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等值线的判读 2 1 等值线数值共性整合等值线数值分析是解答等值线试题的切入点和基础 也是该类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等值线在数值上一般具有以下共性 以下图的等压线分布为例 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 3 1 同一条等值线上 要素值处处相等 如图 a等压线上的数值都为1015 0百帕 4 2 等值距全图一致 即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等于零或等于一个等值距 如图 任意两条相邻等压线的气压差为0或为2 5百帕 3 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 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如图 区域为低压槽 区域为高压脊 4 等值线稀疏区体现该要素的变化在该区域较小 等值线密集区体现该要素的变化在该区域较大 如图 区域等压线密集 气压差大 区域等压线稀疏 气压差小 5 两条等值线之间 若出现局部闭合等值线 表示 5 该要素不在正常范围内 等值线闭合区内数值特征一般是 大于大的 或 小于小的 2 等值线 面 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 读数据 注意等值距 读等值线 面 上的点规律一 一般 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 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规律二 一般 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 比大小 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 面 的大小 6 3 看疏密 比较值差 规律三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 等值线越密 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 析弯曲 判读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 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 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 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 判方向 主要是在等高 深 线上判断坡向 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7 规律六 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 垂直于等高线 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与等压线斜交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1 在判读一幅等高线图时 要注意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如0米线表示海平面 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广阔平坦 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等高线稀疏 弯 8 折部分较和缓 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等高线密集 河谷转折呈 v 字形 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 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而顶部明显稀疏 为高原地形 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 可通视 反之为凸坡 不可通视 2 判断两地的相对高度及温差 相对高度即两地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也即两地的海拔之差 在对流层中 海拔每升高1000米 温度就会下降6 故根据两地的相对高度也可算出两地的温差 对于两 9 海拔都是不定值的点 计算相对高度时尤其要细心推测 如跨n条等高线 等高距为h的陡崖 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为 n 1 h h n 1 h 3 等高线的疏密还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 从而判断其开发利用方式 一般来说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缓 而等高线越密集 则坡度越陡 开发利用时就越要注意坡度的陡缓变化 趋利避害 4 根据等高线判断通视问题 如果两地之间没有较高的山峰或山脊 或一个山坡为凹坡 则不影响这两地之间的视线 即可通视 10 5 等高线与气候特征判断分析等高线与气候特征关系应结合地势高低 水热状况变化 坡向 降水和气温差别 等因素 1 相对高度较大处应考虑气温的垂直变化 对流层下部的垂直变化率为0 6 100m 2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3 盆地不易散热 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易成雾 造成污染 11 6 根据等高线还可确定一系列的线 一般而言 河流发源于河谷地区 因此等高线数值由小向大弯曲的地方可能发育河流 且河谷处的等高线越密集 河流的流速越快 该河段的水力资源就越丰富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 坡度就越陡 因此在选择登山路线时 应尽量经过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建铁路 公路时 应选择在坡度平缓的地区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 并通过鞍部 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 坡度 少过河建桥 避免通过高寒区 沙漠区 沼泽区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 12 等 引水线路的选择应遵循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的原则 输油管道的选择 路线尽可能短 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大河等 7 根据等高线确定面 在进行工农业生产时 可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 地势起伏等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布局方案 如等高线较为密集的山区可发展林业 畜牧业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 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的地方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 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 交通要便利且远离污染源 13 8 根据等高线可绘制出地形剖面图 然后结合剖面图进行一系列的判断和推理 有关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不再详述 由于该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 因此它在平整土地 修筑渠道 大堤 建设铁路 公路时 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用处很大 14 例1 2011 江苏卷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 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 1 2 题 15 1 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 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 地坡度最陡c 地分布有茶园d 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2 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 450米b 500米c 550米d 600米 c a 题眼 情况相符 高差 16 第 1 题 河流是由地势高处向低处流动 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定 处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处等高线稀疏 坡度较缓 处位位于瀑布上方 不是观瀑布最佳位置 图示 区域位于30 n以南山地的阳坡 所以可能有茶园分布 故c项正确 第 2 题 考察线路共穿越了4条高度不同的等高线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100m 按照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 4 1 100 h 4 1 100 可以确定考察路线的高差介于300m到500m之间 只有a项在此数值范围内 17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考生读图 析图能力 具体而言即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能力 根据已知等高线数值及等高距 标注剩余等高线数值 等高线越密 坡度越陡 熟知五大地形区海拔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形 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海拔范围 计算高差范围 18 2011 新课标卷 读图 完成 1 3 题 19 1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mb 55mc 60md 65m 2 图中 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b c d 3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 设计坝高约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 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 15mb 40mc 65md 90m c c b 20 第 1 题 试题以等高线图为背景 入题平实 考查逐步深入 注重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 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 85米之间 最低处海拔在20 25之间 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 但不能等于65米 第 2 题 四处中 处等高线最密集 坡度陡 水流速度最快 第 3 题 此题要求学生会根据坝高绘制坝顶 然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坝顶长 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隐性考查 21 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判断 水库大坝应建在图中河流 之间的河谷处 据图可知 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 45m之间 要使坝高在13m 坝顶海拔需达到55m左右 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两条55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 约为40米 22 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 等温线图是用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 这种图能帮助人们形象地确定气温分布的空间概念 了解气温递变方向和规律 并进而分析各地区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 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要注意分析下列各项 23 24 25 例2 2011 佛山二模卷 读我国某地等温线分布和地质剖面图 完成下题 26 下列关于该地的地质构造 地形及外力作用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向斜成谷 主要受侵蚀作用b 背斜成山 主要受堆积作用c 向斜成山 主要受堆积作用d 背斜成谷 主要受侵蚀作用 c 题眼 地质构造 地形 外力作用 27 闭合等温线图 温度内低外高 地形为山岭 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是典型的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 28 思路点拨 根据等温线判断地形 根据岩层走向判断地质构造 题目指向明确 但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向斜成山与堆积作用的因果关系 29 2011 广州二模卷 下图是某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30 1 此时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 a 近日点附近b 远日点附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PE销售合同范本
- 劳务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化妆品合作合同范本
- 关于门窗合同范本
- 2024年厦门国际机场防爆安检人员考试真题
- 加工电子合同范本
- 保安个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2024年深圳市龙岗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山东青岛高新区营商环境观察员社会招募笔试真题
- 农资分公司加盟合同范例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课文翻译
-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CAD术语对照表
- 学术论文的写作与规范课件
- 香港牛津新魔法Newmagic3AUnit4Mycalendar单元检测试卷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 自动化物料编码规则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