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家争鸣一、孔子和早期儒学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那几个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主张有哪些?1.孔子成就:(1)主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2)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从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3)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诗、书、礼、乐、易及春秋被称为六经,为儒家经典。新-课 -标-第 -一 -网2.孟子的主要主张:提倡“仁政”学说;提出“君轻民贵”早期民本思想的思想基础3.荀子的主张: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答案】 孟子继承并发挥孔子的“德政”思想,提出“仁政”的学说,主张统治者要善待百姓;荀子深入讨论“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二、老庄之学1.道家代表及特点:(1)代表:老子与庄子。(2)特点: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2.老子:(1)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2)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4)其思想通过老子一书留传下来。3.庄子:(1)主张: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2)其思想体现在庄子一书中。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从而达到政治上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如此方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这实际上就是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老子曾警告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政治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三、法家思想1.李俚变法:(1)奖励耕战:推行“尽地力之教”;创立“平籴法”;推行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2)实施严刑峻法: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以集权为特征的政治秩序。(3)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2.商鞅变法的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等级。(2)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3)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4)实行重农抑商政策。(5)实行编户制和连坐告奸。(6)燔诗书,明法令,以吏为师。3.韩非:X|k |B| 1 . c |O |m(1)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2)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3)用“参验”的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和知识的真伪,对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哪一种思想统治者比较受人推崇?为什么?【答案】 法家思想。这种思想与当时诸侯加强中央集权,壮大自己势力,以便在争霸战争中处于优势的要求相吻合。四、墨家的主张1.墨家的基本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主张。2.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1)认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是“三表”法。(2)建立“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3)通过类比的归纳形式来说明万物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3.墨家学派的发展:(1)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称之为“墨辩”学派,即后期墨学。(2)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失传。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人民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引。但战国以后,其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引自论语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2)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3)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较进步。他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主张“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探究拓展】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更为系统的“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政在得民”、“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孟子认为人民、国家比国君更重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然,孟子的“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地位而言,并不是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例下列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提出“仁”的学说倡导“礼”提倡“仁政”德治A. B. 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思想的主要观点。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住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即“仁”和“礼”。而“仁政”是孟子对孔子“仁”的观点的发挥。【答案】 A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积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A. 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B. 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C.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 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解析】 孔子“仁”的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与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而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礼”的思想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答案】 D韩非与李斯同为荀况的学生。韩非继承了荀况的“性恶论”思想,但却极力反对老师的儒家学说,在对其的批判中发展出自己的一套完备的学说体系,最终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出现的背景以及韩非的思想主张:(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各诸侯国为取得在争霸战争中的优势,纷纷寻求变法改革。同时,频繁的战争也使各国的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危机日趋严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日益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必然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2)思想主张: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制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政权、威势,即权威,是君主的“筋力”,三者不可分离。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韩非还主张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主义扩大到思想领域,清除法家以外的学派,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观点。韩非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以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刑过不避大臣,善赏不遗匹夫”,“法不阿贵”。韩非强调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他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上设重刑而奸尽止”。韩非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探究拓展】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强调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儒家认为历史发展应以继承和沿袭古代的礼乐制度为主,只可以作局部的调整,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法家思想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需要,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当时受到了重视;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不相适应,所以在当时没有受到重视。例“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能否读懂并真正理解其含义,即“作臣子的害怕被杀和受罚,愿意得到庆赏,所以君主就制订了刑法和道德,那么群臣因为害怕君主的威力而都服从其统治。”这段话体现了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及实行“法治”的主张。【答案】 D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A. 墨子B. 孙子C. 孟子D. 韩非【解析】 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要求理解材料并准确理解、再现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派别的思想主张、代表人物。首先是理解好材料的大意:主张严刑峻法,再联想各种学派的主张、代表人物,便可对比选出D项。【答案】 D社http:/ www.x 会剧变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李俚、商鞅、韩非墨家:墨子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老子B. 孔子C.孟子D. 荀子【解析】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为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 B2. 下列著作不属于“六经”内容的是()A. 诗B. 春秋C.书D. 尚书【解析】 尚书不属于“六经”。【答案】 D3. 试找出下列人物中不同类的一项()A. 孔子B. 墨子C.孟子D. 荀子【解析】 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思想代表,而墨子是墨家思想的创始人。【答案】 B4.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国的儒家思想。【答案】 A5. 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没有主持过变法运动的是()A. 李悝B. 吴起C.申不害D. 韩非【解析】 战国前期,李悝、吴起、申不害以及商鞅等人均主持过变法,只有韩非没有主持过变法。【答案】 D二、非选择题6. 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请回答: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解析】 本题图片创设了一个堪称古今结合、超越时空的问题情境。解题要以图片中的特写图为突破口,结合甲、乙、丙三种观点,明确复旦大学赠给美国副总统切尼的礼物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历史原因。本题解答主要是理解甲、乙、丙三种观点,实际上就是要写出三种观点的依据。甲观点从孔子在中国古代教育方面的贡献思考;乙观点从儒家学说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角度说明;丙观点属于类比思维,从人权角度同儒家学说进行联系,实际考查儒家学说相关的具体主张。新 课 标 第 一 网【答案】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一、选择题1. 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解析】 “仁”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诸侯国统治者的暴政。【答案】 B2.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该思想的核心是()A. 人民比统治者更加高贵B. 必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C. 应当减轻剥削和压迫D. 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解析】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实际上是让统治者了解到人民的力量强大,以便更好的巩固统治。【答案】 D3.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下列哪一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A. “兼爱”、“非攻”B. “法不阿贵”C. “民贵君轻”D. “以法为本”【解析】 “法不阿贵”是战国时期法家的法治思想,即“法不偏袒权贵”,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中的旧势力奴隶主贵族而提出。【答案】 B4. 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A. “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 农本思想C. 有教无类思想D. “民为贵,君为轻”思想【解析】 抓住“以德治国”的特点,再筛选答案。【答案】 A5.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B. 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C. 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 满足秦国兼并战争的需要【解析】 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刚刚确立,并不是很巩固,并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发展,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在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力量,以便在争霸战争中处于优势。【答案】 D6. 商鞅变法对秦国所起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A. 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B. 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制度C. 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D.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解析】 商鞅变法增强了国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答案】 D7.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A. 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B. 封建制度已经确立C. 各国国君重视人才D. 教育日益普及【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局面为思想上的活跃局面奠定了基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答案】 A二、非选择题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者,这种人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位者,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的根本吧!”材料二把别人的国看成自己的国一样,把别人的家看成自己的家一样,把别人的身体看成自己的身体一样。所以诸侯相爱就不会发动战事,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抢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互相杀害,君臣相爱就会君惠臣忠,父子相爱就会父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技术《制作动态图像》教学设计
- 讲解员培训心得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今天你安全吗 1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 商场各岗位行为规范培训
- 培训手册设计指南
- 煤矿安全培训规定
-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新教材统编版)《答司马谏议书》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
- 餐厅管理合同范本
- 英语七年级上册Welcome to the unit教学设计及反思
- 服务合同书范文
- (正式版)G-B- 20052-2024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2024五保户集中供养协议书
- JBT 7043-2006 液压轴向柱塞泵
- 创新思维拓展-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北京海淀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 耳穴临床应用-运动恢复新技巧
- 上海市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2024酒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家庭网络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分析研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