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对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贡献.docx_第1页
洛克对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贡献.docx_第2页
洛克对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贡献.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克对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贡献刘惠荣 提要 洛克的宪政理论对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意义在于 :运用流行的自然法学说为新兴政权提供理论基础 ;汲取传统中“议会至上”“、王在法下”等合理内涵 ;发展古代分权论 、混合政体论以及制衡观点 ,奠定了英 国独特的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 宪政制度 ; 分权 ; 混合政体 中图分类号 D909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4145 2002 02 0093 03刘惠荣 ,青岛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 山东 青岛266071优良的宪政制度应当是对一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全面而准确的总结 ,是一国在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力量对 比关系的根本反映 。但是 ,宪政制度不可能自发地浮现出来 ,它需要由 人 来 总 结 、归 纳 , 以 成 文 或 不 成 文 的 形 式 制定 。研究洛 克 思 想 的 学 者 们 几 乎 一 致 认 为 , 约 翰 洛 克(John locke ,1632 年 1704 年) 的宪政思想奠定了光荣革命 之后英国资产阶级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曾经对 洛克做过如此评价 “: 洛克在宗教上也像在政治上一样 ,是1688 年的阶级 妥 协 的 产 儿 。”本 文 非 欲 简 单 重 复 前 人 的 结论 ,而是力图深入研究洛克对英国近代宪政制度的建立作出了哪些 具 体 贡 献 , 对 制 度 的 发 展 完 善 产 生 了 哪 些 影 响 。一 、娴熟地运用流行的自然法理论为建立新兴资产阶 级宪政制度奠定理论基础奠定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古典自然法学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进步思想家的 锐利武器 。从荷兰的格劳秀斯 、斯宾诺莎 ,到英国的霍布 斯 、弥尔顿 、洛克等人 ,无不追求时尚 ,高举古典自然法学说的理性主义思想大旗 ,论证天赋人权的存在 ,阐述推翻 封建蒙昧主义 、专制主义统治 ,建立维护所谓天赋人权的 资产阶级新政权的理论 。洛克与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一 样 ,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自然法学说的基础上 。政府论 上篇是洛克针贬时弊的即兴之作 ,他驳斥了保皇派菲尔麦 的父权说 ,从而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观点 。许多研究该书的 学者分析 ,洛克在上篇中之所以选择菲尔麦这样一个“倘 使不经洛克批判便早已被人忘掉”的敌人 ,而不选择更激 进地主张君主专制的霍布斯来批判 ,其主要原因在于霍布 斯的理论也建立在理性主义的自然法学说的基础上 。更 进一步说 ,霍布斯的绝对主义或专制主义思想可以为任何 政府形式所采用 。洛克与霍布斯同样运用了当时最为流 行的理性主义自然法学说 。在政府论下篇中 ,洛克系 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自然法观点 。(一) 自然状态说 。为了说明政治权力的生产 ,洛克描述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曾存在过的自然状态 。他把自然状态描述为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平等的状态 、有秩 序而不放任的状态 。因为“自然状态有一种为人人所应遵守的自然法对它起着支配作用 ;而理性 ,也就是自然法 ,教导着有意遵 从 理 性 的 全 人 类 : 人 们 既 然 都 是 平 等 和 独 立 的 ,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 、健康 、自由或财产 。”但是 ,洛克又认为自然状态也存在三个缺陷 : 一是缺乏一种明确规定了的 、众所周知的标准作为区分是非的规则 ;二是缺乏一个有权依照既定的法律来裁判一切争执的知 名的公正的裁判者 ; 三是缺乏权力来支持正确的裁判 ,使其得 到 应 有 执 行 。因 此 , 在 自 然 状 态 下 , 人 们 的 生 命 、自 由 、健康和 财 产 权 利 实 际 上 得 不 到 保 障 。要 保 障 人 的 自由 ,就必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社会 。(二) 天赋人权论 。洛克在分析自然状态的基础上 ,又 系统地论证了天赋人权说 。他指出 ,人人享有自然权利 ,即生命权 、自由权和财产权 。其中财产权是洛克天赋人权 论的核心 。洛克的天赋人权理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他强调 ,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 ,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 类 :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 ,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 、健康 、自 由 和 财 产”。洛 克 还 在 上 述 三 权 的 基 础 上 ,进一步引申出反抗权 、同意权 。由此可见 ,洛克的天赋 人权说是高扬个人主义 、维护个人权利的学说 。高扬个人 权利 ,在英国人经历了詹姆斯一世以来的斯图亚特专制统治 ,尤其是查理一世长达 12 年不召开议会的恐怖统治之后 ,已成为资产阶级最强烈的呼声 。当然 ,洛克的天赋人 权论并非是他的独创 。在他之前与他同时也有一些思想家曾指出过 ,他只是进一步将其系统化和理论化 。例如 ,生命权是日尔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自卫权在霍布斯的利维坦中就被阐述为人类唯一的自然权利 。自由权在 弥尔顿的著作中已有深入探讨 。至于财产权 ,不丹 、胡克 、格劳秀斯早有论述 ,他们认为财产权是家庭的神圣权利 ,国家主权者亦不得侵犯 。洛克只是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山东社会科学2/ 200293想 。须得到封臣的同意 ,否则无效 。这表明 ,贯穿着契约意识的习惯法早已成为英国人的历史传统 ,用以维系君主与臣 民 、君主与议会之间的关系 。到了 17 世纪 ,英国人在传统的外壳中装进新内容 。洛克在政府论下篇中便显示出 对本国传统观念的灵活运用 。他为了论证自然状态说的真实性 ,引述英国神学家胡克尔的宗教政治的法律一书 作为根据 。为了证实社会契约是建立国家和政府的基础 , 他甚至引用詹姆斯一世于 1603 年在议会中的演说作为其君主立宪制理论的根据 。为什么洛克要用传统观念来阐释新思想呢 ? 英国的 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内部缓慢蜕变而来的 ,许多新贵族是从封建贵族演变过来的 。当社会经济基础发生质变时 ,他们或许尚未在主观意识上深刻领会这场革命的历史意 义 ,而是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复旧”,即恢复英国自由大 宪章以来 君 主 与 贵 族 之 间 的 契 约 关 系 。这 一 点 可 以 从1689 年 1 月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文书中得到证实 。文书极为含糊不清地写道 “: 国王詹姆斯二世破坏了国王和人 民之间最原始的契约 ,蓄意推翻王国的宪法”“, 蹂躏了基本法律 ,离开了国境 ,放弃了政权 ,因此王位虚悬”。可见 当时的领导者并未充分认识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 。或许当时的精英们即使认识到革命促使社会制度已经发生了质变 ,为了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也需要沿用旧理论来 加以阐述 。总之 ,正如我们无法否定洛克学说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与 要 求 一 样 , 我 们 也 无 法 否 定 他 的 理 论 带 有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所特有的保守性 。三 、发展古代的分权理论 、混合政体理论和制衡观念 ,创造性地提出了英国的近代宪政理论分权理论 、混合政体理论以及制衡观 、法治观早在古 代就已存在 。维尔在宪政与分权一书中指出 “, 分权学说始终没有独自为一个有效稳定的政治制度提供一个足够的基础 。因此 ,它已经结合了其他政治观点 ,如混合政 体理论 、均衡观念 、制衡理论 ,从而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提供了基础 。”洛克认识到英国当时社会结构的复杂性 ,认 识到纯粹的民主制和绝对权威在英国难以奉行 ,他将上述古代思想加以综合 ,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宪政理论 。(一) 混合政体理论 。洛克将政体划分为民主制 、君主 制 、寡头制和混合政体 。所谓“混合政体”,其实是将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也就是指经过 1688 年 光 荣 革 命 建 立起的君主立宪议会制 。混合政体不是洛克的理论创新 ,因 为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 ,该理论已经产生 ,并且在欧洲中世纪得到了回应和重申 ,被用来支持这样的观点 ,即王权应当受到封建和大众的限制 。随着代议制在英国的发展 , 最佳政府制度是一种君主 、贵族院和平民院分享政府权力 的结合体的思想发展起来 ,直到 17 世纪 ,混合政体理论在英国成为当时占主导的政治理论 。1682 年受封的哈利法 克斯侯爵曾被誉为宪政革命时代“最富于启蒙精神的英国人”,他对英国应建立哪种政体形式的探讨耐人寻味 。他认为 ,君主专制在英国行不通 ,这不仅因为英国人酷爱自 由的民族传统 ,而且还因为贸易乃英国的命脉 ,贸易离不开自由 。因此 ,从理论上看共和制优于君主制 ,但在英国(三) 社会契约论 。洛克指出 ,尽管人类在自然状态下享有生命 、自由 、财产等自然权利 ,但由于自然状态存在三 个缺陷 ,人们在理性 (自然法) 的指示下不得不脱离自然状态而建立政治社会 。人类通过订立社会契约而进入政治社会即国家 。人是天生自由 、平等和独立的 ,要使任何人 服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 ,只有得到他本人的同意 ; 而这 种许多人的同意必须经由契约表现 。洛克认为 ,按照社会契约方式建立政治社会的原则应该是 : 第一 ,每个结合者 只是放弃部分权利交给全社会 ,即个人惩罚罪犯的权利 ;第二 ,每个结合者把部分权利交给整个社会而不是某个个人 ,而社会全体由此产生了两个功能 : 一是决定什么是对 自然法的违反 ;二是如何惩罚对自然法的违反 ,这是整个社会的政治权力 ;第三 ,政治社会的行动应取决于社会的 大多数 。多数人有权采取行动 ,而其余的人必须服从 ; 第四 ,政治社会依靠社会集体的力量 ,仍然保护公民的生命 、自由和财产权 ,这些权利由自然权利变成公民享有的不可 剥夺的权利 。洛克指出 ,武力征服不可能是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起源只能来自社会契约 。 洛克运用 当 时 方 兴 未 艾 的 自 然 法 理 论 , 阐 述 了 主 权(或称立法权) 与人民的关系 ,说明新建立的君主立宪的议 会制下立法权的来源 、它受到的限制 、对人民的责任和对 人民的从属性 。从表面上看 ,洛克的自然法学说与同时代其他学者的自然法学说并不本质差异 ,但洛克的理论更为 系统 ,尤其是他通过社会契约论得出有限政府的结论 ,并 为论证分权和法治论提供了逻辑前提 ,所以 ,其自然法学 说便显得意义格外重要 。二 、坚持经验论哲学观 ,汲取英国传统习惯中的合理 内涵 ,适应妥协式革命的发展要求洛克虽是英国革命的卫道士 ,但他不属于激进派 。作为一个经验 主 义 哲 学 家 , 他 在 著 作 中 大 多 运 用 已 被 证 实 的 、或已被普遍接受的经验认识阐述自己的观点 ,极其重视传统习惯法的作用 。他的宪政思想显得尤为稳健 。自 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论是 17 、18 世纪欧洲资产 阶 级 革 命的主要思想武器 。由于各个国家国情不同 ,社会契约论在 不同国家 、不同社会阶层代表那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在法国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激进的人民主权说的重要组成部 分 ,并成为法国大革命中流行的战斗口号 。在英国 ,社会 契约论被辉格党人所利用 ,推导出君主立宪的结论 ; 被霍布斯采纳 ,演化为绝对专制的理论 。与法国人相比 ,英国 人的社会契约论比较保守 。究其原因 ,就在于英国人从经验论出发 ,把自格劳秀斯以来的新兴革命理论与本国的的 传统契约观念混淆在一起 。洛克在政府论一书中所运 用的研究方法也体现出这一特点 ,意在使更多的英国人接受他的观点 。早在诺曼征服不列颠之后不久 ,英国就建立起分封制 的封君与封臣关系 。这种关系带有双向约束的契约性质 , 当然这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这种契约关系形成英国的 习惯 法 , 为 历 代 君 主 遵 从 。威 廉 一 世 、亨 利 一 世 、亨 利 二世 、约翰王等君主都承认 ,国王宣布的法律就是习惯 ,但必94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共和制也行不通 。因为英国人不喜欢它 ,其原因恐怕又是因为“英国对共和政体的一次实验乃是以军事独裁而告终 的”。他的结论是 :英国唯一实际可行的宪政形式是“混合君主制”,即国王与议会分权 。 洛克在政府论下篇中沿着两条线索论证混合政体的必要性 :一是从英国“王在法下”的习惯法传统 ,二是从 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社会契约论来论证 。从前者看 ,英国 是一个注重习惯法传统的国家 ,长期形成的惯例比君主更有权威 。法治和“王在法下”的传统一直制约着君主不能 肆意妄行 。英国封建议会在“国王在议会中”“、王在法下” 原则的支配下 ,获得了控制征税权和其他立法权 。法治传 统与议会传统相结合 ,形成了后来为资产阶级所利用和发 挥和独特的英国宪政传统 。洛克在政府论中表达的混合政体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英国的宪政传统与 1689 年的权利法案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从第二方面 ,洛克的君主 立宪议会制观点也是从社会契约论中推导出来的 。主权 来自人民 ,立法权是最高的 “, 一个国家的成员是通过立法 机关才联合并团结为一个协调的有机体的 ,立法机关是给予国家以形 态 、生 命 和 统 一 的 灵 魂 。”“人 民 的 这 种 最 高 权非至政府 解 体 时 不 能 产 生 。”“只 要 政 府 存 在 , 立 法 权 就不能重归 于 人 民 。”洛 克 的 混 合 政 体 理 论 符 合 英 国 国 情 ,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保守性情相适应 。正是这 一点吸引了法国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 ,使他们对英国宪政大加赞赏 ,认为它多少兼顾了贵族的利益 ,而且社会变革 运转得比较平稳 ,不致于发生较大的社会动荡 。(二) 分权与制衡理论 。洛克从主权和国家的具体权 力两个层面展开国家权力的论述 。一方面 ,他沿着社会契 约论的思路阐述主权在民 、有限政府的观念 。另一方面 ,他把国家权力分成三部分 : 立法权 、执行权和对外权 。其 中 ,他认为最高权力是立法权 ,但他又认为这种权力不是 绝对的 、无限的 。如果它侵犯了人民的利益 ,人民有权解 散议会 ,以武力推翻政府的暴虐统治 。我们应相对地理解洛克的议会“最高权力”一词 ,因为它只是表示立法权和执 行权和对外权相比所具体的地位 。洛克郑重论述分权理论和制衡观点 。他强调分权的 目的在于防止权力滥用和专制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 、执 行权和对外权三部分 。立法权和执行权性质不同 ,应当分立 。执行权和对外权虽然本身有区别 ,但难以分而由不同 的人执掌 。因为两者的行使都需要社会的力量 ,而如果这 两种权力掌握在可以各自行动的人的手中 ,就会使公共力 量处于不同的支配之下 ,迟早会导致纷乱和灾祸 。由此可 见 ,洛克的分权与其说是三权分立不如说是两权分立 。他始终强调三权中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 ,政府形式也是由这 个最高权力的隶属关系决定的 。执行权和对外权都是辅 助性的 ,隶 属 于 立 法 权 。洛 克 表 达 了 权 力 相 互 牵 制 的 思 想 。他认为 ,权力要受到各种牵制 ,立法权和执行权之间 存在着外部 的 制 约 关 系 , 各 种 权 力 还 要 受 自 身 的 内 在 约束 ,牵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 。尽管强调权力分立 ,他 仍赋予国王很大的特权 ,肯定君主特权的合理性 。洛克的 权力分立说围绕着一个主题 ,那就是“人民的福利是最高的法律 ,的确是公正的和根本的准则 ,谁真诚地加以遵守 ,谁就不会犯 严 重 的 错 误 。”这 正 是 光 荣 革 命 后 所 建 立 的 宪政制度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准则 。当然 ,洛克所谓的“人民”是那些有财产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而不是那些因圈 地运动而流离失所的贫民 。四 、结语我们从对洛克的宪政理论的分析中可以受到许多启 示 :其一 、对宪政制度影响较大的往往是那些进步而又稳 健和颇具包容性的理论 。17 世纪的英国虽然各种流派观 点纷呈 ,但真正对政治体制产生巨大实际影响的是洛克的 思想 。因为他的理论便具有上述特点 。他驳斥菲尔麦的 “君权神授论”而不全盘否定君权 ,他拥护议会主权论基础上的君权 。他采纳流行的自然法学说 ,但同长老派 、独立 派 、平等派 、掘地派相比 ,其宪政主张既融合流行观点 ,又 剔除其中较为偏激的内容 。因此 ,洛克被人称为英国当时 思想界的集大成者 ,颇受统治者的重视 。其二 、拉德布鲁赫说过 “: 一部宪法不是靠个人的聪明来完成的 ,人的机敏和聪明只是宪法的助产士 , 宪法 是由全能的历史完成的 。”洛克机智地将传统与现实融会 贯通 ,解决了妥协式革命后政治体制平稳过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