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大附中语文中考模拟题(一)语文.doc_第1页
2017年广大附中语文中考模拟题(一)语文.doc_第2页
2017年广大附中语文中考模拟题(一)语文.doc_第3页
2017年广大附中语文中考模拟题(一)语文.doc_第4页
2017年广大附中语文中考模拟题(一)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广大附中语文中考模拟题(一)语 文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伫立/贮蓄能量 吭声/引吭高歌B缔造/根深蒂固 记载/载歌载舞C恻隐/深不可测 书籍/一片狼藉D嗔视/小心谨慎 累计/果实累累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3分) A.更胜一筹鳞次栉比义愤填膺锋芒必露B.齐心协力迫不及待锐不可当因地制宜C.正襟危坐盛气临人长途跋涉引颈受戮D.相形见拙断壁残垣汗流夹背相得益彰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一项是( ) (3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作为鸡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被广大网友称为“诗词界的饕餮盛宴”。崇拜这些“行走的诗词库”的选手同时,评委和主持人更是让人顶礼膜拜。中央民族大学的副教授蒙曼,学识渊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她信手拈来。北师大教授康震老师讲解诗词的时候常常引经据典,让人不得不佩服评委老师的才情与智慧。A饕餮盛宴 B. 顶礼膜拜 C. 信手拈来上 D. 引经据典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充分利用好体育场馆资源,广州市体育局择选了300家社会场馆向市民优惠开放。B广州国际灯光节以“光影”为设计主题,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并给设计者自由的创作空间。C谈论岭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字形,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D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包揽所有事情的现象正在改变,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5广州光孝寺是广东著名古建筑群之一。殿宇雄伟壮观,雕塑栩栩如生。请研究以下广州名胜古迹的对联,选出属于广州光孝寺卧佛殿的一联( )(3分)A上联:文如大历十才子 下联:园在将军第五桥B上联:云开世外三千界 下联:岩依天南第一峰C上联:一塔有碑留博士 下联:六榕无树记东坡D上联:似睡非睡色是空空是色 下联:真醒假醒天连水水连天.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根据下面的对话,代班长拟写一则通知。(只写正文,不超过50字)(5分) 班 长:区科技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了,周六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去那儿吧。 团支书:好啊。听说里面增谖了八大行星体验展台,以前北京才有,难得一见。 班 长:是啊,那里还可以借乐高玩具,凭个人借书卡每次可借10天。这几天去的人很多。 团支书:那我们就去那里做志愿者吧,帮助工作人员整理图书,打扫卫生,维持秩序。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班 长:上午8点整,在学校门口集中出发。 团支书:好的。写通知和点名的事就归你了。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 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E.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F.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各句中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上下)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为必答题,2分;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李白行路难中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同样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中寓豁达于心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哲理性诗句是: ,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义不杀少而杀众。(公输) (2)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3)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4)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5)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5分)三、(4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舍生而取义者也 吾义固不杀人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皆以美于徐工 C.行道之人弗受 大道之行也 D.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B本文作者既从正反两面来申述观点,还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C作者认为一个人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经受住考验。D“一箪食,一豆羹”是微不足道的,作者认为这不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 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解释。(2分)2、 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这首诗除了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抒情方面也有独特之处,请分别说说颔联、尾联所表达的情感。(3分)四、(8小题,4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5分)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1) (广东)刘同学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2) (河南)李同学 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3) (浙江)张同学(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13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哪一项最符合(广东)刘同学的观点。( )(3分) A所以,家长陪读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 B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 C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 D.可怜天下父母心,但陪读我个人是比较反感,特别是一些上补习机构的课程时,父母在孩子后面陪读。14编者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理解最恰当的是( )(3分) A解释陪读的现象。 B呈现对陪读的看法。 C说明陪读的方法。 D倡导陪读的风气。15三位同学的发言都具有说服力,请就(河南)李同学的发言简要分析。(4分)16阅读材料,探究问题。(5分)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上海)李女士 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25分) 汉语拼音之父一一周有光 2016年1月13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周有光迎来了111岁大寿。这位文一的名人一生经历可谓充满传奇,精彩异常。1 1日上午,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路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媳还一直关心国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周有光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与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25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并出国任职。解放后,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在周有光的工作经历中,最为人熟知的或许就是他参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有资料称,是周有光主导建立中国汉语拼音体系,他也因此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父”。1955年10月,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会议,为期一个月的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就这样,周有光在50岁左右时,改行专职研究语言学,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在三年的时间内,周有光认认真真工作,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在与他人的通力合作下,该方案最终于1958年正式公布。之后,周有光又提出了“文字三相分类法”(符形、语段、表达法),并把汉字的传播历史分为“学习、借用、仿造、创造”四个阶段,对汉字文字学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周有光的传奇人生中,还有这样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趣事,他曾经做过爱因斯坦的“陪聊”,他们见过两次。周有光是极少见的和爱因斯坦聊过天的中国人。在周有光百年口述一书中,周有光这样描述:“打完仗,何廉到美国,我也到美国,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教授,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教授。他跟我说:爱因斯坦现在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高兴跟他聊天吗?我说:当然很高兴。这样就两次去访问爱因斯坦。我们是一般的谈话,当时的国际形势,当时美国发生的情况,随便讲讲。为什么我会把这个事情忘掉呢?因为谈话内容没有特点。这是一个遗憾的事情。也不可能有特点,因为他的研究方向跟我不一样。我跟爱因斯坦谈过两次,只是随便的聊天,没有学术性的,所以我就不放在心上到了晚年,乃至年过百岁之后,周有光仍然精神健旺,没有停止思考,先后出版周有光文集朝闻道集拾贝集等作品,撰写了大量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文章。文化批评家解玺璋曾这样评价道:“他达到了勇者无惧的境界。”在叶芳的眼中,周有光既是一位思维敏锐的学者,也是一位宽厚待人的老人,“他过生日,有很多人去看望他。他现在身体很弱,坐那么长时间听别人说话是很耗费体力的,但他特别宽容,不会阻止别人说话,静静等着人家离去。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周老先生自己说过,从来都是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记住的都是生命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叶芳说,周有光对世界新奇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心,“他很多次提到高铁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也非常想坐一次高铁回常州老家,但他心里知道,再也不可能做这样的长途旅行了。”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苏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晶报也称他“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改动)【相关链接】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 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他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