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题】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郑晓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老师】周 凯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正文】现代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身心巨变加深了他们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使得其心理、行为问题增多,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增加。许多学生因经受不住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压力和挫折而产生极大的挫折感、高度焦虑和抑郁。据19982001年对各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15%20%,呈上升趋势。各高校都有因心理疾病而导致盗窃、自杀、流氓等行为的现象。最新研究表明,大学生具有灰色心理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很多地方已达到30%。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甚忧,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急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其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这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其应对社会压力及挫折能力、形成个体健康个性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要求和挑战。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什么是健康?长久以来,“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的观念一直为许多人所持有,认为只要自己头不疼脑不热的就是健康。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对心理健康的关切程度也与日俱增。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完整的社会人和文化人,是否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病没痛。由此可见,健康同时包括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没有疾病仅仅是健康的最低要求,一个人只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具体来说,就是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勇于承担责任;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等。那么,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学校、家庭、社会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对策。(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3岁之间,属于青年中期,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如辨证思维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完善、同伴群体的形成、价值体系的稳定等,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一些独特性。1共同的心理特点(1)辨证思维的形成在思维方面不再满足于形式逻辑思维的水平,而是继续走向更高一层,即辨证思维。对问题的思考不限于寻求原因与结果的逻辑关系,而是把由经验决定的合理性判断也引入思考过程中,并把它当作重要的标准来使用。辨证思维能力的发展取决于自我调节能力和目的感的发展。所谓自我调节能力,是指个人把现有的心理结构更系统地运用于新知识体系和新的环境中。目的感是指与生活的价值、目标和职业方向有关的同一性。辨证思维能力的发展,取决于通过有力的自我调节来不断实现人生目标这种日渐加深的目的感的发展。这就是说,青年的思维已转向对现实计划的思考,并使具有创见的洞察力同内心控制力和分析性认识评价获得平衡。这样的思维能力可为生活定下更明确的目标,做出更详细的准备。2(2)自我意识的完善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辨证统一。青年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的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确立的阶段。青年期又一重大发展课题,就是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这一发展课题的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健全人格能否建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同中学生相比,已更趋完善。3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在自我明显分化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作为被观察者的“我”,另一个则是作为观察者的“我”,也就是“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化。这种分化意味着青年期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对自我的肯定和否定,“客体我”与“主体我”的矛盾斗争。“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一旦激化,将使青年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就无法形成自我概念,从而引起情感急剧波动,导致青年一时难以自我接纳。青年期许多心理上的不适应便由此而来。对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如果在“主体我”与“客体我”分化的基础上,能够形成新的认知水平上的协调统一的自我,那么就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反之则可能出现自我意识的混乱。在大学生中,良好自我意识的确立,意味着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份角色与社会地位,并对这种认识有恰当而适宜的态度。与此同时,不可否认部分大学生也存在比较严重的自我意识混乱。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陷,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使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降低自己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长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致。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甚至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上海某著名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陈慎,因在寝室盗窃走进了铁窗。他坦言,作案是为了让自己失败得更彻底。由于想当然认为自己能当“领导”、做“伟人”,加之从中学以来养成的自我中心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当在现实的学业与班干部竞选中受挫折时,他不是努力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距离,而是自我放弃,经常逃课。最后,他成了全系最差的学生,无法正常毕业。面对自己的失败,他归咎于当初专业选择的错误,并最终以犯罪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苦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北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王建中教授指出,“陈慎一案”暴露出现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自我定位不准,挫折承受力较差,一旦遇到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过激行为。(3)同伴群体的形成同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相联系,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也已经稳定地建立起来了,尽管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价值观都是由理性来决定的。与此同时,大学生通常会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内在的人际关系要素出发,通过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建立起自己的同伴群体。这在中学生时期及其更早时期,是比较罕见的。2、独特的心理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还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心理特点。(1)大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吴福元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大学生进行了一项智力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16.08,属于中上智力或高智力水平。已故心理学家朱智贤主持的一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2)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所谓考试焦虑,是指与入学、智能测验、学业测验等相关的焦虑,它是一种急性焦虑。考试焦虑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并时常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布朗使用测验焦虑问卷,对大学生在期末考试前的情绪、心情与考试成绩的好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考试前担心、兴奋、情绪不佳的大学生,同考试前的平均成绩相比,有考试成绩恶化的倾向,甚至有的学生因学期末考试焦虑而自杀。(3)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光环效应所谓自我评价的光环效应,是指个体因受过去成功经验或过度赞扬的影响而产生对自己的能力等认识偏高的现象。根据米契尔的个性形成理论,人的主观价值和自我评价系统是在个体生活事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个体生活事件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生与社会中的同龄人相比,往往有更多的成功经历,受到过较多的赞美,也被寄托了更多的希望,不难推出,他们的自我评价会偏高的可能。(4)大学生的价值准则倾向于理想化大学生的价值准则类型以接受为主,即价值准则的经验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支持,而较少直接经验。这种价值准则具有明显的离散特征,当他们被个体调用来进行社会行为判断时,当事者便会表现出明显的苛求现象或理想化倾向。这一观点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说是一致的,并得到了一些实验研究结果的支持。4(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划分,一般用“常态”和“变态”或者“正常”与“异常”来表示。心理健康正常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没有绝对的分界线。5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常智力是指一个人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等的综合。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2情绪健康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情境相符。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核心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3意志健全意志是一种心理过程,即个体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一个意志健全的人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反应方式,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4人格完整心理学上所说的“人格”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在内涵上有所不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或谈到这样的话题:这个人的人格低下(很坏);我的人格受到了侮辱等等。这里的“人格”指的是我们人的尊严。心理学上的“人格”是指与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完整就是一个人所想、所说、所做的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优点感到欣慰,又不至于狂妄自大,对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自我接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6人际关系和谐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于取长补短;对人宽容,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7适应能力强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适应。以有效的办法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特征应与年龄特征和角色相适应。如果一个大学生经常严重地偏离这些心理行为特征,有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也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般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6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广泛的朋友,也有少数几位知交。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评估自己的反应能力或解释现实时,比较客观,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轻易承担超过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也不低估自己而逃避任务。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紧张感,但从不发生过度的焦虑;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能积极应对,勤于思考,有条不紊地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寝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意志坚定;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较少有依赖心理,自主性强;他们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事业的生长点,心理生活充实,很少有孤独感;他们较能接受现实,不轻易产生敌对情绪,对因家境、地域、病患、个人能力与努力等原因导致的各种差异能正确看待。例如,面对班上的某些同学家庭生活条件本来就很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拿到一等奖学金,自己则不但家境差,生活困难,而且学习成绩又不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不管处于什么社会生活环境下都能主动同社会保持接触,让自己融入社会,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与社会格格不入。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持续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并不意味这个人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而且心理健康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既可以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也可以从健康转变为不健康。以上心理健康标准仅仅反应了大学生个体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我们应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一)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心的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的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率人群。有关调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效率高,情绪稳定,乐观自信,充满朝气,人际关系良好,善于自我调节,适应良好。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第一次全国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有2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其中一些人因悲观、失望、沮丧、烦恼、焦虑、紧张、抑郁、孤独、恐惧、敌对等各种负面心理情绪和行为紊乱而导致心理极度失调,有的甚至发生出走、自杀、凶杀等事故。事实上,大学生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北京海淀区16所大学中,因精神方面有问题而休学的学生占休学总人数的37.9%,占退学总人数的64.4%,居第一位;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统计,约有28.3%的学生有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据另一项调查表明,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而偶然出现的心理矛盾冲突则或多或少地存在于许多大学生身上,干扰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影响潜能的开发。7华东交通大学对2003级新生所做的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测试显示,2003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4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1%),与历年相比呈下降趋势。在测试中,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四个关键项目”分布比例尤其值得关注。其中,肯定“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学生占受测总人数的10.7%,这反映了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状况,由于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幸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人格障碍,专家表示,对这部分学生要给予他们家庭般的温暖,学校尤其要避免管理中的家长作风。肯定自己“常常失眠”的学生占受测总人数的8.2%,这些学生可能有神经衰弱的倾向,他们多数是因为承受高考的巨大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中;来到大学后又面临着诸如考研、就业等压力,紧绷的神经始终得不到释放,从而引起睡眠障碍。专家提醒,学校和家长不宜在这个时候过多地设置一时难以达成的目标,这只能使他们症状加剧,造成精力不集中,无精打采,人际关系紧张,身体乏力等各种身体和心理不适应症,严重的将直接影响到学业。明确表示“想轻生”的学生占受测总人数的2.5%,这体现了其可能有自杀倾向。他们之中有部分学生的家族有自杀史或本人曾经实施过自杀但未遂,严重的会表现出行为反常、孤僻、不合群、情绪起伏较大的特征。专家认为,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轻生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但这也仅仅表明他们曾有过轻生的想法,绝大多数不会付诸行动,对这些高危人群要特别给予疏导和排遣。“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的”学生也占到了受测总人数的6.0%。“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是鉴别抑郁症的指标之一,这类学生总是感觉疲劳无力,常有无价值感和负罪感,度日如年、萎靡不振,严重者可能会萌生自杀念头,因此对这类学生也需要特别关注。四川气象学院在19791990年间,因精神疾病休学者占因疾病休学总数的48.8%;因精神病退学者占因病退学者的80%,其中大部分为神经症(57.14%);死亡的3例,2例为自杀。四川大学华西精神医学研究室对6所大学的66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神经症139名,占被调查人数的2.09%。因此,心理问题已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健康心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视点。(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1客观环境因素(1)社会因素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思想、新潮流,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很大的冲击。在发生巨大变革、社会法规不健全之际,大学生是怀着激动而不安的心情,随着变革的滚滚激流,受着财富不正常聚敛、职业道德败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这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理疾患。8时至世纪之交,知识经济行将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得大学生为人才的激烈竞争感到彷徨,在拼命拿各种证书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从而使人产生不安和焦虑。久而久之,这就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高等教育招生、就业体制的改变,学生交费上学,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市场增加了对高校与学生的约束机制。这一切都直接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他们必须承担上学的部分教育成本,面对求学、择业过程中选择机会的增多,选择难度的增大,他们有着更多的焦虑、不安、失落、无所适从。而择业过程中,人才市场的不规范更深地刺激着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学生既希望参与竞争又担心失利,既希望手中有更多的机遇,又担心失去原有的保障。9(2)家庭教育的影响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谴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面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3)学校原因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虽然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生多是秀才,少有人才,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却太脆弱,很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大多数高校都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可选可不选的一门选修课来开设,其重视程度不够。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心理咨询的一些手段、方法落后、陈旧,适应不了学生的要求,导致许多大学生在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尚欠缺。此外,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要善于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因势利导。2大学生自身因素一是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因素,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文化人与社会人的冲突、成才与成人的相互关系、心理品质的稳定与耐挫折能力都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二是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学习环境面临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习主体、竞争对手与竞争方式的改变,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易产生心理不适。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大学是社会的微缩,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亦随之扩大和发展,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获得归属感和尊重感,而他们与人交往、相处的经验又相对较少。四是日常生活事件的困扰。主要包括个人小伤病、评优落空、考试失败、经济困难、学习压力过大或负担过重、失窃或财产损失、被人误会等。生活事件特别是对本人人身构成重要影响的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是直接的。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事实说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许多成功人士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些事业失败、人生挫折的人,也往往是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战和考验。必须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期望值较高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亟需疏导和调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为其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三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前提。反之,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三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10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1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确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增强心理卫生意识,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而不应使自己在这方面存在盲点。了解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健康心理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许多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一时间似乎得到了许多的“自由”。不过,如果滥用这种“自由”,或随心所欲,或负担过重,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理节奏,都会导致精神损伤。因此,尽快地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乃当务之急。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负担适量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很多心理活动都与学习有关。研究表明,个体在适度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之下,可以提高思考力和机敏度。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及学业的完成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加重负担。许多新生入学,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觉得苦读中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可以好好轻松一下。而大学相对中学来说,有更多的自由,也比较轻松,没有老师家长的过多的干涉与束缚,于是终日玩乐,不思进取,高呼“60分万岁”,任自己大学时光荒废过去;二是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同时周围又强手云集,以前在本地区的那种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家乡的父老乡亲又给予自己重望,于是压力很大,产生高度焦虑,这种状况又导致在学习上疲于被动应付,进而严重影响其自信心。这两种不良倾向,最终都可能导致学业上的挫折,带来苦恼及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2)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弛大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为合理安排生活节奏,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在条件。这样既可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又可以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潜力,增加与他人相处的经验,从而经常体验到愉悦。这种平稳的积极状态,能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在能量,增强自信,使自己的生活有节奏感,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得到最佳的适应。(3)注意保护大脑大脑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大脑受到损伤,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过度的疲劳、紧张,或长时间的高度兴奋、强烈刺激,都会引起脑力衰竭。而脑力衰竭,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大学生应千万注意不要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忽视用脑卫生。3保持健康的情绪情绪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每一种心理疾病都有其情绪上的表现。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情绪波动不稳,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而自己又不会调节和控制,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甚至精神错乱。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冲动,就更应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保持健康的情绪,首先应学会合理宣泄,找到充分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每个大学生都应意识到,任何一种情绪,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正视这种原因,接受这种情绪,并让它适当地表达出来,这才会有益于健康。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负性的情绪反应,如愤怒等。然而,剧烈的情绪会降低人的理智水平,一旦失去了控制,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所以,一个人应在自己情绪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调节控制,以避免愤怒情绪的最终爆发。其次,对于消极情绪,要学会几种自我疏导、自我排遣的方式。当你为一件事所困扰时,不要闷在心中,要把苦恼讲给信任的人听,这既可以使情绪得到缓和又可以得到对方的忠告,从而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把自己认为不愉快的事或痛苦的感受叙述出来,这如同向一位无言的朋友倾诉心情,也是一种很好的疏导方法。如果你觉得心烦气躁,有想哭的冲动,可以让自己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这也可以使痛苦、紧张的情绪得以发泄,而不致闷出病来,不要为了“尊严”和“体面”而过分自我压抑。并且在倾诉郁闷的过程中,还可能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还有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就是幽默。幽默能使紧张的精神放松,摆脱窘困的场面,消除身心的某些痛苦,调节和保持心理健康。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建立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的途径。大学生都是同龄人,共同点较多,人际关系比社会上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健康的心理是需要丰富的营养的,最重要的营养就是爱。爱不是抽象的,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除了大家通常意义上的男女爱情之外,诸如眷恋、关怀、惦念、安慰、鼓励、帮助、支持、理解等等,都可归为爱的范畴,而这些都可以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反过来,又可以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大学生的友谊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它可以成为大学生感情的寄托,可以增加归属感。而且,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又能促使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从而大大增加生活、学习、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这是人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生活在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在交往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个方面都可能会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要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往往会产生失望感,其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扰,对自己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利许可合同:某企业使用某专利技术
- 2024年建筑劳务队安全生产协议
- 2024年度智能家居系统采购合同
- 2024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协议
- 2024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范例
- 2024年国际石油天然气开采销售合同
- 2024医疗耗材生产原料采购与供应合同
- 2024年创新型企业孵化合作框架协议
- 保安员述职报告范文(7篇)
- 2024年度项目融资合同融资金额及还款方式
-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8000字(通用九篇)
- 小学数学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图形中的规律-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优秀3篇)
- 墓碑碑文范文(通用十四篇)
- 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 5000字论文范文(推荐十篇)
- 教案评分标准
-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表
- 《节能监察的概念及其作用》
- 综合布线系统竣工验收表
- 蔬菜会员卡策划营销推广方案多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