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案版本号 预案版本号 201101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拟 稿 人 史 斌 预案编号 预案编号 12315 签签 发发 人 张汝舟人 张汝舟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2011 年年 4 月月 15 日日 编制单位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编制单位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 批批准准页页 经研究决定 现批准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公司各部门领导 员工应认真执行 组织 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落实好应急救援物资准备 做到准备充分 反应迅速 高效救援 单位 盖章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汝舟 时间 2011 年 4 月 15 日 目目 录录 一 一 引引 言言 1 1 1 1 1 1 目目 的的 1 1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二 二 术语 符号和代号说明术语 符号和代号说明 3 3 三 三 概概 况况 5 5 3 1 3 1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 5 3 2 3 2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5 3 3 3 3 所在地自然条件所在地自然条件 6 四 四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对周围的影响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对周围的影响 1 1 4 1 4 1 危险目标的确定危险目标的确定 1 4 2 4 2 危险目标对周边的影响危险目标对周边的影响 1 五 五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器材及其分布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器材及其分布 1 1 六 六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2 2 6 1 6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2 6 2 6 2 主要职责主要职责 2 七 七 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 7 7 7 1 7 1 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 7 7 2 接警接警 9 7 3 7 3 警报和紧急公告警报和紧急公告 9 八 八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1010 8 1 8 1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措施 10 8 2 8 2 危险化学品火灾 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火灾 爆炸事故应急处置 12 8 3 8 3 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处置措施 15 九 九 人员紧急疏散 撤离人员紧急疏散 撤离 1616 9 1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 撤离的方式 方法 16 9 2 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 方法 18 9 3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 撤离后的报告 19 9 4 周边区域的单位 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 方法 19 9 5 撤离路线 20 十 十 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的隔离 2020 10 1 危险区的设定 20 10 2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 方法 20 10 3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21 10 4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21 十一 十一 检测 抢险 救援及控制措施检测 抢险 救援及控制措施 2323 11 1 检测的方式 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 监护措施 23 11 2 抢险 救援方式 方法及人员的防护 监护措施 23 11 3 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 方法 26 11 4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28 11 5 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28 11 6 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29 十二 十二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 救治与医院救治受伤人员现场救护 救治与医院救治 3030 12 1 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及执行人员 30 12 2 依据检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 30 12 3 接触者医学观察方案 31 12 4 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31 12 5 患者治疗方案 32 12 6 入院前和医院救治机构确定及处置方案 33 12 7 信息 药物 器材信息 34 十三 十三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3434 13 1 13 1 现场保护现场保护 34 13 2 13 2 现场洗消现场洗消 34 十四 十四 应急救援保障应急救援保障 3535 14 1 14 1 内部保障内部保障 35 14 2 14 2 外部救援外部救援 36 十五 十五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3636 十六 十六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3838 16 1 16 1 应急救援结束应急救援结束 38 16 2 16 2 报告和发布信息报告和发布信息 38 16 3 16 3 事故调查事故调查 38 十七 十七 应急培训计划应急培训计划 3939 17 1 17 1 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39 17 2 17 2 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40 17 3 17 3 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41 十八 十八 演练计划演练计划 4242 18 1 演练准备 42 18 2 演练范围与频次 43 18 3 演练组织 44 18 4 预案评估和修正 44 十九 十九 附附 件件 4545 1 一 引 言 1 1 1 1 目目 的的 为了在发生事故时 能以最快的速度 发挥最大的效能 有序地实施 救援 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 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 减少财产的损失 按照 综合防灾 整体效能 反应迅速 有条不紊 的原则 制定本单位 的应急救援预案 1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 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0 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3 号 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44 号 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 352 号 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 373 号 2003 7 关于印发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单位版 的 通知 安监管危化字 2004 43 号 8 危险化学品名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 第 1 号 9 剧毒化学品目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 8 部门公告 2003 第 2 号 1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 GB16483 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12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 2000 2 1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 92 14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 15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6721 16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公告第 147 号 17 关于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 国经贸产业 2000 1105 号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令第 190 号 19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管协调 字 2004 56 号 20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公安部令第 6 号令 1990 21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 GB15603 1995 22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 1999 23 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6 1999 2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 92 2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 90 26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 92 27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 85 2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 86 29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63 1999 3 30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试行 国经贸安全 2000 189 号 4 二 二 术语 符号和代号说明术语 符号和代号说明 1 化学品化学品 指各种化学元素 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包括天然的或者 人造的 2 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 指具有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及有腐蚀特性 会对人员 设施 环 境造成伤害的化学品 包括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 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和腐 蚀品等 3 危险化学品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 财产 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4 应急救援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事故时 采取的消除 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 最大 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5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 搬运 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 且危险物品 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包括场所和设施 6 危险目标危险目标 指因危险性质 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 7 预案预案 5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 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 危害程度 而制 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 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 能及时 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8 分类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9 分级分级 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 6 三 三 概概 况况 3 1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情况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现有员工 76 人 其中从事危险品作业人员 6 人 危险品管理人员 2 人 公司租用办公室 396 仓库 1500 停车场 400 具有油漆生产能力 510 吨 年 稀释生产能力 450 吨 年 公司现有非经营性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敞开式车辆 5 台 持证上岗驾 驶员 5 个 押运员 5 个 主要从事本公司生产油漆 天那水运输 3 2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地处工业区 四周无居民居住 厂区东侧 为厂大门 距公路约 20 米 南侧与大华容器相邻 北侧与宜盛泡沫相邻 最近的专业消防队 光明新区公明消防中队 离工厂约 5 公里 公明宝田 医院离工厂约 2 公里 详细平面布置见附件 7 3 3 所在地自然条件所在地自然条件 风况 深圳全年盛行东南东风和北东风 其次为东北风和东风 受季 风影响 冬季多为东北风 夏季为东到东南风 全年平均大于 6 级风的有 7 7 天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1578 4 毫米 最大年降水量为 2634 1 毫米 年 平均降水日大于 25 毫米的有 22 天 气温 年平均气温 22 4 极端最高气温 38 7 极端最低气温 0 2 地震烈度 该地区地震烈度为 7 度 1 四 四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对周围的影响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 对周围的影响 4 1 危险目标的确定危险目标的确定 4 1 14 1 1 目标一目标一 油漆生产车间 主要危险物质 醋酸丁脂 乙酸乙酯 二甲苯 油漆等易燃 液体 遇明火 高热有引起火灾 爆炸 中毒危险 4 1 24 1 2 目标二目标二 溶剂仓库 主要危险物质 醋酸丁脂 乙酸乙酯 二甲苯等易燃液体 遇明火 高热有引起火灾 爆炸 中毒危险 4 2 危险目标对周边的影响危险目标对周边的影响 厂区用围墙与外界隔开 厂区周围无居民区 公共建筑 公共聚集场 所 因此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危险目标对周边的影响较小 五 五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器材及其分布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器材及其分布 配备位置手提式灭火器 ABC 干粉手推式灭火器 ABC 干粉泡沫灭火栓 油漆生产车间4084 油漆仓库3063 溶剂仓库2042 原料仓原料仓2042 2 六 六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6 1 6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 组下设立专业组 其组织架构如下图 图 6 1 应急组织体系图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兼总指挥 张汝舟 副组长兼副总指挥 张瑞明 寿敏 组 员 张正融 何富卿 张鹏鸿 史斌 钟伟明 段洪雄 6 2 6 2 主要职责主要职责 6 2 1 应急领导小组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如下 保卫警戒组通信联络组现场救护组物资供应组消防灭火组 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办公室 3 1 负责人员 资源配置 应急队伍的调动 2 接受上一级预案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 3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4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5 本预案启动后成立应急指挥部 组长任总指挥 副组长任副总指挥 6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7 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6 2 2 应急办公室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如下 1 负责组织编制和修订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组织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建立应急救援网络体系 明确各 有关应急专业组的职责 3 对整个应急过程进行指导 协调各应急专业组开展救援行动 确保 所有相关组互相沟通和通力合作 4 接警后 跟踪事态发展 在确定危险化学品类型 泄漏量和气象条 件等资料信息的情况下 预测危险区域和提出疏散级别 提请应急 指挥部启动本预案 5 启动本预案的同时 跟随应急指挥部设置办公地点 指挥 协调各 应急专业组实施救援 6 与应急指挥部 各应急专业组及附近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将总指挥 的指示传达给有关应急专业组及企业 7 预测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口数量和脆弱人群数量 疏散安置情况等 4 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8 及及时向安监局和区政府报告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统一发布事故应 急救援信息 稳定社会秩序 9 提请指挥部发布应急救援预案终止令 6 2 3 组长 1 负责领导 协调全公司的应急领导小组建设 2 在启动本预案后担任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 3 负责指挥协调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6 2 4 副组长 1 协助组长领导 协调全公司的应急领导小组建设 2 在启动本预案后任应急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 3 负责指挥协调全公司的应急救援抢险 抢修 医疗 抢救物质 供 应 运输及事故通报 安置工作的指挥 4 总指挥不在时代替总指挥负责现场救援抢险工作 6 2 5 消防灭火组 1 组成 组长 张鹏鸿 组员 肖群甫 肖梅雄 唐忠明 朱海军 诸葛礼 罗刚 职责 i 一旦发生事故 经组织 火速赶往事故现场 了解掌握事故经过 动态 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 ii 在总指挥 消防队未到达之前 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 负责组织安 全员和警员的抢险救灾 防止火势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 减少事故人 5 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iii 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 发生火灾 爆炸的救援工作 iv 负责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洗消工作 v 及时组织人员抢修故障的设备 消防设施 6 2 6 保卫警戒组 1 组成 组长 段洪雄 成员 邱晓磊 李广省 张奎山 邱要飞 张自耕 樊宏武 职责 主要负责现场警戒 交通管制 人员疏散工作 i 警戒区域内协助组织群众疏散安置 指导群众进行简单防护 ii 负责警戒区域内重点目标 重点部门的安全保卫 iii 负责警戒区域的治安巡查 依法制止打 砸 盗的非法行为 iv 禁止一切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保护事故现场 v 维持群众疏散集散地和安置地点的治安秩序 vi 事故一旦发生 迅速调动警员 同时设置警戒线 严禁无关人员和 车辆进入 vii 负责事故现场 周边交通管制和疏导 保障救援交通顺畅 viii 在库区门口接应外来救援单位和人员进入现场抢救 6 2 7 通信联络组 1 组成 组长 何富卿 成员 罗玉洁 罗柳妹 石伟 张然 6 职责 i 负责本单位对讲机等移动通信设备 设施完好有效 ii 负责联络周边的企业和相关的部门 iii 负责提供手提式喊话器 对讲机 保证指挥部与各应急小组的联络 保证指令的上传下达 6 2 8 现场救护组 1 组成 组长 钟伟明 成员 吕高正 罗伦和 陈盼辉 姚亮 向文金 杨攀 职责 i 接到报警后 立即携带急救药物和医疗器材前往事故现场 并在安 全地点设置一个临时救护站 ii 负责人员的伤亡抢救 治疗 观察及护理工作 iii 联系医疗机构联系 以尽快抢救受伤人员 6 2 9 物资供应组 1 组成 组长 史斌 组员 张安铨 朱鹏辉 唐小明 匡仁根 段双林 职责 i 为救援行动提供物质保证 ii 负责事故现场 周边灾区的抢救 洗消用水及安置地点的用水 及 时处理供水管网的故障 iii 负责事故善后工作 7 七 七 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 7 1 7 1 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报警 通讯联络方式 1 报警电话 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长盈化工 深圳 有限公司报警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 24 小 时接警人及电话见下表 表 7 1 1 24 小时接警人及电话表 序号序号通知对象通知对象 部门或职部门或职 务务 电电 话话备用电话备用电话 寿敏安全主任 1324676097327120587 1 应急办公室 张正融消防队长1350283627627120587 2 所有通知对象及电话 接警人接到报警后 根据事故发生地点 种类 强度和事故可能的危害 方向通知下表有关对象 表 7 1 2 所有通知对象及联络电话表 序号序号通知对象通知对象姓姓 名名电电 话话备用电话备用电话 1 应急总指挥张瑞明 1382520957927120587 2 应急副总指挥寿敏 1324676097327120587 3 3 消防灭火组组长张鹏27120587 4 4 保卫警戎组组长段洪雄21805880 27120587 5 5 通信联络组组长何富27120587 6 6 现场救护组组长钟伟27120587 7 7 物资供应组组长史27120587 3 事故报警的内容 A 事发地点 B 事发时间 C 事故性质 泄漏 火灾 爆炸 中毒 化学灼伤 8 D 有无人员伤亡 E 报警人姓名 联系电话 4 事故报警程序 见图 7 1 A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 第一发现人应当立即拨打应急办公室电 话报警 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起火部位 燃烧物质等情况 总指挥或 副总指挥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及危险化学品的性质 组织各部门进行扑救 和疏散 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和救援进度 B 各成员单位按照指挥部指令进行事故现场的抢救 人员的疏散和救 护 在消防部门到达之前 对易燃 易爆 有毒 有害等危险化学品采取 正确 有效的隔离 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如切断电源 撤离火灾现场 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 根据火灾现场情况 机动灵 活地选择灭火器材 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防止中毒 坍塌 坠落 触电 物体打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 C 灭火后应保护现场 以便事后调查起火原因 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和 责任追究 9 7 2 接警接警 一 接警人员必须掌握的情况 1 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 种类 强度 2 已泄漏物质数量 发生事故已经造成的后果 3 已知的危害发展趋势 二 接警人员在掌握基本事故情况后 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 报告事故情况 以及可能的应急响应级别 三 通知上级机构 根据应急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应急指挥部必须按照法律 法规和标准 的规定将事故有关情况向上一级政府报告 通报信息内容如下 1 将要发生或已发生事故或泄漏的仓库名称和事故地点 2 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3 泄漏化学物质名称 该物质的理化性质 4 泄漏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 5 估算泄漏量 是否会波及其他仓库 6 由于泄漏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 包括疏散 7 获取进一步信息 需联系的人员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8 气象条件 包括风向 风速和预期企业外效应 9 应急行动级别 7 3 7 3 警报和紧急公告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的企业或居民区时 及时启动警报系统 向公众 发出警报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 告知事故性质 对健 康的影响 自我保护措施 注意事项等 以保证公众能够及时作出自我防 护响应 决定实施疏散时 应通过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 如 疏散时间 路线 随身携带物 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 10 1 发出警报 由应急办公室通知 2 警报信号的使用 警报信号由应急办公室预先设定 各种警报信号代表不同的事故类别 并在发出警报点悬挂信号说明 本预案中规定警报信号主要采用警铃 警哨 3 人员疏散路线图 见附件 八 八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8 1 8 1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措施 一一 了解泄漏物料 设备 场所了解泄漏物料 设备 场所 1 根据物料的危险性 配备相应的应急抢险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 2 了解发生事故的设备 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防抢险活动 二二 侦检评估 拟定救援方案侦检评估 拟定救援方案 1 现场调查 消防抢险指挥部要详细询问有无发生爆炸 储量 泄漏部位 泄漏量 扩散面积 有无人员伤亡 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等 2 侦察检测 机动协调组利用有毒及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测定泄漏液体浓度及扩散范 围 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向 11 3 经现场调查 侦察检测 评估泄漏或爆炸的危险性 拟定救援方 案 处置措施等 三三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注重现场安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注重现场安全 1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有 毒 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隔绝式空气面具 2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 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 切断电源 禁止车辆进入 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 3 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 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 确定 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4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 要有监护人 必要时用水枪 水泡掩 护 四四 泄漏源控制泄漏源控制 1 关闭阀门 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 物料走副线 局部停车 打循环 减负荷运行等 2 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进行堵漏 五五 泄漏物处理泄漏物处理 1 围堤堵截 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仓库发生液体泄漏时 要及 时关闭雨水阀 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 稀释 向有害物质喷射消防水 稀释 然后收容集中处理 3 收容 集 12 对于大型泄漏 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 当泄漏 量小时 可用沙子 吸附材料 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 废弃 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 料 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六六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泄漏抢险过程中涉及到各部门应严格遵守指挥部的要求 加强各部门 之间的密切配合 七七 洗消洗消 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监测部门的检测 以防造成二次灾害 八八 应急结束应急结束 根据指挥部的指令 由消防灭火组向各小组传达解除消防抢险命令 各参战小组在应急结束后 应立即进入正常性战备状态 8 2 8 2 危险化学品火灾 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危险化学品火灾 爆炸事故应急处置 一一 了解物料 设备 场所了解物料 设备 场所 二二 侦检评估 拟定救援方案侦检评估 拟定救援方案 1 现场询情 2 侦察检测 3 经现场询情 侦察检测 评估火灾情况 拟定救援方案 处置措 施等 三三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注重现场安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注重现场安全 1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的 有毒的 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隔绝式空气面具 13 2 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 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 确定 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3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 要有监护人 必要时用水枪 水炮等 掩护 四四 先控制 后消灭先控制 后消灭 1 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 积 极采取统一指挥 以快制快 堵截火势 防止蔓延 重点突破 排除险情 分割包围 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2 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 3 进行火情侦察 火灾扑救 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 防护措施 如佩戴防护面具 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4 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 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 特性 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 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5 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火势较大时 应先堵截火 势蔓延 控制燃烧范围 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6 对有可能发生爆炸 爆裂 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 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 能使 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 并应经常演练 7 火灾扑灭后 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 消灭余火 起火部门应当保 护现场 接受事故调查 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 火灾原因 核定火灾损失 查明火灾责任 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 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五五 火灾爆炸现场控险火灾爆炸现场控险 14 1 冷却燃烧装置及与其相邻的设施 重点应是受火势威胁的一面 2 冷却要均匀 不间断 3 冷却尽可能利用带架水枪或自动摇摆水枪 炮 4 冷却强度应不小于 0 2L s m2 5 启用喷淋 泡沫 蒸汽等固定或半固定灭火设施 6 利用砂土 水泥粉 煤灰等围堵或导流 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 或危险源流散 1 1 仓 仓 库库 如仓库某一原材料 产品发生火灾或泄漏情况时 应采取以下急救措 施 1 及时将着火位置附近的原材料转移到安全地方 如火势过大转移不 了物资 要用泡沫 消防水进行喷射 防止过热产生着火爆炸 2 按照原材料 产品的危害特性及应急措施表中消防方法 泄漏应急 处理进行扑救 处置 3 如火势控制不了 要及时向当地消防部门请求支援 并紧急疏散人 员到安全地方 往工厂正门方向 2 2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如反应釜内出现着火情况时 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及时停止搅拌 关闭物料的管道阀门 就近用灭火器材灭火 同时 用消防水向反应釜外壳喷射降温 2 灭火方法还可用雾状水 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 石沙土进行扑救 3 如控制不了 现场扑救人员及时紧急撤离到安全地方 并及时向当 15 地消防部门报警 请求支援 4 同时 及时转移周围的易燃物质 六六 洗消洗消 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监测部门的检测 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七七 清理清理 少量残液 用干砂土 水泥粉 煤灰 干粉等吸附 收集后作技 术处理或视情倒至空旷地方掩埋 大量残液 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盛器收集 集中处理 在污染地面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 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扫现场 特别是低洼 沟渠等处 确保不留残液 清点人员 车辆及器材 撤险警戒 做好移交 安全撤离 八八 应急结束应急结束 根据指挥部的指令 由消防灭火组向各小组传达解除消防抢险命令 各参战单位在应急结束后 应立即进入经常性战备状态 8 3 8 3 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处置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处置措施措施 一一 中毒事故现场控险中毒事故现场控险 1 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 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 区 有条件时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 防止继续吸入染毒 或交给应 急医疗救护工作人员 2 应急医疗救护小组未到达之前 应对呼吸 心跳停止者 应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采取心肺复苏措施 并给予氧气 3 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 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彻底冲洗 16 眼睛污染者 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4 与应急医疗救护小组联系 将伤员移交给医疗救护人员 5 清除导致中毒的危险物质 二二 洗消洗消 1 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 2 洗消的对象 人员 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之前 现场医务人员 消防和其他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 抢救及染毒器具 3 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 4 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监测部门的检测 以防造成次生灾 害 三三 应急结束应急结束 根据指挥部的指令 由通信联络组向各小组传达解除应急抢险命令 各参战专业小组在应急结束后 应立即进入经常性战备状态 九 九 人员紧急疏散 撤离人员紧急疏散 撤离 9 1 9 1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 撤离的方式 方法事故现场人员清点 撤离的方式 方法 一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 事故发生后 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范 17 围建立警戒区 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各部门负 责对警戒区内本部门人员进行清点工作 设置警戒区应遵守 1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2 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 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3 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 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疏散 撤离组织负责人 事故发生后 现场当班负责人或到达现场的 指挥人员作为疏散 撤离组织负责人 保卫警戎组组长作为疏散 撤离组 织负责人 各部门负责人听到紧急疏散报警后 要立即采取措施 停止生产 并 迅速组织员工撤离 人员清点工作由寿敏 钟伟明负责 二 疏散的方式 方法 疏散命令由副总指挥发布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 副总指挥发布紧急撤离 命令 1 大量物品长时间的泄漏 2 储存容器设备有进一步失效的可能 3 持续火灾伴有毒烟 4 出现爆炸的征兆 在重大事故应急发生时 要求警戒区内除了负责控制事故的应急人员外 都必须疏散 警戒区内所有无关人员应该首先迅速撤离 以减少不必要的 人员伤亡 所有人员应该熟悉疏散的有关信息 在他们离开企业时 应该 根据指示关闭所有设施和设备 18 紧急撤离时应注意 1 泄漏物质有毒性 有刺激性时 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并有相 应的监护措施 2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 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 并 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 指明方向 3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每条疏散道路应保持出入口畅通无阻 并设 有明显疏散方向或路线标志 9 2 9 2 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 方法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 方法 一 设置集散地 非事故现场指警戒区以外的事故现场 在此处可设置集散地 便于由 事故现场撤离出来的人员在警戒区外集合 设置集散地的目的可以使从居 住点或事故现场撤离的人群有一个中转休息的地方 以便救援机构有可能 集中车辆 将需要安置的人员送往路途较远的安置点 路途较近的安置点 可动员群众自行前往 选择集散地的原则 1 相对安全的区域 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选择在事故时风向上风侧 2 群众撤离至集散地的主要路线尽可能不在危险区域内 3 便于车辆集中和进出 二 疏散的方式 方法 撤离事故下风向疏散范围 距离 内的全部人员 19 紧急撤离时也应注意 1 如事故物质有毒时 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并有相应的监护措 施 2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 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 并 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 指明方向 3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每条疏散道路应保持出入口畅通无阻 并设 有明显疏散方向或路线标志 9 3 9 3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 撤离后的报告抢救人员在撤离前 撤离后的报告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 撤离后都应向总指挥报告 抢救过程中应随时向 总指挥报告疏散进度 人员受伤情况等 撤离前抢救人员发现有发生爆炸等威胁到抢救人员生命危险时 应立 即向总指挥报告 总指挥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 确有发生爆炸征兆或危险 时 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 抢救人员看到或听到撤退信号后 应迅速撤至 安全地带 来不及撤退时 应就地卧倒 撤离后抢救人员应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是否已安全撤离 并报告已撤离 到的地点 时间 人 物等情况 9 4 9 4 周边区域的单位 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 方法周边区域的单位 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 方法 事故周边区域的单位 社区人员的疏散由政府协助进行 但企业必须 事先做好准备 包括向政府提出疏散建议 所以 企业管理层应该积极与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合作 保护公众免受紧急事故危害 20 一 特殊群体疏散 人员疏散要考虑需要特殊援助的群体 如学校 幼儿园 医院 养老院 监管所 以及老人 残疾人等 以年轻力壮的青 中年人扶助幼 老 病 残等人撤离危险区 二 疏散的方式 方法 撤离事故下风向疏散范围 距离 内的周边区域单位 社区全部人员 紧急撤离时也应注意 1 如泄漏物质有毒时 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并有相应的监护措 施 2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 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 并 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 指明方向 3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4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每条疏散道路应保持出入口畅通无阻 并设 有明显疏散方向或路线标志 9 5 9 5 撤离路线撤离路线 撤退路线详见疏散图 十 十 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的隔离 10 1 10 1 危险区的设定危险区的设定 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范围 危害程度与危险化 21 学品事故源的位置以及气象条件等进行数据分析后 把现场工作区域划分 为事故中心区域 事故波及区和事故可能影响区域 便于救援工作的开展 10 2 10 2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 方法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 方法 一 事故中心区域 事故中心区域危险化学品蒸汽浓度指标高 有危险化学品扩散 并伴 有火灾 爆炸 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 人员急性中毒 化学灼伤 二 事故波及区 事故波及区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 作用时间较长 有可能发生 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三 事故可能影响区域 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该区域可能有从中 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的具体划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事故发生地点有围墙 墙壁 建筑物 等阻挡物 一般以这些边界作为划定各区域的界限 当发生较大事故 波及面广时 无其他遮挡物时 可参考 0 500m 500 1000m 大于 1000m 三个半径来划分事故中心区域 事故波 及区 事故可能影响区域 10 3 10 3 事故现场隔离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不同事故区域之间拉设警戒带 必要时设置安全栅栏 将危险区域隔 开 保卫警戎组负责事故现场危险区域隔离工作 包括安全栅的筹备 22 10 4 10 4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工作由政府协助进行 但企 业必须事先做好准备 包括向政府提出疏散建议 所以 企业管理层应该 积极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合作 制定应急预案 保护公众免受紧急事故危 害 一 交通管制范围 事故发生 在事故地点周围道路 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禁止一切 车辆进入上述管制范围 除指挥车 救援车 医疗车 抢险车 消防车和 执行任务车外 保卫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工作 二 交通疏导措施 一旦采取上述交通管制措施 进入事故警戒区周围道路的车流要提前 在适当位置开始采取分流措施 保卫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疏导工作 三 灾区人员的撤离及安置通告路行交通保障 1 灾区人员的安置地点 当事故发生时 受影响周边群众集散地 安置地点 南沙旧镇 2 灾区人员疏散安排及路线 当事故发生时 附近群众将聚集在集散地点搭乘车辆离开灾区 疏散 车队途经沿线有关中队要在有关路口 路段加派人力 保障沿线交通畅顺 23 24 十一 十一 检测 抢险 救援及控制措施检测 抢险 救援及控制措施 事态监测 抢险及控制措施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 用 其结果不仅是控制事故现场 制定消防 抢险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 也是划分现场工作区域 保障现场应急人员安全 实施公众保护措施的重 要依据 即使在现场恢复阶段 也应当对现场和环境进行监测 11 1 11 1 检测的方式 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 监护措施检测的方式 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 监护措施 一 检测方法 1 携带可燃气体和氧气检测仪进行现场检测 2 化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人员 采样人员应同抢险救援人员同样 配戴个人防护用品 一人检测或取样 专人监护 直至完成检测或采样工 作并离开危险区 二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 要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护目镜 身体防护 防毒口罩 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11 2 11 2 抢险 救援方式 方法及人员的防护 监护措施抢险 救援方式 方法及人员的防护 监护措施 一 报警 1 接到事故报警后 必须及时 准确受理报警 2 受理报警时 应该问清事故地点 燃烧或泄漏物质性质 有无被 25 困人员和爆炸 火灾爆炸 火势与灾情的发展情况 报警人的姓名 电话 号码等 3 值班人员应迅速熟练运用专线电话 传输出动命令 调出相应的 救援力量前往现场 二 力量调集 在接到事故报警后 应该根据灾情的等级 按照以事故班组为主 消防 灭火组第一出动的原则到现场处置 各单位 部门接到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调度命令后 应立即赶赴到事故 点或集结点集结 三 处置程序与措施 1 侦检评估 现场询情 消防灭火组接警到场后 要详细询问有无发生爆炸 火 灾 爆炸的仓库储量 火灾 爆炸部位 火灾 爆炸扩散 影响面积 有 无人员伤亡 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等 侦察检测 利用有毒 可燃气体检测仪测定危险化学品浓度及扩散 范围 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向 经现场询情 侦察检测 评估火灾 爆炸的危险性 拟定救援方案 处置措施等 2 现场警戒 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 确定警戒范围 设置警示标志 布置警戒人员 严控人员出入 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 实施动态检测 3 营救 疏散人员 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 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 事故现场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一切无关人员 当危险化学品发生重 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 以事故单位为中心 初定 1 公里 即事故中心区 26 和事故波及区域 内的人员应紧急疏散 4 堵漏 当火灾 爆炸不能采取关阀 断源或其他措施时 在喷雾 水枪掩护下 消防抢险人员利用现有的堵漏工具对火灾 爆炸点实施封堵 储存设备发生火灾 可使用堵漏垫 堵漏楔 堵漏袋等专用器具实 施封堵 微孔跑 冒 滴 漏 可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方法堵漏 带压设备设施发生火灾 爆炸 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带或使用金属 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实施内外堵漏 阀门 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 发生火灾 爆炸 可用不同型号的 法兰夹具 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进行封堵 也可直接使用专门的阀门工具 实施堵漏 危险物质泄漏点无法封堵时 要及时将发生事故的设备 管道中的 危险物质 强制导入同类设备 容器中 以减少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向泄漏点喷水雾或可中和吸收危险化学品的溶液 阻止危险化学品 扩散 当有大量液体危险化学品泄漏时 还应以砂土 砂袋等筑堰围堵 防止流散 使污染扩大 当储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 设备 管道着火时 在扑灭火焰和冷却 的同时 要用水枪和其他喷淋方式冷却相邻的容器 设备 防止灾害扩大 四 行动要求 1 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 应与事故现场区域保持适当距 27 离 并设在上风方向 2 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 个人防护充足 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3 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抢险作业时 消防灭火组要组成 2 个抢险分队 每个分队进入事故区实施抢险作业时间不应超过 20 分钟 各抢险分队要相 互照应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随时撤出危险区域 并及时报告情况 4 进入事故现场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 执行关阀堵漏 任务的消防队员要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5 对现场轻微受伤人员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对接触危险化学 品的皮肤 面部可用水冲洗 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6 做好防静电措施 特别是对进入事故中心区域人员必须有防静电 措施 如 禁止穿着化纤衣物等 11 3 11 3 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 方法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 方法 11 3 1 现场实时监测 在应急响应期及恢复阶段 均应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 在事故结束后 事故区域还可能存在危险 如残留有毒物质 可燃物继续燃烧 爆炸 建 筑物结构由于受到冲击而倒塌等 因此 还应对事故及受影响区域进行检 测 以确保恢复期间的安全 监测人员应该确定受破坏区域的污染程度或 危险性 如果此区域可能给相关人员带来危险 安全人员要采取一定的安 全措施 包括发放个人防护设备 通知所有进入人员有关受破坏区的安全 限制等 一 监测仪器设备 设施 28 1 可燃气体和毒性气体检测器 2 漏电控测仪 上述监测系统设备 设施应保持 24 小时连续工作 机动协调组对监测 系统及其装置进行定期测试 检查 维护和校准 对事故现场危险区域监 测除采用监测系统外 还应进行定期巡检 二 事故监测的主要内容有 1 事故范围和扩展的可能性 2 建筑物坍塌的可能性 3 现场危险物质的类型 特性 如闪点 燃烧值 蒸气密度 蒸气 压力 可溶性 活性 PH 值 相溶性 燃烧的产物 4 密闭系统的状况 如当前的压力和温度 特别是在不正常的情况 下 管道损坏的数量和类型 正在进行中的反应及泄漏的后果 三 危险物质探测方法 在进行污染物质探测时 可采用下列方法 1 方法一 由两个人组成的小组在远离 在逆风向的较高位置 并 且确保他们不会接触危险物质 事故现场的地方测定发生事故的物质 2 方法二 由两名应急人员组成的小组 到事故区域进行状况评估 采用这种方法应急人员要穿防护服 10 3 2 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 异常情况下 现场指挥人员要及时通知应急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以避 免应急救援人员承受不必要的伤害 1 撤离通知方法可采用 命令鸣笛 电子警报器 电话对讲机等 2 当出现下列异常情况时 指挥人员应果断宣布抢险人员撤离 29 a 当储存设备出现爆炸征兆时 b 其他严重威胁抢险人员生命危险的征兆 11 4 11 4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1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 各危险目标的设备 装置发生泄漏 应由岗 位操作人员以巡检方式及早发现 并采取相应措施 予以处理 岗位操作 人员一时难以控制时 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 发生重大事故 岗位 操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报警 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 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在接到报警后 应立即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 置的指令 同时发出警报 通知指挥部人员以及各专业抢险抢救队伍迅速 赶往事故现场 3 指挥部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各救援专业组按各自 职责 任务分工 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调度由总指挥通过通信联络组 下达 11 5 11 5 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主要是泄漏物控制 危险物质泄漏事故中 泄漏 物控制对防止环境污染 保障现场安全 防止事故影响扩大都是至关重要 的 泄漏物控制包括泄漏物的围堵 收容和洗消去污 在泄漏物控制过程 中 始终应坚持 救人第一 的指导思想 积极抢救事故区受伤人员 疏 散受威胁的周围人员至安全地点 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泄漏物的控制一 般程序如下 1 到达现场后进行事故区的侦察 快速查明事故的性质 人员的伤 30 亡情况 受威胁的人员数量 泄漏危险物质的性质 数量 泄漏形成的速 度 火灾 爆炸危险 危害程度 抢救人员的办法及进攻路线 2 采取防毒 防爆 防扩散的措施 处置有利及不利的条件 3 切断泄漏源 排除险情 在无法切断的情况下 要采取防止扩散 爆炸措施减轻对人员的危害程度 4 掩护 协助抢修人员进行抢修工作 5 事故处置完毕后 对有危害的物质进行洗消 彻底消除危险 应急总指挥在外置过程中要始终掌握事故现场的情况 及时调整力量 组织轮换 在可能发生重大突变情况时 应急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鸭山校园亮化施工方案
- 2025简化建设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亮度发光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套丝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貂油滋润喷发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竹花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真空磁化保温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牛二层电焊手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洗带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欧式模压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动漫艺术概论》自考复习题库(附答案)
- 2024年职业技能“大数据考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与答案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打分表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进展
- 2024年郑州市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SYT 6680-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钻机和修井机出厂验收规范-PDF解密
- 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查房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34张
- 2024版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