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年历史 三次巨变 三大伟人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课标要求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 武昌起义爆发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等史实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和首创精神 感受革命先烈追求 民主 与 自由 的高尚情怀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 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 保路运动 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说明 革命意义可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 社会生活的变化角度去认识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二 辛亥革命的爆发三 辛亥革命的成果1 中华民国的成立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 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五 评价 1 性质2 历史功绩 进步性 3 失败 局限性 1 表现 2 原因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怎么啦 清政府干什么去了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背景材料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政治 裁冗官衙及军机处 设内阁 资政院咨议局 初行三权分立 地方自治 法律 颁 大清新刑律 仿西方体例 刑分主刑从刑 刑民分开 经济 1902清上谕 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 设立商部 出台保商措施 教育 1904通过 癸卯学制 分学前 小 中 大 职等教育层次 是现代教育开端 军警 编练新军 仿照西方设立警察制度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 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 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 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 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1895 1913年 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 1913年 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二 人民版 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2 社会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3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末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的客观促进 4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2 社会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严重 3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条件 武器 中心 代表 革命派pk保皇派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2 社会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严重 3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条件 武器 中心 代表 6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 同盟会等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 1894年创立人 孙中山地点 美国檀香山性质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入会誓词是 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 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兴中会 蔡元培 华兴会 光复会 a 时间 b 地点 c 成员组成 d 政治纲领 e 主要领导人 f 机关刊物 g 性质 h 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5月年8 日本东京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成员 孙中山 黄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报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思考 同盟会和以前的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比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因为它a 成立时间最早b 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d 有明确的纲领 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d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2 社会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严重 3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条件 武器 中心 代表 6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 同盟会等 7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 黄兴 黄花岗起义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2 社会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严重 3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6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8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 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 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说明了 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二 辛亥革命的爆发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2日 占领武汉三镇 11月下旬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改号中华民国 三 辛亥革命的成果 概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公历 民国纪年 五色即代表汉 满 蒙 回 藏五个民族 象征 五族共和 1 中华民国的成立 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成员临时总统 孙中山外交部长 王宠惠陆军总长 黄兴教育总长 蔡元培参谋本部总长 黄兴秘书处秘书长 胡汉民法制局长 宋教仁印铸局长 黄复兴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初1人外 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性质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内容 4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 性质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3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4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3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 缺乏实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清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依托 在军队中的影响 四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尽管不好 我们要希望他好 要用诚恳的劝告 严密的监视 感动他 鼓励他 使他不可能不好 你会怎么做 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就任临时大总统 三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 军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 1 原因 2 过程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就任总统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912年2月12日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 旁立者 下诏退位 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的诏书 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材料三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 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 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 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 纷纷自行剪去 当时流行的服饰 中山装 西装 领带 皮鞋 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请回答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反帝反封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革除旧风 甲 共和体制确立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 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 他们既崇拜孔孟 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 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2 革命的功绩 进步性 1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3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 辛亥革命的评价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表现 1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 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脱离人民群众 孤立无援 3 同盟会软弱无力 4 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3 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 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 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 革命 从这段话中 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 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如何结果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换得假共和 各抒已见 有人说 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 为什么 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 2 根本目的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铲除封建制度 3 直接目的 推翻满清政权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1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达到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 胜利 失败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学以致用 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同盟会c 光复会d 共进会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因为这次革命a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会计师考试基础大纲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重要法规与试题及答案
- 2025注册会计师自我考核方法试题及答案
- 宁夏银川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期中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试题对比注册会计师备考指南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交流和学习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的有效工具考题及答案
- 课题申报书编码
- 项目管理实践中团队协作的方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资格考试的信贷政策试题及答案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
- 200句话搞定上海中考单词(精华版)
- 船舶辅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 新员工培训考试【图书专员】
- 防伪包装技术
- 49000DWT江海直达成品油船设计
- 建设工程监理费计算器
- X互联网公司WLAN无线网络优化方案全解
- 装配及检验规范(修订版)【新版】
- 合成宝石特征x
- 英文译稿《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