应由运行主管(包括值长)批准。C 使用兆欧表检测设备时,必须断开电源,验明设备不带电,确实设备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测量过程中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员接近设备及工作场所。D 设备切换前,确保设备的联锁开关已打到设备备用位置。E 检查油泵安全门的动作准确性,保证系统超压时,安全门能够正确动作,备用油泵或冷却风机切换过程中要注意供油压力变化,避免因油压变化引起轴承轴封跑油。F 在进行设备切换工作时,应逐台进行,不允许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同时进行停送电操作。启动备用冷却风机或备用油泵后,就地检查无问题后(电机无异常声音、无摩擦、振动迹象,油泵油压、风机风压在规程规定范围内),方可停止原运行冷却风机、润滑油泵。备用油泵及轴冷风机切换过程中严禁采取先停后启方式。G 设备的绝缘检测绝缘电阻数值应符合规定,否则应联系维护人员处理,汇报上级主管,由上级主管决定是否投入备用和运行。H 如因特殊情况当日不能按计划执行切换工作的,则顺延一天。I 切换过程中锅炉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切换操作,维持原运行方式。J 切换备用润滑油泵过程中当发现油压摆动,立即停止备用油泵切换,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后方可再次启动备用油泵。5.1.6.4 定期轮换内容设备定期轮换内容序号定期轮换项目周期具体操作步骤切换中应记录的数据负责专业1润滑油泵15天1 启动备用润滑油泵,待系统油压稳定后,停止运行油泵 2 将停用油泵置于备用联动位置,确认联锁在投入位置 3 当系统油压700KPa时,备用油泵联动 1 油泵电机工作电流 2 电机温度 3 油泵出口油压 4 油泵轴承温度 5 电机和油泵振动值 6 电机绝缘电阻 发电部脱硫专业2扩压筒密封风机15天1 启动备用扩压筒密封风机,待风机运行平稳后,停止运行的密封风机 2 密封风机与烟气的压差不大于250Pa 3 将停止的密封风机置于备用联动位置,确认联锁在投入位置 1 风机电机工作电流 2 电机温度 3 风机出口风压 4 风机振动值 5 电机绝缘电阻 发电部脱硫专业3轴套筒密封风机15天1) 1 停止运行的密封风机,另一台备用的密封风机联动 2 密封风机与烟气的压差不大于250Pa 3 将停止的密封风机置于备用联动位置,确认连锁在投入位置 1 风机电机工作电流 2 电机温度 3 风机出口风压 4 风机振动值 5 电机绝缘电阻 发电部脱硫专业4滤油器15天2) 1 滤油器切换灵活,换向手柄切至另一个滤油器位置 3) 2 当润滑油滤网压差达0.35Mpa时,滤网压差高报警,应手动切换至备用滤网运行,并清扫堵塞滤网,必要时进行更换 1 滤油器前后压差 2 滤油器前后温差 3 各 轴瓦回油 4 母管压力指示 发电部脱硫专业5增压风机轮轴加热器15天1 停止运行的两台加热器中的一台,第三台备用的加热器4) 联动 2 将停止的加热器置于备用联动位置,确认连锁在投入位置 1 加热器工作电流 2 加热器工作温度 发电部脱硫专业6其他备用设备1月5) 每月必须启动一次 发电部脱硫专业5.1.7 增压风机定期给油脂项目5.1.7.1 加油脂前的准备工作A 准备好所加油脂。B 准备好加油脂的工具。C 做好加油脂的安全措施,保证加油过程中人身安全、设备安全。D 做好工作票办理工作,做好隔离措施。5.1.7.2 加油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保证环境清洁,布置现场文明生产用材料,防止设备污染。B 须保证所加油脂的清洁和质量,防止砂子、灰尘之类的杂质进入润滑剂中C 加油过程中,注意所加油脂的油量在加油量规定范围内。D 在加入油脂结束后要立即密封好加油口。E 当更换另一种类的润滑剂时,必须把旧的润滑剂彻底的清除干净,齿轮箱必须用新的润滑油彻底清洗。F 如果在加油脂列表中润滑轴承所用的润滑油量未标明,就直到有旧油脂冒出时再加油,再润滑要在相关轴承运动时进行。G 加油过程中,应注意远离转动设备或设备转动部位,如确实需要对正在运行的设备加油,因借助加油软管,与转动部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加油人员的安全。5.1.7.3 加油脂内容加油脂内容序号设备名称周期具体加油脂内容加油脂方法加油量油脂标号1叶轮润滑油1年用于叶轮内部热应力轴承和齿轮润滑用油滤油机加油达到油尺标准MOBIL SHC6342轴承润滑油半年滤油机加油达到油尺标准ISOVG463轮毂、调节圈上的导向环1年滤油机加油30LMOBIL SHC6344液压油系统半年更换液压油滤油机加油达到152LISOVG32粘度等级符合ISO3448 5.2 烟气换热器(GGH)5.2.1 烟气换热器定期试验项目 无5.2.2 烟气换热器定期测试项目5.2.2.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A 在试验期间保持机组负荷、空气及烟气流量、氧量稳定,不得再进行风压、风量的调整,并在每次试验前应最少保持上述参数稳定30分钟方可开始测试。B 烟气换热器各密封片良好,无磨损,间隙已调整好,运行状况良好。C 试验前,煤种应尽量接近设计值并保持稳定;烟气换热器入口风温接近设计条件。D 试验前,炉膛负压表和氧量表等表计能投入并性能良好。5.2.2.2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试验期间,各表计要良好。B 试验期间,锅炉不得进行投油助燃,不吹灰,不打焦。C 试验期间,不进行制粉系统的切换和启停等影响锅炉稳定的调整工作。D 试验要在锅炉额定负荷下进行,试验期间应尽量保持锅炉各参数的稳定,各参数不能产生波动。5.2.2.3 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序号被测试的系统或设备测试项目周期测试方法1烟气换热器漏风测试烟气换热器进出口净烟气和进口原烟气含硫量分析1年利用分布在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风道上的烟气分析取样点,安装取样管,各个取样管孔网格状分布于烟风道各测量截面上,试验期间进行取样分析 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气温度测定1年固定好的探头和热电偶分布在烟风道的横截面上,用网格法进行测量记录 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气静压差测量1年烟气侧和静烟气侧的静压用U型管分别在入口和出口烟风道上测量 5.2.3烟气换热器定期检验(包括校验)项目 无5.2.4 烟气换热器定期保养项目5.2.4.1 保养前的准备工作:A 使用高压水泵前应确保设备无缺陷或缺少的零件,出现问题应通过检修或立刻更换新零件处理。请在整个泵和所属设备的安全性方面确认无误后,再启动。B 检查泵、阀、软管等等的所有连接的零件是否足够牢固,要特别确认。C 确认高压软管连接填料,连接管道,并检查它们是否变形以及磨坏。检查布线钢管连接是否损坏而改变了条件,以及软管的橡胶是否刮削,要进行确认。如果已损坏,用没有损坏的安全物品替代它。D 在进行GGH设备高压冲洗之前,高压水泵要进行下面确认。通过检查流量、压力,确认喷嘴是否喷水正常,高压水在逐步升压时是否从连接点漏出高压水。确认是否有不正常声音、不正常振动。在有水泄漏期间,立即停泵,注意做好防止人身伤害措施,及时联系维护人员处理。5.2.4.2 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保养过程中,不要接触转动的部位或过热部位。B GGH烟气换热器在任何情况下,确保调整压力至规定的数值,气源的压力都不要超过清洗装置的正常吹扫压力,确保转子密封和蓄热元件不被损坏。C 空气吹扫压力不低于0.7MPa,高压水冲洗压力不超过120bar。D 在水冲洗之前必须确认清楚喷嘴是否有堵塞。如果有堵塞,水冲洗之前要清除干净。5.2.4.3 保养内容保养内容序号系统或设备名称周期具体保养内容保养方法使用的工具达到的标准1本体清洁1天清理本体罩壳上灰尘 用布擦拭 包布或墩布无灰尘2吹灰器吹灰8小时通过吹灰器对烟气换热器内部积灰进行清理 1 定期吹灰,在烟气换热器GGH正常运行时采用压缩空气吹灰,此时GGH转子转速约为1.25rpm。压缩空气吹灰每8小时一次,每次运行时间约为1.5小时。压缩空气吹灰程序由操作人员手动起动。压缩空气来自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方向控制阀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刚纸磨片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胶囊印字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农用及园林用金属工具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胶原蛋白市场销售策略分析与未来消费格局研究研究报告
- 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竞争力剖析与发展现状调研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家用排风扇行业运营能力分析及未来前景需求战略规划报告
- 药剂学的重要案例分析与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烟草用防霉剂产业运行新格局与投资周期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液体三氯化铝市场深度解析与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幽州台歌》课件
- 兼职劳务协议合同模板
- 2025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暨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二模)东北三省三校2025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西北永新集团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雨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52719
- 2025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
- 2025 保健品行业专题报告:保健品蓝帽子九问九答
- 基于树枝振动特性的香榧采摘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