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2单元第3章第3节学业分层测评19(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2单元第3章第3节学业分层测评19(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2单元第3章第3节学业分层测评19(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2单元第3章第3节学业分层测评19(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九)(建议用时:45分钟)1一片草地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C结构不可破坏性 D功能绝对稳定【解析】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答案】B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C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小【解析】该诗句描述的是草原被毁灭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应为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高,反之越低,B正确;某些环境恶劣的生态系统如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C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种类及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D错误。【答案】B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调节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答案】C4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的特点是()A自我恢复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B分解力弱,生产力强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D能量流动速率快,物质循环速率慢【解析】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生物种类繁多,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答案】C5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数量B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增加物种数量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解析】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数量就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干扰甚至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保持平衡,只能保持生态系统原有的抵抗力稳定性,不能使抵抗力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演替过程会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答案】C6如图所示,图A、图B分别为草原、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和_。(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_;该生态系统的_是沿着这条渠道进行的。(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_。【解析】(1)图A为一条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没有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3)湖泊受到污染,物种减少,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4)从图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图B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4)不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7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07950053】A甲、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强Ca、b点生态系统丧失了抵抗力稳定性Dc点时只有恢复力稳定性【解析】生态系统任何时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解除干扰后,甲恢复到原来水平,乙恢复后总稳定性比原来低,故甲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答案】A8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解析】生态瓶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生态瓶设计简单,群落中动植物及微生物存在着垂直结构,生态瓶中生物种类虽然较少,但生物间存在食物关系,即存在食物链。为了保证生态瓶稳定运转较长时间,各种生物的数量比例要适中。生态瓶要放在光照和温度比较适宜的地方,但要避免强光直射。【答案】B9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1)甲昆虫是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其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其_。(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3)预测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量会发生怎样变化?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解析】分析图中生物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变化是本题的切入点。 甲昆虫先增加先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