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技术[培训]」.doc_第1页
「蛋鸡养殖技术[培训]」.doc_第2页
「蛋鸡养殖技术[培训]」.doc_第3页
「蛋鸡养殖技术[培训]」.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鸡养殖技术第一节 蛋鸡品种简介 为了扶持发展养鸡生产,我国先后从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了50个优良鸡种,建立了六个曾祖代种鸡场;国内培育了2套曾祖代良种蛋鸡(京白、滨白),部分省(市)建立了祖代鸡场,地(市州)建立了父母代鸡场。这些鸡场饲养的种鸡已成为我国养鸡业中所应用的主体鸡种。我省近年来也相继引进了国内外一些优良鸡种,对改良本地鸡、提高养鸡生产水平起了很大作用。为了进一步引导规模养鸡业的发展,对今后拟采用的优良品种作一介绍,供规模养鸡户参考选择。 蛋鸡品种: 1(白来航鸡 世界著名蛋用型品种。产于意大利,现遍布世界各地。该鸡体小清秀,羽毛白色紧贴。冠大鲜红,公鸡冠较厚而直立,母鸡冠薄而倒向一侧。喙、胫、趾、皮肤黄色,胫趾微带红色,耳叶白色。 该鸡成熟早,产蛋量高。150一16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00枚以上,蛋重5465克,蛋壳白色。无就巢性。体重轻、耗料少。遗传稳定,适应性强。2(星杂288 产于加拿大。外貌体形与白来航完全相似,羽毛、蛋壳均为白色。该鸡是目前世界上白壳蛋系中最好的产蛋鸡。该鸡成熟早,140147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60290枚,蛋重6063克,料蛋比2.22.4,成年鸡成活率达94,。 3(伊落褐蛋鸡 系法国培育的四系配套中型褐壳蛋鸡,A,B系(来自棕色海赛克斯鸡)为父系,棕羽;C、D系(具有白洛克和来航血液的合成品系)为母系,白羽。商品代杂交雏鸡根据羽毛可自别雌雄。我省先后引进曾祖代、祖代种鸡,商品代各地均有饲养。 该鸡140154日龄开产,入舍及76周龄只均产蛋291枚,蛋重62.5克,高峰期产蛋率92,,料蛋比2.42.5,成年鸡成活率92.5,。 4(迪卡蛋鸡 为美国迪卡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蛋鸡,该鸡成熟早,产蛋期长,蛋大,蛋壳棕红。饲料报酬高,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较强。 商品代鸡的生产性能为:140147日龄开产,78周龄饲养日产蛋量295320枚,蛋重6365克,产蛋高峰期为2730周龄,料蛋比2(312(46,成年鸡成活率为9297,。第二节 配合饲料的加工利用 一、鸡的营养需要 养鸡生产是将饲料转变为畜产品的事业。换句话说,喂给鸡饲料的目的,就是用喂给鸡所需要的营养素去换取畜产晶,这些营养素就包含在饲料中。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份符合鸡的需要,就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禽蛋产品,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但各种营养物质也不能过多地给与,超量则鸡体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排出,从而造成浪费,反之,不但不能满足鸡的营养需要,而且还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因此,关于鸡的营养和合理搭配日粮,是搞好养鸡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据研究,要配合全价饲料,需40多种营养成份,其中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1(能量:能量是家禽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动力,不少农户对此重视不够,有啥喂啥。,其实,在饲料中维持一定的能量水平,是保证家禽健康与高产的重要条件。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单位重量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是不同的,1克脂肪产生的能量为9(40大卡,1克蛋白质氧化时产生的能量5;65大卡,1克碳水化合物氧化只产生4(15大卡。虽然脂肪的能量最高,但作为饲料中能量的主要来源还是碳水化合物。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在饲料中的含量最高,同时价格也低于蛋白质和脂肪。饲料中使用的脂肪和蛋白质过多,不仅会提高成本,而且还会造成鸡过肥,不利于健康和产蛋。除了肉用仔鸡以外,一般在鸡饲料中是很少添加脂肪的。在肉鸡饲料中,为了改进肉的品质,促进脂肪沉积,可以在日粮中补加15,的饲用脂肪。 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两类。鸡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很低, 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不应超过5,。无氮浸出物包括淀粉和糖,这是鸡饲料中主要的能量来源。谷物中淀粉含量很高,因此,饲料中谷物一般要占到70,左右。饲料中的能量主要有总能(某种饲料完全烧燃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和代谢能(指总能减去粪能,尿能后可利用的能量)。一般用来表示饲料能量价值的主要指代谢能。在生产实践中,雏鸡、肉用仔鸡和肥育期母鸡需要较高的能量水平,笼养鸡因活动受到限制,能量应低于平养水平。 2(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动物有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鸡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羽毛,肉蛋产品及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主要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组织的增长与补修、更新都需要蛋白质。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各种氨基酸以不同的组合构成各种蛋白质。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较接近,平均为16,。分析一个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时,先测出样品中的总氮百分数,再乘以6(25(16,)来计算,这样测出的称为粗蛋白质。饲料中的蛋白质被鸡采食后最终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而被吸收,氨基酸在鸡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 在家禽饲养中蛋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胱氨酸、酷氨酸和甘氨酸是必需由饲粮供应的。因为这些氨基酸不能在鸡体内合成;必须从饲料中摄取,所以称为必需氨基酸。饲料中如果必需氨基酸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均会对鸡的生长发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造成影响。保证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供应是配制饲料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种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具有不同的特点。植物性饲料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数量与比例,通常不能满足鸡体需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饲料种类需要多一些,以便利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动物性蛋白质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例较接近鸡体需要近年来在家禽饲养中已将人工合成的蛋氨酸赖氨酸用于饲料配合中,以达到氨基酸的平衡。 家禽对蛋白质始需要量随品种、年龄和产蛋率不同而异。 3(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结构很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是动物有机体生存、生:核发育、繁殖和生产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它既不是供给有机体能量的原料,也不是构成动物身体结构的物质,但却参与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除某些动物体内可自行合成一部分维生素外,大多数维生紊都必须由食物中供给。它的需要量很微少,但缺乏时会造成体内物质代谢紊乱和产生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在粮食、牧草、蔬菜、水果、动物体及其产品中。均含有多种维生素。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维生素很困难,目前有许多维生素已经用人工方法大量合成,并作为商品供应。 家禽常用的维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主要有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维生素A: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保持家禽口皮粘膜的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繁殖机能,保持神精系统的正常功能,保护视力,防止夜盲症的发生。各种绿色植物如苜蓿;胡萝卜、黄玉米、南瓜中都含有维生素A,动物的全乳、肝脏;鸡蛋和鱼肝油中含量丰富。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饲用维生素A添加剂出售。维生素D:这是一种与钙磷吸收和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它对骨骼的正常发育很重要,尤其是幼畜禽。缺乏维生素D易患软骨病,鸡喙软化,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产软蛋等病症。维生素D存在于经过太阳曝晒的干草(鲜草和未经曝晒的不含),酵母和其它饲料中,全乳、鱼肝油中含量也很丰富。放牧的家畜和散养的家禽一般不缺乏维生素D,长期舍饲和笼养的家禽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E:又称“抗不育维生素”,缺乏时公鸡睾丸细胞萎缩,精子的形成发生障碍,活力下降,母鸡繁殖力降低,产蛋减少,孵化率下降,胚胎初期死亡率增加。还能造成肌肉营养不良,影响铁质的吸收。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粮食作物、青绿饲料,小麦胚、干草以及油籽中,一般畜禽不易缺乏。 维生素K:它与凝血有关。缺乏时体躯各部位出现紫色出血斑,血管易破裂,血液不容易凝固。苜蓿粉中含有较多维生素K。 维生素B族:其作用是构成生物催化剂细胞酶的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缺乏时会降低体内一些酶的活性,阻碍相应的代谢过程,影响蛋鸡的产蛋量,受精率和抗病力。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是很强的还原剂,能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防止贫血。维生素C能得高生产性能、增强鸡体的抗病和抗应激能力。 4(矿物质 矿物质也是鸡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鸡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体内的矿物质种类很多。各具不同的功能,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平衡关系。有的矿物质需要量很大,有的需要量很小,是微量元素。家禽需要的矿物质主要有14种,包括常量元素:钙、磷、钾、钠、镁、硫、氯,微量元素有铁、铜、锰、锌、钴、碘、硒。 钙和磷:钙和磷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鸡体内。骨骼中的钙、磷的比例大致为2:1。体内总钙量的99,,总磷量的80,存在于骨骼中,其余分布于体液与软组织中。 如果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时,可引起鸡发生软骨症或骨质疏松症。产蛋鸡蛋壳粗糙,易破损,严重时产软壳蛋。育成鸡时钙磷的需要量是钙1,,磷0(7,,对产蛋鸡是钙3,,磷0(6,。维生素D对促进钙磷吸收有着很大作用。钾、钠和氯,三种元素主要维持机体内的酸碱平衡。鸡所需要的氯和钠,主要通过补加食盐而获得,添加量占日粮的0(250(5,。在饲料中食盐量超过8,可使鸡致死。钾在日粮中一般不缺乏,不必补充。 铁:铁在鸡体内主要与蛋白质结合成铁蛋白、血红蛋白、细胞色素酶等。缺乏铁会发生营养性贫血,鸡表现生长滞缓、羽毛无光泽。鸡对铁的需要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在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补充。 5(水 水是生命的要素,是体内含量最高的组成成分。雏鸡含水量高达70,,成年鸡含水量约55,,水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能调节体温,是营养物质的溶剂,水能促进物质代谢,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重要营养物质。 鸡在24小时内得不到饮水,将使产蛋下降30,,需要30天左右才能恢复正常,小鸡如果1012小时不饮水,会减少采食量,增重可能永远赶不上正常(;鸡体内如果失去1,10的水分就能死亡,可见,供给鸡清洁的饮水非常重要。二、鸡的饲养标准 为了合理地养鸡,使其正常地生长发育,既充分发挥它们的生产潜力,又不致于浪费饲料,以最少和最经济的饲料消耗;获得最多的禽产品,必须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有个大致的标准,便于饲养时有所遵循。 鸡的饲养标准中主要规定饲粮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浓度。鸡的饲养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定期地进行修订和补充。现将几个标准列出供参考试用,见表51 表51 蛋用鸡生长阶段的大致体重与日粮消耗 单位:克/只周 龄 体 重 2周间饲料消耗 日粮消耗累计 2 110 200 200 4 233 400 600 6 390 550 1150 8 562 700 1850 10 711 900 2750 三、饲料及其配合利用 1、家禽常用的饲料:饲料根据营养物质含量的特点,分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及添加剂数种。 (1)能量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燕麦、小米、高梁、麸糠、糟渣及多汁饲料。 (2)蛋白质饲料:鱼粉、骨肉粉、血粉、蚯蚓、大豆饼、亚麻饼、花生饼、油籽饼、苜蓿粉等。 (3)维生素饲料:胡萝卜、白菜、苜蓿叶等。 (4)矿物质饲料:食盐、碳酸钙、贝壳粉、骨粉等。 2、饲料配合的原则 第一、饲料种类要多样化,以利于营养物质的互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第二、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保证质量。 第四、饲料的配方要相对稳定。必须变更时,也要逐渐进行。3、饲料配合的方法 第一、确定所配饲料的饲养标准,要按鸡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确定饲料的营养浓度,特别要注意能量与蛋白之间、钙与磷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合适,平衡。第二、决定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第三、按营养万分表,分别计算出所配饲料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并与标准比较。 第四、根据比较结果,再作必要的调整和平衡。第一次配出的饲料,各种养分的含量很难全部符合标准,经过反复调整,才能平衡量。 目前使用的配合饲料主要由浓缩饲料、玉米和麸皮三种原料配合加工而成,浓缩饲料主要由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及添加剂混和构成。浓缩饲料根据养鸡的不同阶段,又可分为雏鸡浓缩料、青鸡浓缩料和蛋鸡浓缩料三种。 浓缩饲料根据生产厂家的不同,目前大体有两种配合方法:第一种是35%配方型:浓缩料35%、玉米47%、麸皮18%;第二种是30%配方型:浓缩料30%、玉米60%、麸皮10%。 第三节 雏鸡的培育 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雏,需要供给一定的温湿度,细致的饲养管理和精心的培育,称为育雏。 一、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室要进行维修、清扫、做到保温、干燥,光亮度和通风换气良好。全部设施及用具要刷洗干净,集中于育雏室内,关严门窗,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0克、福尔马林40毫升熏蒸消毒,密闭12天。地面刷洗后用2,的烧碱溶液消毒,墙壁用10,石灰乳刷洗。 2(准备好育雏的饲料、添加剂、药品、垫料、温度计及有关用具。3(接雏前三天,铺好510厘米厚的垫料,安装好所有的设施,进行试温,待性能可靠后方可进雏。 二、育雏条件 1.温度 用育雏伞平面育雏,温度计挂在平面育雏器的边缘,距垫料或网地5厘米,育雏温度以此为准。此期温度参看表510 表, 育雏温度(?) 育雏室室温第一周维持在24?,以后每周降1?,降到21?止。温度合适与否,可从雏鸡的状态观察出来,温度适宜,雏鸡在舍内分布均匀,精神食欲良好,饮水正常,活泼好动,夜晚安静,温度过低,雏鸡密集于热源,拥挤成堆,并发出尖叫,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呆立,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除看鸡的表现外,要随时观察舍内温度计,便于调节温度。 2(湿度 出壳的雏鸡与体内水份的含量在70,以上,从高湿的出雏器转入较干燥的育雏室,会散发较多的水份,影响育雏鸡的培育,雏鸡的正常生长。一般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湿度偏高或偏低均会造成危害。 给湿的方法可在室内增设水盘,在墙壁或非垫料的地面酒水及将保温伞上喷湿。若湿度过大,可增加温度和加强通风来排湿。 通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换进新鲜空气,并调节室内湿度。 3、通气 开放式的雏鸡舍主要靠开闭窗户和通气孔进行自然通气,密闭式雏鸡舍要靠机械来通风换气。适宜的通气为人进鸡舍内不感闷气和刺眼鼻。 4(光照 阳光照射有杀菌、消毒、保持室内干燥的作用,并能使雏鸡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代谢,防止软骨病,所以在一周以后雏鸡可以逐渐放到室外适当活动,接触阳光。 25(密度 密度指单位面积(m)内所容纳的雏鸡数。密度小虽效果好,但不经济,密育雏时期 12天 37天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温 度 3335 3032 2829 2627 2425 2023 1821 度过大有碍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和造成恶癖。平面育雏开始时每平方米可养2030只,以后逐渐调整到6周龄的1015只;立体育雏开始时每平方米养鸡60只左右,以后逐渐调整到6周龄时的25只。平面育雏鸡群不要过大,以500只为宜。三、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1、初生雏的选择;一般选择在孵化室和育雏室各进行一次。在孵化室内选择,主要是根据出雏时间,一般正常时间出雏的除明显的弱雏外,均为健雏(另一次选择是在育雏室内进行,此时要全面选择,将健雏与弱雏分开饲养;使雏鸡生长整齐,成活率高。选择时要求羽毛清洁、干燥;有光泽;腹部柔软、大小适中,体重一般,表面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无出血痕迹,眼大有神,活泼好动,站立平稳,挣扎有力,叫声清脆响亮。 2(雏鸡的运输 在出雏后4天内能运到目的地,运输途中可不开食、饮水,雏鸡能消化吸收腹腔内蛋黄,但超过4天,运输途中要根据卵黄吸收情况,决定饮水和开食(短途运输时,春秋可在白天,冬季在中午,夏季在早晨或晚上。运输工具车、船,飞机均可,要尽量减少颠簸,上面要有覆盖物。雏鸡要装在专门的运雏箱内;养鸡户也可用纸箱、柳筐装雏,内垫23厘米厚的软垫料温度保持在2428?之间。做到既保温又通气。途中勤检查雏鸡的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食与饮水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多在孵虫后的2436小时开食,当有6070,的雏鸡可随意走动,有用喙啄地的表现时开食为宜。开食应放在白天,最好在早上进行。开食饲料以小米或粉碎的黄玉米浸泡软化后饲喂为宜,料中应加o(02,的抗菌素药物(不要与饮水重复)和碎大蒜,以增强抗病力,开食两天后逐步加入配合饲料,一周后全部喂配合饲料。喂量开食第一天喂23克,只,以后每天增加l克,只,喂八成饱既可,04周龄每天饲喂56次,之后每天4次,间隔时间要均匀。雏鸡的饮水要与开食同时进行, 供水后就不能中断。一周龄内要饮温开水,以后用清洁饮水,每周饮一次0.04%的高锰酸钾溶液。对雏鸡具有肠道的消毒作用。2.强弱分群 为了保证雏鸡发育均匀,提高成活率,在育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将弱雏挑出来,加强饲养管理。 3.定期称重 为了掌握雏鸡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每周应随机抽样称测10一15,的个体,计算出平均体重的大小与变异系数。与平均体重相差?10,时视为雏鸡发育均匀。若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lo,以上,则应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的粗蛋白质,增喂1次,促进采食,尽快达到标准体重;若平均体重高于标增加2准体重的10,以上,则应降低配合饲料中的营养水千,或适当限制饲喂。(表5,11、5一表512 红壳蛋鸡体重及饲料量。 4(断喙 借助于灼热的刀片,切雏鸡啄的上下一部分,烧灼组织,防止流血。断喙是减少饲料浪费,防止啄癖的有效措施。雏鸡断喙一般在69日龄进行。切除部位约在喙部的1,2处或自喙端至鼻孔的1,3处,切除时鸡头朝上,使上喙比下喙多切一点。 5(疫病防治 雏鸡个体小,抗病力差,饲养密度大,一旦染病,难以控制,因此要重在防治。育雏期伺最易发生而且危害较大的为白痢和球虫病,故要在10日龄雏鸡的饲料中加0(02,痢特灵;1120日龄加0(1,四环素;2130日龄加o(1,土霉素能有效地预防雏鸡白痢和球虫病。 五、育雏方式 1(平面育雏 有地面垫料育雏,火炕育雏和网上育雏几种。 地面垫料育雏适用于天气不太冷的地区或时期,此法系地面垫一层厚料,料中鸡粪上的微生物发酵可产生维生素B,能补充鸡的营养,但垫料易受潮发霉,增加有12害气体含量。 火炕育雏设备简单,在炕上铺一层较薄的垫料,将炕烧热,掌握好烧炕的温度。舍内温度较低时可在炕上搭塑膜暖棚,使棚内温度高于舍内。这种方法经济方便,在农村较为普遍。 网上育雏饲养密度大,雏鸡不与粪便接触,可减少疾病的传播机会,不需垫料,但鸡不能从地面或垫料中获得微量元素,应注意补充。 2(笼育雏鸡 笼育雏鸡密度大,能有效地利用房舍与能源,雏鸡生长整齐,但采用笼养要求有营养全面的日粮和良好的通风。笼育雏鸡一次性投资较大。第四节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一、控制体重 6周龄到性成熟前的鸡称为育成鸡,一般就是指620周龄阶段的鸡。这个时期是育成鸡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时期。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饲养管理时性成熟的早晚,体况的健康与否,起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育成鸡适时达到性成熟,开产后又能维持长久的产蛋高峰期,饲养的育成鸡群体生长要均匀,要达到规定的标准体重,不能大小参差不齐。 在育成鸡的饲养期间,控制体重是养好鸡的关键技术之一,既要达封标准,又不能过肥。控制体重的范围应按各品种的体重标准执行。育成期必须每两周称重一次,每次称重应随机抽样,数量在养鸡总数的20,左右,计算平均体重。若有80,的被测鸡平均、体重相差不超过10,的范围,则鸡群被认为发育正齐。如果高于或低于以上标准,就应调整饲养标准。 在育成鸡的饲料中,除应满足期代谢的需要量外,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的营养物质是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在育成鸡的月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714周龄用1618,,15周龄到开产5%用1415,。 如果育成鸡拱给高能高蛋白饲料,会促使鸡体重发育快;性成熟早产蛋持续期变短,形成早产早衰现象。 对育成鸡实行限制饲养,能控制体重不致过肥,培育出体质健壮的青年母鸡,使鸡的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期延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限制饲养主要是限制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即限质或限制饲料的喂量。限制饲养对自然光照的开放式有窗的鸡舍养育成鸡更为重要。夏天然光照时时间长,鸡的采食时间也长?饲料吃得多,容易营养过剩。夏季最好采用限质的方法,不减少饲料量,这样既能控制体重,延迟性成熟的时间,又不减少采食量,避免产生啄癣。 二、光照制度 光照制度是整个蛋鸡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蛋鸡对光照非常敏感,光照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育成鸡性成熟的早晚。光照管理得好,能控制母鸡的性早熟,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期,提高产蛋量。 育成阶段的光照最好控制在89小时左右,开放式鸡舍若自然光照充足时,不再补充光照,若自然光照时间达不到时,应人工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全部采用人工光照,20周龄后鸡只即将性成熟,再逐渐延长光照时间。 三、供温与栖息 育雏后期视气温的情况应逐渐降温,白天可不供温,在夜间降温,气候稳定时不供温,变化时供温,使中雏适应于自然气候的变化。如果采用网上或地面平养,必须训练育成鸡习惯夜间在网上或栖架上栖息。农户养鸡多采用半舍饲,舍内设栖架供鸡夜间休息。栖架大多设在鸡舍的后部,由数根栖木组成,栖木的多少视鸡群的大小而定。每只鸡占栖木的长度平均在1720厘米之间,栖木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离地面的高度约60-80厘米。 四、观察鸡群 通过观察鸡群,可随时掌握鸡群的健康状态以及精神、采食是否正常,能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鸡群正常发育。 观察鸡群从早晨第一次喂食开始,健康鸡群早饲时表现活泼好动,撒料后抢食,连续低头抢料,排粪正常;病弱育成鸡精神萎糜,低头垂翅,羽毛逆立,没有食欲,吃几口便离开槽位。饲养中每天要注意观察鸡群,如果发现某一处笼养鸡集中发病或平养鸡有35,出现同样症状,应怀疑是否中毒或者发生急性传染病。要立即选样典型鸡只进行解剖化验,及时确诊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发现有传染病,应该立即封锁、消毒,向上级报告,采取紧急措施,使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五、育成鸡转群 育成鸡饲养到1820周龄时,便可转到产蛋鸡舍饲养,这就是育成鸡的转群。换而言之,即在开产前两周,必须转入产蛋鸡舍饲养,以便于鸡群有一段适应时期。转群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避免在最冷或最热时搬迁鸡群,组织好人力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完。2(转群最好在夜间进行,抓鸡的动作要准而轻,不要伤鸡,减少刺激。3(转群前后的几个小时内不给饲料,以免捕捉时增加死亡率。转群前后3天,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特别要增加维生素C,以减轻转群的应激。4(笼养育成鸡转入成年鸡舍时,应将来于同一层次的鸡群最好转入相同的层次,避免因变换层次而造成的不良反应。 5(转群时应将发育良好、中等和迟缓的鸡分群或分栏饲养。因为在大群饲养中,发育迟的鸡占有相当的数量,不宜全部淘汰,要加强饲养管理,促其尽快发育。转群后至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对鸡群能否按期产蛋并适时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有很大关系。在管理上有5,的鸡开产后逐渐延长光照;在饲养上从20周龄起改用蛋鸡料,饲料中蛋白质、能量和钙的含量要相应增加,每公斤含代谢能27502800千卡,粗蛋白质17,左右,钙2,; 转群后的育成鸡舍要彻底地清扫消毒,休闲半个月后,再经熏蒸消毒,方可转入下一批育成鸡。 第五节 蛋鸡的饲养管理 为了使鸡群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适量的营养,以维护鸡群健康;促进产蛋鸡高产稳产,就必须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 一、日常饲养管理要点 1(注意观察鸡群 每日观察鸡群的精神、采食、饮水、粪便是否正常,对有病症的鸡只要隔离饲养,及时对症处理。 2(定期进行选样 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鸡只,减少饲料和管理费用。选择的时间在群体开产率达50,时进行第一次,产蛋高峰期后的一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可按外貌生理特征选择淘汰产蛋性能低劣的个体。 3(定期称重 体重与产蛋量有密切的关系,对照各周龄的体重标准,检查产蛋鸡的体重情况。体重过重或过轻都要设法弥补;否则产蛋达不到应有的水平。4、维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 给鸡舍维持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不受自然气候变化的小气候,才能充分发挥鸡群的生产潜力。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318.3? ,相对湿度维持在65,左右,通风良好,有固定的光照制度。密闲的鸡舍能通过机械设备来控制适宜的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而开放式的鸡舍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做到。 5(工作程序要固定 每天的喂料,、加水、捡蛋、开灯、关灯均应编成固定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饲养人员也要固定,不要随意更换。 6(根据鸡群的生产水平调整日粮 调整日粮中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代谢能、钙、磷水平。在产蛋高峰到来之前,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应达到17,;产蛋率达到90,时,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应调整到1718(5,,每公斤饲料的代谢能含量要达到2750千卡,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期。在20周龄后,产蛋鸡饲料中钙的含量要达到34,,磷的含量要达到o。60(8,。补钙的方法是在饲槽中添加贝壳颗粒或石灰石矿粒,也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52公斤重碳酸钠。二、季节饲养管理 1(春季的饲养管理 春季是产蛋旺季,鸡体内新陈代谢旺盛,每天的饲料供应量应高于其它季节的1015,,配合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也应高一些,促使产蛋量持续稳定上升。春季昼夜温差大,要做好保温防寒工作。 2(夏季的饲养管理饲料要全价新鲜,防止发零变质,可喂一些青绿饲料。在管理方面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运动场上要搭设凉棚,鸡舍要通风良好。雨季要保持运动场清洁卫生,避免感染寄生虫病。 3(秋季的饲养管理 秋季是老鸡换羽、新鸡产蛋的季节,所以也应给予充分的营养,饲料中应增加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随着自然光照时间的逐渐缩短,要在舍内安装电灯;人工补充光照,产蛋鸡的光照时间(自然光照和人每天应达到16小时。工补充) 秋季气温变化大,要注意调节气温,预防疾病的发生。 4(冬季的饲养管理 冬季气温低,鸡的体热散失多,要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每公斤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最好不要低于2800千卡。在管理上主要是保温。鸡舍内的温度应保持在8?左右,鸡才能维持正常地产蛋,最经济简便的保温措施是将鸡舍的运动场扣上塑膜暖棚。经试验证明,我省河西地区在冷季,棚内温度较棚外平均提高1214(5?,天气太冷时可在舍内生火炉或烧火墙,以提高舍温。在保温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和防潮,每天中午天热时,打开通风孔或窗,进行2小时左右的通风换气,清理卫生,保持舍内清洁,干燥。 三、产蛋规律与生产标准 现代蛋用商品杂交鸡,都具有开产早的优点,来航鸡2021周龄产蛋,产蛋率达5,即为性成熟,其后产蛋率逐渐上升,22周龄为10,,24周龄达30,,26周龄60,,28周龄85,,3032周龄达90,以上,为产蛋高峰,以后每周下降约0(51,,至76周龄淘汰,此时产蛋率仍可达6264,。 达到产蛋高峰后,如果饲养管理得好,其产蛋高峰期待续的时间便长,90,以上的产蛋率可持续。812周,以后产蛋逐渐下降。 产蛋高峰期和年产蛋量是高度相关的,如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达92,,52周的产蛋量为253枚:产蛋率为83,,则产蛋量为228枚。 生产标准是遗传力和饲养管理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产蛋鸡的生产标准主要包括:母鸡日产蛋率,入舍母鸡累计产蛋量。体重、蛋重、存活率等。标准提供的数据代表这些性状的良好水平。如果标准是以周为基础的数字,则可将鸡群每周的情况与相应的标准对照比较,以便了解鸡群是否达到、超过或低于标准,从中发现饲养管理上的问题,及时弥补。 四、产蛋量突然下降的原因分析 正常发育的鸡群,产蛋具有一定的规律,鸡群的产蛋比较稳定。在生产实践中常常由于某种原因的影响,鸡群的产蛋量突然下降,长久不再回升。有时下降的幅度还比较大,给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必须了解引起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各种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1、营养方面的原因 对于高产期的蛋鸡,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很容易引起产蛋率下降,尤其是配合饲料的中鱼粉、豆饼类含蛋白质较多的饲料,其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