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学案高一语文《劝学(第一课时)》学案(必修一)_第1页
201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学案高一语文《劝学(第一课时)》学案(必修一)_第2页
201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学案高一语文《劝学(第一课时)》学案(必修一)_第3页
201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学案高一语文《劝学(第一课时)》学案(必修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1.掌握第1段的多义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状语后置句、判断句;2.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3.背诵第1段。【课前学习】1.荀子,名 ,字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 ”的思想。2.注音中( ) 舆 ( ) 有 ( ) 槁暴( ) 砺 ( )参省( ) 须臾( ) 跂( ) 楫生( ) 跬( )骐骥( ) 驽( ) 锲( ) 镂( ) 蟮( ) 3.熟读课文第1段(1)指出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xKb 1.C o m 取之于蓝: 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参省乎己: 知明而行无过: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虽有槁暴:(2)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意思和用法輮以为轮: 通 ,释义: 。虽有槁暴 通 ,释义: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释义: (3)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其曲中规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课堂学习】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请找出相关语句并翻译。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比喻【练习反馈】http:/ www .1.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古/今)劝学: 輮以为轮: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翻译(注意特殊句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輮以为轮【课堂小结】【课后巩固】1. 练习册1-6题。2. 阅读文字,完成题目。(选做)智犬破案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抢劫)货而亡。翌日,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到)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店铺),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大概)犬有智也。 文言知识 逾。“逾”指“越”。上文“有盗逾墙而入”,意为有小偷翻越墙头进入庙内。又,“逾午方至”,意为超过了中午才到达。“年逾六十”,意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 思考与练习 (6分) 1解释:去 ;许 ;觉 ;仆 ;亡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