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中七年级科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1页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中七年级科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2页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中七年级科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3页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中七年级科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4页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中七年级科学《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找出课本中的定义 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 有无新物质产生 500 以下 1000 1300 以上 电热丝升温 铁锈 演示实验 木炭燃烧镁与盐酸的反应 如何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时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变化后 纸 变化后 二氧化碳和水等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后 有新的物质生成 纸撕裂 纸的燃烧 比一比 练一练 看谁判断的又快又准 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1 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 变干了 2 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了 3 纸张燃烧 4 瓷碗破碎 5 蜡烛熔化 6 酒精汽化 7 火药爆炸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12 玻璃制成杯子 8 车胎爆炸 9 食物腐败 10 塑料受热变形 11 日光灯管通电发光 15 空气液化 14 冰融化成水 13 碘升华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小窍门 发生变化后能否复原能 物理变化不能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哪些现象 发光 放热 变色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 不能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看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蜡炬成灰泪始干 思考 上述诗词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1 化学变化发生时 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 物理变化发生时 不一定同时有化学变化发生 如 蜡烛的燃烧 是化学变化 同时伴随着蜡的熔化 是物理变化 如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只是物理变化 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找出课本中的定义 你如何分辨它们 如 颜色 气味 味道 状态 熔点 沸点 硬度 溶解性 导电性 导热性等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可以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如 酸碱性 可燃性等 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2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酸碱性 可燃性 下面8种性质分别属于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物质的溶解性 3 物质的酸碱性 常见的酸有哪些 常见的碱又有哪些 盐酸 硫酸 硝酸 弱酸性物质 食酸 汽水 橘子汁 番茄汁 苹果 柠檬汁 强酸 1 常见的酸性物质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弱碱性物质 小苏打 纯碱 洗涤剂 强碱 2 常见的碱性物质 强碱和强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使用时要小心 不要直接接触它们 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a 人的胃液和洗衣粉b 酸奶和桔子汁c 纯碱和酸梅d 熟石灰和洗发液 b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2 浓硝酸和浓烧碱都不可以用手或皮肤直接接触的原因是它们a 都是强酸性物质b 都是强碱性物质c 都是腐蚀性物质d 都是溶于水的物质 c 怎样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呢 石蕊试液和酸 碱的反应 实验 课本151页活动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三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判断物质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 遇酸溶液变红色 遇碱溶液变蓝色 现有两瓶溶液 和 它们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可用什么方法予以鉴别 想一想 石蕊溶液能够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但是它能不能反映物质酸碱性的强弱呢 考考你 四 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 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方法 使用ph试纸 中性 ph试纸 7 8 9 10 11 12 13 14 6 5 4 3 2 1 0 如何使用ph试纸 课本152页 测定步骤 一蘸 二滴 三对照 蘸 1 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碱性 参照下表 从土壤酸碱性考虑 在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小麦 5 5 6 5油菜 5 8 6 7西瓜 6 0 7 0甘草 7 2 8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