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教案1 苏教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教案1 苏教版(1).doc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教案1 苏教版(1).doc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教案1 苏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梵天寺木塔教学内容梵天寺木塔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译讲初步理解课文.。2、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受到应有的启发。教学难点1、能正确朗读、译讲初步理解课文.。2、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受到应有的启发。教学准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翻开中国古代史,我国在科技文化等许多领域都几乎始终处于世界的前列。四大发明就是杰出的代表。哪位同学能说出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同样举世瞩目。中国古人建造了许多庄严宏伟、设计精巧建筑,其中的一些建筑虽然经历了漫长岁月,却仍屹立巍然,完好无损,成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为我们民族古代科学文化伟大成就的象征。在杭州,曾经有一座香火鼎盛的梵天寺。如今,梵天寺在历史变迁中,终于损毁殆尽,而名噪一时的梵天寺木塔彻底消失在的尘世间。如果不是沈括,如果不是梦溪笔谈,也许这座宏伟的建筑早就为世人所遗忘。我们就会忽略这项伟大的成就。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梦溪二则中的梵天寺木塔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有学生简要回忆并介绍)二、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先检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大屏幕中的生字,谁会读? 2、自己大声朗读课文3、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声音要洪亮,愿意读的举手。你先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发现读错了,就举手帮他更正。4、齐读不带标点的课文二读课文,练习译讲1、合作完成:利用注释或字典练习翻译课文。如有疑难,同桌互相同学请教。师提示:请同学们不要放过一个疑难,有不会的一定要提出来。 2、一人一句翻译课文。 先解释句中的词语,再翻译句子。3、试一试:看大屏幕,翻译课文四、问题探究公元964年,在沈括的家乡杭州,梵天寺里,工匠们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一座巍峨的木塔将要屹立于此。但是开工不久,工匠们就遇到了难题? 出示问题,用现代汉语回答1、工匠们遇到的难题是什么?2、制定了怎样的解决方案?3、解决问题的原理是什么?4、解决这一难题有何目的及意义?5、人们是如何评论的?五、人物分析: 木塔建成,是工匠们在建造过程中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喻皓却是作者在短文中的主要描写对象。这是为什么?除了描写喻皓的语言和神态外,哪些语句还表现了他的的技艺的高超?六、发散拓展:梵天寺木塔仅用一百余字就清楚的记述下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建筑理论。而许许多多的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充分表现了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今天的中国人依旧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中国的科技辉煌。你知道哪些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提示:如航天、农业等方面? 小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华夏5000年的辉煌成就而自豪;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们将担负起祖国腾飞的重任。感受到这些古今科学成就的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