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017.9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这份考卷时,表面你已经来到了九年级语文之旅中的一个小小驿站了。你需要用你敏锐的洞察力去审明每道题的意思,用你的认真细心品质去答题。相信你一定能够通过两个小时的努力,交出一份字迹美观工整、准确率高、能令老师、家长、自己满意的考卷。一、基础知识(19分)1.根据文中所给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4分)有人说,月牙泉是一hng( )静水,可以照见人的心灵;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ji( )人的灵魂。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su( ),水光树影,相映成趣。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y y( )生辉。2. 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1)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描绘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场面的句子是 , 。(2)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3)卜算子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 。(4)温庭筠的 , 两句抒写了旅人凄凉冷落的愁情。(商山早行)3、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而孙权劝学出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作者是南宋时期的司马光。B、三国志是晋朝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该书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历史。C、战国策是西汉时期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纂而成的,共33篇。D、蝈蝈与蛐蛐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4、名著阅读。(4分)(1)下面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有一处与原著有出入,请指出并改正。(2分)鲁提辖在酒楼与李忠、史进一起喝酒,无意中得知郑屠强骗金翠莲,于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结果三拳打死了郑屠。鲁提辖因此被官府抓走。 。(2)下列故事出自水浒,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个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并简述理由。(2分) A大闹桃花村 B汴京城卖刀 C智取生辰纲 D三打祝家庄我选择( ),理由: 。5、古文化知识(3分)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A孤 足下 不才 B愚 仆 小子C妾 寡人 臣 D孤 不谷 竖子 三、现代文阅读 (15分) (一)(13 分)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杨慧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母亲这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贴补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_草房,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雪花落在村庄,落在田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 年第2 期,有删改)6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3 分) 7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2 分)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8有人说第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3 分) 9. 文中的“雪”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9分)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 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10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D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11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答:12“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1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3分)答: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诗歌赏析(5分)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代:代州。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14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15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唐雎不辱使命(12分)【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剑鞘)。时恐急,剑坚(插得很紧),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陛殿前的台阶。少通“稍”。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发打开。揕用刀剑等刺。绝挣断。(还通“环”,绕。 卒“猝”,突然。 郎中宫廷的侍卫。16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长跪而谢之( ) (2) 休祲降于天( )(3)寡人谕矣( ) (4)图穷而匕首见( )17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_ _(2)使毕使于前。 译文:_ _19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四、作文(40分)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振奋,有的令人沉思,有的令人警醒总有一种声音让你铭记在心。请以“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和班名;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2017.91一泓清泉 慰藉 婆娑 熠熠生辉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北斗阑干南斗斜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3.A4.(1)鲁提辖打死郑屠后并没被官府抓走,而是逃跑了。(2分,指出错误1分,改正1分) (2)选择C理由;杨志一行入因为内部不团结,缺少合作,失了生辰纲。(吴用一行七人精心策划,相互合作,劫取了生辰纲)选择D理由:三打祝家庄中,孙立等人和宋江里应外合,顺利打下祝家庄。(2分,选择1分,理由1分,意思对即可)5、C6(3 分)(1)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2)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3)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每点1 分,意对即可)7(2 分)“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放在此处却生动地写出“我”和妹妹的淘气,以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嬉戏的快乐;同时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8(3 分)示例1:我认为第段不可或缺,理由:这一段交代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铺垫。示例2:我认为第段纯属多余,理由:第段主要表现母亲的勤劳,与全文表现母爱的主旨关系不大,且“雪”贯穿全文,第段最后一句写“雪”,而第段紧承“雪”来写,表达更加顺畅。(意对即可)8(5 分)分四个层级赋分。分值赋分描述答案示例5 分能整合思考,从内容设置、主题表现需要等角度来谈,理解正确、全面、透彻,表述有条理。雪是童年快乐的源泉,是少年任性的见证,是成年后牵挂的媒介。雪是母爱的象征,雪花四处飘落象征母爱无处不在。雪既联系着“我”的快乐和温暖,又联系着“我”的愧疚与自责,还暗含着“我”对母爱的理解与回报。雪是母亲、“我”以及“我”的孩子之间情感传承的纽带,可见生命的旅程就是爱与被爱。43分不深入。媒介。雪是母爱的象征,雪花四处飘落象征母爱无处不在。雪是“我”和母亲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既联系着“我”的快乐和温暖,又联系着“我”的愧疚与自责,还暗含着“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